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原是音乐化的草原,是载歌载舞的草原,是可以融化人们心灵的草原。没有音乐,如同草原上没有鲜花;没有音乐,如同毡房里没有奶茶。草原歌声以“对话苍天,抒情极至”而著称于世,遐迩文明。以长调为代表、潮尔为典型的旋律特征,使无数人为之倾倒。2005年11月25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巴黎总部宣布了第三批“人类口头和非物质遗产代表作”,中国、蒙古国联合申报的“蒙古族长调民歌”荣列榜中。这是我国首次与外国就同一非物质遗产联合向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申报并通过的项目。
长调是蒙古语“乌日汀哆”的意译。乌日汀为“长、久、永恒”之意,哆为“歌”之意。其特征是旋律悠长舒缓,意境开阔,音多词少,气息悠长。只要听到草原上的人唱起长调,就总会有人悄悄安静下来,凝眉静静聆听;总会有人张着嘴巴去随着哼唱;总会有人忍不住默然拭去泉涌的热泪,去猜想在那凄楚、悲凉曲折的旋律和唱词的背后,究竟有着怎样难以言表的关于历史、时间和人群的隐约故事与苍茫传说。只因年代久远,只因岁月漫长,这蒙古长调从邈远的二十世纪之前那烂漫自由的荒原狂野上悠然而下,在蒙古高原凛冽的漫漫风沙中存活了下来,蔓延成辽远舒展的时间与情感的河流。时下的草原歌唱家们视若经典的呼伦贝尔长调民歌《辽阔的草原》影响最为久远。
这首歌曲比兴自然,音韵回环,重叠复沓,一唱三叹!民国《绥远通志稿》就说“蒙人歌时尾声悠长而高亢。歌之用韵,在句首而不在句尾,即平常民谣、野歌亦然,此由蒙汉文字不同,故用韵适相反也”。又说“古者谓北方人歌,多吹芦管,所谓胡笳者,今罕见矣。蒙地男女外出,常喜作歌,连镳并辔2、3人,或至10数人,合声唱和,且歌且驰,抑扬缓急,自中音节。或当群歌并驰,兴致顿增。欲马之速走也,则皆蹙口作响,谓之打啸声亢而长,马亦习之,则蹄声顿紧,疾驰而前……大抵蒙歌多形容游牧之乐,及大地自然景象,或男女相慕之词”。从风行当代的《辽阔的草原》回溯往昔,你不得不相信,在人世间只有源自民间的真实的哼唱能把不同地域不同语言不同习俗的人揪扯在一起。像风一样,自然的沟谷河川人为的城墙边壕所造成的距离与隔膜,统统消失了。蒙古人的歌声总源自大自然劲风吹拂的心灵,大自然所展示的壮丽景观,才是他们精神的辽阔山河,灵肉的坚强故乡!辽阔草原是长调牧歌的摇篮,而长调牧歌则是音乐化了的草原。长调牧歌的产生和发展乃是蒙古社会特定历史阶段的产物。早在游牧封建制时期,蒙古人采取“古列延”的方式,以氏族为单位集体游牧时,集体踏歌等音乐形式便得以产生和发展,“准长调民歌”由此而萌芽。其后,随着畜牧业经济逐步走向繁荣,蒙古人转而采取“阿寅勒”游牧方式,以氏族为单位游牧劳动,这一改变无疑成了民歌走向长调化的根本原因所在。自成吉思汗统一蒙古,经忽必烈汗之后,蒙古社会发展的总趋势,便是由落后走向进步,由***走向统一,由封闭走向开放。在此宏大历史运行中,草原人焕发出极大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其歌词内容体现出人道主义和创作方法上的浪漫主义特色,像一条贯穿始终的主线,形成蒙古草原的长调民歌艺术的主流。特别是在“北元”时期,蒙古音乐的勃兴,主要体现在草原长调民歌的发展和成熟方面。此时期由宫廷歌曲影响到民间,辽阔自由的音乐风格得以确立,达到了新的高峰。这种长调民歌一经形成,很快对蒙古民歌的其他歌种产生了重大影响。从此,蒙古音乐进入了一个长调风格化的历史时期。从某种意义上说,长调民歌的风格,几乎是蒙古音乐民族风格的同义语,成为草原游牧音乐文化的基本标志。
从长调民歌的音乐形态来说,其所呈现的特殊韵律,就是将陈述性语言节奏、抒情性长音节奏及描绘性的装饰音节奏巧妙地融合起来,将内心的抒情性与外在的写实性结合起来。进而,充分体现出蒙古草原宽广无垠的美好景象和草原人热爱故乡美好自然的真挚情怀。长调民歌的音乐,曲调优美,节奏舒展,曲式磅礴,意境深邃博大,有着浓郁的草原生活气息,堪称蒙古抒情歌曲的典范。
从题材方面来说,有歌唱草原及思乡之歌,也有对骏马的由衷赞美,有感怀父母养育之恩,还有讲述生活哲理或讴歌纯真美好爱情的歌曲,这是长调民歌中常见的生活内容。有位蒙古族音乐专家精确地指出:“蒙古音乐美学的真谛,便是情景交融,天人合一。草原‘天籁’与牧民‘心籁’的完美统一,这或许就是长调民歌音乐魅力永存的原因所在。”
长调民歌的风格体系体现为:一种三串对称性结构的、自由歌腔化的拖腔体音乐形态。它的曲式结构、节奏、音调、衬腔、装饰音等独具美学特征。例如《走马》这首长调民歌,在悠长、徐缓的节奏条件下,竟长达20小节。
长调民歌因地域之不同,而呈现不同的色彩。锡林郭勒草原的长调歌,华美而高亢辽远,恰似鹰翅划破长空;阿拉善戈壁草原的长调民歌却节奏舒缓,宛若悠悠朔风;呼伦贝尔草原的长调民歌擅长抒情,似如行云流水;科尔沁草原的长调民歌长于叙事,用歌声娓娓道来的往往是一个个催人泪下的故事;鄂尔多斯高原的长调民歌则蕴含着苍凉,别有一番西部高原的独特韵味。
锡林郭勒草原歌王哈扎布终其一生究竟唱过多少草原长调,无人能够知晓。2005年10月,草原歌王哈扎布远离了他钟爱一生的蒙古长调,远离了大草原。这位不朽的马背歌者当年曾口耳相传地教会胡松华习唱蒙古长调。胡松华凭着一曲《赞歌》走遍中华大地的山山水水,而一代歌王哈扎布却终老故乡草原。他的大徒弟拉苏荣说:“我跟老师认识已经好几十年了,在我心中我的老师不仅是一个歌唱家,更是一位歌神。我走的时候,老师送我一个打火机,叫我接上火。我懂得老师的意思,他是让我们把长调艺术薪火相传。”
哈扎布老人1922年4月出生于锡林郭勒盟阿巴嘎旗达布希勒***苏木一个牧民家庭,父亲擅弹三弦,母亲是一位民间歌手。从小受家庭的熏陶,对歌唱有着浓厚的兴趣和天赋。他12岁那年,在家乡祭敖包时的那达慕大会上,同时获得了赛马第一和歌唱第一。从此,哈扎布就和长调连在了一起,伴随他的一生。
哈扎布在长时间的艺术实践中,创造性地发展了蒙古族长调民歌的演唱方法,第一个将蒙古族长调搬上了舞台,第一个把长调推向世界,为国内外专家与艺术界所公认,成为蒙古族最负盛名的长调民歌大师。***同志曾评价他是“人民的歌唱家”。1989年,哈扎布被内蒙古自治区***府授予“歌王”称号,1991年获自治区***府授予的内蒙古自治区文艺最高奖——“金骆驼”奖。作为中国人民的友好使者,哈扎布曾经赴朝鲜、蒙古、瑞典、芬兰、丹麦、前苏联等国家访问演出,被日本观众称为“蒙古歌王”。
哈扎布老人在50多年的艺术生涯中,演唱过100余首歌曲,具有代表性的有《走马》《小黄马》《苍老的大雁》《圣主成吉思汗》《赞歌》等。
来自呼伦贝尔草原的女歌手宝音德力格尔,曾于上世纪50年代,带着她极具抒情意味的长调《辽阔的草原》,参加了在波兰华沙举行的“世纪青年联欢会”,并获得金质奖章。活跃在当代舞台上的札格达苏荣、巴音查干、阿拉坦其其格等中青年歌手,都是继哈扎布等老前辈们之后的长调民歌新秀。
广泛流传于草原牧人之中,为人们所喜闻乐见的蒙古民歌,多如草原上绚丽的花朵,诸如《都仁札纳》《圆蹄子的枣红马》《额布根少布》《成吉思汗的两匹骏马》等,更是脍炙人口,恰似花丛中极绚丽耀眼的鲜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