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年来,朋友一直从一家法国公司进口高档原装葡萄酒,供应国内的大超市和商场,销路很好。今年上半年,朋友又与法商签订了一千多箱的合同,规定分三次发货。落实好后,朋友接着与超市也签订了相应的供货合同。
第一批货按期到达,很快在市场上销售一空。跟单的业务员照例已“预售”了第二批货。可联系法方的经办人员时,出乎意料地,他们的回复并不像以前那样快捷肯定,闪烁其辞。一会儿说市场刚复苏,舱位紧张;一会儿又扯气候不好,葡萄歉收,可能不能完全按合同规定的数量交货。经过核实,法商说的这两点却有其事。考虑到长期合作的关系,朋友指示业务员,主动把交货期限延迟了两周。
可一周过后,法商仍无确切答复,朋友这才意识到有问题,直接与总经理米歇尔打电话。
经追问,米歇尔不得不告诉他,由于生产商工人罢工,其工会正与厂方谈判,要求待遇达到同行业的水平,每天的工作时间缩短至七个小时,并提出每月四天带薪休假。由于条件“苛刻”,会增加产品成本,双方的谈判陷入僵局。
后来,朋友又了解到,法国现在葡萄酒生产自动化程度很高,那家厂十条流水线也只雇了五十多个工人,可劳资却占了整个产品五分之一的成本。当然,罢工不是一种常态。只有工人“觉悟”,意识到达不到同业的行情才会揭竿而起。虽然人少,并不意味掀不起大浪。而工会代表只要搜集到足够的证据,就能号召起合法的罢工,直到满足要求为止。
面对这一突发事件,朋友不知这算不算“不可抗力”,他坚持照业以同意延长的期限内交货。为维护信誉,法商只得花高价从别处采购了替代品。
后来,工会与生产商经过月余的艰难谈判,终于达成了协议,而葡萄酒销价提高了近百分之十。由于没有竞争性,多年合作的关系中断,朋友改向阿根廷采购,价格虽优,但没有法产的葡萄酒牌子响。
经过这场风波,朋友感叹:法国工会有力量,甚至过于强大。他们团结一致,互通信息,单个的罢工有时会波及到全行业,其有失偏颇的行为不值得效仿。而反观我们,不少企业,尤其是私企,几乎由老板说了算,工会形同虚设,成了老板的傀儡。如何有效发挥好工会作用,力求实现职工权益与企业盈利的“双赢”,我们还有很长的路要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