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一直以来湘西民居建筑独具地方和民族特色,并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形成了独有的特定符号,如吊脚楼、天井、马头墙等。这些符号都象征着湘西这块神秘地域的建筑特征。文章从传统遗留的建筑符号—马头墙出发,根据湘西马头墙的历史文脉、形态特点、功能特征和文化内涵等几个方面,深入地梳理出马头墙在湘西民居建筑中的运用。这将对通过采取延续传统民居建筑的手法,使得当今城乡建筑更加民族化、地域化起到借鉴作用。
关键词:马头墙;湘西建筑;民居设计
中***分类号:TU2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2374(2013)31-0014-02
湘西建筑在中国传统建筑领域已经占有不可或缺的地位。因为它在独特的历史文化和环境因素等等的影响,在漫长的历史发展中,逐渐形成了独有符号,如吊脚楼、马头墙、天井等,这些符号象征着湘西这个神秘地域的建筑特征。
本文中,作者亲身前往湘西自治州、吉首市和怀化市等地,根据湘西马头墙的历史文脉、形态特点、功能特征和文化内涵等几个方面,深入地梳理出马头墙在湘西民居建筑中的运用,希望能为地域性建筑文化的研究提供参考,这将对通过采取延续传统民居建筑的手法,使得当今城乡建筑更加民族化、地域化起到借鉴作用。
1 湘西传统马头墙的历史文脉
1.1 起源
湘西虽然地处偏远的地区,却有着丰富的水系和水运,因为古代没有大量的公路和铁路运输,所以湘西逐渐就形成了非常发达的商业贸易地区。因为各地商客要以商贸为目的,所以当时河流岸边出现了很多各地的会馆,这样汉族和少数民族的矛盾和融合就产生了。马头墙便是这个矛盾和融合的产物。
1.2 发展
在湘西地区,从元明时期以后,随着自身的巫文化、外在的文化和自然环境因素的影响,逐渐地形成了自身独具民族特色的民居建筑,在中国传统建筑风格中逐渐取得自己的一席地位。
湘西传统民居建筑经过多年的发展后,主要分为两种:一种是结构上采用穿斗式和部分抬梁式的木结构,外墙上则采用马头墙的建筑形式,这种建筑造型多出现在城镇中;另一种是沿河的干栏式吊脚楼结构形式,这个造型多出现在村寨中。但是即使处于村寨中的居民,因为湘西地区多处山地,民居多用木头作为建筑材料,木材因防火性能差,特别在房屋较为密集的地区火灾隐患尤为严重,所以也有少数人们将外墙用砖石或土坯墙做成高高的马头墙,较好地满足了防火的要求。
2 湘西传统马头墙的形态特点
马头墙在中国的建筑风格中属于硬山式,是建筑两端的山墙高于屋顶,延伸到屋顶的上面。因为它突出于屋顶上,所以是体现建筑的造型和艺术装饰美感的重要位置。湘西建筑既有典型的明清江南营造法式的建筑形式,又极具显著的湖湘特色。高高的马头墙在屋顶上面形成了一道形态相似、曲折美丽的曲线。由于马头墙的造型不受任何约束,人们按照自己的喜好随心所欲地建造马头墙的造型。因为这个原因,湘西不同地区的马头墙的造型也不一样,甚至一个地区的马头墙也有变化,没有固定的模式。
具体归纳分为以下六种马头墙在湘西民居建筑中的
运用:
2.1 窨子屋式封火墙
典型的建筑形式有怀化市的洪江古商城的窨子屋,窨子屋形状上像北方的四合院,一般的为两进两层,顶层上面用天桥连通。为了将高高的封火墙和房子里的木质房屋连在一起,四周的四角用铁拉杆与砖墙紧紧地联系在一起。材料用青砖砌成,再用石灰砂浆涂抹。墙面多处不开门窗,易于防火,现有的门窗都是近代民居改造后产生的。墙头用黑瓦,并运用漂亮的彩绘在高翘的檐边粉刷,多画些植物和鸟类。
2.2 三级马头墙
这个建筑的封火墙是整个湘西最常见的建造风格,外墙面为青砖砌筑,好比是个“一”字,按照等比例分成三个部位,形成一个凸型的墙体,山墙的两端是叠落的样式,中间是水平的。“一”字的高低运用、两头高高翘起的马头是湘有的风景线。
2.3 反曲翘角的马头墙
位于吉首市凤凰县阿拉镇的勾良苗寨中,有一处苗王府邸“凤栖阁”。相传这是方圆百里内的苗王首领的处所,这是典型的反曲翘角的马头墙例子。外墙为凹进去曲面,造型非常的优美,该马头墙体现了中原汉文化和西南苗文化的交流融合,是极具湘西当地的民居风格的
建筑。
2.4 弓形马头
该样式的马头墙与徽派的90度直线转角的阶梯的马头墙不一样,该形式多是弓形的墙面。该样式多采用对称式的做法,弓形的形式变化多样、自然活泼,黑瓦的墙头与青砖朴素的墙面形成了和谐的画面。在第二层的墙头上一端很自然地与墙体相连,另一端平缓的曲线向翘角过渡,形态非常的优美。
2.5 人字形、山字形山墙
人字山墙主要是以“人”字形状为特征,山墙顶部直接就是屋顶,只是在房屋的前檐修建呈三角形的翘角,山墙与房屋内部连接在一起。因简洁实用、建造成本较低,所以在湘西地区的小型民居中使用,常起到了一种祈福保佑的作用。
2.6 湘西马头墙的装饰工艺
湘西建筑虽然整体建筑风格为古朴粗放,但是在装饰上是很讲究的。外在上以庄重简洁的建筑装饰风格为主,在装饰的细节上表现为湘西能工巧匠精致的雕刻艺术。
湘西马头墙的墙头装饰,包括屋脊翘角、檐口下部做法及装饰***案等。屋脊翘角较多见的是卷草植物***案和鱼类造型;端部三角形山花处多用回纹、云雷纹、如意纹以及花草植***案;山墙端头和檐口下部的装饰多用各种花草植物和少量的鸟兽***案,工艺非常精益。
3 湘西传统马头墙的功能特征
湘西传统马头墙除了具有丰富的美学意义以外,最重要的是它自身的功能特征。它具有防火、遮阳、私密空间等多种功能。
3.1 防火
湘西传统的房屋主要是木结构的,防火尤为重要。尤其是房屋密集的城镇和村落中,往往一家失火就是成片的遭灾。马头墙的作用就是万一某一家失火,也不会烧到其他的家里。湘西的马头墙一般要高出房屋0.9~1.5m左右,厚度一般为0.2~0.3m,耐火的时间为6个小时以上。
马头墙另一个优点是它不承重,与内屋的木结构是不联系的,2个间距1米,内屋的墙壁还有木板隔断,即使是外面的墙燃烧,也不会损伤到内屋。马头墙还有一个优点是它可以与古代的火巷子结合在一起,划分防火单元,将火势控制在一定区域。
3.2 遮阳
岭南属夏热冬暖区,夏季长且高温照射时间也很长,尤其西晒房屋,若围护结构和门窗不采取适当的措施,则酷暑难耐。伸出屋顶的封火墙,既能遮挡一部分太阳直射,又能对太阳斜射角产生阴影,从而对屋面有一定的遮荫作用,尤其傍晚清风徐来,山墙又可导风入巷道,再通过门窗流入屋内,对调节小环境的气候也有一定的作用。
3.3 私密空间
马头墙是功能与形式的完美结合,其功能除最主要的防火之外,在湘西这个神秘的地区里,还有着其他两层寓意:其一是防盗,其二防红杏出墙,“自古商人重利轻离别”,为了赚钱商人们长期漂泊在外,只有把这墙院修得高大严实,而将家里的娇妻美眷“养”在家里,让她们足不出户,这些娇妻美眷寂寞孤独之时,只能通过这个高高的过街阁楼看看外面的世界,期盼自己的夫君早日归来。
4 结语
本文通过根据湘西马头墙的历史文脉、形态特点、功能特征等几个方面,详细地梳理出了马头墙在湘西民居建筑中的运用。这将为地域性建筑文化的研究提供参考,这将对通过采取延续传统民居建筑的手法,使得当今城乡建筑更加民族化、地域化起到借鉴作用。
参考文献
[1] 孙智.福州三坊七巷传统民居建筑封火墙的形式与内涵[D].华侨大学,2011.
[2] 董琪珺.南北古民居中马头墙的风格比较[D].安徽工程大学,2011.
[3] 罗意云.浅议岭南民居封火墙[D].广州市市***职业学校,2008.
[4] 金碧成.洪江古商城建筑装饰艺术探析[D].重庆师范大学,2012.
[5] 龙社勤.浅析湘西民居建筑元素特点[D].吉首大学,2009.
[6] 湖南省教育厅.湘西历史城镇、村寨与建筑[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8.
转载请注明出处学文网 » 马头墙在湘西民居建筑中的运用与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