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说做人的道德,可以从儒家文化中寻找答案。早在2500多年前,孔子就提出了做人的基本道德规范,并在中国得到了长期沿袭尊崇。作为孔子的故乡,山东深受儒家文化影响的,积淀了深厚的道德沃土。
近些年山东不断涌现出一个个美德故事,一个个道德模范,以普通人身上体现出来的道德品质,激发了人心向善的力量,推动了社会良好风尚的形成。从那些发生于“好人”身上的平凡事,可以体会到道德的温暖。
今年春节,一位清洁工感动了山东威海。来自河南许昌在威海打工的仲勋夫妇,慌忙坐车返乡过年时,把辛辛苦苦挣来的9.5万元现金丢在了租住的威海一小区内的花圃里。等他们发现钱丢了赶到小区时,已经是第二天凌晨。但找遍了花圃,也未发现装钱的包。“9.5万元是我们的血汗钱。要是钱丢了,就真要了我们的命了。”无奈之下,仲勋夫妇报了警。
然而令仲勋夫妇大喜过望的是,警方回答说装钱的包已经有人送到了派出所,让他们去领取。原来,在他们走后的夜里22时多,负责打扫小区卫生的清洁工戚道昌发现了丢失的巨款,赶紧拨打报警电话,把钱交到了所在的竹岛派出所。
56岁的戚道昌家境清贫,除了做小区保洁工作,还捡废品贴补家用。正是在他捡废品的时候,发现了仲勋夫妇遗失的装钱的布包。“我一下子傻眼了,从没见过这么多现金。”戚道昌说,“我当时想,这钱我不能要。丢这么多钱,人家咋过年啊!”
一个家境清贫的小区清洁工,深夜捡了巨款主动归还失主,“好人”戚道昌拾金不昧的举动让许多人感叹人心向善。山东省文明办专职副主任王红勇说:“近期发生了一些道德滑坡的极端事件,让不少人丧失了起码的信任感,越是在这种社会风气下,戚道昌这个普通人身上的善良淳朴才尤为可贵。”
在戚道昌拾金不昧还巨款十几天之后,23岁的山东莱阳籍消防战士在苏州工业园火灾救人时英勇牺牲。2月1日,苏州工业园区一台资企业厂房发生火灾,辖区特勤三中队50名消防官兵前往扑救,在第一时间救出130多名员工后,听获救员工说起火车间可能还有被困人员,孙茂珲又率先冲入火海。在继续深入搜救过程中,孙茂珲不幸吸入过量烟雾而牺牲。
年仅23岁的孙茂珲和同龄人一样,喜欢追求时尚、爱好运动。战友说,他玩滑板的水平可以和专业选手媲美。平时喜欢听歌、玩游戏。然而就是这样一个普通的年轻人,却在关键时刻冲了上去,用生命诠释了一代青年的责任和担当。
与他们一样,有这样一批山东人的名字被到处传扬。德州的孟祥斌在浙江金华勇救落水者不幸牺牲,菏泽的退伍***人牛作涛广州救人被江水淹没,临沂的哥李学国在陪儿子过“六一”时为救外地落水者命丧沂河,龙口的刁娜为救助受伤女孩而被过往汽车撞断右腿,临沂的大学生村官张广秀身患重病仍坚持工作,文登的吕明玉两次自愿捐献骨髓救人,济南的郑承镇收养400多名流浪儿,青岛的刘梦怡8岁就开始照顾脑瘫的哥哥……还有王乐义、许振超、李学海、刘延宝、冯思广,邹树君、崔学选、李登海、陈中华、王伯祥等一批全国道德典型,他们在齐鲁大地上树起了道德的标杆。
这些人的故事总能让听者动容,他们的道德行为触动了人们心中的渴望温暖的情感。在许多人看来,这些“好人。是用平凡的行动展示出真善美,在普通人的心中产生了共鸣,引导了更多人的向善之心。
崇尚道德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是做人的一个基本准则。2001年,《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开始实施,成为了新时期弘扬道德之风的催化剂。2007年11月,山东在莱州召开全省思想道德建设现场会,将“四德工程”作为实施公民道德建设的载体,突出爱心、诚信、孝敬、责任,整体推进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个人品德建设。在“四德工程”建设过程中,山东深入挖掘整合山东丰富的历史文化、***文化和现代文化资源,努力打造公民道德建设特色品牌。如今,“四德工程”建设在山东已大显成效,“大爱山东”、“诚信山东”、“孝德山东”等品牌不断成熟,见难伸手、助人为乐、奉献社会、诚实守信的生活美德蔚然成风。
山东省莱州市以中华民族传统美德为切入点,大力倡导孝、诚、爱、仁“四德工程”,并针对未成年人启动“心灵工程”。聚传统美德之源头活水,润公民道德之泉水喷涌――如今,在莱州,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已深入人心,人人践行公民道德规范正蔚然成风。
“爹娘生咱身,恩情比海深,做人要做孝德人。出门讲诚信,路平风也顺,做人要做诚德人。”淄博市淄川区编写了《四德歌》,在农村组织“四德”模范之星评选活动,规定“机关干部要定期帮父母洗澡,定期带父母理发,定期为父母缴纳养老金,经常陪父母进行户外活动,每年为父母订阅报刊杂志”,让“四德工程”由虚变实。
在武城县鲁权屯镇,有一面特殊的墙壁――“四德宣传墙”,各村各户孝敬老人的明细单会不定期地在这面墙上公示。你送了多少莱、肉,我送了几件衣裳,全都清清楚楚。设立“四德宣传墙”后,村里的风气大有改观。“四德工程”在武城的社会认同率、参与率接近100%,公民个人素质得到显著提于卜。
2010年8月山东《山东省公民基本道德行为40则》。“敬长者,孝父母。爱子女,教有方……”朗朗上口的“40则”,从社会到公民、家庭到个人,由外而内,对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个人品德到底应遵从哪些行为准则,都给出了明确答案。行文通俗易懂、三字成句,被称为当代“新三字经”。
“好人”的涌现见证着山东公民道德建设的成效。全省有8人、151人分别被评为全国、全省道德模范,有22人、290人分别获全国、全省道德模范提名奖,255人荣登“中国好人榜”……来自身边的道德模范激励着浓厚道德氛围的形成。公民基本道德规范深入人心,良好的社会道德风尚逐步形成,团结稳定文明和谐的社会环境进一步巩固,公民文明素质和社会文明程度不断提高,为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打下了坚实的思想道德基础。
而今,山东正以“四德”建设为主要内容,突出教育引导,发挥道德模范的榜样引领作用,推动形成知荣明耻、见贤思齐的良好社会风尚。据了解,2012年山东省将着力于打造“美德山东”这一道德品牌,启动“学***,做山东好人”活动,把学***的活动常态化、机制化,让越来越多的“好人”托起道德山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