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臭氧层的破坏,是人类面临的三大环境问题之一.臭氧层担当着防止高能紫外线辐射直接照到地球表层大气的作用,因而臭氧层的存在是与人类健康及生态平衡关系密切的问题.随着现代工业的发展,平流层大气受到污染,臭氧层遭到破坏.自从二十世纪70年代Crutzen发现臭氧层遭到破坏以来,世界各国对此问题非常重视,做了大量研究,已基本弄清臭氧层的形成、作用及被破坏机理等问题,并制定了保护臭氧层的一系列国际公约,使臭氧层被破坏的速度得以减缓.
关键词:形成;机理;保护
作者简介: 王国栋(1985-),男,本科,中学二级教师,陕西户县人,研究方向:高中化学教学研究.
一、臭氧层的形成
在平流层中,氧气吸收波长为180nm-240nmUV(紫外线)光而使氧气分子分解:
O2+hν O+O
自由的O原子和其它的O2分子形成臭氧,该反应被认为是平流层中臭氧的唯一来源:
O2+O+M O3+M
但臭氧也会发生光解而遭到破坏:
O3+O O2+O2
可见,平流层中同时存在着臭氧的产生和臭氧的分解两种光化学过程,这两种过程在光的作用下会达到动态平衡.最终,在离地面25km-30km的高空,就形成一浓度相对较大和稳定的臭氧层,阻挡了对人类有害的高能紫外线.
二、臭氧层化学破坏的机理
目前,人类认为直接破坏臭氧层的物质有:氮氧化物、氢氧自由基和卤代烷烃等.
1.氮氧化物对臭氧层的破坏作用
存在于大气中的氮氧化物有:N2O、NO、NO2.
N2O是自然界微生物活动的产物,大气中含量很少,活性较小,在低层大气中被认为是非污染性气体,当其扩散至平流层后,可被转化为一氧化氮:
N2O+O NO+NO
N2O+hν NO+N
平流层中破坏臭氧的污染物为NO:
O3+NO NO2+O2
NO2也能与平流层中较丰富的氧原子反应:
NO2+O NO+O2
该反应速率较快,生成的一氧化氮再次破坏臭氧,可以认为是在一氧化氮催化下加速了臭氧与氧原子的反应:
O3+ONOO2+O2
据研究,一个N2O分子产生的NO引发上述链式反应,可破坏105个臭氧分子.
一氧化氮来源有两种方式,自然来源由一氧化二氮产生,人工源主要来自于平流层下部飞行的超音速飞机排放的废气.其排放的废气中所含的氮氧化物及水气均可破坏臭氧.
2.氢氧自由基对臭氧层的破坏
平流层中HO・自由基的来源主要来自喷气机排放的废气中的水气,其与臭氧的反应:
HO・+O3 O2+HO2・
HO2・+O O2+HO・
HO・自由基反复产生,其实质是在HO・自由基催化作用下臭氧与氧原子反应生成氧分子:
O3+OHO・O2+O2
3.卤代烷烃对臭氧层的破坏
(1)氟利昂
氟利昂是含氟氯饱和烃类的总称.Rowland和Molina于1974年提出了CFCs理论,阐明了氟利昂影响臭氧层厚度的机理.以CCl2F2为例:
CCl2F2+hν CF2Cl・+Cl
光解产生的Cl原子与臭氧发生作用,使臭氧遭到破坏:
O3+Cl ClO・+O2
ClO・+O Cl+O2
ClO・+O3 ClO2・+O2
ClO2・+hν Cl+O2
… …
其实质是在Cl原子催化下,臭氧与氧原子反应,生成氧分子:
O3+O Cl O2+O2
科学家证实,随着大气层高度的增加,氯原子对臭氧的破坏作用增强,当处于平流层时,一个氯原子可以分解掉105个O3分子.因此,氟利昂对平流层中的臭氧有巨大的破坏作用.
(2)哈隆
哈隆是一类含溴卤代甲、乙烷的商品名,主要用做灭火器.哈隆破坏臭氧层的机理与氟利昂类似,实质是在溴原子催化作用下,臭氧与氧原子反应:
O3+O Br O2+O2
研究结果表明,在平流层中,哈隆比氟利昂破坏更大.
(3)其它卤代烷烃
工农业生产中应用的氯仿(CHCl3)、甲基氯仿(CH3CCl3)等其它氯代烷N也同样分解破坏臭氧.
综上所述,氮氧化物、HO・自由基、氟氯代烃等破坏臭氧层的机理是:这些物质分别产生的NO、HO・自由基、氯或溴原子等作为催化剂,加速了臭氧与氧原子的反应.
几种破坏臭氧层的物质中,主要危害物为氮氧化物,约占破坏总量的65%,其次为HO・自由基,约为20%,卤代烷烃类约占10%,自然破坏仅占5%左右.
三、臭氧层的保护
1987年,联合国26个会员国在加拿大蒙特利尔签署了环境保护公约《蒙特利尔破坏臭氧层物质管制议定书》,又称《蒙特利尔议定书》.该议定书禁止或淘汰使用耗蚀臭氧层的化学品,其中包括曾广泛用于冰箱和喷雾器中的氟氯碳化物,自1989年1月1日起生效,开始了全球保护臭氧层的行动.
1995年联合国大会决定,每年的9月16日为国际保护臭氧层日.
联合国组织300名科学家对大气臭氧水平进行持续监测,每4年为一个评估期.
随着世界各国的努力,臭氧层在2000年―2013年间变厚了4%,南极洲上空的臭氧空洞也停止扩大.臭氧层虽然有所恢复,但离痊愈还很遥远,人类的保护行动依然任重道远.
参考文献:
[1]成广兴,邵***.臭氧层的化学破坏及其对策.化学通报,1999,(9):44~47.
[2]汪桂斌.环境化学的回顾与展望.化学通报,1999,(11):14~15.
[3]龚书椿,陈应新,韩玉莲,张静贞.环境化学,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1:133~137.
[4]大连理工大学无机化学教研室编.无机化学(第4版),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14~15.
转载请注明出处学文网 » 臭氧层的形成和化学破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