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德娴没有子女缘,却有刘德华这样不离不弃的干儿子,她本应清冷孤老,但是谁也没想到,命运在她64岁时居然给她一个奖赏。她的命运让人唏嘘,但又不仅仅只是怜惜而已。
“挑白菜也要挑最靓”
“生活不太顺利的中年女人分三种,一种有杀气,一种有怨气,一种有霉气——在我看来三者都可原谅,在这酱缸似的人间呆久了,谁还能像抗病毒除臭棒一样,永远透着少女般的青苹果气息,如果有,反倒不真实了。在三种气息的女人里,要我选,我反倒觉得有杀气的最好,比怨气好,比霉气牛。有怨气的女人埋怨的都是别人,有霉气的女人埋怨的都是自己,有杀气的是谁也不埋怨,自作自受,我错了我认了,但请别可怜我!且,千万不要欺负我!”这就是叶德娴那种铁骨铮铮气质的来由。
八卦周刊经常登着她一身街坊服装一脸杀气怒视记者的照片,说这位凭许鞍华电影《桃姐》得了威尼斯影后的女人身世悲惨、性格古怪、孤独过活,例子不胜枚举,比如独居太子道的她常常几天不出门,一出门也不打扮自己,背囊永远背在前面。身为明星她也搭地铁,有时她会随便上一辆巴士,漫无目的坐上去,就这样浪费一天。有时接受采访,她会要求记者深夜陪她搭船入长洲上山观星……
其实,一个长年没有工作的电影工作者,不出门也是常事,不当自己是明星,不化妆也是常事,没事干坐坐巴士逛逛街也挺正常,一个有那么点脾气有那么点个性的独居女人有那么点怪癖,那也最正常不过了。一个最正常不过的女人不化妆上街,有人对着她狂拍,她也会生气,她也会不高兴,用广东话来说就是“凭什么要化妆,凭什么我蓬头垢面无牵无挂上街时,你要来影我个衰样?”
叶德娴很硬朗,但生活很残酷,所以她的生活是一个传奇。
叶德娴在娱乐圈三四十年,让人又敬又怕。
敬,是因为她演技精湛,得过两届金像奖最佳女配角,一届金马奖最佳女配角。早期她是歌星,凭一把独特的声线,唱过夜总会也录过唱片,有一段时间她甚至长驻新加坡歌厅唱歌。20世纪80年代她转投无线,影视歌多栖发展,插曲《幸运是我》,唱到街知巷闻,还有一时的名曲包括《明星》《倦》及《你留我在此》等。同时期,她亦接演过不少电视剧和电影,与刘德华的母子情更为人所知,《猎鹰》是当时极为流行的电视剧,而《法外情》系列电影更成为刘德华事业的转折点。
而怕呢?因为她口无遮拦,常常得罪人,骂许志安“过河抽板”,与罗大佑为唱《赤子》而骂战,甚至演唱会一定要请伦永亮的全套班底。很多人都害怕跟她一起拍戏,因为她有四大规则:第一守时;第二不准讲粗口;第三不准吸烟;第四不准打手机,犯规者一律罚一百元。其实细想一下这四项也不是太过分的要求,只是在随意惯了的电影圈,不受欢迎。在背后,叶德娴被人戏称是“皇太后”。
喜欢叶德娴的人特别喜欢她,讨厌她的人特别讨厌她。
香港时装名人黄伟文就这么评价叶德娴的穿着风格,“叶小姐对我来说其中一样最犀利的地方是,以前看她还做《欢乐今宵》时,一年真的起码有360天是勉勉强强、凑凑合合,也真亏她忍得住,但每年总有三两场大show,她是出尽十成功力,保证观众有惊艳感。”
评价两极,难得的是叶德娴不计较不在意也不怪别人。她自己也承认自己难搞,比如去影展的晚装,长短要行路踩不到,差一分也不行,“去菜市场挑白菜,我一定要挑最靓的。”给她做了多年服装设计师的Andy说:“别人会觉得她过分挑剔,但其实她只是追求完美。”
情感世界满目凋零
追求完美的人通常都不会有太幸福的婚姻,更何况,叶德娴有着电视剧一样狗血的童年,这奇异的童年造就了她奇异的性格。
她的生母是姨太太,由于“大妈”不能生育,母亲每生一个孩子,就会送去大妈那里住,小时得不到亲生父母的关爱,尝尽冷嘲,而当她十多岁时回到亲生母亲身边时,彼此感情却早已疏远。
不幸福的童年让她急于有自己的家庭,中学毕业后她当过机场地勤,很快就嫁给了娱乐圈中的人,丈夫郑康业是骑师,亦是邵氏名配角,他是《马永贞》里跟着陈观泰的赶马人,还有《中华丈夫》里跟着刘家辉被日本老婆暴打的仆人。后来郑康业搞过电影制作,但很快就关了门。
如果一个人家庭生活开心,一定不会太早结婚。“18岁结婚不是勇,是蠢。”叶德娴这么反省自己的婚姻,1965年她嫁人,很快有了一儿一女,婚姻1973年便告急,传闻是郑有女朋友,但叶德娴坚持不肯离婚。“我不答应离婚,是因为儿子需要一个家,万一我改嫁,儿子就是拖油瓶,他忍受得了吗?其实要我立刻绝育,不准我再嫁人,让我带着儿子我都绝对甘心,因为我根本就没想过再结婚。”
就这样,叶德娴一直拖到1980年才办妥离婚手续。不愉快的婚姻存续,反而激起她的斗志,她迅速开始了自己的事业,唱歌、演电影,而无片不接时期接下的周星驰搞笑电影,反倒让她在大陆成了熟面孔。
离婚之后,她的感情生活亦不算丰富,20世纪80年代中期她曾与编剧才子萧若元拍拖三年,但亦不得善终,还引发了当年她与萧若元前女友白韵琴的骂战。后来,她曾移居美国,交过外国男友,但很快又分手了,这一辈子,叶德娴在感情上,算得上满目凋零。
她的子女缘也淡薄,拼命的工作让她错失了与子女相处的时间,子女远赴英国和加拿大读书后,这份亲情变得更为疏离。“我不是一个好妈妈,有些人根本不适合有下一代。”对此她看得很开,“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世界,不需把生活模式加在别人身上。”
20世纪90年代,香港电影走入低谷,工作机会减少,再加上她身患坐骨神经痛,“我脾气本来就不好,得了病更加燥,于是没有人敢找我拍片。”事已至此,她开始训练自己做自己最好的朋友,学习孤独生活。
现在的她,有点像当年的张爱玲,无牵无挂,无归无碍。就算2007年,坊间传闻她子宫患瘤,儿子来探望她,她也极低调地处理,“不只男女之间,甚至任何关系,包括兄弟姊妹、子女,我觉得都太脆弱,我只知道自己要对自己好,一个人好过。有朝一日我死了,都不需要子女们来奔丧。”
“做人不需要云上行”
经历过繁华,也经过失败,经历过高兴,也经历过痛苦。
叶德娴的性格依然严谨,她事事要求做好准备,希望所有事都妥妥帖帖,“刻意做出来的事永远不会漂亮,不能因为想去拿奖,便拍拿奖的戏。最重要的是诚意,就算冲凉都要有诚意,不能像过冷水那样马虎。”
她对工作、对生活都有要求,但有要求是有要求,好在她所求不多,她只求在她的势力范围之内清清静静,所以其实所得也不多。叶德娴身上最好的一种气质是,她永远不埋怨,她永远不怪别人。得了影后淡定在台上用精湛英语发言,庆功宴别人去喝酒吃肉,她还照样在酒店吃方便面,“做人不需要云上行”,回来见到记者,问候的话是“天气热,多喝一点水。”
她承认自己性格桀骜,所以不埋怨别人的冷漠待遇。所谓的孤家寡人局面,她也不避讳提起来,对她来说,这个年纪得到是额外赏赐,失去亦觉得是意料中事。她一个人住,独来独往,自己照顾自己,只盼不要像《桃姐》一样晚年受病痛苦。凌晨4点钟起床爬山,晚上8点上床。过年过节时,会和喜欢
她的同志们混在一起过年。死,她也早早想过,“死后会捐出所有器官。”
好像一个谜,叶德娴没有子女缘,却有刘德华这样不离不弃的干儿子,她本应清冷孤老,但是谁也没想到,命运在她64岁时居然给她一个奖赏。一个息影多年的脾气古怪的中年妇女得到威尼斯影后,她做什么事都随性,都不刻意,但什么事那么机缘巧合。她的命运让人唏嘘,但又不仅仅只是怜惜而已。
叶德娴是我们这个泥沙俱下的世界的一个缩影,她永远有着复杂的AB面,A面是苦情片,B面是励志片;A面是人生无常,B面又是永不放弃。
她的故事告诉我们,原来人生有很多种活法,不是只有一种活法才是幸福,才是正确,就像罗素的那句名言:参差多态才是幸福本源。
转载请注明出处学文网 » 叶德娴:杀气女子的传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