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乐观开朗、积极进取、坚韧不拔、勇于战胜挫折等个性心理品质对人的健康成长和事业的成功起着重要作用。然而,目前中小学生心理障碍患病率呈上升的趋势,维护和促进学生的心理健康已成为学校教育迫在眉睫的现实课题。因此,本文就学生心理问题凸显的现象,班主任如何当好学生的心灵导师作了一些探讨。
关键词:心灵导师 赏识 以心换心 逆境教育
在未来人才的综合素质结构中,心理素质显得越来越重要。但随着生理、心理的发育和发展,以及其他社会因素的变化,许多初中学生会遇到各种各样的心理困惑或产生各种心理问题,有些如不能及时解决,将会对其健康成长产生不良影响,严重的甚至出现行为障碍或人格缺陷。在这个特殊阶段,就要求教师充当他们心灵的导航人,维护他们的心理健康。作为一班之“主”的班主任,能否因势利导地促进各种类型学生的健康成长,将对教育工作的成败有决定性的作用。因此,作为班主任的我们在引导学生获得知识的同时,更应该走进学生的心灵,责无旁贷地担当起他们的“心灵导师”,维护他们的心理健康,促进其健全人格的发展。那么,我们该如何关注和走进学生的心灵,导航其人生呢?
一、尊重并理解,赏识铸就成长
只有尊重学生的人格,消除其恐惧心理和对立情绪,才有利于克服不良情绪。因此,教师要善于发现和把握他们心灵中的闪光点,善于点燃他们自尊心和集体荣誉感的火种,这对于克服他们的自卑心理、虚荣心理、利己主义情感、不友善情感等都有重要的影响。当我们发现我们的中学生出现这样或那样的成长烦恼时,作为班主任,对学生应该多一点人文关怀,从人性的角度出发,在严格要求学生的学习、充分挖掘学习的潜力的同时,更要重视学生作为一个普通的、成长中的人所需要的感情的索取和宣泄。从学生的角度去理解他们心理的痛苦和烦恼,尊重他们,正视其行为,并且给予细心的关怀和指导,设法使学生尽快从烦恼中走出来。
此外,在教育过程中,对受教育者进行赏识教育,培养学生自信自强的良好心理品质是非常有必要的。赏识,是一种理解,更是一种激励。但是,长期以来,教师总是居高临下,在教育中占据着中心的位置。须知,人性最深层的需求就是渴望别人的欣赏。老师信任的微笑,激励的眼神,鼓励的话语,都可以驱散学生积聚在心底的自卑的阴影,以及唤醒他们尘封的潜质和潜能。所以,教师应对学生的举动留心观察,设身处地地考虑他们的感情需要,学会表扬他们。有一句顺口溜:“说你行,你就行,不行也行;说你不行,你就不行,行也不行。”把它用在教育上也是挺有道理的。一个“行”字,可以消除学生的恐惧感,更可以唤起他们对生命的热爱。
只要我们能够真正尊重孩子,理解孩子,赏识孩子,那么,孩子心灵的苗圃就会阳光明媚、春色满园,孩子个性的幼苗就会一派生机,茁壮成长。
二、关注学困生,以心换心
心灵需要导航,更需要抚慰;心理需要疏导,更需要健康。对中学生,尤其是学困生的心理健康工作,我们应该像“润物细无声”的春雨,为他们的成长导航把舵。学困生同样具有进步心,自尊心,渴望得到进步以及老师的关爱。但是,他们由于各种因素,对学习失去兴趣而导致成绩差。他们的心灵像尘封已久的金子,需要别人为其拂尘去土,重现他们应有的光彩。因此,教师应对他们给予特别的关注。首先要以心换心,对他们要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导之以行,帮他们树立信心。
班里的小斌同学一直被笔者认为是自私又没有同情心的学生,可是一件小事,让笔者找回他的心。一天中午,回家吃饭的路上,他捡到一只受伤的小猫,偷偷地带到了学校。中午进教室时,同学们马上告诉笔者小斌捡猫的事情,还特别告诉笔者,小猫受伤了,他把它装在一个袋子里带到学校里来了。笔者看了看他,知道教育的机会来了,那会儿心里还一阵高兴,笔者知道,他其实是一个有爱心的孩子,要让他自己知道,也让班里的同学知道。于是笔者对班里的同学说:“你们看,他看到路边的猫,都知道同情,并带回来了,说明他有爱心,就像老师一样,不放弃每一个孩子。”听了笔者的话,同学们把赞许的目光投向了他。可是猫放在教室里终归是不合适的,几个同学想把猫放到学校医务室里,就这样,整个下午,大家都惦记着那里的猫,时不时地跑去看看,尤其是他,那劲儿就像是对自己的朋友一般。就是这样,抓住每个细节去体会孩子的心情,你就能赢得他的关注,要知道,学生需要老师的关注,而老师也需要他们的关注,在种种经历中两颗心才能渐渐地散发热量。
心理学家苏霍姆林斯基对认知与情感的关系,作了这样一个生动而贴切的比喻:“情感如同肥沃的土地,知识的种子就播种在这个土地上。”反过来讲,如果离开“情感”这块“肥沃的土地”,也就结不出“良好的发展”的果实。世间没有比情更珍贵的东西,捧出一颗心,照亮另一颗心;捧出一份情,回报另一份情。这真是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情”水来。
三、关注优等生,实施挫折教育
挫折是人生中必经的坎,是孩子成长的阶梯。挫折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世上的事情往往是这样的:成果未成,先尝苦果;壮志未酬,先遭失败。如果学生没有面对挫折的经验,长大以后无法更好地战胜挫折。因此,学生,尤其是优等生应具备承受挫折的心理准备和适应能力。在教育过程中,班主任对学生进行挫折教育是锻炼提高学生潜能的好方法。
优等生由于学习成绩优秀,经常经受老师的表扬,同学的追捧。他们在鲜花与赞美中长大,往往争强好胜,目空一切,受挫折的能力薄弱,意志脆弱,所以在学习生活中会遇到这样那样的心理问题。如果处理不及时,得不到及时的开导和帮助,他们往往会怨天尤人一蹶不振,情况甚至比学困生更加糟糕。作为班主任应该多关注优等生的心理变化用一些他们所熟悉的人物在挫折中如何战胜自己,坚韧不拔的事迹为他们指点迷津,引导他们健康成长。
学生健康心理的形成和发展,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而是一项常抓不懈的工作。不妨让我们做一个永远的欣赏者,在学生心灵的沃土上播撒春雨,催发一颗颗希望的种子,在收获的季节手捧鲜花,献给这个社会朵朵灿烂。让我们共同努力,做孩子的心灵导师,点燃其心理健康的起航明灯,为他们拨开心灵迷雾,让他们的心灵能够得到阳光照耀吧!
(作者单位:珠海市斗门区斗门镇初级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