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地理师范生教学技能培养的必要性
1.提高地理课堂教学效率的基本手段
选择和运用合理的地理课堂教学技能,能很好地提升地理教学效率。例如,高中地理必修1“地球的运动”一节一直是教学中的重难点,课堂教学中如果教师仅运用“讲授法”讲解这一内容,学生由于缺乏空间概念还是很难理解。如果教师在讲授时,配合黄赤交角简***和地球公转示意***,或利用计算机多媒体如flas,直观展示地球公转时太阳直射点在南北回归线之间来回移动的过程,学生就能很好理解记忆。因此,教学技能的训练与地理教师日常教学有直接联系,它作为教师素养的一部分,对我国教育事业发展至关重要。
2.影响学生地理兴趣培养的重要因素
地理教学技能是以地理教学行为为载体,而地理教学行为则是地理教学思想的集中体现。如果教师树立以“教”为中心的教学理念,往往主要选择和运用“讲授技能”,师生关系成为一种“授受关系”,学生对地理学习很难产生兴趣。如果教师树立以“学”为中心的教学理念,往往注意把导入、讲授、提问、承转、评价、使用媒体等多种技能,结合教学进程,加以选择和运用。在这种教学环境下,师生关系成为一种“对话关系”,课堂气氛活跃,能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教学效果往往较好。这些对培养学生的地理学习兴趣和建立学生学好地理的信心都至关重要。
3.衡量地理教师专业成熟度的重要尺度
衡量地理教师专业成熟度的基本要素是地理专业知识。这里的“知识”是一个广义概念,包括对是什么、为什么和怎样做的知晓,包含知识和技能的涵义。教育专业知识的第一个重要方面是正确先进的教育理念,是对教师职业的正确理解。第二个方面就是关于教学技能,即顺利完成教学任务的知识和技能。第三个方面是对教育效果的认知,即运用教育评价手段获得教育效果以及根据反馈结果调整教学行为。而教育手段,特别是运用现代信息手段提高教学效率、培养学生信息能力的技能是衡量教师专业成熟度的有力指标。
4.实现地理教师人生价值的前提基础
著名学者吕型伟曾说过:“教育是一项事业,事业的意义在于奉献;教育是一门科学,科学的价值在于求真;教育是一门艺术,艺术的生命在于创新。”一名教师,选择了教育工作,选择了教师职业,就意味着毕其一生肩负着追求科学、创造艺术、成就事业的伟大责任,并在此过程中,实现个人的人生价值。站在地理教师的角度思考教师的人生价值,设想如果一名地理教师只会运用“讲授法”,彻底与信息技术脱节,试问其是否能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答案很明显:拥有丰富的教学技能,是实现教师梦想的重要条件,也是实现教师人生价值的前提。地理科学专业的师范生提前进行教学技能的训练有着很重要的意义,不仅是为了当前教学工作的需要,更是为了以后漫长的人生道路。
二、地理师范生教学技能培养存在的问题
1.缺乏“师范性”
近年来,多数地方高师院校师范生的培养目标是“某某方面的高级专门人才”,而不是培养“基础教育的专业化教师”。某些高师院校片面追求综合性、学术性、开放性,轻师范性,导致大批地理师范毕业生虽然掌握了扎实的地理科学知识,学术水平有很大提高,但却严重缺乏教师意识,不愿当教师。笔者在河南大学和信阳师院部分年级做了初步调查,参与者225人,各个年级均有,调查结果如表1所示。表1中列出了不同年级对所在学院或专业师范性气氛是否浓厚的评价。从中可看出,大部分学生都认为学院或专业的师范性气氛不浓厚。
2.“填鸭式”现象严重
笔者对河南大学地理科学专业大学三年级的72名同学就“你对专业课教师所采用授课模式的评价”进行了问卷调查,调查结果如***1所示:3%选A,65%选B,30%选C,2%选D。可见教学模式有待进一步创新,而教学模式的改革也是近期各高校不断创新尝试的主要项目之一。
“空对空的理论讲授,一成不变的讲与听”都是传统灌输式教学模式的后遗症。这种教学模式长期作用的结果使学生对学习新知识缺乏主动性,逐渐丧失对地理学习的兴趣,同时“填鸭式”教学也忽略了对学生***运用知识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培养。由此不难看出,传统教学模式与现代教育的培养目标相悖,以此方式培养的学生难以在地理基础教育中承担起开展优质教学的重担。
3.实践环节薄弱
高师院校在对地理师范生的培养实践中,存在着重地理知识传授、轻教学技能培训的现象。同时在体现师范性的地理教学方法和技能训练过程中,由于与实际结合不够,常常使得教学流于形式、教学效率较低。据笔者了解,本校地理科学专业的教育实践十分薄弱。一是实践时间短,一般6~10周;二是实践形式单一,主要是教育实习,地理课堂见习和模拟训练极少,导致师范生不能很快适应教学工作、新地理教师成长进程缓慢等。
4.培养模式单一
目前,对于师范生掌握现代教学技能的培养模式主要有三种类型:即观摩—分析—试讲—实习模式、微格教学模式和多媒体交互培训模式。而现实情况是,课堂试讲和教育实习是高师院校培养和提高地理科学专业师范生教学技能的两个重要手段和有效途径,但由于受实习时间有限和实习基地不稳等因素的制约,教育实习多数流于形式,因而师范生的教学技能培训主要在课堂内完成。这一模式过于强调单向教学行为的规范,缺乏真实的教学环境,致使师范生难以激起“角色扮演者”的真实体验和自我反思。另外,地方高师院校现行的教学评价标准多为具体、量化的评价表,侧重外显行为和短期效果,忽视了不可量化的教学能力培养以及师范生作为认知主体的作用,导致师范生的积极性不能长久保持,培训效果欠佳。
三、地理师范生教学技能培养的对策
1.重视专业启蒙教育,充分发挥隐性课程作用
专业意识可以使人的专业活动更具有目的性和方向性,可以引发强烈的专业热情,使尚处于专业蒙昧状态的新生尽早树立专业意识。地理科学专业的专业意识启蒙可从两方面着手进行:一是采取多种形式向新生提供大量专业地理信息,尤其要注意突出师范教育的发展空间,使他们看到大有作为的未来;二是在低年级的公共基础课和专业基础课教学中,努力寻找与专业理论课和专业实践沟通的渠道,真正体现其对“专业”应有的基础作用。妥善处理这两个环节,就可以达到使学生对专业产生强烈兴趣和求知欲之目的,加快由学生角色向教师角色的转换,延长基本教学技能训练时间。同样的隐性课程在师范性教育中具有不可忽视的作用,包括在校园环境及日常管理工作中营造师范教育的氛围,使学生逐渐完成“我是地理教师”的角色定位,主动自觉地按这一角色的需要规范言行、锻炼能力。
2.提倡多样化教学,有效培养地理教学技能
教学观摩是有效培养学生地理教学技能的起点。教学观摩是一种常见的教学实践活动,观摩他人的成功教学可以为学生提供一个个活生生的教育教学思想和方法之典范,让其感受与学习不尽相同的授课内容、组织形式、教学风格等。通过多种形式观摩,直接吸收他人经验,使学生将先进的教育理论内化为自己的思想、理念和行为,形成有效学习的起点。高师院校低年级的学生进行教学观摩相对较少,应该加强此方面的实践,从低年级就开始注重专业素质的培养。
说课是有效培养学生地理教学技能的难点,它通过具体实践教学环节为学生提供了一个很好的专业技能训练平台。通过说课训练,一方面使学生掌握说课的基本要求和方法,从而提高说课技能,另一方面还可积极利用教育理论指导教学实践,改进教学理念。据调查得知,大家对说课并不陌生,很多学生都参与过,但同样是低年级学生的反映值得关注,需要加强重视。
微格教学是有效培养学生地理教学技能的重点,它是利用微型教学方法对师范生进行教师教学技能培养的一门必修课,是整个师范教育从理论到实践过渡的重要桥梁,其主要内容就是把教师的教学行为分解为各种教学技能并分别加以训练,然后再综合起来进行教学实践,从而形成整体课堂教学能力。分小组试讲也是微格教学的一种方式。通过调查得知,高年级同学的参与率比低年级要高得多,说明教学实践年级分布很不平衡,应在低年级也适当安排一些实践内容。
评课是有效培养学生地理教学技能的增长点,是教学反思的一种有效途径,是一种高效反思活动。通过回顾、论断、自我监控等方式,或给予肯定、支持、强化,或给予指正,让学生思索与修正,可以不断提高其教学效能。在评课过程中通过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之间的交流、切磋、协调、合作、讨论、分析和反思,既能加深师生、生生之间的感情,又能使学生不断获得和整合更多的信息资源和专业经验,学人所长、补己所短,从中不断地超越、更新和完善自我,提高教学技能,最终获得专业发展。
3.与社会接轨,加强教学技能的艺术性和动态性
培养师范生的教学技能应该鼓励学生打破学校与社会之间的界线。只有加强学校与社会各界特别是地方各相关企事业单位的交流与联系,通过增建实践平台、拓宽实践渠道,才能让更多的学生参与实践、乐于实践。现代教学观认为,教学是科学、是技术又是艺术。教学作为科学是有规律可循的,作为技术是能够通过职业培训掌握的,教学的科学性、技术性是教学艺术掌握的基础,而教学艺术则是教学追求的最高理想境界。作为教育工作者,只有了解教育的规律,树立正确的教育观念,掌握坚实的教育理论知识和科学的教育方法,讲究教育的艺术性,不断前行,才能做好教书育人的工作。另外随着时代的进步,教学技能也在不断变化和创新,这要求学生在努力掌握教学技能的同时,不断创新,把学和用的过程动态化。如常见的地理说课大赛,参赛者必须在掌握地理教学基本技能的基础上,糅合现代先进信息,与时俱进,才有可能在比赛中胜出。时时与社会接轨,对训练教学技能来说很必要,对新一代教师来说更是教学成功的关键。
转载请注明出处学文网 » 高师地理科学专业学生教学技能培养初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