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堂内外范文第1篇
每个人都有过学生时代,学生最怕的是作业多。当自己成为一名教师,我立志少给或不给学生留作业,而为了完成教学任务,相应的必须向课堂要效率,把每一节课上好,这就是所谓的教学艺术了,需要我们教师课外去“悟”课堂三味。如果我们用大量的作业填满孩子的所有空闲时,老师和孩子的眼睛就都盯在了分数上,哪里还有时间“悟”呢?这岂不是师生共同的悲哀!近几年提出的“堂堂清”教学比武正是深合时势的一种明智之举,利在课内,功在课外。它给我在教学的成长之路上像一盏明灯指引了方向。
一、富有个性的教学反思是教师成长的必由之路
“人只不过是一根苇草,是自然界最脆弱的东西,但他是一根能思想的苇草。”这是法国哲学家帕斯卡尔一句流传甚广的经典语句。他告诉我们,人的伟大在于思想。由此,我想说,判断一位教师是否成熟,就看他是否有思想、是否会思想。教师应养成思想的习惯。思想决定方向和出路。思想保证行动不盲目。思想保证教育行为的有效甚至高效。
教学反思是提高教师教学水平、优化课堂教学的有效办法。通过课后反思,我们能更好地认识自己,认识自己组织教学的特点,了解最适合自己的教学方式,帮助自己成长。当我们回头来看反思的结果,我们就会发现,在教学中给我们带来欢乐和痛苦的主要情境是什么,我们的教学盲点又在哪里,哪些耗费精力的无效教学需要改进,哪些方面的教学技能需要增强。富有个性的教学反思是教师成长的必由之路。教学反思应该成为教师上课的备忘录,是教师一堂课得与失的记录,但又不仅仅是记录,它应该是源于课堂又高于课堂,并对课堂予以深层次的梳理与挖掘。思考得多了,对教师是一种心智与能力的提升,也是一笔不可多得的精神财富。只有记教学反思,才能把教学中出现的“各种碎片”粘合成最完美的珍珠。单独看,这些“碎片”好像没有价值,其实那不是因为它们没有价值,而是因为它们的价值没有被发现,没有被利用,如果把它们加以组合,它们就会光彩夺目。
写教学反思也是每一个基层教育工作者可以发挥的优势。我们工作在教学第一线,拥有得天独厚的教学实践经验,它是教学研究取之不竭的源头活水。我们固然要不断钻研教学理论,但芜杂繁多的实践素材更需要不断研究和总结,这更有利于我们自身的成长。我这么多年来,长期教六年级数学。同样的知识点,却有不一样的学生,更有不可预测的因素,每一节课都是独一无二的,不可复制的。所以,我每上完一节课,与自己比,与获奖课比,感受也是不一样的。如同样是上圆的周长,去年我的反思是这样的:“学生自主操作,利用变曲为直的道理求圆的周长时,严谨性不够,但兴致较高,特别是对古人求圆周率的方法感兴趣”。今年我的反思是这样的:“通过对古人求圆周率的介绍,学生既为自己的操作大意而惭愧,更对祖先在数学上的成就而感到自豪”。
可见回味自己的教学过程,我们的教育过程就会充满快乐,焕发光彩。
二、成功的课堂总是相识的
课改以来,在新理念的冲击下,课堂充满创造性。有时听不同教师上同一节课,方法手段大为不同,而效果却一致地好。我思索后,恍然大悟—成功的课堂总是相识的。一节成功的课,我们不仅仅是关注教师运用了什么技术、手段、方法,更要看他们从中体现出来的教学思想和理念。那么,成功的课堂有哪些相识之处呢?
1.自主活动课堂,充满生机与活力。一节课,无论教师采取何种手段,都必须将学生置于主体地位,让学生自主探索、经历、发现的课堂,是充满生机与活力的。有经验的老师从不陶醉于个人的表演,而是一环扣一环地引导学生,根据课堂需要和学生水平不断变换活动内容和活动方式,用学生自主学习与活动去揭示数学知识。如教学“圆的认识”时,教师通过实物揭示出“圆”,再引导学生借助“实物”或“圆规”等多种方式画圆,在此基础上,学生通过折一折、画一画、量一量、猜一猜、议一议等活动,自主探索圆的特征,用活动贯穿整个课堂,使学生自主特征发挥到淋漓尽致。
2.趣味课堂,充满艺术与生活气息。在成功的课堂里,总是处处闪耀着艺术的火花。引人入胜的开头,情趣盎然的过程,贴近生活的数学资源。我听过一位老师讲“百分数的意义”,出示表格,然后他巧妙地以“如果你是教练,你安排哪位球员主罚点球?”开头。课堂气氛一下就活跃起来。随着课程的深入,老师用大量生活中的数据如“酒精度42%”、“牛奶营养:蛋白质40%”等苦心经营,匠心运作。老师没有提及百分数的经典概念,但是整节课从头到尾紧扣“百分数的意义”这一重点和难点。最后才借助学生的口,把这句严密、枯燥,抽象的话让学生说出来。所以,成功的课堂里,人们听不到枯燥的说教和布道,看到的是挖掘丰富的生活资源,对教材进行适当的改造和艺术创新。当然,在成功的课堂里,老师娓娓动听的讲解,亲切从容的教态,恰到好处的点拨,无不给人以艺术的享受。
课堂内外范文第2篇
“课堂内外,学习的好帮手;课堂内外,进步的阶梯。”当我一想起那首我自编的歌曲《课堂内外,我爱你》,就忍不住翻开前一期的课堂内外看一看,有时还会想一想下一期会有哪些精彩故事。
这不,我又拿起课堂内外《小学生新作文》津津有味的看起来。“哈哈哈”传来我一声声爽朗的笑声,原来是吹牛大王里的一篇文章把我逗得哈哈大笑;“呜呜呜。”同学们一定会问我:“你又怎么了嘛?”告诉你吧,是课堂内外的一些情节把我感动了,所以呀,我才会哭鼻子的。大家不要笑我这么大了还哭,我保证,要是你看了,一定会比我哭的更厉害。不信,去买本试试呀!
晚上,我们一家人八点钟才吃饭。为什么呢?因为我在看课堂内外时,根本听不见妈妈叫我,直到我肚子饿了,才去吃饭,可把我全家饿坏了。
课堂内外,我爱你,就象老鼠大米,我每个月都要去买你;课堂内外;我的心里只有你没有他;课堂内外,我的朋友,你可真奇妙,居然让我为你废寝忘食。
课堂内外范文第3篇
今天,乐乐姐姐就要带着咖啡们去编辑部、照排室和印刷厂了解《课堂内外》的制作过程。
嘘!悄悄地,我们走进编辑部,瞧,编辑部的哥哥姐姐们正忙着在电脑上组稿和编辑稿件。这些稿件根据杂志的栏目要求,有些是约作家、作者写的,也有一些是咖啡们投过来的稿件,比如“明天新鲜事”“封面故事秀”“成长全记录”和“别样成长”等栏目,还有一些稿件是编辑们自己写的。
稿件经过编辑们的精心加工完成以后,就会发送给照排室,由组版编辑通过排版软件(AdobeInDesignCS4)将***片与文字进行精心编排,让整本杂志的版式与色彩,以及***画效果达到最佳。在排版的过程中,文字编辑又不断完成稿件的三次校对,修改文字与***片,让它们完美结合。
编辑、校对与排版完成之后,这一期的杂志就形成了电脑文件,接下来就要送厂制板,然后开始印刷了。所以,我们接下来就要前去印刷厂打探究竟,看看杂志是怎么诞生的。
走进印刷厂,我们要去的第一个地方是制板室。这里摆放着几台大型的机器。我们要使用到的就是这个大块头――热敏制板机,它通过激光及相应的化学反应,将我们排好的文字和***片文件在热敏金属板材(简称PS板)上进行反应。再通过显影机,使***片和文字显现在Ps板上。
未成像的PS板上铺满亲墨化学材料,当通过热敏制板机处理以后,有文字和***片部分的化学材料保留了下来,而空白的地方化学材料则被处理掉了。放大镜
用放大镜仔细观察,你会发现,Ps板上有***像或文字的部分覆盖着蓝色(化学材料),而空白的部分则布满了细小的网格。知道这是为什么吗?原来有颜色的部分是亲近油墨的化学材料,而空白处的细小网格,则有亲水特性,这样在印刷中,小网格上布满水分,就不会粘上油墨了。
制板完成,我们就要将制作好的PS板,送到印刷车间开印喽。
哇,走进印刷车间,看到的是一台大型的M600轮转印刷机。这台印刷机由纸架、印刷单元、烘箱、折页机和堆积机组成。
印刷前同样需要做好准备工作。首先将纸卷装上纸架。
接下来就看到4个印刷单元,每个印刷单元对应一种颜色,而且M600轮转机可以同时印刷纸的正反两面,所以每个印刷单元由上下两个印刷滚筒组成,就分别需要装上对应的Ps板,也就是将Ps板分别裹在对应的4个不同颜色油墨的印刷单元的滚筒上。
印刷开始,机器轰轰作响,你只能看到纸卷里的纸如一张传送带,经过四个印刷单元的滚筒正中间不断向前传送。相信各位咖啡们一定懵了,就凭这几个转动的轮子,就把PS板上的文字和***片弄到纸上去了?它们是怎么做到的呢?
看清楚了吗?PS板被裹在印版滚筒上,印版滚筒转动,先带动接触到水槽的小滚筒转动,将Ps板上非文字和***像的区域湿化,让那些亲水的小网格充满水分,接下来带动接触油墨盒的小滚筒,使未湿化的文字和***像部分涂上油墨。
紧靠印版滚筒的另一个大滚筒是橡胶滚筒,被涂上油墨印版滚筒继续转动,转过来顶住橡胶滚筒时,就将油墨传递到橡胶滚筒上,在橡胶滚筒上形成与Ps板上正好相反的文字和***片影像,就好似我们的印章工具,***像和文字正好反相。橡胶滚筒转动再将油墨转到了正好从两个橡胶滚筒之间穿过的纸上。放大镜
如果你用放大镜将书上的文字或***像放大,会看到无数个小圆点,那就是油墨点,无数个细微的小圆点组合在一起,就形成了文字和***片。这与十字绣或者马赛克拼***有些相似。
上下滚筒因为是同时转动的,所以,纸的两面同时印上了相应的文字和***片。这就是最常见的一种印刷方式――胶印。
纸张先是经过黑色印刷单元,然后是蓝色、红色、黄色,每种颜色的印刷原理一样,经过这4个色彩之后,纸上的***像就变成了彩色。
两面都被印制好的纸张继续向前传送,经过烘箱将纸张烘干并对油墨加固以后,纸张就被传送到折页机里,按要求进行折叠、排放好,然后被传送到堆积机中,堆积机一方面可以将印刷、折叠好的纸张堆放整齐,一方面可以进行计数。印刷过程就完成了。
完成印刷,接下来开始装订。装订工人先按封面、封底和内页的页码顺序将每本书排列叠放整齐。
排列叠放好的杂志,再送到打钉机上打钉。瞧,打钉机好似一匹马,《课堂内外》从中间翻开骑坐在“马背”上,杂志走到“马背”中间,机器就自动在杂志中间钉上两颗铁钉。所以,大家形象地称其为骑马钉装订。
现在,上裁切***,根据尺寸大小,将杂志的边脚裁切整齐。
最后将每100本打成一个包,再装袋,接下来就会通过邮局及其他运输公司,将当期《课堂内外》小学版运送到全国各地的小读者手中。
课堂内外范文第4篇
关键词:习惯;积累;模仿;整饬;创新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读写能力是学习和工作的重要条件,必须着力培养。”阅读与写作是语文教学的两大核心,两者相辅相成。为了突破这个瓶颈,教师把曾经是小学生专利、读写结合最有效的载体――课堂小练笔带进了中学教室。我们不能只从字面上理解课堂小练笔,把重心仅仅放在课堂上,而应该把课堂内外融为一体,才能发挥它的最大效用。本文就如何让小练笔真正走进学生的学习生活,成为提高学生语文素养的一种有效手段和途径,从“课外积累、课内模仿、努力创新、评价反馈”等方面展开
阐述。
一、“厚积”在课外――铺就基石
基石1.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
叶圣陶先生说:“教育就是要培养习惯。”我们自己有亲身体会,人变得有些浮躁,很少有闲适的心情去读书,读书的时间少之又少。所以,在中学这个阶段,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显得尤为重要。在课堂上,我会经常讲到名人勤奋好学的故事,如匡衡“凿壁偷光”、经济学家王亚南和他的三脚床、高尔基救书等,以此来激发学生的读书热情。
书籍种类繁多,良莠不齐,我们要根据学生的兴趣、学生的认知水平,给学生一些建议,帮助他们有选择性地阅读。课本上要求的名著必须读,而且要精读。另外读一些史书,了解历史的发展,感受战火的无情;读《读者》《意林》等杂志报纸,意在抚平纷乱的心绪,回归平静;读诗词歌赋,丰富我们的想象,启迪智慧。为了方便学生阅读,班上的***书定期更换,学校的***书馆和阅览室按时开放。只要有空余时间,老师也会带学生去看书,增强学生的阅读意识。总之,凡是对学生有用的书籍都应该让学生去阅读,让他们在知识的海洋中遨游,享受读书的幸福。只有坚持不懈地阅读,才能为学生的成长提供充足的养分,书籍才能成为学生智慧的
源泉。
基石2.养成积累的习惯
“不动笔墨不动书。”这是我对学生经常讲的一句话。为了营造浓厚的书香氛围,班上设立了***书阁,放置了足够的书籍,内容涉及文史类、科技类、哲学类。我要求学生每人都准备一个本子,作好读书笔记,因为学生读书有时贪快,囫囵吞枣,读完后根本不知道书中所云。正所谓“好记性不如烂笔头”,要想提高读书的实效性,就应该指导学生如何阅读,如何积累有用的字词句篇,积累有价值的名言警句、典型材料,为以后的作文写作积蓄营养。为了保证充足的阅读时间,利用学习小组合作学习的方式,每天设定某个具体的时间段作为小组活动时间,书籍可以轮流交换,给他们定时定量。由学习小组长负责,并要做好登记。这个习惯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形成的,刚开始不要求多、求快,可能还要依靠外力的约束,但只要持之以恒,让学生慢慢体验到其中的乐趣,在潜移默化中形成自然。长此以往,学生就不再视阅读为一项任务,而是一种习惯:随时随地拿起书和笔。这样,老师就无需太过操心了。
基石3.养成勤于思考的习惯
学习语文,不仅要学会阅读,学习知识,更要学会在阅读中思索,如何学以致用,把所学之精华内化为自己所用之物。古人云:“尽信书,不如无书。”这句话道出了学生阅读的终极目标,要让学生用自己的直觉和经验去理解书的内涵,与书的作者进行心灵的对话,进行灵魂的交流,成为书的真正的主人。我把摘抄分为课内摘抄和课外采撷两部分。在课内摘抄部分,每天的作业都有选词造句,意在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和逻辑思维。课文中的名言警句也属摘抄之列,作为写作素材,要求融会贯通。在课外采撷的基础上,我会要求学生在内容的后面附上自己的感悟:如对美文美言的赏析,对凄美故事的感触,对哲理性语言的解读,对某个人物形象的分析。另外,我还设有一个课外模仿环节,主要是让学生学习和借鉴课外阅读中收集到的优美词句,进行模仿,来帮助他们灵活运用修辞手法,培养他们的思维能力。我们要告诉学生:好的书就像一杯茶,如果你慢慢品味,它给每个人的感觉都不同。书给你的只是你的想象,你想什么就是什么,“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林黛玉。”教师要鼓励学生抛开一切尘嚣,融入文本中,去细细品读,在学生的心里播下阅读和思考的种子,让阅读的习惯陪伴孩子的一生,让他们学会沉思,进而学会倾诉。
二、“薄发”在课内――整饬创新
阅读是写作的前提和基础。只要做好这些准备工作,把以上种种习惯养成了,学生写作的思绪将如山涧泉水一般从内心深处汩汩流出。教师想要在课堂上巧妙地引导这股“活水”,课堂小练笔就成了连接阅读与写作最好的纽带。要叩开学生的心门,使之达到水到渠成,教师就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做足工夫。
1.适时适量――提升课堂小练笔的吸引力
耗时少、篇幅小、效率高这三大特点,使小练笔成为语文老师课堂上新的亮点。然而,有的老师不管是第一课时,还是第二课时,几乎每节课都来这么一出,随意性很大,纯粹是“为小练笔而小练笔”“为考试而小练笔”。试想在如此情况下,如何能真正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和写作能力?这不是跟我们的初衷背道而驰吗?要想课堂小练笔达到理想的效果,笔者认为并不在于多,而在于精。老师要抓住写作契机,触动学生的写作欲望。文字是情感的流露,脱离文本的小练笔是苍白无力的。语文教材中的课文都是文质兼美的经典佳作,承载着作者深厚的感情,抒发了作者心灵的最强音,凝聚着作者无穷的智慧。只有在学生走进文本,走进角色,与作者的情感产生共鸣之际,才是进行小练笔的最佳时机。记得在学朱自清的《背影》时,我让学生找出作者的几次流泪,并想想流泪时的感受。在充分讨论和理解之后,孩子们感受到浓浓的父子情。此时,学生与父母生活的片段开始映入他们的眼帘,一段小练笔从学生的笔端自然流淌而出,许多学生都写出了真情实感。
老师要根据实际情况,善于捕捉契机,注意“火候”,让学生进入“不吐不快”的状态,小练笔就能成为他们情感倾诉的载体,实现了小练笔课堂效率最优化,以此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
2.形式多样――展现课堂小练笔的活力
课堂小练笔之所以能在语文课堂中脱颖而出,还得力于它的形式灵活多样。学生身入其中,才会乐此不乏。这就要求我们教师根据文本进行深入的思考与研究,找出课文中有价值的读写结合点。其最具活力的形式之一是模仿练笔。朱熹云:“古人作文作诗,多是模仿前人而作之,善学之既久,自然纯熟。”阅读是吸收,写作是倾吐。我们要紧紧扣住课文,模仿文本最动人之处。我分为课内模仿和课外模仿:①课内模仿可以模仿经典词句:如《星星变奏曲》这首诗中“如果……如果……”“谁不愿意……谁不愿意……”的句式,结构工整,语言优美,感情丰富,在引导学生朗读和品读的基础上,让学生摹写,很多学生能写出优美的句子。还可以模仿精美语段,或者文章的谋篇布局。如胡适《我的母亲》一文的结尾,写出了母亲对我的深远影响,语言朴实,意义深远,感谢之情溢于言表。我就要求学生回忆一下母亲对自己的影响,写一个片段,与同学交流。这次大家都写出了自己的心声,也进行了一次很好的亲情教育。形式之二是拓展练笔。整饬语言,不断创新,如缩写、扩写、改写和续写等。像《雨说》这首诗,意象和意境动人心弦,我就让学生任选择一个片段改写成一段小散文。这对学生进行小练笔的要求就更高了,要学生在掌握课文语言的基础上,再注入自己的理解、情感和想象,并使之向外延伸,在语言的迁移中求“新”、求“变”。形式之三是自由练笔。教育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就是要培养学生的想象力。我们要不拘一格,设计更有利于学生学习的小练笔形式,充分发掘学生的潜能,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比如对社会焦点问题的看法,对某个人物形象的评点,对某种行为的见解等。这种形式通常可以放在课外活动时进行,它可以引导学生关注社会,引发学生的***思考,从中领悟人生的真谛,实现“教育无痕”。
读写综合小练笔没有最好的,只有更合适的。学生通过循序渐进的训练,在认真阅读的前提下,不断地挖掘课文的内在资源,不断地汲取营养,从而形成新生资源,才能在写作中游刃有余,迸发出灵感的火花,才能把读写有机结合起来,让小练笔在课堂上变得趣味盎然。同时通过这种练笔训练,扩大了学生的语言储备,丰富了学生的知识文库,拓宽了学生的视野,减少了“无病”,成为大作文写作的“活水”之源。
3.评价反馈――促进课堂小练笔的动力
我们经常会看到这种现象:老师布置课堂小练笔,学生写好,老师再随便检查一下就算完成了。如此冷处理往往忽略了学生渴望得到老师对作品的评析的心理,严重影响学生的写作热情,造成教师被动的局面。要想保持小练笔的新鲜,保持学生写作的积极性,那么老师的评价和鼓励就是最好的保鲜剂。我们可以设计一套适合学情班情的评价体系。比如我们可以以学习小组为单位,选派代表来发言,然后用投影仪来展示他们的成果;根据小组发言的质和量来评分,定期小结。同时老师要用欣赏的眼光来鼓励学生,不要吝啬你的赞美之辞。特别是对那些精彩的作品,我们应该收集起来,利用教室的宣传栏展示给全班甚至全校同学来看,
增强学生的成就感,选出最活跃的学习小组进行奖励。有了较完善的激励机制,小练笔就像课堂上的发动机,就可以为我们的语文教学工作源源不断地输送动力。
总之,只要教师从细节处入手,课外立足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课内以教材为依托,以多种多样的小练笔为桥梁,日积月累,厚积而薄发,我想实现提高学生的语文综合能力,提高语文课堂效率的愿望指日可待。
课堂内外范文第5篇
关键词: 选拔课 课堂准备 教师发展
一、背景
杨澜曾说过,每一个舒坦无聊的日子都有代价,每一个刻苦勤勉的日子都有回报,请我们牢记――让生命因学习而精彩!教师应是一个持续的学习者,每一个教师从“新手”成长为“优秀教师”都需要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教师可以通过平时教学、学校公开课、展示课、选拔课、省市县级评比课对自己的“教育行为与教育活动”加以思索、研究、改进,年青教师需要与其他老师交流经验,需要向优秀教师名师虚心请教,需要加强自身的理论学习、增强理论思维能力。因此教师要学会教学、学会学习、学会沟通、学会反思。
二、课前尽心准备
都说“有备无患”、要打有准备之战,课题不明确时教师有必要对课的模式进行认真的思考和充分的准备。新课程高中语文必修二有《珍爱生命》、《和平的祈祷》、《历史的回声》、《慢慢走,欣赏啊》四个专题,共21篇文章,要巩固所有教学内容,要落实每篇课文的重要字词和文学常识、课文内容、课文重难点、重要句子赏析以及从哪个知识点入手分析文本更符合专题要求等。要明晓散文、小说、文言文等不同文体的大致教学模式,散文要抓住“情景交融”的特色,品味语言等;小说要从人物情节环境入手,重点鉴赏人物形象等;文言文要重点落实好字词、句式,理解文章内容和内涵。复习课要落实基础知识,把握文章内容、内涵,品味语言等,可以从话题讨论入手,以文本为素材,也可以从评论入手,进一步加深对文本解读及提高写评价性文学的能力等。为此,我对已有的资料进行整理、思考,查阅新的教学参考资料。在这个过程中我进一步理解到课堂前的尽心准备是很好的学习、积累与巩固的过程,它能使我们的自身教学体系更完善,使我们的教学更有前瞻性,能更有效地提高教师个人的专业水平和课堂的教学质量。
这次抽到的课题为《假如给我三天光明》、《鸟啼》的复习课,90分钟准备,仓促间仍要有课堂的完整性及多媒体辅助。幸好有了课前的充分准备,才会临阵不乱,运用已有的知识储备,把握《假如给我三天光明》、《鸟啼》的复习课的进程,构思完整的课堂教学模式,并且制作了简练的配套课件。
三、课中尽情表现
精心的准备如果没有课堂的尽情发挥,那课堂肯定也是失败的,真正检验教师教学水平和体现教师素养的应该是上课这一环节。拥有知识,更要展现才华,那才是真正的教学者。所以历来检验教师是否优秀的占70%的比例应该是课堂中知识传播、师生互动过程和学生能力提升过程。
我的教学过程如下:
1.基础知识抢答(语音、作家作品)
2.品味语言体味内涵
读读文中能打动你心灵的句子并说说理由
齐读课文P17第5段、P23第29段、P25第9段、P25第12段
概括两篇文章语言及内涵的共性
3.评价(“读了这篇文章,我觉得?摇?摇?摇?摇?摇?摇?摇?摇”可从语言、内容、内涵、手法等方面任选一角度写一两句评价性句子)
学生朗读自己写的评价性句子
教师点评
范例:欧・亨利笔下这片小小的叶子,沐浴着人性的光辉,创造了挽救生命的奇迹。在狰狞的死神面前,信念往往比名药更有效,信念是生命赖以延续的坚强支柱。
学生修改自己的句子
学生朗读修改的语段
学生自评、他评(这次写得好些,好在内容充实些,表达的逻辑性强些,句子有文采等)
4.拓展(作业)
海德格尔说过:“生因为死的衬托更显珍贵,以死亡为背景的生更见顽强。只有真正领悟了‘向死而生’,方能‘诗意地生存于大地之上’。”联系你的生命体验,谈谈你的理解。
5.课堂小结
语文复习一定要抓好基础知识,并且理解文章的内容、语言、内涵。今天我们通过一写二写,加深了大家对文本的认识,提高了写作能力。
在这个过程中,我是学生学习的引导者,我调动着学生的课堂积极性。由于学生陌生、学生因听课教师较多而紧张、课前没预习等因素,课堂氛围曾有些沉闷,学生积极性主动性不高,后来在我的“谁是我们班最厉害的男生?”“她主动举手,很好,给她掌声鼓励”“讲的真好,掌声鼓励”“谁来跟他PK”等言语的调动下,课堂氛围渐渐好转。
教师是通过上课磨练出水平来的,也是在上课中不断学习、不断反思、不断成长的,这也就是现在提倡磨课的一个因素。在不停的磨课中加深对文本的理解,提高对课堂的驾驭能力,更好地积累经验,从而提高教师的个人教学水平。临时准备的课可能没有精雕细磨后的课完美,但更能体现教师的基本功、专业素养。如果能在教学过程中及时调整教学方式和教学内容,那就能使学生更容易接受,使教学质量更高效地进行,并且有助于提高教师的教学调控和应变能力。
四、课后尽力反思
课后我沉浸在课堂的激情中,满足于课堂思路的清晰,赞赏个别学生的高水平,也感慨大部分学生知识的不扎实。但冷静过后,我想,教学过程不是要求教师立足于学生现有的水平,引导他们,从而提高他们的才能么?为什么要怪学生呢?如果老师只是按照自己的预设教学,那么学生对文本不熟悉、对课文内涵理解不到位、评价性句子写不好等问题依然存在,那么课堂的有效性何在?写评价可以,但要把学生写不好的也出示,分析不足之处,然后朗读优秀的,分析好的原因,让学生真正学到方法。而我是评点了优秀学生的句子,而忽略了要提高写得不好的学生的写作能力,没有做到培养全体学生。
教师要学会如何缓解学生公开课的心理压力,让公开课如同平时课一样,将学生的理解和最好状态展都现出来,因此这就对教师的课堂运作能力要求很高,教师不仅要有专业素养,还要懂得心理学知识,让学生在一个轻松和谐的氛围中,自觉地展现才华,这样学生的思维活动将更顺畅,学生的灵动性更好,就像有位老师在课前指导学生放松:深呼吸,呼出一口气,露出最满意的笑容,一起大声喊:加油、加油、加油。在这样情境下的学生肯定比板着脸的教师的学生发言踊跃、思维活跃。
这样的反思令我重新认识、理性分析课堂过程,总结优缺点,从而提高教学总结能力。
五、与名师的对话
所谓“站得高看得远”,名师对课堂的把握、问题的理解有独到的见解。事后我和名师交流思想,他先让我谈感觉谈思路谈复习课的上法。然后他指出复习就要把文本的基础知识、内容、主旨、写法、语言做简要回顾,模块复习课怎么上?两篇课文的共性的内容、内涵、语言特点应该分析到位。同样是复习课,形式可以多样,有位老师是这样设计问题的:如果你是老师,你要出哪一段考学生,提什么问题,让谁来回答。学生的主动性就体现了,无论出卷的“老师”还是回答“老师”问题的学生都能做到很好的复习,同时体现出卷的“老师”的提问水平及回答“老师”问题的学生的概括能力和对文本的掌握能力。同时课堂机智很重要,上课要备多案,灵活运用。真正的课堂教学应该以学生为主,按照学生的思维灵活调整课堂的流程。这就是优秀教师、名师与一般教师的最大的区别。教师还要多读理论著作和研读优秀教案,在理论和实践中不断完善和提升自己,活到老学到老,不是没有时间而是没有真正静心读书的意愿。通过这样的对话和交流,我的专业修养得到了熏陶和升华,我更深入地理解了复习课,进一步把握了课堂的过程。
六、总结
一节课必定有缺点,通过不断的磨课,不断接近完整但还没有完美的课。这让我联想到一个案例分析题,一位中国特级教师的一节近乎完美的课,整节课老师语言精炼,教态从容,学生回答踊跃且回答很有水平,教学过程非常流畅,教师刚结束课堂教学下课铃声也响起,中国同行评价很高,可西方专家却只说“不理解”:学生都回答得很好,看起来学生都懂了,都没有问题了,还要上课干什么呢?是啊,新课程理念中要求“发展一切的学生”,要求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主动地、富有个性地学习,而学生是不懂不回答,教师就会怨形于色于言辞,学生则更是一声不吭,如此恶性循环,课堂效果将更差,课堂的有效性更不能体现。
因此教师就应该借助这样的检验性挑战性的课堂教学,学会学习、学会教学、学会整理、学会反思、学会自省。通过反思,通过研究,不断更新教学观念,改善教学行为,提升教学水平,同时形成自己的观点,设计出适合自己的更有助于学生发展的教学方案。拥有这样的经历的教师必定是拥有生命中最好的成长礼物的教师。
参考文献:
[1]余文森,郑金洲主编.新课程语文教与学.福建教育出版社.
[2]傅国亮主编.与名师为友.高等教育出版社.
课堂内外范文第6篇
一、整体把握
课内与课外是一个有机的统一体。教师一方面应该充分利用学生从课外获得的生活经验激发他们课堂学习的兴趣,并借助这些生活经验获取新的数学知识和技能;另一方面教师要引导学生将课堂中学到的数学知识和技能及时应用到课外生活中去,解决身边的数学问,感受数学在现实生活中的作用,体会学习数学的价值。例如,教学“找规律”一课时,我引导学生做游戏,让学生比比在较短时间内谁记的数据多,先出示一组规律非常明显的数据让女生记,再出示一组规律隐藏的数据让男生记,结果可想而知。伴随着男生不公平的呼声,我没有解释,只是追问:“真的没有规律吗?”学生在不服气、不明白和期待中,开始了“找规律”的学习。在学生懂得如何找规律时,我再次出示第二组数据:“回过头来看看,这组数据真的没有规律吗?试着找一找。”学习了找规律的知识后,学生很容易地找出了这组数据中隐藏的规律,开心地享受数学的神奇美。课后,我让学生去寻找隐藏在生活中的规律,如日出日落、春夏秋冬等等。学生由课堂走向课外,去实践、去体验,使之和谐共生,恰到好处。
二、课堂中学生活数学
数学家华罗庚曾经说过:“宇宙之大,粒子之微,火箭之速,化工之巧,地球之变,日用之繁,无处不用数学。”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注意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知识背景出发,联系生活讲数学。数学源于生活,教学中一旦把应用与生活联系起来,既能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又便于学生理解意。如到商店购物,看打折的广告宣传牌,到家电市场买家电……学生如身临其境,与其说是解答数学应用,还不如说是在做身边的一件事情,是在尝试用数学思维方式观察生活。例如,教学百分数应用时,我设计了这样一道习:“一套故事书共四本,甲书店打八折出售,乙书店买三本送一本,小***要买这套故事书,他到哪个书店去买可以便宜一些呢?”学生们兴趣盎然,这就是数学生活化所带来的变化。教师也可以引导学生关注生活,使学生发现生活的丰富多彩,做生活的有心人。如我们看到各种车轮都是圆的,杯子、水管、井盖等的外形也是圆的。为什么要做成圆形呢?仅仅是因为圆能给人以视觉上的美感吗?带着这些问,学生们兴趣盎然地开始学习“圆的认识”。
三、课堂外过数学生活
数学就在我们身边,举目望去、信手拈来,到处是数、形、大小、长短、位置、分类、加减关系等数学信息。“我们去植树”“测定方向”“你能跳多远”“小小商店”“愉快的周末”等内容让学生认识到数学就在自己身边,教师要让学生知道,数学活动不以下课铃声结束而结束。例如,学习“认识人民币”这节课后,我布置了一个实践活动:“放学后,请小朋友在爸爸妈妈的带领下,到超市自己试着买东西、付钱,好吗?”通过活动,学生在买卖商品中掌握了人民币的有关知识,提高了社会交往和实践的能力。再如,教学“利息和利率”一课时,利用活动课的时间带学生到银行参观,并以自己的压岁钱为例,让学生模拟储蓄、取钱,寻找符合实际需要的储蓄方式。学生在生活中运用数学,把学数学真正变成一个做数学的过程,实现数学教育的最终目标。
四、数学阅读成就课堂内外
作为数学教师,总喜欢把一部分对数学不感兴趣、上课怕动脑筋、怕做数学作业、考试成绩较差的学生列为“差生”。其实,他们只是不理解意,数学语言发展水平比较低,对数学语言信息的敏感性差,思维转换慢,从而造成知识接受质差量少。数学阅读,不仅有助于数学语言水平的提高及数学交流能力的培养,而且能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有效成就课堂内外。我发现一名数学成绩不好的学生谈到数字就头痛,于是我从数着手,引导学生阅读数的起源、古代各国的数的写法、阿拉伯数字的发展历史等等。学生们纷纷找来素材,在课堂上进行了一次“数”的交流,如古巴比伦数字、古中国数字、古罗马数字等***片展示及文字说明,让学生穿越时空,亲历了一场数的演变史。学生读了这么多的课外资料,发现数学是那么的有趣。借助数学阅读重现历史,让学生认识到数学的博大精深和文化价值及数学的内在魅力与巨大作用。
课堂内外范文第7篇
关键词 翻转课堂 英语教学 自主学习 教育信息化
1国外相关研究现状
翻转课堂最初是以哈佛大学Eric Mazur教授所倡导的同伴教学(Peer Instruction)为雏形。
翻转课堂概念的最先提出是在2007年,由美国的科罗拉多州林地公园高中两位化学老师Jonathan Bergmann 和Aaron Sams提出来的。这两位老师把自己的讲课录制成视频来帮助缺课的学生,以便他们能跟上其他学生。同时,他们利用PowerPoint或其它软件录制课程视频,然后放到YouTube上供大家观看。令他们意想不到的是,不仅缺课的学生会观看视频,其它没有缺课的学生也会通过观看视频来巩固所学。这个过程有助于教师更好地了解学生并根据需要采取适当的教学方法和作业来指导学生。另一个变化是,他们的角色也发生了变化。以前的重点是放在教上面,而现在,教师把学生们分成小组,并通过观察来确定哪一组的哪些学生需要更多的帮助和指导。
翻转课堂作为一种教学模式,最先引起人们普遍关注的是萨尔曼・可汗(Salman Khan),最初他为了指导亲戚小孩数学而录制教学影片并上传网络 。后来,他在自己的TED talk中提到了这一概念,并提供了各种学科主题的学习视频。通过可汗学院(Khan Academy),学生可以在家看课程视频,到学校里做家庭作业。很快,可汗学院成为教育者实施翻转课堂的获取相关资源的主要阵地。其它类似的还有Code Academy, Learners TV TED Talks 以及TED的一个新的分支叫做TED-Ed, YouTube, Teacher YouTube, Vimeo, itunesU, PBSmedia, Annenberg Learner和Open Education Resources(OER),这些组织机构都是翻转课堂教育资源的热门来源。
创办人萨尔曼・可汗(孟加拉裔美国人)拥有麻省理工学院的数学学士与电机硕士学位,以及哈佛大学的MBA学位,曾从事金融业。为了帮助住在远处的亲人,他试着把自己的教学影片放上网络,主要是在YouTube网站。由于受到广泛好评,相关影片观看次数急速成长,受到鼓励的萨尔曼于2009年辞去工作,全职从事相关课程的录制。目前已有自己的***网站。该机构曾获得2009年微软教育奖,2010年谷歌“十的一百次方计划”教育项目的两百万美元资助。 可汗学院的相关教学视频部分已经在中国的网易公开课中获得翻译。
可汗学院(Khan Academy)是萨尔曼・可汗在2006年创立的一所非营利教育机构。机构通过网络提供一系列免费教材,现于Youtube载有超过5,600段教学影片,内容涵盖数学、历史、医疗卫生及医学、金融、物理、化学、生物、天文学、经济学、宇宙学、有机化学、美国公民教育、美术史、宏观经济学、微观经济学及计算机科学。后来影片内容慢慢扩及各科,成为今天的“可汗学院”(Khan Academy)。至今,每月都有超过百万名学生会上网来使用可汗学院,影片点阅次数高达四亿七千万次,影响力愈来愈大。
爱达荷州在2011年立法通过,中学毕业47学分中的2分必须为线上学习课程,而2013年可汗学院的课程会在二十多所公立学校采用。
2013年开始,可汗学院开放给世界各国,将其本站翻译为各国自身语言,完成后并可以随时进行多语切换,从而提供全球一致的学习体验。“台湾关键创新教育协会”为华语地区的主要推动者,目前“可汗学院中文翻译计划”共有超过500名志愿工作者投入,并持续招募翻译及校对者。
克林顿戴尔高中(Clinton dale )是翻转课堂实践的一个典型案例。2011年,在美国的密歇根州,克林顿戴尔高中的教师们在所有的班级里实施了翻转课堂授课。校长Greg Green努力帮助教师们推行翻转课堂计划。他同社会学课程的教师们一起研究翻转课堂。用同样的教材和作业对两个班进行试验,一个班用翻转课堂的模式授课,另一个班则用传统的教学模式授课。在翻转课堂的班级中,有许多原先考试不及格的学生,有些学生甚至多次不及格。20周后,进行翻转课堂教学的班级超过了传统教学模式的班级,并且,翻转课堂班级的学生成绩没有低于C+的,而之前1个学期该门课程的不及格率为13%。采用传统课堂教学的班级则没有变化。
克林顿戴尔高中之前在美国当地是被列为全州倒数5%的学校之一,而当采用翻转课堂教学模式之后的第二年,该学校的排名上升到正数第九位。英语课的不及格率由原来的52%降为19%,数学由44%降为13%,科学由41%降为19%,社会学则由原来的28%降为9%。
该校2011年以后,学生考上大学的比率由2010年的63%升到2012年的80%。
教师们发现3-6分钟的视频短片对学生是最有效果的。授课利用的听力录音,阅读材料,以及教学视频等资源来自于可汗学院,TED以及其它一些翻转课堂资源网站。
如今,翻转课堂这一概念已经被全世界各国的中学和大学实施和采用。这一想法最开始出现在中学,后来被引入大学。在很多这样的大学里,学生们不但成绩考得更好,而且他们更满意于这种教学模式。这种模式能帮助学生提高信息的读写能力和批判性思维技巧,而这两项是21世纪教学培养的两个重要方面。
2国内相关研究现状
笔者对知网进行搜索,其中关于“翻转课堂”的文章为7076条。关于“大学”“翻转课堂”的文章为702条。关于“高职”“翻转课堂”的文章为625条。关于“大学英语”和“翻转课堂”的文章为537条。关于“高职英语”和“翻转课堂”的文章为214条。从搜索结果来看,国内对于翻转课堂的研究已经有了一定的经验。关于翻转课堂的研究主要还是集中在中学,而大学相对较少,而在大学中,高职又比普通大学少。关于英语课程的翻转课堂的研究,高职要比普通大学少很多,不到普通大学的一般。
中学方面,目前积极进行实践并取得了良好效果的有山西运城新绛中学、重庆聚奎中学和深圳南山实验学校。其中重庆江津的聚奎中学是最先在国内开展颠倒课程教学实验的。
2011年,重庆江津的聚奎中学最先在国内开展颠倒课程教学实验。该学校运用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在其中学课程中实验并取得了较好成绩。这同时也引起了国内学者对颠倒课堂的兴趣。聚奎中学的做法是,教师先将制作好的教学视频上传到学校的服务器中,学生在课前通过平板电脑观看视频,而课堂中更多的时候则用于讨论和交流。聚奎中学认为课改总是自上而下的进行,广大一线教师和学生往往是依令行事,并无多少话语权。课改的制定者对宏观的教育理念研究得比较多,对教与学的现实往往缺乏深入和具体的感知。他们认为应该从培养学生核心竞争力,办学特色出发来推进新课改。他们最终借鉴翻转课堂模式,用技术帮助学生个性化学习并取得了很好的成绩。通过实验,发现的问题有:普遍问题如网速太慢,***费时,长时间观看对研究,耳朵产生潜在损害;教学方面有教师普通话不标准,内容死板,语言单调,没有足够时间看视频和完成作业等问题;其它还有管理上的问题以及不同学科所遇到的一些特殊问题。这些问题的出现说明教改还不成熟,但最终的调查显示,教师们和学生都非常赞同这种模式。
大学方面,翻转课堂在高职英语课程的研究相对较少。而由于英语课程的特殊性,翻转课堂的实施相比其他课程难度更大。主要存在以下几个方面:
(1)学生的学习主动性难以调动。
(2)信息技术条件还不够完善。
(3)课堂活动设计方面可参考的经验较少。
(4)与高职英语课程相关的视频资源非常少。
(5)传统的评价模式难以改变。
3国内外相关研究综合分析
通过对国内外相关研究的综合分析,可以得出如下结论:
(1)翻转课堂无论在国外还是国内都取得了很好的效果并得到了推广。无论国家,无论学科,无论是中学还是大学,翻转课堂模式都取得了一定的成绩,受到了广大老师和学生的认可。
(2)国内对于翻转课堂的研究也很多。特别是在中学阶段,关于翻转课堂的研究比较多,而大学相对较少。在大学中,高职又比普通大学少。翻转课堂在高职英语课程上的运用研究正处于起步阶段。
课堂内外范文第8篇
港口海事处辖区的危化品种类众多,数量占珠海辖区的64%,港口海事处通过实行网上申报、审批和电子签证,与珠海海关、检验检***部门签订信息交换战略协议,共享危险品船舶信息,加强载运危险品船舶的安全监管。
危防精品课堂
每一堂课都会由主讲人精心准备一个课堂主题。港口海事处总共六个人的危险品监管团队,再加上主管危险品的港口海事处副处长,轮流为其他组员进行“讲课”。近期“课堂”的主题,则是开箱检查难题、国际危险品监管规则。
“这个课堂的开展,对于内部人员危险品检查技能水平的提升,以及外部人员危险品管理技能水平的宣传和培训,都有着很大的促进。”港口海事处副处长周竹***对本刊记者说道,危险品精品课堂是去年“五精海事处”建设下开设起来的课堂,其最主要的目的是让大家能够坐在一起,把平时每个人在工作中遇到的问题汇集起来进行探讨,通过小组成员的头脑风暴,把危险品的检查管理做得更规范。
而与辖区海事危险品管理业务有关的相对人涉及面较广,有装箱企业人员、、船舶、船员等,港口海事处的危险品精品课堂通常也会吸纳他们参加交流、讨论。精品课堂也是在港口办事***务大厅抽空来进行,所以其时来***务大厅办事的相对人,也常常会参与进入讨论之中。
据周竹***介绍,在危险品精品课堂上,主要讨论一些辖区内危险品监管风险较大的问题,其可能会造成重大伤害和严重损失,并给企业人员带来较大事故责任。比如混合芳烃的管理,“任何一种危险品,其装船都是要符合一定条件的,比如说硫酸、二甲苯、醋酸等化学品。”而混合芳烃作为一种混合物,因为组合物质的不同,而造成船舶单航次货品性质不固定,但这又是高栏港港口常见的货物。
港口海事处对混合芳烃的管理首先是审批环节,据介绍,危险品进入港口,船舶、码头都要具备相应的条件。从业人员、申报人员、船员都要掌握货品的相关知识,包括性质防护和后期处理。混合芳烃成为危险品监管工作中的一个难题,所以港口海事处危防小组专门开展一次相关课堂,讨论对其如何进行审批监管。在课堂上,港口海事处海事人员提出,在检查过程中发现有的企业为了申报方便,直接把混合芳烃申报为汽油,使得船舶装载存在极大的安全隐患。因此,港口海事处随后与珠海海事局危防处进行合作,规范了混合芳烃审批监管流程制度。
对于危险品现场检查的重点,以及容易出问题的地方,如油船、化学品船和液化气船等,港口海事处危防小组成员在精品课堂上一起讨论,使得检查中容易出现的一些盲点逐渐得到发现和规范,对于提升海事人员的业务素质和提升辖区的监管水平都有着极大的帮助。
功夫更在课外
港口海事处辖区的高栏港现有危险品码头13座,年进出口危险品船舶将近4000艘次,危险品种类有120多种,年吞吐量达2900万吨。港口海事处实行网上申报、网上审批和电子签证,加强载运危险品船舶的现场监督检查。
同时,港口海事处分别与珠海海关、检验检***部门签订信息交换战略协议,共享货主、货品、承运人、托运人、收货人等信息。确保对危险品的前端治理和源头管理,查处瞒报、漏报行为,确保危化品船舶的安全管理无事故。
据港口海事处船舶监督科相关负责人介绍,对于危险品的监管业务,主要是危险品申报网上审批和船舶防污作业的审批,此外,即是现场检查。“目前港口海事处比较有特点的业务是开箱检查,主要是为了防止谎报、瞒报和错报。”
确定目标箱有四个途径开箱检查之前,港口海事处工作人员一般掌握的辖区危险品货主信息和船舶动态系统申报信息进行筛选。通过现场检查,主要看货品包装是否正确、是否出现泄漏和破损、是否妥善系固、是否正确标记等。与高栏港检验检***签订危险品进出口的监管协议,双方定期通报危险品进出口贸易的信息。此外,通过、码头等各方面,提前获悉集装箱装载的货物信息。
对于危险品的开箱检查主要是为了查处谎报、瞒报,以及完成2%的开箱检查率。“看危险品的包装是否符合国检要求,包件是否出现渗漏,标志标牌是否符合要求,以及核查申报货物的情况。”
鉴于去年天津危险品爆炸事故的教训,同样作为危险品集散地的珠海港,加强对危险品监管的频率和力度更是必不可少。
对于船舶集装箱的管理,一是集装箱船的系固问题,“去年寒潮大风期间,在其他辖区,也有发生集装箱因为没有系固而坠海的情况,造成了一定的安全事故。”因此,港口海事处最近也在开展船载集装箱系固和积载隔离的专项行动。“船载集装箱的正确积载隔离,合适的安全系固,事关船舶的航行作业安全,以及海上事故的应急处理。”
另一方面,辖区内载运危险品集装箱的标牌和箱内货物包装标识也存在着一定的问题。通过现场的检查发现,进口的载运危险货物集装箱均存在一定程度的标牌张贴不规范或缺失问题,以及包装标志不全等情况,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
上述问题通过港口海事处近期的专项检查,得到逐渐发现并予以纠正,集装箱载运船舶的安全监管也日益规范。
“由于高栏港的海流状况比较复杂,航道泥沙回淤比较严重,产生的浅点也很多,所以船舶出现搁浅隐患很大,在船舶应急方面有一些印象深刻的事情。”周竹***说道,在2010年时,有一艘五万吨级的台籍油船在辖区进港的时候搁浅,如果触碰到礁石出现油料泄漏,后果不堪设想。
周竹***在当天晚上八九点左右接到应急事故处理的电话,“首先是要评估事故可能产生的后果,然后是探讨如何采取措施让船舶脱浅,最主要的办法是让船舶进行减载,然后等待潮水上涨而脱浅。另外也考虑了多种备选方案,比如找其他船来进行过驳。”同时,通过调派海事船对水域进行监控,以防船舶上的油品出现泄漏。所幸的是,通过采取这些措施,搁浅船舶到半夜涨潮最高之时最终浮了起来,顺利地消除了险情。
供油船的监管也是港口海事处的工作重点之一,按规定,船上用油的闪点一定要高于60度,这样发生船舶爆炸事故的概率才会变小。因此对于供油船的油料,闪点要在60度以上。其次,供油船还存在环境污染的问题,排放尾气的含硫量需要控制在4%以内。
课堂内外范文第9篇
360°NEWS
超过三分之一的高中生感冒频率过高
鲜语录
世博一代
iSPEAK CHiNA:镜头下的中国人
2010年《课堂内外》高中版再助读者进入美国常青藤名校
《课堂内外》高中版2009—2010年度思想者征文获奖名单
高中策略:“不务正业”上好大学
我进清华绝非“临门一脚”
2010年高考状元“最行录”
我是中西教育结合的矛盾产物
最忆是中南
大陆交换生在台湾的生活(一)
高球美少女孙思文:我打的不是高尔夫而是人生
德国网友把我“骗”成朋友
少男系女生VS少女系男生
趣味***说
曰系美眉の梦幻游び场
“可白”妈妈的软陶世界
世界是圆的
360°News
长江师范学院
四川外语学院
思想词汇
长安大学
中日韩美四国高中生:谁比谁更牛(上)
西南***法大学
我们为什么放弃高考
IT GIRL叛逆并时尚着
元素精灵F4 《完美国际》的最新偶像组合
美术社团里的男生和女生
二流半大学的不二生活
美国加州:阳光照耀的留学生活(五) “同居墨女”露希娅
趣味***说
魔术“假”的真艺术
刘谦:奇迹的魔术师
我们挖到了高中的“第一桶金”
日本涩谷街头的偶遇
不要以文学的名义损害我们的青春
找一个人说话
360°新闻
汪晓宇 会开飞机的国际高考女状元
少年班30年 走在指责与争议声中
音乐盒 预约的浪漫
我在美国高中的国际交换生生活
留守“90后”——我在故乡守望孤独
拒绝恶劣的商业浪潮
青春是一笔张狂的幸福
亮出你的旗帜 发出你的声音 我是“90后”——大型主题征文
只是想有个人来陪
“但丁”是不是蛋糕加布丁
乐活奥运
奥运选手:前世今生的传说
奥运生活:最不靠谱的全猜想
奥运广告:我们的智商比你还高
奥运蒙太奇:人人都是导演
趣味***说
16岁高中生的“网络竞技”
课堂内外范文第10篇
一、“生生对话”需要在课前预设中关注
语文的人文性和工具性要求语文课堂重视用丰富的人文内涵来影响学生,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这就需要教师立足社会生活,开辟学习资源,以更好地引导学生进行彼此间对话。因此教师课前备课时要充分考虑学生因素,围绕“生生对话”来进行课前的预设。
教学问题是课堂教学主题,也是学生挖掘文本的牵引力。教师在预设教学问题时要考虑到学生能够在课堂活动过程中积极参与,对话时有话可说。预设的问题要学会换位思考,既要从学生实际年级和年龄阶段出发,又要结合学生回答问题时的知识层面和心理因素。如在设计邹韬奋的《我的母亲》的教学内容时,为帮助学生理解文中结尾三段在文中的作用,教师在预设中就换位思考来提问:“同学们,文章最后三段写了什么内容?如果删掉它,你觉得作者的情感上有哪些缺失?请说说你的理由。”设计这样的问题能够让学生设身处地的思考,从而产生对话的空间,抓住文中的材料和自己的理解各抒己见。只有充分体现生本意识,具有弹性和灵活性,才能够真正有利于“生生对话”的开展,学生学习兴趣会更大程度上得到激发。
二、“生生对话”需要在课堂生成时引领
语文课堂上学生的参与度是新课改所特别关注的,教师要创设好对话的情景、明确对话话题,放手让学生进行对话交流,让学生能充分发表自己的看法以及辩驳他人的观点。但是在课堂教学中常常会出现一些意想不到的情形,此时教师千万不要让它轻易滑过,要善于紧密围绕生成性问题激发和引导,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把学生的对话在文本教学的展开中推向纵深。教师决不能做一个旁观者或和事佬,而应该是一个善于激励的引领者,以创造性的语言引导学生展开并深入生生对话,以多元化的评价激励学生积极参与生生对话。
在讲授《明天不封阳台》的主题思想时,我问学生:“同学们,这只鸽子对我如此的防备,且惊恐万分是什么原因呢?”学生大都围绕“因为它受伤了,怕有人伤害它”回答,紧接着我追问学生:“请大家结合生活谈谈对‘它对人类提防戒备’这句话的理解。”学生们七嘴八舌地讨论开来,有学生讲到“人类应该爱护大自然”。我就抓住这个难得的生成问题问学生:“生活中你怎样‘爱护所有的自然造化,爱护一切有益的生命’呢?”这一问课堂里马上热闹起来,有学生回答道:“文中说道那咆哮的洪峰,那焚毁的山林,那流失的水土,那龟裂的农田,分明是大自然对人类发出的一次次呐喊,一声声哭诉。所以我觉得我们人类应该不乱砍乱伐,应该保护动物,与动物交朋友,多跟动物接触,平时多种植树木。”“是啊,我们学生还应该做到不践踏草坪,提高素质。”“日常生活中,我们不要乱扔垃圾,做一个文明的市民。”课堂教学中生成性问题能促进“生生对话”的开展,“生生对话”同时也能促进课堂生成的深入。课堂生成不是教师催生出来的,而是在师生对话和“生生对话”中妙手得来的,同时学生的思维能力在相互的对话中更能够得到勃发。
三、“生生对话”需要在教学反思中重现
教学反思是教师进步的阶梯,每一堂课之后教师都需要及时地进行教学反思。此时让课堂上的“生生对话”再现,是对课堂教学中“生生对话”过程的再次审视和提高。教师可以针对课堂中“生生对话”的内容进一步补充,对存在的问题更深入地思考。以下是《背影》课堂教学片段:
师:四次描写父亲“背影”的内容,同学们读出了怎样的情感。(生成问题)
生1:第一次和第四次我读出了父亲的辛酸和生活的艰辛。
生2:第四次我读出了作者的自责之心。
生3:第二、三次我读出了作者对父亲的感激之情。
生4:我读出了父子情深。
师:好,我们读最后一次“背影”,联系生活谈谈感受。(再次生成问题)
生5:我读着读着不禁想起了父亲,我想作者跟我有着同样的心声:“父亲,你还好吗?”
生6:承载着悠悠的思念,带着儿子对父亲最诚挚的爱,一行行字跃然纸上。生活中,父爱是无言的,我们往往会忽视父爱,父爱如山,需要我们用心品味。
反思:这节课围绕“背影”展开对话,学生参与积极性高,人数也较多,尤能紧扣“流泪”深入交流,从小处入手分析这世间伟大的亲情。虽然这节课学生的对话发言比较多,这也是学生与文本内心的对话交流,但生生之间实质的对话却较少,还没有提供一个更好的话题让学生在对话交流中相互补充和提升,更缺少相互的质疑和辩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