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从去年首届北京国际电影季举办起,内地电影节的“双城记”就成为业内一年一度的固定话题。
今年北京、上海各有进步——前者规模升级明显;面对国内外日益激烈的竞争,上海电影节做出了很多切实成绩。
本届上海电影节,虽然仍有需要提高的方面,但明确的是:上海仍在正确的道路上稳步前进。
现在看,北京和上海两节似乎形成了双雄并立的局面。未来,这种相对均衡能否持续,存有不少变数。
目前两电影节间的关系有些微妙,毕竟其定位、设置相当接近。另一方面,北京和上海举办时间靠得过近的问题仍有待思考,尤其是两家都位于各类电影节活动本已扎堆的上半年。客观来说,不如一位转攻下半年——去年6月首次开张的“新加坡展映”( Screen Singapore)也曾跳出来跟上海抢片子和明星,但今年该活动推迟到了12月举行。
上海和北京两节,目前面临的最大挑战是相同的:如何找到并确立自身的特点。
从现实情况来看,北京电影节有更多资源支持,在争取对外展示窗口的竞争中似乎有后来居上之势。而随着国内外产业格局的变化,上海对于好莱坞的吸引力有所下降。相比往届,最近两年上海电影节上的好莱坞元素明显减少。这一方面是因为北京电影节的出现,另一方面,随着进口片配额的放开,好莱坞大片进入内地市场的渠道大为放宽,因而上海的窗口意义似乎不再那么突出。
上海电影节似乎更需要率先求变。
电影节需要对现有板块和架构做更多整合和取舍。比如主竞赛单元,虽然组委会公布的选片数据年年刷新纪录,但该板块运作的客观难度明显——前有5月的戛纳,后有8月的威尼斯。与其如此,不如将这个招牌单元推向特定区域和新人选拔。戛纳电影节就存在类似的“晋级”模式——新人环节优胜者的下一部作品可以直接进入竞赛。其实上海电影节从几年前开始就在致力于打通创投会、亚洲新人奖和国际学生短片等板块,以形成联动效应,这一策略值得进一步推进和深入。
此外,就活动设置而言,上海电影节需要更紧凑。以论坛为例,今年产业论坛人气旺盛,亮点颇多,不过客观说,场次和嘉宾的偏多一定程度上稀释了活动的精彩性,这也加大了组委会管理和把控的难度。其实对不少多年的参与者来说,大家对上海电影节的期待已经是成熟电影节的标准了,“贵精不贵多”。其实今年一些论坛的设置已经能够看到话题细化和具体化的趋势。论坛讨论的走向和嘉宾发言的引导,以及主持人环节都需要进一步加强。此外电影节的活动、日程安排也可以更灵活一些。这方面可以借鉴香港影视博览的经验,后者各板块的时间是错开的,例如针对当地观众的电影节放映持续较长时间,而主要面向业内的各活动则主要集中在3天之内。
上海电影节当前首先应该进一步强化自身的核心竞争力——其实也很简单,第一是对产业内部的服务作用,此外上海目前也仍是国际电影界接触中国电影的一个重要平台,因此上海电影节更适合偏于产业内向性的发展,毕竟其多年积累的专业经验,以及跟电影行业内部建立的密切联系还是有一定优势。
上海电影节面临的局面和当前的中国电影有点类似——未来机会很多,但要想百尺竿头更进一步,必须要先战胜眼前的挑战。此外,目前上海正试***在中国内地的文化产业版***中扮演更重要的角色,这一点无论是从“东方梦工厂”还是浦东新区的“梦基地”中都可见一斑。对上海电影节这样的电影业平台来说,这既是新任务,也意味着新机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