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所周知,无论在现代汉语还是在古代汉语中,“禽”、“兽”两个词的含义都具有明显的区别,可谓泾渭分明,谁也不会混淆它们,正如《尔雅・释鸟》所言:“二足而羽谓之禽,四足而毛谓之兽。”简言之,“禽”不能称为“兽”,“兽”也不能称为“禽”。可是,这仅仅是中古(魏晋)以后的情况;在上古时代(魏晋以前),情形却并非完全如此。
上古时期,“禽”和“兽”两个词只是偶尔同时出现、并列使用,例如《韩非子・五蠹》:“妇人不织,禽兽之皮足衣也,”而在更多的情况下,只见“禽”出现,不见“兽”露面。那么。“兽”到何处去了呢?原来,“兽”被称作了“禽”!因为上占典籍中的“禽”字内涵极为丰富,既可指鸟类,又可指兽类,还可以鸟兽兼指。如果不了解这一点,当遇到上古典籍中含“禽”的语句时,可能会误解其意,或者百思而不得其解。这是一个颇具趣味而又不容忽视的语言现象。
这方面的例证比比皆是,触手可及。我们姑且举出几例,以便领略一下上古时代“禽”的特殊“风采”。
《左传》宣公十二年:“使摄叔奉麋献焉,曰:‘以岁之非时,献禽之未至。敢膳诸从者。’”这段话中的“禽”指何物呢?唐代经学家孔颖达引用《周礼》作疏云:“《周礼・兽人》:冬献狼,夏献麋,春秋献兽物。”在这里,“禽”指的是“狼”、“麋”、“兽物”,它们被统称为“禽”。
《礼记・月令》:“命主祠祭禽于四方。”孔颖达疏云:“禽者,曾之通名也。”这里的“禽”就是“兽”,是“兽”的“通名”。
《周礼・春官・大宗伯》:“以禽作六挚。”清代经学家孙冶让正义云:“禽者,鸟兽之总名。”这里的“禽”包括“鸟”和“兽”,是“鸟兽”的“总名”。
东汉王充《论衡・物势篇》:“寅,木也,其禽虎也;戌,土也,其禽犬也;丑、未,亦土也,丑禽牛。未禽羊……亥,水也,其禽豕也;巳,火也,其禽蛇也;子,亦水也,其禽鼠也;午,亦火也,其禽马也。”这段话阐述了十二地支分别与五行及十二种动物的配属关系。这些动物,无论是大兽(如虎、牛)、小兽(如鼠),还是爬虫(如蛇),统统被纳入了“禽”的“势力范围”。
同样在东汉,张衡的《东京赋》;“内阜川禽,外丰葭I。献鳖蜃与龟鱼,供蜗(庳虫虫)与菱芡。”薛综注云:“内多鱼鳖。”在这里,水里的鱼、鳖、蜃、龟、蜗、(庳虫虫)等也成了“禽”。
到了三国时期。兽类还被称为“禽”。请看曹植的《名都篇》:“驰驰未能半,双兔过我前。揽弓捷鸣镝,长驱上南山。左挽因右发,一纵两禽连。”联系这几句诗叙述的内容,可以明显看出,诗中的“两禽”指的就是“双免”唐代李善也作注云:“两禽,双兔也。”还有一个更为有名的、人们比较熟悉的例子,就是华佗创立的“五禽戏”。“五禽戏”是模仿虎、鹿、熊、猿、鸟五种鸟兽动作的一种体操。“五禽”的“成员”中有四个本来是兽类,却与鸟合称为“禽”。可见,直到三国时期,无论是鸟还是兽,仍然都被称作“禽”。
那么,“禽”为什么是鸟兽的总称呢?换言之,为什么鸟兽都被称为“禽”呢?
原多,“禽”当初本来是个动词,是“擒”的本字。本义是指对动物的“擒获”、“捕捉”、“猎取”、“制服”等。如《逸周书・世俘篇》:“武王狩,禽虎二十有二。”句中“禽”字用的正是本义。由于“禽”的本义是指对动物的擒获、捕捉,所以引申开来,所擒获、捕捉的动物就被叫作“禽”。再引申,自然界几乎所有的动物。不管是否已被擒获、捕捉,都被称为“禽”。于是,“禽”就成了名词,成了鸟兽等动物的总称。正如《白虎通义・田猎》所释:“禽者何?鸟兽之总名,明为人所禽制也。”从这个解释本身来看,当时“禽”字既作动词又作名词,处于词性过渡时期。“禽”字从动词变成名词后,人们就另造了一个新动词“擒”,用来填补原动词“禽”在“离任”后的空缺。
由上可知,上古时代,“禽”这个概念真是不可“小视”,其外延异常宽广,内涵异常丰富,几乎将“鸟”、“兽”等各种动物“一网打尽”,成了“鸟”、“兽”等多种动物的总称。“兽”类为何被称为“禽”,也就不难理解了。所以,对于上古时期的“禽”字,我们可要擦亮眼睛,识别它的“真面目”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