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死亡,自古以来始终以它独特的神秘性引人深思。死亡的困扰是任何一种试***对人生作总体思考的哲学都不可回避的问题。面对死亡时,我们经常感到无法克服的恐惧。即使活着痛苦,也不敢走向死亡,也许瞬间的死亡比活着的痛苦要少得多,可人越接近死亡,就越贪恋生命,害怕死亡,人类无法控制贪生的心态。但是,当我们把死亡通过死亡哲学来理解之后,就会发现死亡不是一个难以接受或令人恐惧的事情,死亡在人生中具有非凡的意义。
关键词:死亡哲学 物质死亡 精神死亡 死亡的意义
0 引言
死亡不单是有机体的生命终止问题,而且涉及到灵与肉、死灭与不朽、必然与自由等一系列重大哲学问
题,在马克思主义哲学指导下,死亡及其意义被清理和总结。
1 人类对死亡的哲学思考
在中国儒家史上,不论是孔子的“仁者爱人”思想,还是孟子的“仁民爱物”思想,或是荀子的“内圣外王”观点,都无不透着对生的重视。儒家崇尚生命,热爱生活,但这并不意味着他们便对死惟恐避之而不及,相反,当面临生死与仁义、生死与名节之间的重大抉择时,儒家会毫不犹豫地慷慨赴死。孔子说:“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仁,有杀身以成仁。”[1]孟子也说:“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2]其后的荀子则更进一步发挥说:“人之所欲,生甚矣;人之所恶,死甚矣。然而人有从生成死者,非不欲生而欲死者也,不可以生而可以死也。”[3]道家学派创始人老子曾把死亡作为“教父”,即哲学教育的主旨。佛教憨山大师在《梦游集》中说:“从上古人出家本为生死大事,即佛祖出世,亦特为开示此事而已,非于生死之外别有佛法,非于佛法之外别有生死。”以佛教三世论的观点来看,死亡只是众生一期生命中带有相对意义的分段终点,是生死轮转的一环。
早在2000多年前,西方大哲学家柏拉***曾给哲学下了一个流传千古的定义:“哲学是死亡的练习”[4]。其学生亚里士多德虽然否认灵魂不死,但也肯定“神圣理性不死”[5]并强调“我们应尽力过理性生活,使自己不朽”[6]在黑格尔更是直言“死亡是一种扬弃”[7]黑格尔从绝对精神出发,将死亡看作绝对精神发展过程中一个必然的否定性环节。存在主义者海德格尔则明言,人生观即人死观,人生既然注定是“迈向死亡的存有”[8]。
凡此种种,均可看到中西哲人对生死问题,不约而同都视为人生重大的根本问题,因而均曾殚精竭虑地加以思考与讨论。
2 死亡的概念
从马克思主义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死亡体系出发,我们可以对死亡确立以下哲学思维和定义:死亡分为身体死亡和精神死亡。人有两大部分:一是肉体,即物质;二是思维,即精神。其中肉体部分关涉生理寿命,思维部分关涉的便是精神寿命。所以,一个人要死两次才算是真正的死亡,一次是身体的死亡,即从你我的眼前消失;一次是精神的死亡,即从你我的心中消亡。有的人活着,他已经死了;有的人死了,他还活着;有的人把名字刻在石头上想不朽,结果名字比石头烂的更早,正是表达死亡的两个部分的有机统一性。
3 死亡的特点
死亡具有任何个体不可经验性特点。大脑的死亡,具有不可逆转的特性,生命个体一旦处于脑死亡状态,就不可能将死亡体验复述于他人。虽然临死前人可以将濒死时的心理感受和思维活动告知于他人,但濒死或假死中的大脑根本不同于已经死亡的大脑。前者可以从临界死亡的过程中逆转,并可能获得虚幻的、梦幻般的心理体验;后者则因器质性的死亡而导致思维或意识功能的不可逆消失。正是由于死亡的不可经验性,以及濒死、假死个体的所谓经验性描述,使得死亡具有神秘莫测的魅力,同时又成为千百年来包括哲学、宗教、道德、艺术等人文社会领域的永恒中心话题之一。
死亡还具有作用于现实的历史性特点。历史唯物主义认为“社会属性是人的本质属性。任何人都是处在一定的社会关系中从事社会实践活动的人,每个人都从属一定的社会群体,同周围的人发生着各种各样的社会关系。”[9] 人类个体的死亡,其对现实的作用有正负区别。正作用意义上的死亡,可以产生对本人或他人的某种特殊的激励作用。
4 死亡的意义
生与死既对立又统一,生和死构成矛盾。生和死相互依赖,相互转化。死亡是生的前提,没有死亡,就没有物竞天择。死是生的祭品,生与死,本是相辅相成,它们是同一辆车的两个轮子,同一个人的两条腿。“生命是蛋白质的存在方式,这种方式本质上就在于这些蛋白质的化学组成部分的不断自我更新。”[10]生物体内同化与异化的相互转化就是生物体生与死的相互转化。生与死的统一性提示生命的无限性,生命的无限性原理有助于人们树立积极乐观的人生观。作为个体的人,一旦生命力消逝,他的肉体就开始了与其他一切有机物相同的化学变化,分解成水、二氧化碳等元素,但这些元素不会消失,将永远地存在于世。人的死是一个从哪里来,回到哪里去的自然过程。而且死亡后,人类可以继续保存精神架构。
首先,死亡是现在的我们得以存在的必要条件。
如果人类是不生不死的话,根本就不会有我们的存在(因为有生命的诞生才有我们的存在);如果人类只有生,没有死的话,我们的祖先就会生存到现在,并且还要永远生存下去,这样的话,基本上可以肯定不会有现在的我们的存在(因为不死所引起的人口增加,必然会改变人类生育后代的方式)。而且如果生命个体是永生的话,这样的个体会不会发生变化也是一个问题,如果不会发生变化,便不能体验到生命发展变化的种种滋味,如果会发生变化,最终会变成怎样则是难以想象的。生命通过传宗接代实现永生,既可以让个体体验到生命发展变化的种种滋味,还可以体验到通过不同个体的合作而实现永生的情况。如果不是仅仅站在个体自身的立场出发,应该说,传宗接代式的永生比个体式的永生更为完美。不管传宗接代式的永生是否优于个体式的永生,我们都应该赞美死亡,因为有人类个体的死亡,才有今天的我们。
其次,死亡启发人类寻找和追求人生的价值。
死亡使生命成为有限,促使人类思考怎样度过有限的一生的问题,启发人类寻找和追求人生的价值,并体验其中的滋味。如果人不会死亡的话,人将难以把握生命的意义,因为人无法了解生命的整个过程。
第三,死亡实现了人类绝对意义的平等。
除了死亡这一环节之外,人生的其他环节总是存在着这样或那样的不平等,以至于很多人都发出过“人间不平”的慨叹。而死亡这一环节,虽然在时间,方式和死后等方面仍然存在着不平等,但是“每一个人都要离开人间”这一点却是所有人都一样,可以说是绝对意义的平等。
第四,死亡为人生留下了重新的希望。
人类现在还无法确定人死后灵魂是否继续存在的问题,并且在可预见的将来,人类也将无法解决这个问题,这就为人生留下了重新的希望,人可以寄希望于死后灵魂可以去到比人类更美好的世界。
5 结束语
海德格尔说只有死亡是真正属于自己的,然而,死亡对于自己而言也许只是虚无死了,世界就消失了。死亡无法带走死亡自身的意义,死亡的意义留在了人间,留在了与逝者相关的所有人和物之上。你的爱人会为了你的死亡而感到痛苦,你生前所拥有的东西都成为遗物死者已逝。死亡的意义依然在世界上游荡,就像幽灵或鬼魅,它是自身演化的 成为各式各样的死亡,可以是英雄之死,重如泰山,可以是无谓之死,轻如鸿毛。继而死亡的意义追溯到你的生,儿时的牙牙学语都可以是天才的雏鸣,或者,童年时的一次伤害,都被赋予是决定他成为杀人犯的因素的意义。在这个意义上,死规定了生,虚无决定了存在,我们是向死而生的。
参考文献:
[1]张燕婴译注.论语・卫灵公[M].北京:中华书局,2006.
[2]杨广恩译注.孟子・告子上[M].北京:海潮出版社,2010.
[3]高正译注.荀子・君子[M].北京:中华书局,2010.
[4]王晓朝译.柏拉***全集[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3.
[5][6]苗力田.亚里士多德全集译注[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0.
[7]贺麟,王玖兴.黑格尔精神现象学译注[M].北京:商务出版社,1974.
[8]孙周兴选编.海德格尔选集[M].上海:上海三联出版社,1996.
[9]赵家祥.历史唯物主义原理(新编本)[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2.
[10]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编.马克思恩格斯选集[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