奥运害了这些公司,或者它们的产品害了奥运。
当厂商把自己的产品与奥运会选手联系到一起时,他们面对的并非稳赚不赔的美好前景,实际上是巨大的风险。一款运动鞋、一种软饮料或者信用卡的形象很有可能因为运动员在国际舞台上演出失败而大打折扣,有时被商家给予厚望的运动员甚至无法把产品标识带入比赛场。
现代奥运会的历史上不乏失败的营销案例。它们大体分为两种类型:因奥运会使某一公司或产品陷入尴尬境地,或产品反过来损害奥运会形象。
8. 那玩意儿到底是什么?(1996年亚特兰大奥运会)
1996年,美国亚特兰大夏季奥运会的***吉祥物名为Izzy(即Whatizit的简称,意为“到底是什么”)。即便用最宽容的运动会吉祥物标准来评断,这个穿着带麦当劳标志的鞋、露齿微笑、表情神经质的蓝色物体都是那么不堪入目。当时,几乎所有人都在嘲笑Izzy,其中不乏鲍勃?科斯塔斯(体育评论员)到《辛普森一家》的创作者马特?格罗宁等知名人士。“如果这就是奥委会的最好方案,就请别拿这坨蓝色的东西吓唬人了。”
留面子的评价:比起《辛普森一家》里的醉鬼巴尼,Izzy还不算那么让人厌烦。
7.观众不出门,在家看电视(2004年雅典奥运会)
夏季奥运会回归发祥地雅典,透出巨大的情绪感召力,但这并没有让希腊人和其他国家的游客心甘情愿地来到比赛现场。在雅典奥运会的大多数比赛项目中(其中不乏重头比赛),看台上的情形惨不忍睹,让人无法相信那是世界顶尖运动员的竞技场。空旷的看台成了雅典奥运期间的常态,去现场看比赛的人则显得十分落寞。
留面子的评价:外界曾预测雅典运动会有更大的麻烦——希腊无法在奥运会开幕前完成所需的建设项目,后来尽管座位空着,但至少座椅上的油漆干了。
6,梦之队神话破灭(2004年雅典奥运会)
经历了连续十多年对世界篮球赛场的绝对统治后,由卡梅隆?安东尼、蒂姆?邓肯和一帮NBA明星带领的美国男篮,在2004年被一群名气远不及他们的运动员击败。参加这届奥运会知名度最高的明星们显然过于狂妄自大。美国队根本谈不上任何团队表现,最终只击败了立陶宛获得铜牌。这更使得为美国男篮支付大笔费用的赞助商大跌眼镜。
留面子的评价:当美国和NBA蒙羞时,冠***阿根廷队和亚***意大利以及他们的赞助商窃喜。而且美国人开始把更优秀的球员选入国家队。
5. 伯德?米勒的灾难(2006年都灵冬奥会)
在参加2006年冬奥会的运动员当中,伯德?米勒是美国最受关注和热炒的运动员,之前获得了Nike和Visa公司的巨额广告合同。但随之他被卷入了一系列丑闻中,米勒在滑雪比赛前外出酗酒,而且说从来没把奥运会当回事儿。如果他能赢得哪怕一枚奖牌的话,人们后来也能对他宽容些。与奥运会运动员结成同盟,商业公司显然无法预知前景,运动员可能会输掉比赛,也可能自废武功。
留面子的评价:滑雪运动的粉丝们说,米勒一直都很懒散,他的言论早在意料之中。
4. Nike的惊悚广告(2000年悉尼奥运会)
Nike公司在当届奥运会期间播放了一则广告:美国中长跑运动员苏西?汉密尔顿在丛林中奔跑,凭借她的速度和优质跑鞋逃出了戴着面具、手拿电锯的恐怖杀人魔的魔爪。批评者表示,这则广告宣扬了针对女性的暴力行为,于是广告被停播。“那是一则很酷的广告,适合在深夜电影频道播出,而不是奥运会黄金时段。”
留面子的评价:至少这则广告在画面和技术上,比几年后出现的《德州电锯杀人狂》要好多了。
3.本?约翰逊毁了奥运(1988年汉城奥运会)
此前一年,这位加拿大的短跑选手刚刚被选为美联社的年度运动员,名望大增,约翰逊的教练说,每个月他的代言费都超过48万美元。但他成了奥运会历史上被查出使用禁药的最著名运动员。本?约翰逊创造了男子100米的世界纪录,却最终只能把金牌拱手交给第二名卡尔?刘易斯。约翰逊不是第一个使用违禁药物的运动员,但他的丑闻在奥运观众心里激起的不仅是质疑那么简单,他为奥运会抹上了深刻的污点。
留面子的评价:约翰逊如果当时加入职业棒球或其他联赛,也许不会落得这般田地,因为那时的职业联赛还不太在意禁药这件事。
2.锐步的悲剧(1992年巴塞罗那奥运会)
在1992年的奥运会上,锐步公司拥有为美国运动员独家提供热身服和比赛服的专属权,而迈克尔?乔丹和其他男篮的球星则和Nike公司有合同在身,他们拒绝在领金牌时露出锐步的标志。在几亿人观看的场合被巨星遮挡商标,还有比这更糟的事情吗?
留面子的评价:乔丹用披着美国国旗的方式盖住了锐步的***标。
1. 丹和戴夫,过眼烟云(1992年巴塞罗那奥运会)
还是锐步,花费数百万美元为美国十项全能选手丹?奥布莱恩和戴夫?约翰逊提供赞助,他们因此获得了很高的人气,被观众给予厚望,能在巴塞罗那奥运会上有所斩获。奥布莱恩是世界纪录保持者,结果在预赛中没有完成撑杆跳,得到零分,最终连参加奥运会的资格都没有。
留面子的评价:在广告中戴夫是主角,而且在奥运会上赢得了一枚铜牌。而四年后的亚特兰大,奥布莱恩一雪前耻,获得了金牌。
转载请注明出处学文网 » 那些失败的奥运营销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