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庄子“至乐无乐”的哲学性的美学化

摘 要:在《至乐》一文中,庄子以别具一格的见解和切入角度,辩证地论述了自己的人生观及价值观、生死观,统一于以“道”为美的核心思想之上,直至今天仍具有积极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庄子;至乐无乐;哲学意义;美学意义

道家思想是中国传统哲学及美学源头之一。在前人老子以“道”为核心思想的基础之上,道家的另一重要代表人物庄子继承并发扬了这一优秀特质。虽然其“荒诞”的寓言故事和“无端崖之辞”看似令人费解,但在老子“玄之又玄”的“无为”思想相互补充下,他对“至乐”生命本质的(哲学及美学意义)阐释,我们多少还是能从中琢磨出些许端倪。庄子认为“至乐”即是“无乐”,这是他对“至乐”的最高境界做出的界定,也是一种“祸亦不至,福亦不来”的哲学描述及美学阐释:它是“天无为而清虚,地无为而宁静”的恬适和“至人无己,神人无功,圣人无名”的辩证认知。与同背景下的其它学派比较起来,“儒家墨家教人能负责,道家使人能外物。能负责则人严肃,能外物则人超脱。……有儒家的严肃,又有道家的超脱,才真正是从中国的国风养出来底人,才真正是‘中国人’”。虽“物化”而“不累于物”,冯友兰先生这样对道家核心思想的解读,客观地道出了道家的哲学观与美学观。

一、逐性而处:适性与极致

物各有性,这里说的“性”是指道家学派学说中的自然之道。“这个‘自然’,不是近代所谓自然界、大自然的意思,而是指事物按其本来的面貌而存在,依其自然自然规律而演化,无须任何外在条件和力量”。存在于宇宙之中的万事万物,均按其自身的规律在运动,一旦有外力破坏了这种规律,丧失其本性,就不美了,所以人也应该“逐性”而处。遵循事物的客观变化,便是适性。而说不对事物的性理横加干涉,实际也是“无为”的一种表现形式。“是故合者不为骈,而枝者不为,长者不为有余,短者不为不足”,庄子列举的这些都是物各有性的表现。

逐性而处便是适性,适性便能达到美的极致,但这种极致却并非是世人眼中一般的“完美”,它是庄子心中的“至乐”境界。

“是故凫颈虽短,续之则忧;鹤颈虽长,断之则悲。故性长非所短,性短非所续,无所去忧也”。瘤生于肘是托身体之寄,就像尘垢一样的附着物,在庄子看来,这是不足为奇的。驼走大漠,离之其不乐;狼行拂晓,反之其意悲;至于鹰击长空、鱼翔浅底、虎啸山林,这些也都是物性自然的表现。若非格物致知,循自然之道而逐物性,断不能达成“乐”的最高境界。人为万物之灵长,却并不是主宰,在整个社会活动中逐性而处,是要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因其所大而大之,则万物莫不大;因其所小而小之,则万物莫不小。知天地之为米也,知豪末之为丘山也,……因其所有而有之,则万物莫不有;因其所无而无之,则万物莫不无。……因其所然而然之,则万物莫不然;因其所非而非之,则万物莫不非”。

二、淡看生死,放达逍遥

庄子是一个真性情的人,以他所处的社会情况来看,我认为他是站在人生的高度而俯瞰世间百态的。他放达逍遥而兼顾万物,独与天地精神往来又从不傲倪于万物,“正是在与自然的契合中,人格达到了一种逍遥之境。道家的这种看法固然带有抽象的性质,但同时也多少注意到了理想人格应当是一种自由人格,而人格的自由之境又以合规律为前提”。对于人的生死,庄子认为是“人之生,气之聚也,聚则为生,散则为死。

“亲戚或馀悲,他人亦已歌”,死者已矣,活着的人自应该更加保重好自己,“其生若浮,其死若休”,后人有“长歌当哭”的说法,我们现在用这个词去反证庄子的内心,恰当与否不好断言,但从他回答惠子的这一段话,还是有一定程度契合的。

三、观化而化及我:天人合一

庄子继承了老子以“道”为美的思想,并有了一定的光大和丰富。他说的美学观常常注重从平时不起眼的事物变化中忽然体悟,似乎与自然融为一体。

支离叔与滑介叔观于冥伯之丘、昆仑之虚,黄帝之所休。俄而柳生其左肘,其意蹶蹶然恶之。支离叔曰:“子恶之乎?”滑介叔曰:“亡,子何恶!生者,假借也;假之而生生者,尘垢也。死生为昼夜。且吾与子观化而化及,我又何恶焉!

“重剑无锋,大巧不工”,契合于自然之道或是以自然之道驭人驭事,便是“至美至乐”。“庄子不以世俗的形式美和仁义美为美,是因为它们破坏、背离了物与人的道德本性”。这种“道德本性”是“游心于物之初”的返源归真,也是回归到婴儿状态的“赤子之心”。“人之初,性本善”,说明“赤子”从内心到外部显现的物象都是“原始”的,就如“皇帝的新装”里说出真话的小孩一样,与自然之道同轨的天人合一便是完善状态。

天人合一,体现的也是一种“专”的态度。“忘足,履之适;忘要,带之适;知忘是非,心之适也;……始于适而未尝不适者,忘适之适也”。当“观化而化及我”达到极致时,人“忘适之适”用今天的话便是“一切皆心中有数”,卖油翁倒油、电脑操作中的盲打与庄子所列事例中的庖丁解牛都是天人合一。“天地有大美而不言,四时有明法而不议,万物有成理而不说,圣人者,原天地之美而达万物之理”。

四、至乐无乐,安命无为

庄子在《至乐》开篇就提出“有无至乐”的问题,接着又抛出“有可以活身者无有哉”的问题,对此郭庆藩的注解是“忘欢而后乐足,乐足而后身存。将以为有乐耶?而身以存无忧”。“至乐无欢”是郭氏之解,具体在庄子心目中对乐的定义,我认为大概可以分为两种:(1)世俗之乐:夫天下所尊者,富贵寿善也;所乐者,贫贱夭恶也;所苦者,身不得安逸,口不得厚味,形不得美服,目不得好色,耳不得音声;若不得者,则大忧以惧。(2)至乐之乐:吾以无为诚乐矣,又俗之所大苦也。故曰:“至乐无乐,至誉无誉”。

再来看庄子对两种“乐”的观念的定性:(1)世俗之乐:夫富者,苦身疾作,多积财而不得尽用,其为形也亦外矣。夫贵者,夜以继日,思虑善否,其为形也亦疏矣。人之生矣,与忧惧生,寿者牵久忧不死,何苦也!其为形也亦远矣。***为天下见善矣,未足以活身。(2)至乐之乐:天下是非果非可定也。虽然,无为可以定是非。至乐活身,唯无为几存。

参考文献:

[1]冯友兰.新事论[M].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7:171.

[2]袁行霈.中国文学概论[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0:82.

[3]张方玉.论庄子“至乐无乐”的幸福境界及其现代启示[J].道德观察,2013年第2期:30.

[4]刘笑敢.庄子哲学演变[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0:147.

转载请注明出处学文网 » 试论庄子“至乐无乐”的哲学性的美学化

学习

同心鸳鸯结

阅读(22)

“你说我俩长相依,你还记得那过去的日子,过去我爱你,现在我爱你,我俩长相依……”女主人谦和地微笑着,眼睛里透着温和的光芒,唱着《长相依》。本文主人公维拉、闫效华牵手相依60年,踏进钻石婚殿堂。维拉的全名是维拉・米哈拉夫娜・哈赫洛娃,1925

学习

拉动中国经济增长的三驾马车的实证研究

阅读(34)

本文为您介绍拉动中国经济增长的三驾马车的实证研究,内容包括拉动国民经济增长的3驾马车,论拉动经济增长三驾马车。【摘要】中国经济增长取得了极大成功,成为学者广泛研究的对象。但是以往的研究主要集中于理论分析。本文主要用实证分析

学习

古代游仙诗中的法术

阅读(24)

本文为您介绍古代游仙诗中的法术,内容包括古代游仙诗大全,历史上游仙诗解析。游仙是先唐文学中的一个重要主题,它所表现的是人们对长生不死的追求和跻身仙界的期盼。从字面上讲,“游仙”就是与仙同游,或游于仙境,或游以求仙。而这显然不是常

学习

以瓷配瓷技术修复的永乐青花扁壶

阅读(30)

本文为您介绍以瓷配瓷技术修复的永乐青花扁壶,内容包括永乐青花折枝山茶纹扁壶,永乐青花瓷器扁壶。1996年上海博物馆新馆建成开放时,在藏品中发现了一件尘封数十年的明永乐青花海水缠枝莲双系卧式扁壶(曾被定为宣德青花)。为配合新馆展出

学习

砂石垫层料的工程特性及施工要点分析

阅读(23)

本文为您介绍砂石垫层料的工程特性及施工要点分析,内容包括砂石垫层取样标准及方法,砂石垫层施工工艺流程。【摘要】在处理软弱地基时,由于考虑到经济有效,施工快捷,常常采用砂石垫层处理手法。本文对砂石垫层料的工程特性及施工要点进行了

学习

中国经济学界的“正统”与“主流”之争

阅读(29)

本文为您介绍中国经济学界的“正统”与“主流”之争,内容包括中国经济思想演进逻辑,中国经济之辩。中国经济学界的争端从来不是“主流”与“边缘”的争端,而是“世界正统”与“中国主流”的争端。所谓“正统经济学家”,其实是那些真正接受

学习

求职意向范文精选

阅读(217)

本文为您介绍求职意向范文精选,内容包括宝妈的求职意向范文,护士个人求职意向范文100字。求职意向篇1求职意向要避免含糊笼统、毫无针对性。简历中的求职意向是向我们的简历阅读者传递这样的信息:我们在职业生涯中希望取得什么样的成就,我

学习

渝湘黔交界处的边城 洪安

阅读(31)

上世纪30年代,沈从文写了一本轰动世界的书,讲的是重庆洪安和湖南茶峒一对少年男女的爱情故事,书名叫做《边城》。而《边城》中的地理原型就是洪安――重庆东南的一个边陲小镇,也是一个一脚踏三省的插花地。在洪安古镇,几分钟之内便可走过3个

学习

TCO玻璃生产工艺及设备

阅读(29)

本文为您介绍TCO玻璃生产工艺及设备,内容包括tco镀膜玻璃生产线,tco玻璃怎么生产的。本文主要介绍了TCO玻璃生产工艺过程和TCO玻璃生产线的主要设备及其功能。关键词:TCO;玻璃;工艺;设备DOI:10.16640/ki.37-1222/t.2016.11.0080引言TCO部是浮

学习

如何让小学生学会剪纸

阅读(35)

本文为您介绍如何让小学生学会剪纸,内容包括小学生剪纸的方法步骤和注意事项,怎么了解小学生能剪出的剪纸。剪纸是我国一项古老的民间艺术,在小学美术教材中也经常出现,学生对此颇感兴趣。为了更好地让孩子们掌握剪纸的技巧,我在这方面进行

学习

高长生美术教育论文

阅读(30)

本文为您介绍高长生美术教育论文,内容包括美术教育学论文参考文献,美术教育方面的论文题材。一、兴趣是学好美术课程最好的老师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兴趣是学习最好的教师。“强扭的瓜不甜”,如果学生本身对美术没

学习

书画的装裱与市场价格

阅读(33)

本文为您介绍书画的装裱与市场价格,内容包括书画作品装裱价格,装裱书画多少钱一幅。近年来,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艺术品市场呈现一派蒸蒸日上的新局面,书法、绘画市场更是如此。这些年不断有新人进入艺术品市场,收藏队伍不断扩大。就

学习

人与自然的融合

阅读(38)

本文为您介绍人与自然的融合,内容包括人与自然融合的诗词,人与自然的完整融合。陈胜广字潇溢、道乎,号一道山人,闲云堂主人;祖籍四川射洪,定居北京从事中国画研究与创新。能诗文、擅书法、通画理,山水画\花鸟画研究生学位;现为国际书画家报主

学习

美国豪门宪法

阅读(31)

使命宣言正从董事会走进家庭。越来越多的百万富翁和亿万富翁为避免后果惨重的矛盾纠纷,开始制定家庭使命宣言──充斥着“遗产”、“价值”和“管理”这类高深词汇的协议,希望确保家族和财富世代长青。这类宣言又叫“家庭宪法”、“战略计

学习

从是非之争和鱼乐之辩浅谈庄子的认识论

阅读(34)

本文为您介绍从是非之争和鱼乐之辩浅谈庄子的认识论,内容包括庄子天下篇解读,庄子论得失。人与物皆因源于蔽障而有是非争论。在庄子看来,宇宙万物皆起于“无”,客观事物实质都是齐同的,本无是非可言。因此,要以道观物,做到万物齐一。具体的体

学习

解读《庄子集释》与《庄子集解》序言

阅读(25)

本文为您介绍解读《庄子集释》与《庄子集解》序言,内容包括庄子集解与庄子集释,《庄子集释》一书简介。郭庆藩所著的《庄子集释》是清代《庄子》考释的重要著作。《庄子集释》的序言由郭庆藩委托晚清大儒王先谦所作,作于光绪二十年岁次甲

学习

从《庄子》寓言解析其“虚静”论

阅读(33)

本文为您介绍从《庄子》寓言解析其“虚静”论,内容包括庄子寓言解析,论庄子寓言。在《庄子》的哲学思想中,“虚静”论是很重要的一个方面,“虚静”达到的境界在《庄子》中往往是通过寓言的形式表现出来的。“虚静”要求废弃人自身感官对外

学习

试谈庄子思想中的“无己”

阅读(45)

本文为您介绍试谈庄子思想中的“无己”,内容包括庄子的无己是啥意思通俗易懂,庄子的无己怎么理解。庄子的思想是唯美的、动人的,他用自由无疆的思想境界带给了我们别样的精神享受。在动人的思想境界里和有理有据的诉说中,我们还深深感受到

学习

《五行》天道思想初探討

阅读(35)

(一)楚简《五行》言天道处有三,分别为:1.德之行五,和谓之德,四行和谓之善。善,人道也;德,天道也。(第4-5简)2.金声,善也;玉音,圣也。善,人道也;德,天〔道也〕。(第19-20简)3.闻而知之,圣也。圣人知天道也。(第26-27简)言「天之处亦有三,

学习

你对衙役知多少

阅读(22)

提到衙役,很多人脑海中可能会浮现出这样一幅画面:两扇沉沉的大门缓缓推开,现出了高高悬挂在公堂之上的“明镜高悬”匾额。公堂左右,“肃静”“回避”的牌子让人肃然起敬,县官在公堂中央正襟危坐,两旁有一群头戴红黑色帽子、身着藏青色长袍、手

学习

庄子的生命哲学

阅读(31)

本文为您介绍庄子的生命哲学,内容包括庄子对生命意义的看法,庄子的生命美学。作为道家学说的重要代表人物,庄子的学说在先秦诸子百家立独行。独树一帜的思想与洒脱飘逸的文风使得庄子成为影响中国文化千年之久的思想家,其顺应自然、无名无

学习

浅论庄子哲学的生死观

阅读(21)

庄子认为生与死只是物理的过程,对生死持有一种达观豁然的态度,追求顺应天命,自由逍遥,把生死问题提高到一种很高的哲学境界。这种达观态度对现代人有很有益的启示作用。关键词:庄子;生死观;达观;逍遥;现代人;启示一、庄子的生死观《列御寇》篇记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