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10月6日,瑞典皇家科学院宣布,将2009年诺贝尔物理学奖授予英国华裔科学家高锟以及美国科学家威拉德・博伊尔和乔治・史密斯.
随后,诺贝尔物理学奖评选委员会***用一根光纤电缆形象地解释了高锟的重要成就.早在1966年,高锟就取得了光纤物理学上的突破性成果,他发表了“光通讯”基础理论,提出以一条比头发丝还要细的光纤代替体积庞大的千百万条铜线,用以传送容量几近无限的信息,他计算出如何使光在光导纤维中进行远距离传输,当时被人笑称为“痴人说梦”.这项成果最终促使光纤通讯系统问世,而正是光纤通讯为当今互联网的发展铺平了道路.
童年霞飞路
1933年,高锟出生于上海一户典型的高知家庭.父亲高君湘是留美返沪的大律师,祖父高吹万是清末民初时期南社著名文人,堂叔父高君平为知名天文学家.
高锟的家坐落于上海霞飞路,这条现更名为淮海路上的民居,如今已成老上海的缩影与家世不凡的标志.到了上小学的年龄,高锟被送进霞飞路上的世界学校.这所由蔡元培、陶玄等创办的西式学堂,时为上海顶级贵族学校.课堂上,高锟他们要学英语、法语.放学后,衣着整洁光鲜的孩子们纷纷钻进各家的高级轿车.只有圈内人才能辨认出,这些小家伙中,有孙中山的孙女、杜月笙的小儿子、荣氏家族的后代.
回家后,还有父亲请来的私塾老师在等着高锟,一字一句地教他诵记四书五经.高锟的堂兄、上海文史馆馆员姚昆田回忆,高锟随父母移民后,再回上海叙旧时,还颇有兴致地与他和诗.
高锟小时候住在一栋三层楼的房子里,三楼就成了他童年的实验室.童年的高锟对化学十分感兴趣,曾经自制灭火筒、焰火和烟花.最危险的一次是用红磷粉混合氯酸钾,加上水并调成糊状,再掺入湿泥内,搓成一颗颗弹丸.待风干之后扔下街头,果然发生爆炸.幸好没有伤及路人.后来他又迷上无线电,很小便成功地装了一部有五六个真空管的收音机.
1948年高家举家迁往香港,这是高锟人生的首个转折点.这次迁居,使高锟得以心无旁骛地继续接受优质高等教育,为他今后的非凡成就奠定了基础. 中学毕业后,他考入香港大学.但由于当时港大没有电机工程系,他远赴英国伦敦伍尔维奇理工学院(现英国格林威治大学)就读.1957年,他从伍尔维奇理工学院电子工程专业毕业.1965年,他在伦敦大学下属的伦敦帝国学院获得电机工程博士学位.
会当凌绝顶
1960年,高锟进入ITT设于英国的欧洲中央研究机构――标准通讯实验室.其时,各研究机构已经开始重视公众对改善通讯设施的强烈需求.高锟的主要职责,正是提高现有通讯设备的功能,重点研究和发展一套利用毫米波长的微波传送通讯系统.
现在看来,当时年仅27岁的高锟的确生逢其时地站在了全球通讯科技的制高点.1966年,高锟发表了一篇题为《光频率介质纤维表面波导》的论文,开创性地提出光导纤维在通信上应用的基本原理,描述了长程及高信息量光通信所需绝缘性纤维的结构和材料特性.简单地说,只要解决好玻璃纯度和成分等问题,就能够利用玻璃制作光学纤维,从而高效传输信息.这一设想提出之后,有人称认为匪夷所思,也有人对此大加褒扬.高锟的设想后来逐步变成现实:利用石英玻璃制成的光纤应用越来越广泛,全世界掀起了一场光纤通信的***.随着第一个光纤系统于1981年成功问世,高锟“光纤之父”美誉传遍世界.
高锟还开发了实现光纤通讯所需的辅子系统.他在单模纤维的构造、纤维的强度和耐久性、纤维连接器和耦合器以及扩散均衡特性等多个领域都作了大量的研究,而这些研究成果都是使信号在无放大的条件下,以每秒亿兆位元传送至距离以万米为单位的成功关键.
1987年10月,高锟从英国回到香港,并出任香港中文大学第三任校长.从1987年到1996年任职期间,他为中文大学罗致了大批人才,使中大的学术结构和知识结构更加合理.在与内地科技界的交流合作中,他主张“一步一步把双方的联系实际化”.高锟于1996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外籍院士.由于他的杰出贡献,1996年,中国科学院紫金山天文台将一颗于1981年12月3日发现的国际编号为“3463”的小行星命名为“高锟星”.
迟到的荣誉
在获诺奖之前,高锟陆续获得过15项国际大奖,其中包括颁奖规格与诺奖齐平的瑞典爱立信国际奖及目标成为第二个诺奖的日本奖.如今,高锟将绝大多数奖章捐给了香港中文大学.
高锟和夫人老两口在硅谷家中仍然留着一些奖章及证书,可都摆在让人倒吸一口气的位置上.1996年中国科学院紫金山天文台将一颗新发现的小行星命名为“高锟星”的纪念证书,贴在车库墙上,证书正下方,是供人换鞋坐的小凳子;书柜上一只满满盛着贝壳的水晶碗,是高锟1976年获得的美国莫里奖的奖品,这是他获得的第一个奖, “那怎么办?我们没地方放了呀.”高锟的夫人黄美芸笑说.
“我不认为拿到诺贝尔奖才标志着高锟达到了事业顶峰.”1997年,上海交通大学前应用物理系主任陈益新教授收到诺贝尔评审委员会的邮件,邀请他推荐1998年物理学奖候选人,空格有三个,陈教授只填了高锟的名字,“他发明的光纤,是一项世界性、***性的贡献”,“诺奖评委会每年都会邀请全球各领域的专家推荐候选人,这本身就有很大的偶然性,高博士今年才获奖,太迟了”.
不过,诺奖得主这个新身份对现在的高锟来说已经没有意义了.患有轻微老年痴呆症的高锟在家里顺从地听着太太的指挥,换鞋、喝牛奶、吃蛋糕、多加件马夹.他的眼睛总不愿离开黄美芸,他喜欢冲着她笑,这是他眼下唯一叫得出名字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