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商业银行法》规定商业银行不得在国内设立投资机构,2004年,中国建设银行率先在海外组建了自己的全资投行――建银国际,总注册资本5000万港元。
多年来,在国内私募股权行业巨头林立的背景下,建银国际交出了一份出色的成绩单,声名日渐响亮。在清科集团举办的2010中国创业投资暨私募股权投资年度排名中,建银国际获评“2010年中国最佳私募股权投资机构”,在投中集团的“2010年度中国最佳私募股权投资机构Top30”榜单中,建银国际也位列第二名。另据权威投行业务评估机构Dealogic数据显示,2010~2013年,建银国际作为牵头经办人完成的IPO项目达39个,位列中资投行第二,在全香港市场排名第四。在诸如银河证券、中国信达、重庆银行、徽商银行等多个大型IPO融资项目背后,都有建银国际作为主要角色的积极参与。
谋转型
仔细梳理建银国际成立后涉及的行业不难发现,2004~2007年,其主要投资行业分布于铁路、公路、机场、水利及其他公共设施、基础设施和房地产,这与建行的发展历史有很大关系。在计划经济时代,建设银行的主要任务就是做国家的基建贷款业务,很多大型项目的初期贷款都是由建行提供的。尤其是在房地产行业,当时在全国房地产贷款总量中,有1/4来自建行。所以,建银国际投资的典型项目自然而然地包括了中海油化学、世贸房地产、中国铁工、中国铁建、中国智能交通等,这几个项目的年化投资回报率分别是约100%、约220%、超过80%、约20%、超过110%,可谓成绩了得。
2007年下半年,无论大陆市场、香港市场还是全球市场,宏观形势一片大好。有调查显示,在当时商业银行放出的贷款中,有大量投向国有企业的资金流向股市,投资呈现过热迹象。为此,***府开始收紧信贷***策,房地产调控***策频出。建银国际最熟悉的基建行业客户,尤其是房地产行业客户,在企业成长、上市机会等方面或多或少地受阻于这些***策,由此,建银国际在开拓客户资源方面也受到影响。
当时建设银行总行在研究给建银国际注资,建银国际自身也申请在香港增加同业拆借业务。手里拥有的资金越来越多,建银国际面临的最大问题就是下一步向何处投资。经过一系列分析研究,2008年底,建银国际在香港召开了一次研讨会,正式确立以人民币产业基金的方式投资医疗健康产业,并专门邀请到刚做完渤海产业基金的金杜律师事务所合伙人帮助设立基金。
金融危机是建银国际发展史上的一个重大转折点。金融危机爆发后,很多客户不敢把钱全部放在外资银行中,担心自己的存款随时会变成不良资产,因此在2009年纷纷把钱转到中资机构。建银国际的开户数量也由此一路激增,增长势头在中资机构中名列前茅。
金融危机给建银国际带来的另一个意外好处是,让它的LP们看到了医疗产业的优势。在金融危机面前,虽然医疗产业也受到一定程度的冲击,但其“反周期”和“刚性需求”的特点还是令市场相当有信心,当时二级市场很多机构都在买医药类股票。建银国际此时设立医疗基金可谓恰逢其时,得到了投资人的认可。
除了深度涉足医疗产业,2009年以来,建银国际还联手诸如长江电力、中国航空工业集团等诸多产业巨头,先后发起设立了航空产业投资基金、环境保护股权投资基金、文化产业股权投资基金等多支人民币产业基金,基金的规模和数量均在银行系基金中处于领先。而其中仍属建银国际医疗产业基金的动作最为引人注目,它先后投资了普什医塑、鹭燕制药、乐仁堂、康德莱等项目,发展势头非常迅猛。
布新局
2009年4月6日,建银国际拿到了国家***关于产业基金的批文。事有巧合,当天亦是新一轮国家医改方案正式公布的日子,这无疑对建银国际募集医疗产业基金助益不少。9月23日,建银国际正式举行了国内首只医疗产业基金的成立仪式。
当时,国内对私募股权基金的组织形式还缺乏深入了解。在美国、欧洲,95%以上的基金都是采用合伙制,但是国内还是以公司制为主,主要原因在于国内大基金的投资人还是以国有机构为主,而国有机构对合伙人的认识并不充分,《合伙企业法》对这类公司类型的保护也不够。
国有企业出资以后,如果基金采用合伙制,钱交给GP管理以后,除了一份协议以外,国有企业没有任何参与权,甚至没有股权。如果采用公司制,就可以让国有企业拥有实实在在的股权。但公司制最大的问题在于,资金不会严格地与项目进行匹配。如果先找到可投项目,再寻求资金注入,投资的进展就会很慢。但是如果提前注入资金,又会出现资金闲置的负效应。当时建银的这只医疗基金外部有5个核心投资人,出资最多的达到8亿元,最少的有1亿。出资人都希望对基金本身有所掌控,因此最后基金还是被设为公司制。
作为中国第一只将医疗行业作为最主要投资方向的产业基金,从正式拿到国家***批文到成功完成募集资金27亿元,仅用了4个月时间,这对于一个全新的团队来说实属不易。这一成功,不仅与当时的市场环境有很大关系,也受益于建银国际从2007年起就早早着手准备。通常一只新基金在募资之前,要做一年左右的准备工作,确立好基石投资人对基金后期的募资非常关键。长江电力作为这支基金的基石投资人,在基金管理方面得到的各种权益配备也是最高的。
随着首期10亿元资金到账,建银国际面临的最大挑战是怎么把钱花出去而且有所收益,这需要处理好三个核心问题:
首先是组建团队。作为一只专业性的行业基金,需要吸纳金融、法律、财务专业人员,组建专业团队。但在这支医疗产业基金募资筹备阶段,整个团队只有3个人,到2009年拿到批文时也只扩充为6个人。一般在行业里排名靠前的企业,创业团队都要比投资人更了解细分行业。对投资人来说,此时最重要的就是要了解目前行业的发展趋势、技术发展趋势、细分领域里同业的发展情况等。为了弥补对医疗行业了解的欠缺,建银国际不惜重金组建了一支非常强的顾问团队,一年支出的顾问费多达上百万元。建银医疗基金顾问委员会集结了十余位国内知名专家学者,这不但对基金的科学布局非常有帮助,而且这些顾问还成为一些重要项目的信息来源。目前,建银医疗基金团队有20多人,其中很多是兼具医学、投行、财务、法律专业知识的复合型人才。
第二是要明确投资策略和细分方向。虽然医疗产业投资的大方向已经确定,但是为了保证项目与基金周期匹配而且能盈利,对细分行业进行研究就显得非常重要。早在2008年年底召开研讨会的时候,建银国际就开始布局细分行业,在七八个月的时间里大量接触项目,进行项目储备。项目储备到一定数量后,根据基金的投资需要,又将医疗行业划分为五大细分行业,包括化学制剂以及原料药、医疗器械及耗材、医疗服务、医药流通、健康保健。截至2012年年底,建银国际医疗基金已投资项目总计有16个,覆盖了医疗健康领域的各个子行业。
第三是要拓宽项目渠道,增加储备。据了解,建银国际的项目主要来源于四个渠道:一是网点渠道,建设银行在在中国有将近2万个网点,建银国际有1/3的项目是来源于此;二是专家顾问与行业协会推荐;三是同业合作与信息分享;四是团队自身寻找项目,建银国际的大量投资项目都是自身的投资团队从市场上挖掘而来。在内部团队的分工方面,也根据上述五大细分方向有各自的侧重点。
显优势
不同的基金有不同的竞争优势。目前活跃在国内医疗健康领域的VC/PE机构主要有四类:一是外资机构,以奥博(Orbimed)、维梧(Vivo Venture)等为代表,它们纯做医疗基金,而且擅长早期项目。合伙人中有一些是医学博士,对医学领域的前沿技术研究很深,擅长帮助企业做品种的引入;二是银行系机构,以建银医疗、光大医疗等为代表,有较大的资金规模;三是民营上市公司,以复星医药、正大制药等为代表;四是大型国企,以华润、上药、国药等为代表,后两家以做产业整合为主,间或也做一些财务性投资,而且周期非常长,一般在10年以上。其他兼做医疗投资的机构还包括红杉、启明、北极光、九鼎、达晨、深创投等,这些机构都有关注医疗产业的团队,但在医疗投资领域没有非常独特的竞争优势,更多是依靠进入创投行业较早或在其他领域成功投资所形成的品牌优势和后续服务优势。
以建银国际医疗产业基金为代表的行业基金,凭借其自身特点,在帮助被投企业寻找后续融资时比较有优势。与一般PE投资者相比,建银国际的优势在于,获得它投资的企业,其授信等级也会相应增加。这意味着企业在获得股权投资的同时还能获得信贷支持,相当于股权投资和债权投资同时进入,这无疑更有利于企业的发展,企业也更愿意接受这样的投资。而且,银行系基金一般都有很强的***府关系,有利于助推被投企业拓展各方业务,从而形成了其独具特色的核心竞争力。
转载请注明出处学文网 » 建银国际:银行系PE的佼佼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