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追风筝的人》是卡勒德胡赛尼的处女作,讲述了一个背叛、救赎、成长的故事。作者以细腻的笔触刻画了系列人物形象,真实生动,个性鲜明。人物形象塑造是小说成功的关键,本文将从由横向与纵向对小说中的人物形象进行比较分析。
关键词:人物形象;对比
胡赛尼喜欢也善于刻画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他曾说自己的“创作总是以非常个人的地方为起点,描写人类之间的一些关系。”①《追风筝的人》这部作品中,作者以主人公阿米尔的视角,塑造了一组一组的人物,通过人物之间的对比,我们可以更好地认识人性,更深刻地理解作品内涵。
一、纵向对比
1.“飓风先生”和阿米尔
“飓风先生”在小说文本中未出现过真实的名字,都是以“阿米尔的父亲”这个身份出场。一方面体现了他对阿米尔一生的影响力,一方面也体现了阿米尔期望对父亲独占的心理。(1)他是典型的普什***人,身材高大,孔武有力,他敢赤手空拳与黑熊搏斗,黑色的眼珠会瞪得“让魔鬼跪地求饶”。他事业有成,是喀布尔屈指可数的巨贾。他是一位仁慈、善良、充满正义的人,也是一个充满傲气、暴躁、甚至是自以为是的人。他随心所欲地打造他身边的世界,眼里只有黑和白,但他只相信他自己认定的是非黑白。
阿米尔是个生性敏感、身体孱弱、性格文静甚至懦弱的孩子。不止一次,爸爸只用几个字或不耐烦的叹气就能刺痛他幼小的心灵。由于一出生就失去了母亲,便更加珍视父爱。他为爸爸自豪,可爸爸却不为他骄傲。他没办法踢好足球,连一个热情的观众都当得心不在焉,甚至会被比武竞赛的血腥场面吓得放声大哭。他是自私的,他希望爸爸全属于他一人。他恨爸爸建造的恤孤院里面的孩子,他嫉妒哈桑,他甚至希望自己变成可怜的人,身患残疾,或者遭遇危险,这样乞换来爸爸的怜悯。
阿米尔和爸爸生活在同一个屋顶之下,却各自生活在各自的区域。父子迥然不同的性格造成了两人关系中难以逾越的鸿沟。儿子孱弱文静,爸爸霸气十足;儿子热衷诗文,爸爸崇尚竞技。爸爸背叛了阿里,背负了罪孽;儿子背判了哈桑,承受着痛苦;然而,在背叛的罪行发生后所导致的,飓风先生是用他真正的善行、高尚的品格去赎罪,虽然他仍然一生痛苦;阿米尔却是苛求自己,忍受灵魂的煎熬与折磨,不得安生,最终逃不过良心的惩罚,回到故乡去赎罪,得到了宽恕。父子的命运出奇地相似。
2.阿里和哈桑
阿里是哈扎拉人,有典型的蒙古人种外貌。他的半边脸罹患先天***,无法微笑,总是一副阴骘的脸色。他得过小儿***症,右腿萎缩,走路一瘸一拐,蹒跚前进。正因为如此,阿里常常遭受孩子们的嘲笑为“吃人的巴巴鲁”。也因为如此,在后来哈扎拉贾特,阿里踩到地雷被炸死。
哈桑骨架瘦小,理着平头,脸庞浑圆,耳朵长得较低,鼻子大而扁平,肉乎乎的、突出的下巴,像是木头刻成的中国娃娃,永远燃烧着微笑的兔唇。他也躲不过被人讥讽的命运,因为宗教,因为身世。他跟阿里一样,都是卡西莫多式的人物。
作为父子,他们相亲相爱;作为仆人,他们积极生活。哈桑会在门廊边熨衣服边唱古老的哈扎拉歌谣。阿里也会哼哼几句。他们都忠诚地对待自己的主人,宁愿吃泥巴也不骗主人;他们都很宽容,受到天大的委屈也没有丝毫抗辩。然而,父子都遭到了自己最信任的最好的朋友的背叛。
二、横向对比
1.“飓风先生”和拉辛汗
拉辛汗在小说中是个超然物外却又混迹人世中的智者的形象。他是有血有肉,温情仁慈,他知道一切秘密、罪孽与负疚。作为其他人的好朋友,替他们每个人保守秘密,并且终于想办法帮他们各自赎罪。他有胆有识,事业有成,最能识破人心。他给阿米尔的温暖和爱比阿米尔的爸爸给的还多:他用“亲爱的”来称呼阿米尔;欣赏阿米尔的故事;赞美阿米尔的创作;给阿米尔讲自己的故事;送阿米尔最有价值的生日礼物;引导阿米尔认识自己的错误,走上成为好人的路。在阿米尔很小的时候,阿米尔在爸爸的怀里,手里却抓着拉辛汗的小指头。拉辛汗是阿米尔心目中理想的精神导师式的父亲。
飓风先生作为阿米尔的爸爸,平时很少跟阿米尔说话,更别说身体接触了。他内心深处责备自己对阿里的背叛和对哈桑的不公。又由于阿米尔的文弱气质而深表厌恶,忽略儿子的感受,流露出令儿子伤心的失望神色。他并不是不爱,只是爱与恨交织,焦灼痛苦。飓风先生是个“被撕成两半的男人”,一面为了家族荣誉和自己的威名,他无法承认自己与仆人妻子有苟且之事还诞下一个哈扎拉血统的儿子,不得不忍受相见不能相认的痛苦;另一面又对自己名正言顺的儿子的孱弱无能恨铁不成钢。他想做一位好爸爸,可是他又没办法做一位好爸爸。他是一位严厉的、暴君般的父亲。
2.“飓风先生”和阿里
阿里是阿米尔的爷爷收养的哈扎拉夫妇的遗孤。阿里和飓风先生一起长大,他们小时候也是玩伴,就像阿米尔和哈桑共同长大那样。飓风先生从来没有提到阿里是他的朋友,就像阿米尔也从来没有认为自己与哈桑是朋友一样。飓风先生和阿米尔一样,是恶作剧的设计师;阿里也跟哈桑一样,扮演可怜的苦工的角色。两对父子一样被宗教、被历史无情地划为了两个等级,生活在两个世界。
作为父亲,飓风先生和阿里迥然不同。阿里既不是高高在上的严厉父亲,也不是精神导师父亲,而是一个充满慈爱、略显懦弱的平民父亲。(2)他丑陋的相貌和他的温情满怀形成了强烈对比。为了安慰儿子,他谎称夜里恐怖的***声是“猎杀野鸭”;为了平复儿子的惊恐,他将儿子抱紧,轻轻地抚摸;每次儿子外出,他总是要祈祷;当儿子受到伤害,他表示关怀,给予安慰。哈桑永远是阿里的好宝贝,是阿里最疼爱的人。
飓风先生却是一位严厉的父亲,他很少对和阿米尔讲话,也不做亲密的动作,只有一贯的否定。他对于儿子的孱弱深恶痛绝,让儿子在家的日子像孤魂野鬼一般。这使儿子感到得到爸爸的爱只是甜蜜的幻想。
所以我们不得不说,在有爱的环境中成长起来的孩子身心健康程度和在无爱的环境中成长起来的孩子差别是很大的。哈桑和阿米尔一样,都没有母爱,可是阿里和飓风先生对待孩子的风格迥异,孩子的性格当然也有很大差异了。
3.“飓风先生”和塔赫里将***
到美国之后,当飓风先生找到一个加油站的工作后,他就把食物券还给了移民资格审核官。他拒绝施舍,他有强烈的自尊心,虽然日子很辛苦,得了溃疡,潮湿的天气手腕会痛,手变得粗糙、肮脏且长满老茧,可他不愿过屈辱的用食物券支付的日子。他胡子变灰了,鬓边的头发减少了,可他依然乐善好施,豁达开朗。在儿子考上大学之后,他带着儿子上酒吧喝酒,请所有人一起喝,以表庆祝。后来,他开始了在跳蚤市场的生意,勤勤勉勉地做事。他有真正的傲骨,得知医生是俄国佬,他宁愿病死也不找他医治。他把自己打扮好了正式地向塔赫里家提亲,至死,他也保持着自己一生的骄傲的气质。
塔赫里将***却是个道貌岸然的懒虫。他来到美国之后还没工作过,囿于自己将***的身份,他宁愿用***府签发的支票去换现金,也不愿自贬身份,去干那些与地位不配的活儿。至于后来在跳蚤市场做生意,在他看来只是个爱好,妻子和女儿守摊子,自己可以穿着一身将***的派头,大腹便便地随意跟熟人聊天。他只一心相信,制造有一天阿富汗会***,君主制会恢复,而当权者会再次征召他服役。所以他每天穿上那身灰色套装,捂着怀表,等待时来运转。
4.阿米尔和哈桑
阿米尔和哈桑是喝同样的***汁长大的,他们是同父异母的兄弟。阿米尔的母亲因为生他难产而死,哈桑的母亲则在儿子降临人世未满七日就跟着一群江湖艺人跑了。他们在同一个院子里的同一片草坪上迈出第一步。在同一个屋檐下说出是第一个字。阿米尔说的是――“爸爸”,哈桑说的是――“阿米尔”。诞生之初的话,决定了他们各自一生的追求。阿米尔为博得父亲的疼爱不惜一切,而哈桑则为了阿米尔千千万万遍地付出。
哈桑从未拒绝过阿米尔任何事情,虽然常常受到捉弄,也从不告发。“每当日落西山,玩了一天的哈桑和我就分开了。我穿过那片蔷薇,回到爸爸的广厦去;哈桑则回到他的寒庐。”上学那些年,阿米尔是被伺候的人,懒懒散散地起床,吃早餐,坐爸爸的车上学;哈桑则是侍者,早起做早餐,替少爷收拾床铺,擦鞋,熨衣服,放好课本铅笔,干杂活儿。只因为一个是少爷,一个是仆人;一个是普什***人,一个是哈扎拉人;一个是逊尼派,一个是什叶派。
哈桑很聪明,他解谜语的本领远超过阿米尔;他也十分好学,总是愿意听阿米尔读书、讲故事。而阿米尔仗着自己识字,就嘲弄哈桑的无知,讽刺、捉弄哈桑。即便如此,哈桑还是不露声色地笑着。最初,是哈桑发现了阿米尔的写作天赋,他俨然一位完美的听众。
哈桑善解人意,总是懂得在恰当的时间说恰当的事情。当阿米尔念自己的作品时,他大加赞赏;当生活烦闷时,他提出一些好玩的建议;当风筝比赛让阿米尔心浮气躁时,他巧妙地讲出一个梦境来安慰他。阿米尔对于哈桑就像一本打开的书,阿米尔对哈桑脑海盘桓的念头常常一无所知。哈桑明知阿米尔背叛了他,可还是一如既往地选择原谅。
哈桑至始至终都把阿米尔成为少爷。即便他遭受侮辱时阿米尔冷眼旁观,即便阿米尔卑鄙地陷害他把他和阿里赶出家门,即便最后他为了拉辛汗、为了保全老爷少爷的房子而回到了喀布尔,他也没有“***占鹊巢”,他依然顾虑少爷的想法,依然虔诚地爱着阿米尔。
哈桑没有太大的野心,他要的东西琐碎得不能称之为生日礼物,如果有一台电视机,他想把它放在画画的桌子上。他宁愿住自己的茅庐,并且觉得十分安适。这样纯洁的孩子,可爱中也有可悲的元素,他已经适应了这种卑微的处境和地位,翻身的机会连想也没想过。
我们可以说,阿米尔是哈桑最深的信仰。
5.阿米尔和索拉雅
阿米尔和索拉雅的对比,其实就是阿富汗男人和女人的对比。阿富汗人有双重标准,身为男性,可以占尽便宜。如果他去找她聊天,流言蜚语说的是她不知廉耻地舍不得他离开。索拉雅18岁的时候随一个男人私奔并同居了一个月,她仅犯过一次错,因此她一生都被人戳脊梁骨,说她是个不贞洁的坏女人;而她的一个表弟,晚上到酒吧鬼混,寻欢作乐,搞大女朋友的肚子,未婚生子,却没有人说半句闲话。
另外,面对自己的罪行,他们的表现也不一样。索拉雅是在结婚之前就坦诚地告诉阿米尔,她有这个勇气承认自己的错误;而阿米尔一开始却隐瞒了真相。直到后来他救出了索拉博之后才讲明了一切。索拉雅教自己的哈扎拉佣人读书识字;而阿米尔却愚弄哈桑,用晦涩的字眼取笑他。
阿米尔最终娶了索拉雅。因为他不是在古老的阿富汗传统中长大,所以阿米尔不会为这种对待女人的双重标准所动;另外,阿米尔从小受爸爸的影响,他总是先看到社会规范是否入情入理,才决定遵从还是拒绝。最重要的是,他自己也有过去,他知道悔恨莫及的感受,所以谅解。
《追风筝的人》中对比的使用,使得小说人物形象更加鲜明突出,主题表达更加生动,结构更加完整。对比让小说更具艺术美。(作者单位:西南民族大学)
注释:
①尚必武,刘爱萍译.卡勒德胡赛尼访谈记录[J].外国文学动态,2007,(5).
参考文献:
[1]何彬,王炯.为何背叛 缘何救赎――《追风筝的人》之阿米尔心理解析.宜宾学院学报,2013
[2]岳丽.《追风筝的人》中的父亲形象.西北成人教育学报,2013.3
[3][美]卡勒德胡赛尼.追风筝的人.李继宏/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6.
转载请注明出处学文网 » 《追风筝的人》人物形象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