周星驰是华语电影出色的喜剧演员,自编自导自演《国产凌凌漆》《食神》《喜剧之王》《少林足球》《功夫》等多部影片,形成了独特的“周星驰喜剧风格”。他自成一派的喜剧风格极具辨识度与影响力,然而,周星驰曾说他的人生最失败的就是当了一名成功的喜剧演员。既然是成功的喜剧演员,又为何说是失败的呢?周星驰电影中的喜剧性究竟该如何理解?
一、 内容:喜剧中的悲剧内涵
在星爷的话中,“成功”与“失败”本就是一对反义词,而“喜剧”的反义词,便是悲剧。在周星驰让人捧腹大笑的喜剧电影中,其实有着深刻的悲剧内涵。以《喜剧之王》为例,这部电影设定的基调本就是悲剧性的――小人物的命运。尹天仇热爱演员这个职业,不但以此为生,甚至在日常生活中也办班试***教学,可见他是真正热爱演戏。而他在片场却屡屡受挫,拿不到盒饭、当替身险些被火烧伤、接不到角色……这一系列的故事发展无疑是悲剧性的。鲁迅在论及悲剧社会性冲突时曾指出:“不过在戏台上罢了,悲剧将人生的有价值的东西毁灭给人看,喜剧将那无价值的撕破给人看。讥讽又不过是喜剧的变简的一支流。但悲壮滑稽,却都是十景病的仇敌,因为都有破坏性,虽然所破坏的方面各不同。中国如十景病尚存,则不但卢梭他们似的疯子决不产生,并且也决不产生一个悲剧作家或喜剧作家或讽刺诗人。所有的,只是喜剧底人物或非喜剧非悲剧底人物,在互相模造的十景中生存,一面各各带了十景病。”[1]由此可见,悲剧毁灭了价值性,所以人们伤心;喜剧毁灭了无价值性,所以人们开心,这是极简单的理论。而周星驰的电影,恰恰是将悲剧与喜剧融合在一起,在破坏无价值的同时伤损了有价值,便造成了“笑中带泪”的影视效果。在影视作品中,喜剧效果的取得,通常通过人物滑稽的言行举止来实现,怪诞无脑的台词,与人相异的行为或不切实际的想法,而无论哪一种形式,都要通过影视演员的“扮丑”来取得,即将自己扮作小丑,塑造成一个让人发笑的形象。《喜剧之王》中的尹天仇就是一个典型的代表,他无论是说话的方式,还是行为举止,都与周围的人不同;在受到别人的攻击与侮辱时,也自嘲式地化解尴尬,仍然在自己的道路上努力前行。他显然知道自己是个无能的小丑,但为了要面子、讲自尊,他又不得不这样做。自尊与自卑这相反的两极是如何统一在一个小人物身上,周星驰拿捏得非常到位,很容易让人产生共鸣。[2]在这里,尹天仇已经不是扮作一个小丑,而是自觉的把自己当做一个小丑来生活,来达到自己的目的。在影片的开始,他面朝大海高喊:“努力,奋斗!”被发盒饭的欺辱后用力地大喊为自己辩解,在帮助警官破案结束后,第一句问的是:“我演得好不好?”这种种行为证明,尹天仇作为生活在社会底层的小人物,在人前可以自卑到尘埃里,可内心又是努力地想要证明自己,拥有一种强烈的自尊。联想到周星驰作为一名演员的艰难道路,这颇具自传性的小人物的悲剧性,无疑更加深刻动人。
《喜剧之王》显然是一部喜剧,因为它的结局是完美的。而纵观星爷的电影,发现他总会给爱情一个完美的结局,给主人公一个妥帖的安置。在影视作品中,流露出他对于未来的美好愿景,而现实生活呢?人们是否往往身处悲剧,无法安排自己的结局。而愿望是情感的寄托,它无疑是美好的。在这一层中,星爷喜剧电影的悲剧意蕴更加耐人深思。
二、 形式:“无厘头”表达草根情怀
“无厘头”是粤方言,本应写作“无来头”,因粤方言“来”字与“厘”字读音相近,故写作“无厘头”。新华词典将此词目释义为:故意将一些毫无联系的事物现象等进行莫名其妙组合串联或歪曲,以达到搞笑或讽刺目的的方式。无厘头的行为会带给人莫名其妙的滑稽之感,无厘头文化是上个世纪90年代香港兴起的一种亚文化,其中以周星驰的影视作品为首要代表。在周星驰的电影作品中,主人公常常做出让人匪夷所思的行为,说出不连贯的话语。而情节的拼接也极为片段化、零散化,人物语言夸张化、行为幻想化,这些都是无厘头的典型标志。而无厘头的人常常被认为是社会边缘化的,生活在自己的世界中,无法被大众所理解。恰恰相反,周星驰电影中的人物多是社会中的主体――底层群众,无论是《功夫》里的阿星,还是《喜剧之王》中的尹天仇,都是一名普普通通的“草根”,没有复杂的生活背景,人生目标往往十分简单。而当这类草根人物做出无厘头的举动时,便构成了周星驰式温情的另类表达。周星驰被称为“后现代解构主义大师”,在表面看来,他的电影中的任何事物都可以成为他解构的对象,似乎传达了一种虚无主义的价值观。不禁让人怀疑他的无厘头是否等于无意义?而当我们深层探讨电影内涵,却能够通过无厘头的表面看到更深层次的草根情怀,那是一种丰富的人文关怀。
(一)底层诉求
《喜剧之王》中的尹天仇,他的行为是无厘头的,可他的目标是明确的。从影片的开始我们便发现,他有着很清晰的人生追求――成为一名演员,努力,奋斗。这很鲜明地表达底层的草根人民对于人生的规划,对于理想的追求,表达出星爷电影中深刻的人文关怀。当娟姐通知尹天仇,他的角色被替换掉时,他用十分滑稽的方式询问自己演什么角色?有多少句对白,之后反复认真的重复着“啊”“哦”这样的对白,企***将感情融入其中,让自己的表演显得更加精彩。诸如此类的情节不胜枚举,有人说《喜剧之王》是星爷的自传,而尹天仇的执着便是星爷的影视追求。通过这样一个草根人物的无厘头行为,表达出深刻而有意义的底层诉求。
(二)情感表达
亲情、友情、爱情,都在星爷的电影中有完整的表达。柳飘飘和尹天仇也成为了银幕经典情侣,传统的情感在无厘头的表达方式下显得更加动人。尹天仇问:“我养你啊?”柳飘飘问:“你上次说养我是不是真的?”事实上,星爷选择的台词是最没有掩饰最直接的情感抒发,直击人的心灵深处,让人思考人在没有物质条件的满足下,最本真最原始的情感表达。而这种情感表达,无疑体现了星爷对传统价值观的尊重与继承。在无厘头的表达形式下,“传统”更加突出,也更加能够引人深思。借助“叽叽喳喳”的无厘头的表现形式,表达深厚浓重的情感诉求,这是周星驰喜剧电影对于表达方式上的探求,这种方式四两拨千斤,既做到了坚持影片的内涵性,也增强了影片的观看性。放弃苦大仇深的情感表达,而使用衬托的方式,使喜之愈喜,悲之更悲,具有极高的艺术性与审美价值。
三、 题材:辛酸爱情作为推动喜剧发展主线
王玮在《意义与空白》中说:“电影中有了周星驰之后,观众就忘了一切。不论他扮演的是什么角色,也不管搭配者是谁,都是绿叶,只为衬着红花更艳!至于银幕上没有‘出现’的部分――导演、编剧、摄影……无论大小,似乎都不再重要。”[3]可当我们探讨周星驰的喜剧电影时,我们不得不探讨“绿叶”与“红花”的搭配。爱情是艺术永恒的主题,星爷的电影也不可或缺地拥有一段爱情故事,《大话西游》里的至尊宝与白晶晶、紫霞仙子有一段情感纠葛;《功夫》中的阿星与哑女有情人终成眷属;而《喜剧之王》中的尹天仇和柳飘飘,更是一对让人难以忘怀的银幕情侣形象。在周星驰的电影中,有许多幽默的方式带动影片推进,而真正作为电影发展脉络存在的,依然是爱情故事。我们仅仅用尹天仇与柳飘飘的故事便可以架构起《喜剧之王》的整体脉络,从尹天仇想当演员,苦求机会不得,生活落魄,柳飘飘向尹天仇学习演戏,二人渐生情愫起,到柳飘飘放弃工作,尹天仇也在演员事业上有了一点起色止,二人的情感贯穿在整个电影中,作为推动情节发展的主力***。而两个主角的迷茫、犹疑、执着等个人情感表达也在爱情之下彰显出来。纵观这种题材选择,有极大的优势值得讨论。
我们都知道深刻的影片才能抵得过时间的洗礼,留下自己的艺术价值,而“深刻”以何种形式表达出来?才能使人易于接受、喜闻乐见?无疑,爱情是群众喜爱的题材,这个题材可以承担极重的意蕴内涵,换言之,爱情题材富有极大的艺术张力,能够在最“承重”的情况下,用最“轻松”的方式表达出来,让人理解、感悟、接受、思考。在《喜剧之王》中,尹天仇与柳飘飘的情感发展以一种无厘头的笑闹方式开始,二人在互相了解后有了促膝长谈,而正是在这倾诉与倾听中,观众知道了柳飘飘初恋的悲惨故事,也了解了她做的原因。人物背景便轻轻松松的交待清楚了,不突兀不生涩,而是水到渠成,这就是影片中“爱情的力量”。而在二人的关系有了进一步的发展后,尹天仇直接问出:“我养你啊?”表明了一个一种让人的心都变得柔软的良好愿景。柳飘飘在出租车中痛哭,也极大地感染了观众的情绪。从这里开始,影片迎来了一次高潮。影视艺术的高潮必须要通过冲突来达到,极致的冲突我们可以在戏剧大家曹禺的《雷雨》中领悟到,在极短的时间内造成了无数对矛盾冲突直接创造构成了一个悲剧社会。而在《喜剧之王》中,是爱情与事业有了一次冲突,尹天仇莫名被娟姐选为男主角,娟姐对尹天仇是什么样的情感,影片中没有直接的交待,但我们也可以通过种种迹象看出女人对男人的好感,这种好感带来了尹天仇事业上的起步与发展。而柳飘飘呢?当柳飘飘对着奔驰的汽车喊出:“你上次说养我,是不是真的?”尹天仇与娟姐一起回头时,尹天仇做出了选择――周星驰也做出了选择。与其说冲突的结果是爱情获胜,不如说是爱情背后的精神诉求与价值依托获胜,这也正是星爷最终想要传达的情感力量。
参考文献:
[1]鲁迅.再论雷峰塔的倒掉[M]//坟.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6:25.
[2]魏天无.电影喜剧性新探――再议周星驰与电影喜剧[J].文艺争鸣,2010(14):12.
[3]王玮.意义与空白――当代香港电影观察[M].沈阳:万象***书公司,1995:125.
转载请注明出处学文网 » 周星驰电影喜剧性探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