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汀江水边,有一个新辟的船形公园,立有“客家母亲”的青石塑像,生动传神的美丽面容,让人看了觉得温暖。
客家女人之所以如此受人崇敬,往大处说她以其善良贤淑哺育了一代代成才的儿女,往小处说就是她能烧得一手好菜,哪个白是普通的腌酸菜,也要腌得黄黄脆脆的,让亲人们从美味中感受到人生的意趣。尤其是在“民以食为天”的古老年代里,在颠沛流离的南迁旅途中,客家女人综合中原菜肴和闽越乡土特产所创造的独特美食,至今依然飘香于长汀的街巷和亲人的心野。
作为游客,到了长汀不品客家美食,古城美景也就没有了附丽。没有味觉的美景,回忆时会感到单调的哦!
麒麟脱胎奇香扑鼻
客家菜中有一道菜叫“麒麟脱胎”,听菜名就够玄的。千万别以为真有“麒麟”给你吃,如果确有这种四不像的动物,也该是国家一级保护动物了。“麒麟”不过是***狗而已,“胎”即猪肚。风马牛不相及的玩意儿,居然是一道名菜的主要原料,不禁觉得客家人的创造力有点匪夷所思。
***狗的宰杀和猪肚的洗净自要花掉不少时间,接着先要将狗肉加香料、米酒翻炒后,再将狗肉填入猪肚内,用线将猪肚的所有出口缝好,放入盆内,加鸡汤,溶入胡椒粉和精盐,加盖,旺火蒸2小时。然后,拆去缝线,摆放在长盆内,附刀上席,陡添了不少“悲壮”气息。
“麒麟”一脱胎,即有奇香扑鼻而来,为香所袭是一种美妙的感觉,有点晕又不太晕,美味当前就应该有这样的敏感和陶醉,否则就太对不起厨师了!
夹块到嘴里,诸位食客的眼睛依然“警惕”地看着青花瓷盘,担心吃不到第二块。面对美食,君子常忘记风度(比见到美女要没风度许多),毕竟口腹之欲更容易被别人所谅解。另据考证,“麒麟脱胎”可健脾补胃、壮阳补肾。一听壮阳,男人的筷子更是“说时迟,那时快”了。
做一道菜要花半天时间,在惜时如金的现代社会简直是一种奢侈!然而,长汀人喜欢这样的奢侈。烹调过程犹如宗教的仪式一样,不付出心力怎能得到口福?!
当我们口含奇香,啧啧赞叹“这道菜做起来太麻烦”时,知情人说“这已经简化了”。原来在清朝时客家人做这道菜如同“俄罗斯套娃”:猪肚里藏着***狗,***狗里塞着母鸡,母鸡里躺着白鸽,白鸽里含着人参。哈哈,像捉迷藏似的。客家女人在美食上的心灵手巧,让男人享尽艳福时还享尽口福。
仅凭这摆场和架式,也不奇怪“麒麟脱胎”在清代的长汀官席中就享有显赫地位了。这样的奇香飘到1986年,让闽菜评比的评委们也晕了一回。获大奖是理所当然的,只是嘴含“麒麟脱胎”余香的评委还能客观品味别的菜肴吗?值得存疑!
一道名菜有配套的民间传说,吃起来更多了一层精神愉悦。据说,清代的长汀府司前街是富人聚居区,其中有个郑姓富人养妻妾若干,虽夜夜卖力以期多子多孙,春去秋来却只见开花不见结果。还是妻子聪明,看出问题症结所在,于是加强了对他的食补。在猪肚内逐层填入小狗、乌鸡、白鸽和野山参等清蒸,让他享用。不久居然见效,后来子孙满堂。于是,“麒麟脱胎”成了郑家祖传的养身秘方。然后,这样的好事怎能不传千里呢?其他富人千方百计将其解密,成为长汀客家人共同的财富。好在这样的壮阳食谱流传不广,否则中国的计划生育就更加任重道远了!
河田鸡叫板肯德鸡
自古以来,中国人不仅爱斗鸡,还爱吃鸡。
名鸡辈出之时,也是名鸡落难之日。
长汀有名鸡,产于距城关23公里的河田镇。河田鸡活着的时候有“三黄、三黑、三叉红”的特征。杀了,煮了,皮色依然金黄,看来名鸡的气派至死不改。
当地人夸说河田鸡是“国际第二名鸡”时,我只是笑笑,如今的评奖已经滥到你发篇通讯只要肯交费就可以被收入《名人名作》中,这“国际亚***”大概也是自卖自夸吧?后来看到份资料,才知还真有这么回事!1964年秋,在广州国际交易会名鸡评比中,经国际客商从体型、骁勇、重量、毛色、肉质等5个方面评定,河田鸡被列为“国际第二名鸡”。至今正宗的河田鸡仍被定为出鸡的名贵产品。
江湖上时兴“英雄不问出处”,可是,我太认真,对美味总爱刨根究底,就多嘴多舌地跟师傅打听,为什么河田鸡有如此迷人的风味?师傅说,河田镇多山坡草地,即使现在有人工饲养的鸡,也都让其自由采食青草和昆虫,或挖穴埋松针,灌入米汁,数日后生出小虫,供人工喂食。
如果非要问美味是怎样炼成的?长汀人还会告诉你:好原料加好厨艺就等于美味。
长汀多巧妇,民间烹鸡的方法可谓五八门,其中以白斩河田鸡最为著名,为宴席之必备。它以其香、脆、爽、嫩、滑和易脱骨而深受赞誉,为汀州自古以来之名特佳肴。
食不厌精的人们进而发现,以当年出生却未下蛋的河田鸡(雅称鸡姑娘)白斩,味道最为鲜美。其大致做法如下:将鸡宰杀洗净后,取少许精盐擦遍鸡身表里,闲置一个钟头使其入味;然后将整鸡置盆内加盖,上冷水蒸锅密封,干蒸约一小时,取出风凉,斩成鸡块。浇上鸡汁、油姜葱汁即可上席。
此外,还有香酥鸡、油淋鸡、八宝全鸡、盐固鸡、盐酒鸡、凤凰香油鸡等多种做法,均风味独具,令人过嘴不忘。在厦门也可以吃到正宗的河田鸡,因为长汀人在这儿开了多家河田鸡火锅店,门口打的招牌很响亮:“你有肯德鸡,我有河田鸡。”一副与美国叫板的江湖好汉模样!
长汀双饺笑傲江湖
北方多水饺,来自北方的客家人,对饺子有着无限的怀想。可是,长汀多山,不产小麦,盛产的是芋子和地瓜。这难不倒心灵手巧的客家女人。为了抚慰夫君和儿女的思乡情怀,将芋子、豆腐代替面皮,做出无限风情的芋子饺和豆腐饺。
真是天下多饺子,唯长汀饺别出心裁!
许多美食的做法叙述起来好像没什么奥秘可言,可是,当年能想到用非常原料做传统食品的人无疑是天才。将芋子煮熟后剥去毛皮,碾成芋泥再掺进适量的地瓜粉,用擀面杖擀成饺子皮。这样的创意本来就够让人开心的了,长汀女人还将它做得皮呈玉色,形如半月,视觉上比传统饺子更为诱人。
芋子饺的馅比北方饺子多了香菇、冬笋等乡土特产,吃起来鲜香滑软,别具口感。长汀南门街中段有一家芋子饺店,是当地人最喜欢光顾的点心店,可是外来游客找起来却有点困难,因为没有“正宗芋子饺”之类的店名或广告。我问店主为何不取店名,他说起店名干嘛?反正知道好的人都会来吃。一天夫妻两人也做不了那么多呀!
什么叫知足常乐?到南门街品芋子饺就明白了。一边品着长汀最著名的芋子饺,一边与店主闲聊,才知道这家无名之店还上过电视。不免感叹,热爱美食的人总是会在深巷里相遇。不同的时间,相同的空间,一样的店主和他们的绝妙手艺。
豆腐饺的诞生也可以追溯到明清时期,乡野土味一旦成为官宴上的菜,大概就可以在县志里查到了。
豆腐饺以皮白肉香,鲜嫩甜美,在豆腐菜肴中独树一帜。与芋子饺的馅相似,无非也是精肉、香菇、葱白、冬笋等,最明 显的区别是豆腐饺的馅必须加入地瓜粉,以增强馅心的粘性。
在具体操作上,由于豆腐的易碎、缺乏粘性,细心拿捏显得格外重要。先将豆腐切成厚1厘米、长宽各6厘米的方块,再对角切成4个三角块。左手掌心垫一块干净纱布,放上一块三角豆腐,右手用薄刀在1/2厚度处割开口,塞进馅心,然后合拢纱布,捻紧豆腐两斜边,平放于蒸笼之上,上锅蒸熟后取出。
上桌前要将豆腐饺倒扣在大盘内,滴上麻油,放上葱花。如此的细活非巧手做不成。吃这样的豆腐饺,夹时都要小心翼翼,心里无端地平添了几许柔情。
绉纱肉背后的富人传奇
绉纱肉在长汀有另一种俗称,叫“烧大块”。可是,我觉得绉纱肉的叫法比较形象,也富有美感。这道菜也有故事,清初,有一胡姓人家,富甲一方。对他家由富变穷,有两种版本的说法, 是因其慈悲情怀而散尽家财,一是花天酒地而家门衰败,最后只留下空寂的大院和一个放在灶前作熄火用的瓦罐。
富人再穷,门面上的事也要张罗,请客吃饭这样的事该应酬也得应酬。有一天,富人之妻在灶台上切肉,掉了一块到瓦罐里,却浑然不知,仍继续往瓦罐里装炭。等到炭满倒罐时,才发现一块猪肉被炭火烫得皮似绉纱,芳香扑鼻,如同鲜烹。这是个奇迹啊!擅长烹调的胡妻猜想,肉质能保持如此鲜美,这瓦罐一定有点特殊。于是,拿着瓦罐请当铺老板帮助鉴定,竟然发现这个瓦罐是周代的古窑陶罂,价值连城呢!
当男人抱着古窑陶罂,将它当作宝贝一样呵护时,女人却将无意间发现的绉纱肉变成了看家好菜,男人与女人的志趣差异由此可见一斑。
说来绉纱肉的做法并不复杂,将五花肉放在文火之上,经炖、炸、淬等工序,就成了棕红晶亮、皮似皱纱的美味。至于绉纱肉成为客家酒宴上不可或缺的名莱,那是后话了。曾于上世纪二三十年代多次在长汀住过,喜欢红烧肉的他初尝绉纱肉必定如遇故旧:“咯是么子?口味好叻!”
炸雪薯是另一道可与绉纱肉媲美的特色菜,其做法同样体现了长汀人在烹调上的创意。雪薯也叫山药或淮山,是中药。长汀盛产此物。将药材变成菜肴,长汀人的眼光和手艺可谓独到。先将新鲜的雪薯去皮洗净,用漏钵(陶器,内壁为锯齿形,专用来磨碎薯类,这是长汀人在生活用具上的另类发明)磨成薯浆,调入蛋汁和精盐,拌和后,用汤匙将薯浆逐个舀入热油锅内炸熟,便成了外黄内白、皮酥肉嫩的炸雪薯。1941年路易・艾黎来长汀时,初尝此菜就惊叹不已,也不知他将长汀誉为“中国最美丽的两个县城之一”是否在品着客家米酒,吃着炸雪薯时说的?
美味小吃多在街头巷尾
长汀美食多多,其中与豆腐有关的名菜不少。除了上面提到的豆腐饺之外,还有东坡豆腐、瓤豆腐、银荷包、生氽满丸等,均风味独特,久食不厌。长汀豆腐鲜嫩可口,不酸不苦,用它制作豆腐干更是排名于闽西干之首,其工艺颇似造纸,方而薄,隽美可口。
关于长汀豆腐,有一件事不能不提。1935年6月18日***先驱瞿秋白慷慨就义前,在长汀狱中写了《多余的话》,前面写了数干字的心路历程,最后突然冒出一句:“中国的豆腐也是很好吃的东西,世界第一。”让那些崇拜***志士的人大跌了一回眼镜。
有人据此说他临死无大义,没有说“***尚未成功,同志还需努力”之类的豪言壮语,竟留恋起豆腐来,明显有“小资”情调。当然,这是苛求我们的***先烈,暂且不议。
如今的人更想知道瞿秋白说的“中国的豆腐”指哪个地方的美味,以便也去尝尝。常州人说瞿秋白生于常州,他临死前怀念家乡的豆腐是情理之常;长汀人说他死在长汀,囚室之内唯有长汀豆腐能给他味觉上安慰。呵呵,瞿秋白其实说得很明白,两个地方的豆腐都好吃嘛!争什么争!
到长汀旅游,若要吃地道的风味小吃宜早起。包一辆人力三轮车,让车夫带着,从三元阁逛起,先吃一碗汆猪肉,顺路就进南大街,绕过晨光明媚的慧吉门,可以尽情观赏汀江上捶衣女迷人的身影,然后去菜市场,买长汀豆腐干回家。
如果胃口好,还可光临水东桥畔的龙潭小吃摊,吃风味奇绝的汆鸡麻或汆猪血。需要特别提醒的是,这是一个临时摊点,摊主每天只在这儿做二三小时的生意,只有清晨可以品尝到,贪睡的旅行者是无此口福的。据悉在辛耕别墅附近有猪肝小肠汤,可以用来醒酒,让贪杯的人迅速回到清醒状态,此事待考。
满足了口腹之欲后,我在古城墙边找块岩石,盘坐其上怀古。眼前是汀江迤逦南流,这条长达285公里的闽西第一大河,直奔广东,经潮州,注入南中国海。说到潮州,我马上有颊齿留香的感觉,因为我曾专程到潮州品尝美食,至今难忘。一条汀江,将两座美食名城相连。难怪古人即使“三百滩头风浪恶”,也要从长汀的“鹧鸪声里下潮洲”了。
转载请注明出处学文网 » 长汀:客家的传奇美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