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仁义礼智信”,是中国儒家的传统价值观念,这其中,“仁”无疑是最为核心的观念之一,“仁”的理念得以树立并流传两千多年之久,最终成为人所共知的中华民族传统价值观,离不开孔子,在总字数不过11000余字的《论语》当中,提及“仁”的,就有109处之多,“仁”是如何成为中华文化核心理念的,在漫长的历史发展过程中,它又经历了怎样的变迁,今天的我们,应该如何认识“仁”、践行“仁”呢?《芒果画报》记者专访了著名学者、湖南大学岳麓书院院长朱汉民教授。
从“礼”到“仁”
《芒果画报》将“仁”作为传统价值观的核心,应该说是一个非常准确的选择。在中华民族两千多年来传统价值观的建构方面,“仁”一直居于一个核心的地位。仁作为中华文化核心基本价值观的奠定,是孔子所建立起来的。
在孔子以前,中华民族调节人和人的关系主要是靠“礼”。 “礼”是一种社会规范,一套行为的模式,人们服从“礼”是因为畏惧天命、鬼神,大家都是按照这种社会规范来选择行为模式,以调节自己在家族、社会、国家中的关系和行为举止。但是,在孔子所处的春秋时代,正好是一个社会急剧变化的时代,整个社会严重失序,“礼”之所以失序是因为缺乏一个根本的内在的价值。从春秋时代开始,天命、鬼神受到怀疑,大家发现一个国家治理得好不好,一个社会稳不稳定,不是在天,而是在人本身。换句话来说,原来通过“礼”来求得神灵的保佑,这样的观念是不行,必须从人自身来寻找价值根源。
孔子就选择了“仁”,“仁”是什么含义呢?“仁” 有双重涵义,首先,“仁”,是单人旁加二,就是二人,体现的是一种社会关系,那么这是一种什么样的社会关系呢?二人为偶,孔子定义“仁者爱人”,什么才是“仁”,必须要爱人,换句话说,比方说过去孝敬父母,过去有礼的规定人对父母的关系,孔子认为这个人和人相爱的体现,你要爱你的父母,父母也要爱子女,就是通过爱来融通,人伦关系是一种情感关系,只有通过建立“仁”才能建立起一个和谐的人和人的关系。这样,孔子就把爱人作为“仁”的核心价值提出来,我们人和人之所以要服从一个礼的关系,并不是为了服从鬼神、天地,而是为了我们发自内心的仁爱,实现仁爱的精神,就是人与人之间要相爱。比方说孔子在强调人要孝敬父母的时候,要发自内心的“孝”,不是说一种仅仅只是奉养而已,而是要发自内心的爱。这是一个很大的改变,从人本身来寻找、建立一个维系我们社会架构价值之源,我们的追求必须是仁义道德,“仁”包含有道德的情感和爱人的情感。
除此之外,“仁”还有一个涵义。孔子说“为仁由己”,“仁”是怎么产生实现的呢,并不是说你是被迫实现的,不是谁强制你要求你怎么样,这个仁爱的感情应该来自于你的内心。湖北曾经出土了一批竹简,是战国时代的文献,叫郭店楚简,郭店楚简里就有一个字,很多人都不认识,上面是个身体的“身”,下面是心理的“心”,这个字现在没有,经过很多专家的考证,这个字就是“仁”。把身和心合起来的这个“仁”是什么涵义呢?意思是“仁”是你身心合一的生命,你要从个体自我的的内在追求当中,实现“仁”。你努力要去追寻的,是个体人格的内在依据。
“仁”就包含着这样双重的涵义,一个就是作为个人的内在的东西,第二个满足和谐的社会的关系。所以在春秋时代孔子奠定了“仁”的基础后,“仁”就成为中华民族的一个核心价值观。
“仁”应该是互通的
孔子学说在春秋战国时代还是一个派别,那么到了汉代,汉武帝接受了董仲舒的意见,就是罢黜百家,独尊儒术,这个时候开始,儒家所奠定的一些伦理的观念,仁义礼智信,这些基本价值观,主导性的观念,真正成为一个民族的核心价值。从最早提出来,再要推广到全国,必须通过***的意识形态和社会的、学校的教育,“仁”成为一个普遍性的价值观念。在这个过程中,“仁”和其他的义、礼、智、信一些道德的价值观念,就一直延续下来。
但是,在这个中间,它也可能是发生了一些变化。发生了一些什么变化呢?比如,汉儒将孔子强调的仁爱与“三纲”结合起来了,“三纲”强调服从社会的等级制,即君臣、父子、夫妇都是一种等级的关系。那么,这种仁爱必须要服从、遵循社会的等级制度。譬如说“君仁臣忠”,强调君主仁爱臣民,臣民一定要忠于君主;“父慈子孝”,父亲慈爱儿子,儿子要孝敬父母。君臣、父子、夫妇不是平等的关系,那么就体现出来一个等级差异。那些在上位的,君也好,父也好,有可能他如果不“仁”的话,仍然要求臣民一定要忠于君主,并且压迫他的子民,所以这个就带来了一系列后果。这种等级制确实是在历史上,特别是在中国传统的这样一个专制的社会中间,造成了社会的不平等。
但是,孔子讲的“仁”是一个具有恒常意义的价值体系。后来很多人在批判中国传统专制主义、等级制度的时候,批判了中国的礼教,但是对“仁”还是持非常肯定的态度的,他们希望传承“仁”的恒常价值意义,将其从礼教制度中剥离出来。譬如,谭嗣同的《仁学》就代表了他关于重建中华道德文化的构想。谭嗣同所阐发的仁学,一方面继承了儒家以人为本和仁者爱人的人文意识,但是,不同的是,传统仁爱是和礼的等级差别联系在一起的,君臣、父子、夫妇、兄弟之间以及邻里、国人之间的爱是不同的。谭嗣同将这种差等之爱归之于 “以名为教”,他反对“君以名桎臣,官以名轭民,父以名压子,夫以名困妻,兄弟朋友各挟一名以相抗拒”。谭嗣同强调以“平等”来阐明仁的精义,他以“通”、“平等”来解释仁,使得仁学发生了一个质的变化,成为一个具有近代人文意义的价值观念。
仁应该从自己做起
有一个非常有意思的问题,那就是孔子从来没真正给“仁”下过一个定义,因为下定义的方式是这样一种逻辑的方式,不是中国传统思维的方式。中国传统思维是将理念和行动结合在一起的,这和苏格拉底对“美德”下一个非常清楚的定义不同。
那么孔子对“仁”的阐述,他在不同的地方解答不一样。当他讲什么是“仁”的时候,不是告诉你“仁”是什么定义,而是告诉你如何实践“仁”。他是告诉人怎么去做“仁”,包括“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克己复礼”,“爱人”,等等。这都是告诉你怎么去做“仁”,当然这个每个人的领悟不一样,每个人所处的环境不一样,所以对“仁”的理解当然可以因人而异。但是,这些基本的方法,像“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己欲立立人、己欲达达人”,可以形成很多具体行为规范,譬如,我自己不喜欢的事情,我就不要强加人家;我希望自己成功,我就要帮助别人成功。用这样的方式,就可以更好地促进社会和谐。
今天要实现“仁”的话,一方面确实需要社会大环境提供空间,现在的社会大环境存在某些问题,利字当头,价值观念的扭曲,这些都很严重,如果要建立一个好的和谐的社会秩序,如果我们提倡“仁”的话,每个人都要从自身做起,因为“仁”本身就是从自己出发的,道德也好,做人也好,是要你发自内心的,不是把“仁”看作是对别人的要求,要别人去学***。孔子时代就强调“仁”首先是从自己做起,所以说每个人可以说有一些基本的观念,基本的价值观念,我作为一个人,“仁者”人也,最基本的一个做法是什么,然后由推己及人,来了解人家需要什么,这样的话才能实现“仁”。
转载请注明出处学文网 » 朱汉民:“仁”是个体与社会的平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