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有一种对于自己民族精神的全面、系统而积极的评价
早就想写一点有关托翁的感想,但这种冲动不断被增长的阅读修正、充实而升华,他是一部大书,需要不断探求才可能渐渐接近。
读了他的《复活》、《战争与和平》,看了电影版《安娜·卡列尼娜》,了解了他的人生和归宿,随着自身阅历的增加,我渐渐感觉到,这是属于他那个时代的有着深邃而宽广精神世界的无与伦比的人物。尽管他一生的大部分时间就生活在自己乡下的庄园,他的精神探求一点都没有受到有限的时空的拘囿:从俄罗斯到西欧,从印度到中国,从古代到现实,从前线到后方,从贵族到平民,他努力寻找各种复杂问题的解决之道,在这个充满矛盾和快乐的过程中,他的人生、艺术不断超越,走入永恒。
出身贵族使托翁受到良好的教育,但也成为他痛苦纠结的来源,他一直以为这样的生活是令人羞耻并难以忍受的。“当一个人大为谦卑的时候,就是他接近伟大的时候”。泰戈尔的话,对于坐拥数百公顷之大庄园遗产的青年托尔斯泰正恰当。他谦卑地欣赏小人物、农夫们的生活,觉得这才是踏实可靠的生活。他是当真这样认为并切实履行的。这一点和中国古代的陶渊明极其相似。所不同的,后者更顺应自己的本然天性和心灵感知——“少无适俗韵,性本爱丘山”、“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而前者更显示出主观上痛苦思索和孜孜以求的庄严。
他在自己的农庄,兴办农民子弟教育并真正付诸实施,希望借此来改造自己的国民。他对农民的深切同情,给了他同时代任何作家都无法相提并论的精神维度。高尔基记载列宁的话:在他(托尔斯泰)之前,文学作品中就没有真正写过农民!晚年的托翁更是身体力行过起农夫的生活。他只在意道德和真理,甘心做耶稣基督、佛陀、老子、孔子的信徒,在这条道路上越走越远,终于和现实世界分道扬镳,他留给这个世界的最后作品是独自离家出走的孑孓身影,成为文学史上永恒的审美存在。
托尔斯泰考察了俄罗斯民族兴衰成败的历史经验,认为既然每一次的民族复兴并不是偶然发生的,那其中就必然有一些决定于我们民族性格的因素,那对这种性格的挖掘,自然会对民族未来的复兴产生作用。《战争与和平》这部煌煌巨著,所展现的精神***景属于俄罗斯民族,虽然里面刻画了许多行为卑劣的人物,同时充满了反思和批判精神,而其整体的取向是积极、进取的,从头至尾洋溢着俄罗斯民族的自信和自强。一百多年过去依然令我们心旌摇动。
反观近代以来的中国,发生在文化上的就是不断的自我否定、清算,乃至于今天逐渐形成一种自轻自贱的思维惯性。文学作品中也难以寻找这样有深度、广度同时又充满民族自信的精神。我想,处在今天这样变革的时期,我们民族特别需要,同时也势在必行,要有一种对于自己民族精神的全面、系统而积极的评价,这就要求评价者具备宏阔的学术视野、丰沛的学术准备,还要有对民族不幸的深切感知,最重要的是必须有勇气、能力和智慧把一切想法付诸实施的不仅是一个而是一群伟大人物。
托翁无疑是他那个时代俄罗斯一群伟大人物中的盟主,这有多种因素的共同作用,就像佛陀身边的菩萨们一样,需要代表各种要素:智慧、力量、慈悲、力行等等,而佛则是所有一切的集合体,托尔斯泰的血统、学养、心志、经历、慈悲、躬行、忏悔、坚毅,没有哪一样是可以缺少的,也不是任何的其他作家所可以同时具备的。就连对遥远的中国古文明的了解、研究和翻译,在所有俄国作家中无出其右。他的兴趣全然不在翻译本身,乃是为了解决他内心的问题。他翻译了《道德经》,并对老子学说极其推重,同时他还重视孔子和墨子的学说,在他的人生取向上,“返璞归真”一直是一个目标,他为此付出毕生的努力,在理想和现实、精神和肉体搏斗的进程中,给人类留下了新的永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