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我国的野骆驼(Camelus bactrianus)数量稀少,是比大熊猫数量还少的动物。由于野骆驼生存环境恶劣,活动区域比较大等原因,增加了野骆驼保护研究的难度。特别是随着人类活动的日益频繁,对野骆驼的生存带来了不良的影响。本文通过加强对野骆驼的生存环境与行为的研究,提高了野骆驼保护的效率和针对性,对于野骆驼的生存和发展具有积极的意义。
关键词:野骆驼;保护;研究
中***分类号:S863 文章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2310(2015)11-002-05
野骆驼(Camelus bactrianus)作为一种特殊的物种,具有独特的生理特点。例如我国的野骆驼能够依靠盐水生存,是陆地动物所特有的本领,由此看来野骆驼具有比较高的研究价值。野骆驼在历史上具有比较大的数量,但是随着人类活动的干预和影响,近年来野骆驼的数量已经不足1000头。在这种情况下,应当加强对野骆驼行为特性的研究,采取有效措施加强对野骆驼的保护。
1、野骆驼生存现状
1.1、野骆驼种群数量与分布
在历史发展过程中双峰驼的分布比较广泛,从中亚地区以至于到西亚的丘陵和平原地区都有分布。在具体的分布中东部可以到达我国的陕西黄河地区,西部到达里海,北部到达贝加尔湖,南部到达青藏高原北部。在19世纪,我国的野骆驼分布范围仍然比较广泛,从青海地区到罗布泊地区以及天山地区到中蒙边境地区等,其分布范围出现了连续性的特点。随着人类活动范围的扩大,对野骆驼的生存环境带来了严重的影响,野骆驼的分布区缩小,而且数量也不断下降,比大熊猫的数量还要稀少。近年来经过调查我国的野骆驼数量不足1000峰,主要分布在塔克拉玛干沙漠东部,罗布泊北部以及阿尔金山北部等地区。在19世纪中叶左右,野骆驼在塔克拉玛干沙漠中的分布范围相对比较大,但是随着20世纪80年代以来,由于大规模油气开采,野骆驼的分布范围也受到了一定的影响。阿尔金山北部以及罗布泊南部良好的地理环境为野骆驼的生存提供了良好的空间,在20世纪60年代左右,这里出现了300峰左右的野骆驼群体。但是在21世纪初对阿尔金山北部地区的科学考察中这些大规模的野骆驼群已经难以发现。
1.2、野骆驼行为节律
野骆驼在外形上与家养骆驼比较相似,在外形上比较难以区分。但野骆驼的双峰比较小而且尖,家养骆驼的双峰比较大;野骆驼的个头较大,腿比较长,鼻孔大,头部比较长,蹄子的角化程度高。野骆驼在奔跑的过程中速度比较快,时速可以达到80公里左右。在遇到危险的情况时,能够连续奔跑两三天左右,由此可以看到野骆驼的耐力非常好。野骆驼的嗅觉、听觉和视觉非常灵敏,在平时比较机警,在顺风情况下能够嗅到几十公里外的气味,从而帮助它们找到水源。野骆驼的鼻孔柔软,在沙尘暴的环境中能够关闭而不影响呼吸,能够及时地察觉到外在环境的危险,当它们来不及逃跑时就会平躺在地上进行避风。野骆驼具有较高的能力,在季节,雄骆驼不吃不喝,性情暴躁;母骆驼怀孕13个月才能生产一峰小野骆驼。刚出生的小骆驼当天就可以独自行走,在两三天之后就可以又跑又跳,具有比较强的环境适应能力。野生骆驼一般由十几头组成一个种群,每个种群中包含了一头成年雄驼和几头母驼以及一些幼小的骆驼。这些种群都有自己相对比较固定的活动范围,在季节转换时需要进行长达几百公里的长途迁徙,而且其迁徙路线比较固定。野骆驼的寿命一般为30岁左右,雄骆驼在2岁就会被驱逐出种群之外,开始去其它种群中争夺领导权。野骆驼的生存遵守了严格的优胜劣汰的原则,能够适应严酷环境的野骆驼才能够生存下来。
1.3、野骆驼食性研究
野骆驼的食性与其生存环境之间具有密切的联系,与分布区环境中植物的丰富度存在比较高的相关性。例如在***境内的三个野骆驼分布区中,野骆驼的食物按照优先顺序为芦苇、白刺以及骆驼刺等;在外阿尔泰地区的野骆驼则优先选择真茅等食物。在不同的分布区中,野骆驼对于一些植物具有比较高的分辨度,例如对于霸王、麻黄等植物拒绝食用。
2、野骆驼保护现状
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人类的活动范围越来越大,例如在油气开采以及放牧等活动的影响下,不可避免地对野骆驼的生存环境带来了一定的干扰和破坏。表现为野骆驼的栖息地越来越小,甚至消失,导致了野骆驼生存环境的碎片化,难以形成连续性的区域。放牧活动对于野骆驼的生存影响比较大,在各个分布区中都有发生,在放牧的过程中会造成家养骆驼与野骆驼合群的现象,家养骆驼与野骆驼进行杂交会影响到野骆驼基因的纯度。近年来在罗布泊保护区以及周围的矿业开采活动不断增加,对野骆驼的迁徙活动产生了重要的影响。在人类活动的过程中不仅会造成水源的污染,同时也会对植被产生破坏等。特别是人类修建道路会对野骆驼的分布产生比较直接的影响,导致野骆驼分布出现了孤立的状态,使野骆驼栖息地碎片化,也为野骆驼种群的生存和发展带来了不良的影响。
野骆驼种群数量稀少,早已引起了相关学者的注意,英国成立了专门的野骆驼保护基金。我国也围绕野骆驼的分布区域建立了相应的野骆驼国家保护区,甘肃安南坝、甘肃敦煌西湖以及***罗布泊三个野骆驼部级自然保护区。但是在具体的管理过程中由于保护区中的自然环境比较恶劣,而且区域面积比较大,以及人员不足等增加了管理的难度。由于野骆驼生存环境的不断恶化和野骆驼繁殖能力的不足,我国在甘肃建立了野骆驼繁育中心,取得了比较好的效果。
3、野骆驼科学保护
3.1、影响野骆驼迁徒因素
野骆驼是一种迁徙能力比较强的动物,每天的活动范围比较广。根据对野骆驼跟踪观察的情况,可以发现野骆驼迁移会随着气候的变化而变化。目前人类活动对野骆驼的迁徙产生了比较重要的影响,成为了野骆驼迁徙过程中的重要威胁。例如在阿尔金山北麓地区野骆驼的分布比较密集,在这一区域中存在着非法采矿的行为,在采矿比较集中的时期,野骆驼的数量明显比其它月份少。野骆驼生存环境的干扰和破坏,严重影响了野骆驼的迁徙能力,同时也影响了野骆驼种群的扩散,增加了其灭绝的概率。因此在野骆驼数量严重稀少的前提下,应当加强对野骆驼种群的保护和管理,加强对野骆驼生存环境与其它因素的掌握,分析不同季节环境中影响野骆驼迁移的威胁因素,对野骆驼的种群分布、迁徙路线进行研究,提高野骆驼的保护能力。
3.2、野骆驼的种群特征
野骆驼种群具有独特的基因结构,因此在对野骆驼种群进行研究的过程中,应当注重对不同分布区域中的遗传性和杂合度进行研究,从而提高野骆驼保护的针对性,减少野骆驼受家用骆驼杂交的影响。目前在野骆驼种群的研究中资料比较少,因此有必要加强对野骆驼圈养种群的研究,同时增大圈养种群的数量,提高研究的有效性。
3.3、野骆驼生境选择的特点
野骆驼由于其性格比较机警,在遇到人之后会快速逃离。其生存环境也比较恶劣,一般处于荒漠或者半荒漠地带,而且远离人烟。这些地区是亚洲最干旱的地区,没有淡水,只有少数比较苦和咸的盐泉。野骆驼分布区中大部分地区都寸草不生,只有少量的沙拐枣、盐生草以及骆驼刺等,构成了野骆驼的主要食物。野骆驼与家骆驼一样,都喜欢选择水草丰富的牧场,也喜欢淡水,但是由于人类活动的影响,导致野骆驼从草原中迁徙到了荒漠深处。野骆驼的这种生存环境的特点增加了其研究的难度,所以学界对于野骆驼种群的生态学以及行为等了解的比较少,研究还不够深入,也增加了野骆驼保护的难度。
3.4、野骆驼生境质量的评价
在对野骆驼进行保护之前,捕猎是野骆驼生存中威胁最大的因素,在野骆驼分布的区域中的居民具有捕猎野骆驼的习惯,直到国家开始将野骆驼纳入保护之后这种行为才得以收敛,但是仍然存在着少数违法捕猎的现象。随着人类活动范围的最大,采矿对野骆驼的生存环境带来了严重的破坏。例如在一些野骆驼分布区域中,采矿希望不仅破坏了野骆驼原有的生存环境,同时这些区域中还存在着捕猎野骆驼作为食物的非法行为,需要进一步加强其生存环境的保护。
结语
野骆驼作为特殊的物种,其生存环境比较恶劣,在生存的过程中受到了自然因素和人类活动的制约,成为了濒临灭绝的物种。近年来随着人类活动范围的扩大和频度的增加,对野骆驼的生存环境带来了比较大的影响,导致野骆驼迁徙路线被改变,野骆驼分布区域中断等,都影响了野骆驼种群的发展;同时部分区域中生态环境恶化也为野骆驼的生存带了严重的威胁。在新时期下应当进一步加强对野骆驼种群的生态研究,深入了解野骆驼种群的活动规律和活动特点,为野骆驼的保护提供有效的建议,提高野骆驼保护的效率,最终提高野骆驼的数量。
参考文献:
[1]薛亚东. 基于红外相机的库姆塔格沙漠地区野骆驼活动规律和适宜生境研究[D].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2014.
[2]高峰. 比大熊猫还稀少的动物:野骆驼[J]. 绿色中国,2013,14:62-65.
[3]薛亚东,吴三雄,孙志成,郭铁征,沙拉・哈那皮亚,李迪强. 野骆驼的研究和保护:现状与展望[J]. 四川动物,2014,03:476-480.
转载请注明出处学文网 » 中国野骆驼生存现状和科学保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