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营管理论文范文第1篇
1.1运营支撑系统的介绍。
现行的IT支撑系统,它在结构上已经比较简单,它的结构已经与传统的截然不同,通常只包括管理支撑系统(MSS)、业务支撑系统(BSS)和网管支撑系统(OSS)三大部分。
1.1.1系统构架布局的介绍。
在我国电信运营系统构架布局中,它们的管理模式已经改变了传统的模式,现在是以省公司的方式,这样维护单位也必然由省公司负责,作为省公司,它的主要功能应用原则,是负责通信管理、决策和服务职能的具体实施措施,这样在省公司管理模式中,管理支撑系统就应具有管理职能的模式,然后才能根据实际需要,对本省辖区的所属各市级公司进行具体的规划。这样才能对省公司的各市级电信运营单位,需要运用IT支撑系统,来实施市场营销和客户的维护工作。
1.1.2运营商IT支撑系统。
对运营商来讲,它的IT支撑系统的技术,它的主要形式是业务系统、管理系统和网管系统等不同形式。它的系统可以直接进入到各子系统进行登录。现代的管理模式的数据层模型,由于数据的输入是由各系统各自不同的录入。因此系统在使用时是应该具有***的功能。
1.2运营商IT支撑系统的不足
1.2.1基础数据数量庞大。
运营商IT支撑系统在战略规划中占据了重要地位,电信企业思考和战略决策制定,融合了业务支撑系统与运营支撑系统,同时需要网络建设思路的建立决策,是一个综合的业务运营和管理平台。由于目前电信运营系统还不完善,尤其各个子系统还没有建立有效沟通,这样对于电信系统,表现结果就是数据共享性较差,这样就不利于实施有效管理。
1.2.2系统构造复杂内容建设分散。
电信业的发展,近年来建成许多OSS系统,这一运营系统的建设,完成了一个非常复杂的子系统。由于使用IT系统的子系统众多,它们有许多网管系统,由于在应用中具有不同的应用,就会在使用时,表现出协调性的不良,也可能造成系统的构架分散。
2电信运营商运营的系统建设
2.1IT系统资源动态管理与其及时性和共享性。
IT系统资源的种类繁多,但在使用过程中,主要包括硬件资源和软件资源。对硬件资源来说,主要包括系统中的主机、存储设备和网络设备等,软件资源包括数据库、中间件、应用软件等。随着业务的发展和新产品的更新,电信运营支撑系统逐步完善和成熟,资源数量也急剧增多,科学地规划并实施系统资源的动态管理显得更加重要。
2.1.1建立信息共享的IT系统资源数据库。
在运营商建立系统资源数据库,对于这一数据库,可以对不同的公司对其需要的进行查阅和对其进行维护权限,这样就可以利用统一的维护平台使数据可以共享。这样就可以根据管理和系统需要制定合理的资源数据登记表,就可以随时得到记录内容,这些内容信息可以包括设备型号、技术参数、IP地址、使用年限、安置地点的资料,这样就可以使系统达到对设备进行动态更新,也可以检查记录的随机登记。
2.1.2制定资源变更的工作流程。
为了保证系统资源维护工作,需要经常的变更使用问题,因此必需先要做好流程管理。第一,要实行资源的变更审批。如新业务需改变重启,就需要维护人员,先要提交变更的申请,然后,当审批人的申请被通过,才可以实施变更的功能,同时可以对变更的过程实施记录。第二,需要实施系统的预警管理,这需要预先设定预警的阀值,这样维护人员,就可以根据硬件维护人员的预警阀值分析,采取相应的措施保证设备的正常应用。
2.2建立系统故障追踪系统。
IT支撑系统在电信系统,可以运载众多业务和实时性要求很高的需求,在正常运作中,就可能会出现系统故障,如果经常发生故障,就会影响IT支撑系统的运营效果。因此,第一,要制定系统故障的管理办法。要对故障管理做出要求。第二,要建立故障跟踪模型,就可以强化后续工作控制。有利于对于故障模块定位,通过建立故障跟踪模型,就可以明确跟踪的重点等,然后就可以由直接维护人员进行维修,这样就可以对系统进行信息登记。然后通过故障部门整合故障,就可以对其进行统一分析和跟踪管理,结合实际情况解决故障问题。
2.3建立完善的需求流程和管理系统。
随着我国电信运营商的迅速发展,电信产品已经得到高速发展,同时由于其业务部门对IT需求的扩大。使其在需求中,就要实现许多相关技术的过程,其中包含对需求的确认、系统的开发、需求的测试、系统的验收和需求更新等。因此必需建立管理模型化,就可以实行各种类型的规范化管理,使系统可以达到快速化、准确地实现电信运营商IT支撑系统的运营管理。第一,需要实现流程对规范化。这对于各个流程,都要求进行细化,尤其要对操作人员权责进行规范。第二,需要操作人员在工作衔接中要规范操作过程。当工作流程的上家完成工作时,系统要自动提醒下家接手。第三,在操作中,需要实时信息记录。对于需求模型要设定固定流程,这样就可以记录完成的情况,就可以要求对工作人员,在一定时间内完成归档信息的记录和提供查询业务的记录。第四,在操作中,需要变更管理。对于版本和系统要有专人负责,对需求项目的测试文档、技术参数和系统升级要建立共享制,这样就会方便维护管理和升级工作的开展。
3结束语
在电信运营商IT支撑系统的运营管理中,运营商需要提高运营管理能力。同时建立有效的支撑系统,这样就可以为电信部门提供通畅的业务咨询,就可以极大地提高电信运营管理的能力。
运营管理论文范文第2篇
ACTR获得迅速发展得益于新任总经理的努力。2002年新管理层组建时正处于ACTR发展低谷,尽管新任总经理缺乏公交运营经验,但他懂得企业管理。他上任适逢ACTR新的5年规划刚启动,于是他同咨询公司和工作人员紧密合作绘制了ACTR新的发展愿景。管理层继续寻求积极主动的新机遇。新的领导层注重培养与当地商界、***界及地方社区领导的关系,取得他们的信任;注重围绕社区大学、旅游、通勤等提供特色公交服务;同步开展服务质量提升和客源培育工作。经过不断努力,ACTR的公交服务得到社会各界的一致好评,业务拓展8个月就使客运量增长40%,还从社区大学、地方***府和UnitedWay公司等不同途径获得资金支持。从服务方式看,ACTR经营固定路线、通勤及需求响应多种服务,具体包括从Middlebury到弗金斯Vergennes和布里斯托尔Bristol之间的两条可绕弯型固定线路、两条分别往南北方向到毗邻县域的通勤公交线路,以及一条在明德镇Middlebury环绕全镇至明德社区大学校园的柔性线路Flex-route。由于当地徒步登山、滑雪和丛林漫步等旅游项目久负盛名,ACTR开通滑雪场、休闲旅游用品商业中心、登山旅游景区及主要丛林漫步地之间的公交线路。ACTR围绕旅游和高校开展服务,与当地***府和社区大学形成良好的合作伙伴关系,还充分利用交通区位优势与拉特兰市和伯灵顿市的公交企业协作。ACTR的创造性工作之一是开通与毗邻两个县相衔接的通勤公交。同时,ACTR与州运输公司AOT合作在辖区内建设公交换乘中心和维修保养厂、共用后勤保障设备与维修服务,并将这一项目与周边的商业、住宅、学校进行综合开发。
二、***府控股企业开展广泛合作
TRAX是负责德克萨斯州东北部鲍伊、卡斯、台达、富兰克林、霍普金斯、拉马尔、莫里斯、红河和提***斯等9个县的农村公交企业,服务区域与阿肯色、路易斯安那和俄克拉荷马三州接壤。TRAX是当地***府控股Ark-Tex集团的子公司。TRAX有总经理、运营总监、调度中心经理、机务经理等4名管理人员,人力资源和会计人员由Ark-Tex集团公司职员兼任。依托联邦***府实施“医疗补助计划”,TRAX公司于2006年成立,主要为周边9个县的农村居民提供需求响应公交服务。由于医疗保障运输服务取消,TRAX很快就失去了配套当地提供农村公交的资金来源,迫使TRAX为企业生存而变革。显然,失去原有医疗运输保障业务是推动企业革新的动力。基于经营理念转变,TRAX成功获得多个联邦公交管理局根据SAFETEA-LU法案设立的解决中低收入家庭成员通勤问题的JARC(jobaccessandreversecom-mute)计划和提高残疾人和无收入人群公交出行便捷性的NewFreedom计划资助。此外,TRAX还积极开通从德州帕里斯至芒特普莱森特的支线公交,以与灰狗公司的城际班线相衔接。通过业务拓展,TRAX结合当地地理位置和需求特征,提供着从常规公交到人性化公交的多种运输服务,在农村以需求响应形式开辟上下班通勤公交,在小城市提供电话预约服务,在其他客流较大地区开行固定路线公交。尽管最初从Pilgrim’sPride鸡肉加工厂和沃尔玛获得资助以保障企业的公交线路正常运营,但TRAX管理层意识到,尽管非传统型公交服务市场可以获得部分资助,但开展传统公交服务可以从***府及其他拨款单位获得更多支持。因此,管理层以积极创新的态度与得克萨斯州运输厅的合作,申请联邦及州的公交补贴构建通勤公交网络和为周边9县的残疾人提供需求响应服务的公交业务。TRAX还进一步与高校、社会保障机构和地方***府建立了良好的合作伙伴关系。TRAX与企业、***府和其他机构开展广泛合作,其中不少大型企业(如沃尔玛、肉禽加工厂、社区大学、灰狗公司、人权组织以及特克萨卡纳班线运输公司等)。从原来的医疗运输保障提供商到农村公交经营者的转变,TRAX用了3年时间,不断拓展业务开行了高效率的班线服务,为当地社区提供了不同的运输解决方案。真正的创新是TRAX针对社区和乘客进行服务拓展,实施“公交车会议室”这一新措施。针对当地农村居民居住分散、公务会议召开不便的现状,TRAX为运营区域内各镇提供“公交车会议室”服务。即为根据参会者居住地分布开通专线运输服务,会议在公交车上召开,参会者就不需专门到指定会议地点集会,这一服务创新使得通常仅有2~3人参加的公务会议转变为最多有25人参会。此外,TRAX还不断进行技术创新,企业拥有多功能辅助客运服务运营支持系统软件,能实现车辆自动定位,装备了移动数据计算机系统。TRAX还在新建成的公交运营与管理中心装备企业运营所需的大量新技术装备。
三、专业运输企业社会化转型
JAUNT是一家为弗吉尼亚州夏洛茨维尔地区6个县提供农村公交服务的企业,成立于20世纪70年代中期,当初主要提供基于社会福利保障的运输服务。到20世纪80年代初,JAUNT为60个社会福利机构服务,90%的运营资金来自社会福利保障这一专业化运输。从20世纪90年代开始,社会福利运输保障预算资金不断下降,大多数社会福利机构终止了与JAUNT的运输合同,原来由该领域资金支持下运输服务的乘客需要利用公共交通系统出行。JAUNT不断寻找开拓新业务的机会,获得了从运营区域外到夏洛茨维尔的通勤公交合同,还在6个县范围内的农村地区开通了沿交通走廊的定制公交,为境内一家滑雪胜地员工开行至夏洛茨维尔公交枢纽的穿梭公交,以及提供通勤公交、冬季流浪汉穿梭公交、夏洛茨维尔市区残疾人辅助公交等服务。此外,JAUNT与辖区内主要医疗机构、弗吉尼亚大学及夏洛茨维尔市公交公司保持良好的关系。目前,保留的“医疗补助计划”相关的社会福利运输业务占JAUNT预算的10%。JAUNT有董事、副主任、业务经理、财务经理、安全和培训经理、社区关系经理等6个管理者,管理48辆运行车辆。不过,JAUNT仍努力完善社会福利运输保障,其业务经理兼职为社会福利机构提出通过资源整合来满足其高峰需求的定制化运输组织方案,推动不同社会福利机构之间的用车计划整合,帮助社会福利机构对运输安全、培训、保险等方面的工作进行规划。定线定制服务是JAUNT农村公交运营管理创新之一,所开行的班次是基于乘客电话预定数量确定开行班次,乘客需要根据约定在指定的公交车站等候乘车。而且,JAUNT针对辖区内每个县的不同需求,制定了不同服务水平和运营成本相结合的多套公交运行方案,便于各县根据所要求的服务水平支付相应的运营补贴。JAUNT已融入当地的各类社会活动中,商、***及地方各界都给予了JAUNT很高的评价:运行高效、管理妥当、优质服务、驾驶员专业素质高、车辆技术状况好。
四、民营公交企业开拓新市场
爱达荷州财富谷公交TVT公司是一家民营非营利机构,成立于1992年。TVT由与当地诊所毗邻的海德斯达公司发起,成立时所在的南帕市有28000人,没有公共交通服务。目前,TVT现已发展为经营峡谷和奥怀希县的农村公交服务。到2000年联邦***府将南帕市和考德维尔市由农村划分为小城市时,TVT已在该县建立了完善的公共交通服务体系。但由于行***区划调整后TVT所在区域的业务归峡谷地区公共交通局管理,TVT失去了65%的资金来源。因此,TVT不得不转而经营爱达荷州西南部亚当斯、大峡谷、埃尔莫尔、宝石、帕耶特、奥怀希、山谷和华盛顿8个县的农村公交,开始在农村和偏远地区推广其服务以获取足够的资金支持。TVT拥有18辆公交车,包括驾驶员在内共有42名工作人员,其中,管理层包括执行董事、董事助理、财务、操作与安全经理和2名业务经理共5人。2010年TVT年客运量达到145914人•次。TVT下辖的山谷社区公交公司运营着15个通勤趟次及麦考尔市的市区线。TVT在爱达荷州帕耶特县和俄勒冈州马卢尔县经营斯内克河公交公司,还经营1条连接山居镇和山居空***基地的固定路线公交服务。此外,TVT为爱达荷县2区和俄勒冈州马卢尔县提供医疗保障计划的专业客运服务,该项服务占TVT公司总业务的12%。TVT为这些农村县的发育障碍者以及个人医疗旅行提供运输。TVT还将公交车租赁给8个县的多家老年公寓,由老年公寓运营调度这些车辆,但TVT会帮助这些老年公寓优化运输方案。TVT还为南帕市娱乐中心执行合同运输任务,每天接送学生。TVT最主要的革新是与辖区内有合作意向的社区一道组建咨询委员会,设计定制服务满足不同群体需要的运营方案,并将方案提交当地***府,***府采纳所提交的运营方案后TVT会先开展示范工程,***府不采纳时则最少将运营推迟6个月再议。而且,TVT推动了对当地旅馆开征床位税,并将税收用于公交补贴。鉴于辖区内旅游业发达,TVT很重要的业务就是开展旅游客运以及为景区工作人员提供通勤服务,其中,农村通勤服务是由2011年TVT将合乘中巴通勤服务作为新的运作模式而发展起来的。基于多年的良好合作,在联邦老年人及残疾人出行保障计划资助下,TVT为老年公寓提供专业运输服务将重新启动。此外,TVT计划将服务区域延伸到格兰吉维市寻求农村公交市场机遇,该城市尚无公交服务。
五、运营管理创新经验
1.积极开拓地方市场
无论ACTR、TRAX、JAUNT和TVT都是美国专业运输服务提供者向农村公交企业转型的代表。这些企业转型中都能立足于服务当地社区开拓公交市场,通过不断创新改变当地***府及社区对发展农村公交的认识,也对当地居民出行产生了重要影响。ACTR成为当地优质公共服务提供商的代表,TRAX通过与社区大学、Lowe’s、沃尔玛和灰狗开展合作在当地扮演着重要的社会角色,而JAUNT改变了当地公交面貌,使社区收益匪浅。
2.注重技术革新
美国农村公交企业创新发展过程中注重科技投入,ACTR是第一个在佛蒙特州使用“谷歌公交”实现旅客信息化,也利用Facebook和Twitter并已开始注重“云计算”应用,成为农村公交企业利用科技提升服务的典范;TRAX、JAUNT和TVT均采用了辅助客运系统软件,配备了移动数据计算机并安装了车辆自动导航系统,使用先进技术在增加车辆的同时不需要增加调度管理人员,同时有利于提高乘客服务质量。
3.注重开展营销活动
无论是非盈利组织、***府控股企业、专业运输公司或民营公交企业,均能够在转型农村公交企业的过程中积极开拓新业务和新合作伙伴。ACTR从一家非盈利组织成长为一个真正的企业取得成功;***府背景的企业TRAX以联邦公交补贴服务为契机与当地不同机构合作拓展新业务,还尝试与当地出租车公司进行业务整合。
4.提供高效优质服务
通过不断培训提升驾驶员专业水平、改善车辆技术状况以保证提供优质服务,是ACTR、TRAX、JAUNT和TVT等美国农村公交企业成功转型的根本保障。ACTR通过不断满足差异化需求,将服务范围拓展至周边县。TRAX构建了新的服务网络,提供定制化服务,针对需求详细规划。
5.多元化筹措资金
美国农村公交企业取得成功的重要原因,是改变了原有单一资金来源,拥有多元化的融资资源,不依赖于任何一个资金源。ACTR、TRAX、JAUNT和TVT都是在充分争取联邦、州、地方等各级***府农村公交补贴***策之外,还与其他社会机构、学校、企业合作,建立多元化融资渠道。随着联邦***府对农村公交财***补贴的力度逐步加大,美国农村公交取得了快速发展。为了总结美国农村公交企业管理创新经验,选取佛蒙特州非营利组织企业、德克萨斯州的***府控股企业、弗吉尼亚州的专业运输企业、爱达荷州的民营公交企业为代表,分析美国农村公交企业实现成功转型的实践经验,将美国农村公交企业运营管理创新总结为积极开拓地方市场、注重技术革新、注重开展营销活动、提供高效优质服务和多元化筹措资金5个方面,希望能对推进我国农村公交发展提供参考。但值得说明的是,由于案例选择的局限性和两国农村公交的差异性,美国相关企业管理创新经营仅可作为借鉴参考,针对不同地区的特殊性还需结合实际情况探索寻找适合自身发展的改革思路。
运营管理论文范文第3篇
(1)不断加强现代通信技术运营管理体系,有利于地开创新的思想交流方式、文化教育方式,以及他们工作中的工作方式、管理方式,更有利于人们不断地创新医疗保健方式、商贸方式、金融方式以及人们日常的消费和生活方式。更有利于将无线通信从固定方式发展为新型的移动方式,从而更进一步方便人们的日常生活。
(2)国家不断地加强现代通信技术运营管理体系,则进一步有利于我国坚持和发展科学发展观,坚持可持续发展战略,并且始终将实现好、维护好和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作为***和***府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切实维护好我国最广大人民的切身利益,为我国广大人民群众谋福利,造福我国最广大的人民群众。
二、我国现代通信技术运营管理体系的发展现状及改进措施
1.现代通信技术运营管理体系的发展现状
(1)就当前世界现代通信技术发展状况来看,我国是世界各国通信技术运营商和设备制造商关注的焦点,各国都希望在我国的市场上占有自己的发展空间和市场份额。我国的无线通信技术的发展历程也随着我国国民经济和社会的发展而信息化,但仍需要人们不断开创新通信信息的工作方式和管理方式。
(2)作为现代通信技术之一的三大通信网络运营已基本都做好了3G网络部署及其相关业务的发展规划,并且也正以较快的速度实现3G通信网络的大面积覆盖工作、实现通信网络管理的新型化,创建通信网络管理的新型管理体系。
2.加强现代通信技术运营管理体系的措施
(1)要加强现代通信技术运营管理体系,首先必须实现其工作人员的工作高素质的实现,可以使相关的部门制定出一个大致的培训计划对现代通信技术运营管理的工作人员进行技术或工作经验的培训,以提高他们的工作素质和工作技巧。可以让培训管理人员就会召集他们各部门管理人员进行计划的评估,然后再根据之前的评估结果进行培训内容的相关调整。最后再针对不同的培训内容进行最有效的人员场地落实培训的各项检查,最后进行工作人员的高素质培训。
(2)丢弃原有的落后的现代通信技术运营管理方式和方法,开创新型的现代通信技术运营管理方式和方法,主要从技术层面和组织机构两方面对现代通信运营管理和通信企业组织的运营进行管理,从通信网络系统的运营维护和管理现代通信管理体系。
(3)要合理的管理现代通信技术运营体系,探讨网络经济时代企业的运营管理体系则无疑是现代通信技术管理体系的首要问题,建设IT基础设施,对现代通信技术运营管理体系进行系统、深入的研究,通过理论分析和实证研究,提出精准的运营管理模式,从而创建更好的现代通信技术运营管理体系。
三、结束语
不断加强现代通信技术运营管理体系,不仅地充分体现了***和***府坚持和发展科学发展观,坚持可持续发展战略,并且始终将实现好、维护好和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作为***和***府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切实维护好我国最广大人民的切身利益,而且更有利于不断提高人们信息时代的生活水平和生活质量,是我国更好更快地步入小康社会,实现我国人民的小康梦。
运营管理论文范文第4篇
采用何种方法研究研究避难所运营结构功能特征及其运营规律是避难所运营管理领域需要着力探讨的课题,熵及耗散结构等主要从系统大尺度角度对对象开展研究,且在许多领域取得了较为成熟的理论方法体系及应用,这无疑对于深入研究避难所运营管理提供了理论方法的工具可能性。国内外在熵及耗散结构相关研究许多领域都有涉及。自克劳修斯提出熵的概念后,熵的概念及意义不断延拓。热力学熵、统计熵及信息熵概念陆续提出并被完善,熵发端于自然科学领域,目前在社会科学领域取得了较大应用。熵及耗散结构在应急避难场所研究鲜见,但将该理论应用到应急管理中近几年有学者涉及,如邱菀华、任佩瑜等、宋华岭等基于熵理论提出了管理熵概念,并运用到企业组织决策;齐善鸿等、田水承等运用熵及耗散结构思想,构建突发事件前后的熵与自组织运动模型、非常规突发事件的系统动力学模型和扇状模型。本课题将熵理论和耗散结构引入避难场所运营管理研究中,以期加深对避难场所运营结构功能特征、运营机制等基本规律的认识,为提供避难所运营管理完善奠定一定基础。
2避难场所运营管理机制设计逻辑
2.1避难场所运营机理
采用相似类比方法,将城市应急避难场所运营作为工业生态园,借鉴工业生态园运营演化规律及影响因素分析,避难场所高效、“有序”运营的措施就是发展更合理的“耗散结构”非平衡状态,其中包括具有开放性(即增大负熵流)、远离平衡态、涨落形成、子系统间有竞争协同以及超循环演化等条件。为此运营管理机制就是努力营造上述条件。具有“耗散结构”非平衡状态的条件形成是伴随着避难所运营阶段而衍生的。为此,运营管理机制主要是通过增大负熵流(避难所寻求外界支援、灾害安全文化体系、应急志愿者参与),减小正熵流(内外环境制约因素影响、避难场所隐患等)方式,使避难所运营处于“有序”的熵流状态。运营机理就是尽可能避免避难场所运营系统内部正熵的增加,向避难所运营系统引入负熵流(第一负熵、第二负熵),以维持避难所运营系统耗散结构的稳定“有序”。
2.2避难场所运营管理机制设计思路
运营管理机制主要在避难所运营机理基础上,向避难所运营系统输入负熵流,即运营管理机制策略(非平衡管理机制、负熵管理机制、非线性协同管理机制、涨落管理机制),创造避难场所运营系统耗散结构形成条件。依据运营管理机制策略,制定运营管理方案,推动避难场所运营“有序”化。具体避难场所运营管理机制关系及设计思路如下。
①非平衡管理机制
避难所运营管理系统非平衡性主要表现:运营组织机构、配套设施、外界应急物资支援方式等表现出不同程度的非平衡性;系统内部结构子系统存在差异造成不平衡,如应急物资分发不均衡、应急信息不对称;各子系统之间物质、能量及信息流动不均匀,使系统内部结构的资源配置及要素流动存在非平衡性(医疗药品配置、应急志愿者分配及个人隐私的保护管理不彻底等)。正是这种不平衡的存在,系统与外界才有开放与交流的动力,并在开放交流中提升避难所运营系统的效率或能力。
②负熵管理机制
避难所运营耗散结构系统是一个典型的复杂非线性开放系统,为维持系统“有序”运营,必须加强系统与外界进行物质、能量与信息的交互,以使所获取的负熵能充分抵消系统总的熵增并有盈余,从而为系统形成“有序”的耗散结构状态奠定基础。由此,避难信息交流、外部支援(如供水供电、***府派遣工作人员的管理、应急医疗救助、心理救助、应急志愿者管理)、财***保障体系等科学管理对推动避难场所运营管理耗散结构系统持续发展是关键。
③非线性协同管理机制
当系统具备了有序发展的内部禀性(内部禀性指系统本身具有的配合有序发展有关的禀赋与属性,主要包括避难所本身配置的应急设施、应急物资储备、应急技能培训情况等),并被施加了有关的外部驱动(外部驱动包括建立了避难所与周围社区或其他避难场所的协同互救体系、全社会应急文化环境的营造等),内部禀性与外部驱动交叉耦合,迫使系统远离平衡态处于系统发展的非线性协同状态,由此,系统才能被约束到某个非线性的不稳定状态,为实现更高级的非平衡相变创造条件。
④涨落管理机制
依据耗散结构涨落原理,避难所运营管理系统中存在的涨落可能得到放大,其后果轻则会使避难场所运营系统局部调整,重则导致系统新的状态产生(避难效果好),也可能会使系统死亡(避难效果差)。建立在这种思路上,首先需要对涨落情况进行诊断,这包括对避难者人数的确定、避难者小组单元的划分、应急设施数量及合理配置、应急物资的数量等的掌握。然后从系统对环境适应方式,研究诱发避难场所运营系统涨落原因。
3城镇应急避难场所运营管理机制设计内容
基于城镇应急避难场所运营机理设计逻辑关系及思路基础上,城镇应急避难场所运营管理机制内容包括避难所运营组织管理机制、避难所人力资源管理机制、避难所信息沟通机制、避难所设施及物资管理机制、避难所医疗救护管理机制、避难所卫生管理机制、避难所教育文化管理机制,具体内容阐述如下:
3.1避难所运营组织管理机制
避难所运营组织管理机制主要包括内容较多,即避难所隶属的地方***府主管部门应急指挥中心设定,运营组织类型,运营组织构成,运营组织避难人群编班,自主运营组织设定,避难所缩小,合并及关闭的控制管理等。其中,避难所隶属的地方***府主管部门应急指挥中心设定问题,一般分为在工作时间内及工作时间外两种情况进行考虑;对于运营组织类型,一般依据管理主体不同,划分为***府管理部门主导型、避难人群自主运营型及官民互动型运营型等;对于运营组织构成,包括***府管理部门(派遣人员、避难所管理人员)、避难人群代表、自主运营组织负责人、应急志愿者等;对于运营组织避难人群编班问题,国外一般以一定标准为单位编班,以班为单位收集避难者卡片,决定班的构成者,选定班长,然后设定居住区划,制定基本的规章制度;对于自主运营组织设定问题,日本做得比较成熟:一般以避难人群为主,包括***府派遣人员、避难所管理人员以及应急志愿者等,下设置应急信息沟通、应急物资供给、医疗救护、环境卫生、应急志愿者、文化娱乐及饮食卫生等部门,许多部门随着避难时间会动态变化及调整;对于避难所缩小、合并及关闭的控制管理问题,日本在这方面进行了大量实践工作,避难所后期关闭环节包括意向调查(目的是掌握避难所关闭的障碍?避难者的需求?需设定的调查问卷),与地方***府部门、运营组织等协商,通知避难居民,对弱者及无法自立者的应急措施等具体内容。
3.2避难所人力资源管理机制
避难所人力资源管理机制内容具体涉及***府派遣人员的管理方法、避难者人数的确定程序、避难者小组单元的划分程序、应急志愿者管理及个人隐私的保护管理等方面。其中,***府派遣人员的管理方法主要是:调查***府职员出勤情况;调查***府职员受灾情况;掌握需要进行援助的部门业务及所需人数;考虑从哪些部门抽调***府职员去进行援助;***府职员到达避难所后的任务安排及配备物品;***府、***府职员及避难所三者间的协调工作等。避难者人数的确定程序主要包括以下几方面:避难者人数依据卡片进行统计,避难者卡片的填写内容,发放程序、注意事项;供给食物的数量(依据避难者人数确定);伤害者、弱者、无家可归者人数的确定等。此外,估算避难人口的的方法和步骤也可以参照一般避难场所规划步骤,即确定灾害的防御水准、确定受灾害影响人口、确定受灾影响程度、判断需要避难人口及统计需要避难人口和分布等。避难者小组单元的划分程序可归纳为,选定基本单位(如镇、村),避难者以基本单位划分小组;小组成员目录编制;小组长的确定;小组会议定期召开。应急志愿者管理主要是考虑管理流程:志愿者掌握受灾状况,收集灾害信息(收集信息途径:直接观察;***府部门获取;民间组织获取;新闻媒体获取等);志愿者编制小组确定,并定期开会(小组如何建立?如何运行?);在获得***府相关部门批准后,设置应急志愿者咨询中心(如何设置、组成等);各级***府对应急志愿者的支援(参加应急志愿者保险、***府支援及社会团体支援);建立应急志愿者信息管理系统,派遣应急志愿者参与避难所管理;个人隐私的保护管理主要侧重,从避难人群的住处、更衣室及档案卡片角度对个人隐私进行科学管理等。
3.3避难所信息沟通机制
避难所信息沟通在避难所运营管理中具有关键意义,如何来把握避难所运营过程中的信息沟通、如何来实现与应急指挥中心的信息互动等都是需要较强操作性的。首先需要考虑避难所与应急指挥中心的通讯手段及目的,一般情况下,依据受灾情况,采用联络手段(包括手机、电话、无线网络及传令员)。信息沟通目的是确认人员安全及应急物资等供给事项,在此基础上,从应急志愿者、应急物资供给分配、外界支援、医疗救护、电力、供水、交通、遗体鉴定及安置、通讯、弱者救助情况等方面来收集信息类别,然后,考虑信息收集的来源问题,具体来源可以从***府部门、避难所工作人员、应急志愿者及避难所小组会议报告等方面获取。此外,沟通机制还包括应急信息沟通中心的工作流程(接收信息,受灾情况的判断,确定并通报相关信息,广泛听取避难者意见并进行反馈)。向居民提供信息的渠道,具体可以通过避难档案卡片的登记部门、无线及有线通讯系统、气象等信息电话、张贴海报及***府公报,与居民接触时提供、电视广播等。
3.4避难所设施及物资管理机制
避难所的应急设施及应急物资储备、管理在避难所功能发挥具有决定性作用,做好避难所应急设施及应急物资管理需要考虑避难所功能区域如何设定的方法选择、应急设施如何设定、应急储备物资如何供应、储备及分发等。避难所的区域设定方法主要围绕禁止进入区域如何设定?避难所各个功能区域如何划分?避难所区域设定的安全标识等进行确定;应急设施设定又包括应急设施运行状况识别方法、消防设施管理及应急设施如何安全运行等问题。其中,应急设施运行状况识别方法,一般采取目测方法,具体操作流程:应急设施周围建筑物受灾状况;避难场所的安全性如何;是否存在其他风险隐患。此外,对于应急设施安全性识别需要请相关专家进行判断;消防设施管理,一般首先成立避难所自主运营组织的民间消防队,然后,定期排查避难所火灾隐患情况;与地方消防机构保持联系,必要时请求支援等措施。应急设施包括储备仓库及储备物资、医疗救护品、供水设施、救助器材、避难者档案信息或卡片、通讯器材、厕所、淋浴设施、饮食供给设施等,应急设施如何安全运行,主要考虑设施的隐患排查及相应配套装备的设定等问题。应急储备物资的供应、储备及分发方法需要考虑,应急储备物资的发放对象(避难居民;参加救援人员;因灾害无法自炊者等)、发放标准(以当地维持最低限度的饮食及避难生活所需要)及管理流程,管理流程比较复杂,具体包括:确定储备物(储备仓库及储备物资、医疗救护品、供水设施、救助器材、避难者档案信息或卡片、通讯器材、厕所、淋浴设施、饮食供给设施等)的种类、数量及目录编制;从避难所储备仓库提取物资、使用避难者自带应急物品或向应急指挥中心求救;物资储存依据用途进行分类,并保存到特定地点确认;物资分发需要制定程序及标准进行分发。此外,还要考虑接收和分配捐款的管理,包括接收捐款(开设捐款专用账户、种类、捐款窗口设置、募捐宣传等)、分配捐款(分配方案制定、分配实施、告示居民、接收监督等)等。
3.5避难所医疗及心理救助管理机制
当大量灾民涌入避难所后,灾民有大量伤亡或者心理疾病会产生,这个时候非常有必要对灾民进行有效的、合理的医疗及心理救助工作。对于避难所的医疗救助来说,涉及内容比较多,基本救助流程包括:收集避难者健康状况(伤员数量、医疗机构受灾状况等);医疗救护组派遣(救护组编制、派出机构、配置计划);医疗救护组接收安置;设置避难所医疗救护所(配备医用物资、开办要求、救护所空间保障、告知居民相关信息;)依据受灾者健康状况选择是被送到医疗机关还是避难所医疗救护所***;配备后续医疗救护组接替。另一方面,对于灾民的心理救助流程主要包括,掌握避难灾民精神健康状态,成立心理疏导救助组(工作内容、人员配置);心理疏导救助组提供服务(设置心理救助电话、心理减压知识宣传、心理疏导的教育培训);对避难所中弱者重点关怀。
3.6避难所卫生管理机制
避难所的卫生管理工作是一项长线工作,饮食卫生工作搞不好,就会产生病菌,最终造成避难人群生病等连锁反应。为此,如何做好避难所卫生管理工作异常重要。避难所卫生管理工作可以考虑从临时厕所设置管理、避难设施的消毒防***管理、淋浴设施管理、遗体安置管理、食品卫生管理及废弃物处置管理等几个方面进行管理。具体说来,临时厕所设置管理主要包括以下几方面:依据避难人数及区域分布状况确定设置临时厕所数目及区域布局;临时厕所出现供给不足及其他意外故障时的应急措施;与卫生部门合作处理分别尿液等排泄物。避难设施的消毒防***管理主要是:掌握避难所实际卫生情况;调配相关医院物资;依据受灾情况,调整公共卫生救援人员配置对避难所临时厕所定期消毒;对避难居民进行防***指导;定期向运营组织汇报实际情况。淋浴设施管理主要是:确认避难场所空间场地、需求数量及具体设置标准等;外界(***府部门及租赁企业)依据要求,提供淋浴设施;向避难居民公布设置状况。遗体安置管理主要是:设置遗体安置所,记录遗体发现时间、地点、姓名等,统计遗体数量;处理遗体(辨认检验遗体、消毒处理、遗体身份确认和认领等);遗体火化(确认殡仪馆情况、火化方法、遗骨遗物暂时保管等)。食品卫生管理主要包括:饮食供应的种类、数量需要及时调整;废弃物处置管理侧重垃圾存储、收集、运输及处置;瓦砾处置管理;医疗废物处置管理;人体排泄物管理等。
3.7避难所教育文化管理机制
避难灾民需要一段很长时间的灾后避难生活,生活非常枯燥单调,非常有必要进行避难安全教育文化娱乐等方面的工作,这方面内容较多,比如避难安全文化构建;从安全文化理论视角构建震灾教育体系;恢复学校教学;如何开发和使用信息教育技术;文化娱乐活动;灾后健康教育活动等,对于避难所的灾民来说都是非常必要和亟需的。
4以汶川地震城镇应急避难场所运营管理状况实证分析
结合汶川地震应急避难场所运营管理情况,通过多种手段获取相关资料,采用构建的城镇应急避难场所运营管理机制设计框架理论方法,对2008年汶川地震灾后城镇应急避难场所运营管理状况进行系统性探讨。
4.1数据资料来源
采用问卷调查法、访谈法及文献法获取相关数据资料。其中,问卷调查法考虑3方面内容。①确定调查对象。调查具体做法是:分别到若干应急避难场所获取相关人群名单,包括避难场所负责人、管理人员、应急志愿者等以每个避难所为抽样单位,随机抽取6个避难所,每个避难所抽取20人。②设定问卷调查方式。问卷由调查者入户与被调查者进行面对面访谈,并由调查者根据调查对象的回答填写。③问卷设计及调查内容。主要依据调查对象,结合6个避难场所运营管理机制设计内容编制问卷。内容主要包括运营组织管理机制、人力资源管理机制、信息沟通机制等方面。访谈法:在实地调查中采取深度访谈方法。访谈对象包括对全部样本(填答完问卷后进行)、避难场所负责人、管理人员、应急志愿者等。访谈内容主要围绕避难场所运营机制设计框架内容进行。文献法主要参考日本应急避难场所运营情况、欧美避难场所运营情况等文献研究。
4.2汶川地震避难场所实际状况与运营管理机制设计差异性分析
依据数据资料,先后对不同人群进行访谈,同时查阅文献基础上,调查问卷发出120份,回收118份,有效问卷110份,有效问卷回收率93%,问卷有效回收率符合统计学规律。为进一步把握构建的避难所运营管理机制设计与实际情况的差异,主要从调查对象对汶川地震避难场所运营现状评价、对所构建的避难所运营管理机制设计框架内容认知及评价等角度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在对“避难所运营组织管理机制”题项调查中,80%对其中的“应急指挥中心设定是否合理及高效”、85%“避难所缩小、合并及关闭的控制管理是否高效“条目认同,对“自主运营组织设定是否可行及高效”条目持异议,其他条目意见中肯;而对“避难所运营组织管理机制”题项的运营管理机制设计框架调查中,90%对其中的“应急指挥中心设定是否合理及高效”、“运营组织类型编制是否合理”、“运营组织构成配置是否合理”条目认同,而对“避难人群编班是否合理”条目有50%持异议。对避难所实际状况与运营管理机制设计理论二者对比发现,其中,“应急指挥中心设定是否合理及高效”、“运营组织类型编制是否合理”、条目有共识,而对“避难人群编班是否合理”等条目有不同认识。在对“避难所人力资源管理机制”题项调查中,80%对其中的“***府派遣人员的管理方法是否科学”、90%对“避难者人数的确定程序是否具有可操性”、85%对“避难者小组单元的划分程序是否具有可操性”条目认同,对“个人隐私的保护管理是否合理”条目持异议,其它条目意见中肯;而对“避难所人力资源管理机制”题项的运营管理机制设计框架调查中,90%对其中的“***府派遣人员的管理方法是否科学”、“应急志愿者管理是否科学”、“个人隐私的保护管理是否合理”条目认同,而对“避难者小组单元的划分程序是否具有可操性”条目有50%持异议。对避难所实际状况与运营管理机制设计理论二者对比发现,其中,“***府派遣人员的管理方法是否科学”条目有共识,而对“避难者人数的确定程序是否具有可操性”、“避难者小组单元的划分程序是否具有可操性”等条目有不同认识。在对“避难所信息沟通机制”题项现状调查中,70%对其中的“避难所与应急指挥中心的通讯手段及目的是否明确、合理”、85%“应急指挥中心信息是否高效”条目认同,对“沟通机制是否健全”、“收集信息类别是否全面”条目持异议;而对“避难所信息沟通机制”题项的运营管理机制设计框架调查中,90%对其中的“避难所与应急指挥中心的通讯手段及目的是否明确、合理”、“沟通机制是否健全”、“应急指挥中心信息是否高效”条目认同,而对“收集信息类别是否全面”条目有50%持异议。
对避难所实际状况与运营管理机制设计理论二者对比发现,其中,对“避难所与应急指挥中心的通讯手段及目的是否明确、合理”、“应急指挥中心信息是否高效”条目有共识,而对“收集信息类别是否全面”等条目都有否定评价。在对“避难所设施及物资管理机制”题项现状调查及对“避难所信息沟通机制”题项的运营管理机制设计框架调查中,几乎达到90%以上对所列条目,即“应急设施及物资存放选址是否合理”、“是否了解并掌握常规应急设施使用技能”、“应急储备物资如何供应、储备及分发等是否科学、高效”等皆肯定态度。在对“医疗及心理救助管理机制”题项现状调查中,几乎80%以上对该项调查条目表示关心并给与积极的肯定,尤其对“医疗救助流程是否科学、高效”、“医疗救助是否考虑对弱者关怀”、“心理救助流程实施效果是否明显”、“心理救助是否考虑对弱者关怀”等条目几乎达到90%持肯定意见。而对“避难所医疗及心理救助管理机制”题项的运营管理机制设计框架调查中,几乎达到了100%对所有调查条目。通过对“避难所设施及物资管理机制”题项现状调查及对“避难所信息沟通机制”题项的运营管理机制设计框架调查对比发现,被调查对象对此项条目给与积极关心及非常肯定的评价。表明此项实际效果明显。在对“避难所卫生管理机制”题项现状调查及对“避难所卫生管理机制”题项的运营管理机制设计框架调查中,几乎达到50%以上对所列条目,如“临时厕所设置管理是否规范”、“避难设施的消毒防***管理是否到位、有效”、“是否有淋浴设施、管理是否规范”、“废弃物处置管理是否科学规范”持消极态度,提出了许多建议及不足,仅有40%对“饮食卫生是否有保障”、“对受难者遗体是否有合理的处置措施”持正面评价。在对“避难所教育文化管理机制”题项现状调查中,80%对其中的“是否构建震灾教育体系”、“是否开展避难安全文化宣教”、“是否对学校教学恢复采取了相应措施”、“是否开展了灾后健康教育活动”条目认同,而对“是否开发和使用信息教育技术”条目持否定;而对“避难所教育文化管理机制”题项的运营管理机制设计框架调查中,90%对所列条目认同,对避难所实际状况与运营管理机制设计理论二者对比发现,仅“是否开发和使用信息教育技术”条目有认识偏差。通过对城镇避难所实际运营与其机制设计框架整体对比调查可以发现,在运营组织管理机制、人力资源管理机制、信息沟通机制、设施及物资管理机制、医疗及心理救助管理机制、卫生管理机制、教育文化管理机制等方面有一致的,比如医疗及心理救助管理机制、教育文化管理机制等,但也存在一定偏差,尤其是避难所卫生管理机制较为严重。上述调查对象评价肯定的条目有利于促进系统熵减,使运营管理规划化、科学化;而持否定的条目基本上是造成系统熵增的影响因素,其中,造成熵增的根本原因是许多机制设计缺乏可操作性、缺乏人文考虑,进而难以实现高效耗散系统。为此,避难所运营机制设计应在强化调查研究,使系统机制更具操作性层面加强提炼与完善。
5结论
(1)对城镇应急避难场所国内外相关文献进行了系统梳理基础上,探讨熵及耗散结构理论方法介入城镇应急避难场所运营管理机制体系研究的可能性问题。
(2)提出城镇应急避难场所运营管理机制设计逻辑关系,并系统阐释城镇应急避难场所运营管理机制设计内容,包括避难所运营组织管理机制、人力资源管理机制、信息沟通机制、设施及物资管理机制、医疗及心理救助管理机制、卫生管理机制、教育文化管理机制等,并勾勒了城镇应急避难场所运营管理机制设计内容逻辑关系***。
(3)结合汶川地震等灾后城镇应急避难场所运营管理状况,对构建的城镇应急避难场所运营管理机制设计框架进行了初步实践探讨及理论验证,指出了理论不足及改进的方向。研究表明,城镇应急避难场所运营管理机制设计能有力地促进城镇应急避难场所灾民的有效避难,对于完善城镇应急避难场所的运营管理理论体系具有较强的参考价值。
运营管理论文范文第5篇
一、综合的专业化频道和大众的对象性节目。
上个世纪90年代以来,围绕电视频道竞争,“频道专业化、节目对象化”的运作理念一直处于绝对的统治地位。如果这个过程是基于综合频道和综合类节目而言,无疑具有进步意义。以中央台为例,中央台一套设计为新闻综合频道,其他11个频道分别设计为覆盖不同学科领域或具有不同传播目标的专业频道,形成以中央一套为中心,以其他专业频道为延伸组成一个完整而封闭的体系。这个体系中的各个频道除了CCTV-4覆盖全球之外,其他频道的理论覆盖区域是全国(或通过卫星覆盖的亚太地区)。可见,综合频道和专业频道在中央台由于覆盖区域的相同显得十分合理。
但是省级电视台在频道设计方面却存在着两个断层,一是一套卫视频道(新闻综合频道)和其他专业化频道覆盖区域不能同一,卫视频道覆盖全国(或通过卫星覆盖亚太),其他专业频道只能覆盖本行***区域。二是频道数量不足以通过专业化设计形成完整而封闭的系统。由于各省市经济发展的不平衡,专业化地方频道数量不允许无限度增加。这就使得省级电视台在频道专业化设计方面出现了理论和实践的错位,在频道和节目两个层面表现得很充分。一方面,省级电视台的专业化频道从定位和诞生的第一天起,就为生存而战,为了争得更大的广告份额不断地增加综合要素,朝着综合类频道迈进,在黄金时间尽量多地播出电视剧和综艺类节目,体现本频道特征的专业化对象节目成为摆设——无论是受众影响力和广告创收都不理想。另一方面,省级卫视频道同质同构现象明显,节目形态、节目编排思路如出一辙。由于省级卫视覆盖区域广大,在节目市场竞争中处于明显劣势,生产单位对于精品节目和精品电视剧的出售一般首先要躲避省级卫视的播出。这样,省级卫视的出路只有两条:要么整合全国题材和资金、人才资源与中央台竞争;要么办成覆盖全国但服务本地的地方综合频道,使频道的跨省级覆盖处于浪费状态。
用频道专业化的眼光衡量中央台的几个频道也是很不平衡的。专业化频道的划分的理论实质是受众的细分,但是目前中国的受众并未象欧美发达国家那样随着节目的细分而细分。从受众规模和广告占有量来分析,中央一套处于绝对的强势地位,中央一套的广告占全台广告额的80%左右。另外20%左右的广告额又集中在中央二、三、五等频道。剩下的几个频道只捞到了一些前述几个频道的漏网之鱼。而从受众的角度考察中央二、三、五频道,虽然在内容方面具有专业化频道性状,但它本质上属于大众频道。而其余的那些频道不仅仅内容专业,受众面也明显狭窄。
可见,从受众的角度考察专业化频道,可以分为大众的专业化频道和小众的专业化频道。大众的专业化频道具有比较强的综合传播价值。就目前中国受众结构来分析,大规模的受众分化并未形成,其对节目和频道的需求具有很强的趋同性、综合性。或者说,欧美等发达国家的电视受众已经细分为对小众专业化频道和比较单纯的对象性节目的需求,而中国的电视受众只细分到对综合的专业化频道和大众的对象性节目的需求。二者不仅是程度的差异。
我们通常将受众理解为静态的理想受众,而忽视了受众是由不同年龄、不同区域、不同性别、不同文化背景下的活生生的人组成的自组织系统。电视艺术的发生是电视工作者通过凝结在电视作品表面和深层的生活现象、***治观念、价值判断、审美倾向、文化理念、人生理想组成的复合体同电视受众结合并发生心灵或情感、情绪共振、共鸣、互动的过程。如果我们将这个过程描述为电视频道、电视作品与受众的结合度,那么,结合度越高作品就越成功。其标志是收视率和广告收益的波动与变化。在这个过程中,受众在内心完成着电视艺术的再创作,电视人要作的是通过一定的频道的电视作品影响受众的再创作过程、方向和深度。我们所要强调的是电视人在进行频道运营的时候,不论频道的定位如何,都在寻求频道、节目与受众结合度的最大化。而受众也在追寻能够体现自己收视意愿的频道和节目。现阶段能够体现这一特征的除了综合频道就是综合的专业化频道。那些取材过于狭窄的专业频道从一开始就处于边缘位置。
正象受众主体对于综合的专业化电视频道的需求一样,受众的主体对于对象性节目的需求也具有极强的综合性。在此,我们把它表述为大众的对象性电视节目。这绝对不是说要将对象性节目完全作成综合类节目——而是对对象性节目加以改造,使之具有尽量广阔的大众的传播价值。例如,很多电视台都办有求医问药节目,但是由于题材狭窄(如就一种病的诊治展开节目)使得其他不关心此类题材的受众换台。如果将这样的窄众节目增加综合要素,增加一些知识的普及或改造为以一种以疾病的诊治为依托普及健康知识的节目就会收到更好的传播效果。这就成为了大众的对象性节目。
二、电视频道的板块化和节目形态的非板块化。
全国数千个电视频道普遍存在着两个基本问题。一是节目过多过碎,20分钟长度的节目(栏目)占大多数。就一般的节目(栏目)而言,制作20分钟和制作30分钟、甚至40分钟节目的成本几乎差不多,20分钟长度的节目(栏目)成本最高。如果对现有20分钟的节目(栏目)追加50%的经费,使之扩展一倍时间,不仅能够省去另外的50%经费(少办一个节目),而且有利于节目向深度和广度开掘。二是体制障碍。频道节目编排不论是横向(一周内同时段)还是纵向(一天内节目流)编排都没有章法可循,节目形态也是社教、科教、外宣、文体等等五花八门。其结果是无情地割断了受众的合理流动。究其原因,频道成为了电视台不同部门进行诸侯割据的战场。
论文当前中国电视频道运营策略探讨来
就一个频道而言如何安排全天的节目?如何使一周的节目编排更有利于受众收视?我们的观点是从频道一天的节目纵轴来看,根据覆盖区域内受众的生活方式将节目分为早间、上午、午间、下午、晚间、夜间六个板块。在不同的时间板块区间,根据在家受众群的不同特质有针对性地安排整个板块的节目,关键是注意板块节目受众的同一性。从周一到周末的横轴来看,应当尽量保持相同时段节目类型的同一性。
节目编排的实质是寻找频道、节目和目标受众群的结合点。而解决好节目办给谁,何时办是其关键。这就要深入调查了解研究频道覆盖区域内受众的生活方式,研究什么样的人群什么时间可能在家收看电视。研究不同时段受众主体的不同特征。而频道的板块化正是为了解决受众的收视需求,将一个时段设计为一个收视板块,保持受众主体的同一性寻求最大的传播效果。以广州地区为例。广州人的大多数平均早晨6:25起床,上班族离家时间为7:47,上班路上花费时间平均39分钟。早间有58%的人在家时间不超过30分钟。如果在这个时段安排早间新闻板块,应当安排在几点首播,几点重播,节目长度多少就一目了然了。
在寻求频道板块化的同时应当追求节目形态的非板块化。其本质仍然是受众的同一性问题。目前,我国电视节目(栏目)的主要形态是板块式结构,其典型状态是一个节目由数个板块构成,板块之间虽然寻求一定的关联性,但是常常成为各自***的子栏目。这个从上世纪80年代末开始流行的节目式样,其弊端是板块之间很难保持受众的同一性。第一个板块是这部分受众喜欢,第二个板块是另一部分受众喜欢,就会形成受众错位,调查显示,我国电视受众每天晚上换台次数平均在150次左右,其中原因虽然是多方面的,但是,栏目板块化结构无疑增加了换台的可能性。从受众的同一性出发,我们认为应当注意设计那种具有一定的逻辑结构的大型节目。取消板块不是取消节目的层次,而是根据节目题材挖掘情况和节目展开状况,注意节目的逻辑绵联和递进。使节目从开头到结尾一气呵成。
三、受众在电视频道中的凝结和流动。
有人将目前的电视竞争形象地描述为“眼球大战”,但是我更喜欢用“夺人耳目”来形容它。因为电视节目除了“观看”,还可以“收听”,受众得到的实际上是画面与声音交汇形成的艺术织体。
把频道分为不同的板块,使得受众在一个频道的流动性减弱或处于集中收看状态,收视率曲线明显爬升,说明此时受众流入的数量超过受众流出的数量;如果出现收视曲线平台或小幅横盘震荡曲线,说明收视处于超级稳定状态,受众流入流出比例相当而且规模不大。如果收视率曲线出现下滑走势,受众流入则小于流出。为了研究的方便,我们把收视率曲线横盘和拉升状态下,受众的流入大于或等于流出的现象称为受众凝结;而将收视曲线出现下滑,受众流入小于流出的现象称为受众流动,此时受众要么流到了新的收视热点频道或节目,要么在离开电视屏幕。
造成受众凝结和流动的原因固然是多方面的,但是最直接的原因却是频道的整体编排水平和节目织体与受众感官、身心的结合水平。或者说,观众的凝结和流动取决于由一定的品位的电视节目集合体构成的频道的品质。如何锻造品质优良的电视频道,使受众尽量多的时间凝结在频道之中是频道竞争的焦点。
首先,创造新的节目形态,研发新节目已经刻不容缓。目前,节目克隆现象在全国的电视荧屏仍然占主流位置。中央台开办了《开心辞典》带动了全国综艺型知识竞赛节目的繁荣,本节目的成功或它同其他知识竞赛节目的区别在于节目要素合理的调配方面。一般的知识竞赛节目是对手之间的竞争,《开心词典》最后一轮竞赛是选手自己战胜自己;一般的知识竞赛节目选手和主持人之间是“考生”和“考官”之间的关系,《开心辞典》除了这层关系,王小丫和选手处于平等对话和心理交锋、情感共振多重冲突状态。这种依托于智力竞赛的具有智力、心理、情感冲突特征的要素是节目成功的关键,是《开心辞典》独有的精神内涵和节目风格。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处于同等重要的地位。观众从关心选手的答题情况到关心选手同主持人的互动产生的复合冲突,到关心选手的命运,节目已经从传统的智力竞赛转为以智力竞赛为依托的知识型欣赏节目。这是节目形态理论的重要突破。对一些节目要素进行强化或弱化,把传统的根据内容题材进行节目分类的节目的性状加以改变,改造成新颖的节目形态,这是今后节目创新的主要手段。
第二,应当根据频道的风格特征和受众的生活方式设计频道的节目流动模型,并以此控制受众的凝结与合理流动。
要实现这样的目标有两项必须要完成的工作。一是应当根据频道覆盖区域内的文化资源和节目资源确定频道的总体风格。二是节目和节目之间、频道和频道之间应当统一设计观众的流动模型。在同一个电视台的数个频道节目安排过程中,各个频道同一时段节目形态和风格差异越大越能赢得更多的受众面,从而使本台节目受众最大化。在注意一个频道内部节目之间观众的凝结的同时,应当注意本台各个频道之间受众的分合。如各个频道的节目长度、时段设计应当统一进行。这样在一个频道的节目受众换台时很可能优先选择本台的其它频道。
四、广告的组合投放和合理安排。
广告收益水平不仅仅是频道运营的目的,还是频道赖以生存的基础。那种将“标王”倒塌归罪于电视媒体的说法是偏颇的和不负责任的。但是,从电视广告投放的健康发展来说,电视广告部门和频道管理者应当从这样的事件中寻求广告运营方面存在的缺陷。
电视台虽然对企业广告投放额度、方式、时间等无权干涉,但是为了自身的长期利益,必须通过优质服务帮助客户完成或实现现阶段合理的广告投放计划,扶持客户,最终达到培育电视广告市场的目的。试想,我们如果根据整体营销策略劝说某“标王”当年的广告额度控制在合理的规模内,企业没有出现资金危机,并把生产规模和市场策略搞清楚,电视台当年广告额度可能受些影响,但是企业避免了危机,我们会获得一个长期广告客户。
就宏观情况来说,当前电视广告投放处于由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的历史时期。一方面随着权威电视媒体广告价格的累积攀升,企业进行电视广告投放的门槛不断加高,对于权威电视频道特别是其黄金段的广告投入成为企业综合实力的象征。另一方面,电视频道广告资源处于过剩状态,突出表现是权威频道非黄金段广告远没有达到饱和状态;中央台和省级频道、城市频道广告营销策略仍然没有分化,尚未形成适合自己发展的独有的广告经营战略。
如此的反差给我们预留了太多的思考空间。
首先,电视广告运营应当同频道的整体建设统筹安排。目前,大多数电视台广告运营策略同频道设计、规划和受众特征呈现不同程度的错位。节目受众群同广告产品消费群不统一,广告效果同节目综合影响力并不完全成正比。
电视广告综合投放价值用广告投放的千人成本来表示。所谓千人成本即广告平均在每一千人中支出的平均额度。因此,电视节目的收视率成为广告投放主要的参考指标。广告主和广告商将目光同时锁定在强势媒体、强势频道、强档节目。但是,这个规律并不适用于所有广告投放。对于那些以品牌树立为主要目的的电视广告和想在短时期内压倒竞争品牌的厂家,这样的投放非常有效;而以具体产品销售为主要目的,特别是那些以特定人群为指向的产品广告,这样选择并不是最佳的。理想的商品电视广告投放是将节目的千人成本同节目目标受众特征进行统筹,使频道节目受众特征和广告产品消费群体特征实现同一。
第二,电视台应当进一步强化服务观念,认真研究节目受众和广告目标受众的特征,如生活方式、兴趣特点等。作好节目的系统开发,为广告分流找到理想的出口。
这要求电视台将节目设置、开发和广告经营统筹考虑。这个道理看起来简单,但是实际情况却受到体制和观念两个方面的制约。大多数电视台广告经营和节目管理处于分离状态。目前,是对电视台节目创作、节目编排、广告运营三个方面进行有机整合的时候了。其次应当在电视台内部建立健全频道优化机制,使节目创作、编排,广告营销形成有机整体;频道特征、节目风格以及与之对应的受众结构、广告商品消费群体处于全方位的对应状态。在一定意义上,频道覆盖区域内的受众结构就是电视广告商品的市场特征,是频道、商家赖以生存的基础。
运营管理论文范文第6篇
(1)项目合作项目合作是最简单的合作方式,该合作方式不受其他因素的因素,只要两方企业达成共识,即可在同一平台上进行合作。合作后需要建立具有法人资格的项目公司,以项目公司的名义办理相关手续,合作开发的权利和义务要由股东会议决定。在合作过程中采用增资扩股或者资金转让等方式进行项目合作。采用项目合作的方式能减少本企业经济风险,避免由于新成立项目缺少资金而影响企业的可持续发展。
(2)战略联盟战略联盟是一种新的战略管理思想,是指企业为了达成共识,自愿组成的以契约为纽带的、相互合作、利益共享的合作关系。战略联盟的实质是企业之间为了形成长期合作的共识,核心是“竞争合作”。战略联盟可以减少企业之间的交易成本,构成稳定的市场产业链,达到提升经济效益的目的。战略合作的形式包括强强联合,强弱联合,注重长远经济效益,考虑到企业的整体发展,要求在战略合作中做到资源共享,信息畅通,达到双赢的效果。战略联盟具有较强的集体合作性,将联盟公司凝聚成一股力量,提升运作效率。其次企业在同一平台进行合作,加强技术交流,保证在各自市场中保持经济优势。
二、房地产企业跨区域发展的运行管理手段
跨区域发展项目的成功与否是企业跨区域发展的关键环节,在竞争模式不断提升的背景下,企业管理跨度逐渐扩大,组织机构复杂,因此掌握正确的运行管理方式至关重要,以下将对运营管理的方式进行探究。
1.优化管控模式的选择很多企业在跨区域发展过程中选择管控式模式,在转型阶段,出现强制性操作的特点,因此在发展中优化管控模式。对下属公司进行适当的授权,将管控模式逐渐专项战略合作,在授权过程中要把握时机,按照企业跨区域发展的阶段选择适当的发展模式,在转化中要选用具有管理经验的管理团队,保证其与下属公司慢慢融合。
2.调整跨区域组织结构企业组织结构是企业管理模式的主题体现,组织结构的形式是推动企业跨区域发展的基础,因此在管理中要根据企业发展形式构建合理的组织结构。当前主要组织结构有职能制结构。职能部结构设置了不同的隶属部门,各个职能的领导者可通过集约化的方式操控企业各个等级,保证企业有效运行。该结构的优点是能及时了解其他部门的工作情况,保证各个部门信息的畅通性,是企业初具规模后广泛采用的一种组织形式,具体运转形式如表一。
3.跨区域发展人才的培养与管理房地产企业开发周期长,涉及的链条多,对管理人员的素质和专业能力很高的要求。培养优秀人才是企业可持续发展的保障。在管理中要不断向管理人员灌输正确的思想观念,创新企业文化环境,采用一体化的人事管理理念,保证企业的整体性和一致性,禁止出现不利于企业发展的行为趋势,增加企业的运营风险。此外要做到吸收优秀人才,逐渐为企业灌输新的血液。
4.建立适当的激励机制在跨区域发展过程中要充分考虑到企业的发展战略,和区域市场未来发展前景,确定合理的目标。在管理中为了提升工作效率,可适当进行激励机制,对项目经理进行授权,对个人来说授权是一种荣誉,适当的激励机制能提升大家的工作积极性,提升工作效率,同时达到返规避企业风险的目的,顺利完成企业跨区域发展。
三、结束语
房地产企业作为当前我国经济发展的支柱产业,对提升国民经济的发展水平有重要的作用。为了提升企业的可持续发展,必须进行跨区域发展,在跨区域发展中增强自身整体实力,在企业发展中,由于受到其他因素的影响导致,跨区域发展形式不容乐观,要求企业结合未来发展前景,创新管理模式,优化管理理念,促进企业的可持续发展,提升本企业的整体经济收益。
运营管理论文范文第7篇
(一)调查问卷的设计
此次调查问卷的设计是课题组成员共同参与完成的,提出的问题涉及乌鲁木齐BRT快速公交运营管理及发展的许多方面。调查的目的在于全面了解BRT的运营现状,发现BRT运营管理中存在的不足,然后结合实际提出相应的解决办法。调查主要涉及以下几个方面:对乌鲁木齐交通局BRT调度的满意度、对各站台设施及秩序的满意度、对BRT车辆运行的满意度、对BRT运营管理的建议与意见、对BRT快速公交未来发展前景的预判。
(二)调查对象的基本情况
调查对象主要有乌鲁木齐市交通局的相关专业人员、乌鲁木齐市交通学院从事交通管理教学的教师、BRT各站台的工作人员以及广大乘客共计700余人,主要针对BRT1号线和5号线的乘客进行了调查。
(三)调查方式
考虑到调查的全面性和针对性,我们分别对专业人士、工作人员和乘客进行了问卷调查与访谈。本次调查共发放问卷750份,其中针对专业人士发放350份,收回300份;针对工作人员发放100份,收回85份;针对乘客发放300份,收回285份。为保证调查的真实性和有效性,我们在问卷收回后进行了仔细的检查筛选,剔除了部分漏答问题过多、答非所问的问卷,最终实际有效问卷410份。
二、乌鲁木齐市BRT运营模式与特点
(一)BRT系统的运营模式
BRT快速公交的运营模式分为两类:封闭式模式和开放式模式。封闭式模式适应的情况为:BRT通道内出行需求相对较高;城市各区域人口密度差异较大;市中心与BRT通道延线距离远;具有建设大型换乘枢纽的条件。采用开放式模式的BRT系统中,BRT线路和常规线路的部分路段均在BRT通道内运行,线路在通道内衔接换乘。开放式系统采用点点直达的运输组织形式,线网结构为直达线网。开放式系统的直达服务通常直接将乘客由起点运送到目的地,对换乘的需求较小。封闭式模式和开放式模式均各有利弊,只有在合适的环境下才能发挥最佳功效。运营模式的选择要平衡多样的需求和偏好,综合乘客服务、费用效益等诸多因素全面分析。不同的城市对BRT的需求和要求不同,为了使运营模式能够较好地与城市的实际情况相适应,在选择时需从城市的整体交通系统角度考虑,对各种影响因素进行综合比较。在综合考虑了乘客出行需求、客流分布、系统的成本效益以及系统的运营效率等因素的基础上,乌鲁木齐市最终选择了开放式运营模式。
(二)BRT系统的特点
1.现代化、运量大,能缓解高峰期交通压力。
乌鲁木齐市BRT在运行中使用现代化的交通工具,采用专门的公交车。其中,BRT1号线投入105辆公交车,①3号线投入61辆公交车。BRT1号线采用55辆18米左开门和50辆作为临时补充力量的常规公交车,3号线采用12米和18米右开门车辆,其中18米车辆能同时容纳150~180人,12米车辆及常规车辆能容纳70~100人。根据试运营情况,***府计划增加30辆18米左开门车辆和20辆12米双侧开门车辆。车辆配备到位后,1号线最大运量将达到每天20万人次,3号线最大运量增至每天12万人次。在乌鲁木齐市BRT1号线和3号线开通仅一周后,日均载客量就超过了20万人次。BRT1号线、2号线和3号线共配置车辆271辆,约占公交车总数的9%,日均客流量达33万人次,占乘坐公交车总人次的24%。截至2013年,全市BRT平均每天搭载乘客40多万人次,占全市客运量的17%。除此之外,完善的设备和管理,也大大减少了BRT线路的安全责任事故。乌鲁木齐市BRT在运行初期确实存在拥堵现象,BRT专用车道以及红绿灯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其他车辆的运行时间。但是在后期,相关部门及时调整,增加车辆及线路,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城市的拥挤。而且BRT采用专用通道运行,时速得到了很大的提高,与以往的普通公交相比,节省了很多时间。除此之外,车辆滞留时间有所缩短,因而减少了运行时间,提高了运行速度,发挥了其优势,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拥挤的压力。
2.专有路线保障乘客快速无延误到达。
乌鲁木齐市***府在建设BRT初期,就确定这项工程为民生工程,一切都从市民的角度考虑,真正做到惠民利民。***路的设计上符合市民出行的要求,对客流量大、人均分布密度大、较偏僻的地区都有所考虑,以保障市民的出行和生活。BRT1号线北起机械厂,南至火车南站,途径北京路、新医路、友好路、扬子江路、长江路等,全程约14.9公里,设置21个站点,全线使用快速公交;BRT2号线途径西八家户路、新医路、友好路、光明路、青年路等,全线长12.6公里,设置15个站点,途中采用路中式和路侧式设计;BRT3号线北起儿童公园,南至陵园,途径新医路、昆仑路、南湖路、新民路、***北路、健康路、中山路、和平北路、人民路、***南路、和平南路、胜利路,全长12.7公里,设置17个站点,在运行路段均设置护栏与车道分离,保障BRT畅通无阻运行。各线路设置全时段、全封闭、形式多样的专用通道,以提高BRT的运营速度、准点率以及安全性。
3.运行管理基础设施齐备,舒适度高。
如设置有全时段、全封闭、形式多样的专用通道,在BRT监控中心有全方位的监控和调度设备,监控中心的工作人员通过视频了解车辆运行情况并及时进行汇总,然后通过电子设备向司机传达信息,进行发车减速以及停靠站控制。进入BRT车站,实行车外售检票,可以刷卡也可以投币。站内实行水平登乘办法,BRT的车门与站台平行,方便老年人及特殊人群上下车,也提高了乘客上下车的效率。同时,每辆BRT车内都配有空调,冬暖夏凉,真正做到了惠民利民,为大家乘车提供了舒适的环境。此外,站台内提供候车暖房及滚动的乘车路线,为乘客在候车时提供了更多的便利。BRT车站内还有通风、遮阳/遮雨棚、安全设施、耐用材料、照明等设施。
4.先进高效的调度系统和管理方式,保障BRT车辆通畅运行。
快速公交系统需要运用先进的智能交通体系,包括运营调度子系统、车辆定位子系统、车载电子系统、视频监控子系统、信号优先控制子系统、电子售票子系统、乘客信息子系统、站台安全防范子系统和信息传输子系统等。如目前设有监控中心,工作人员通过这套系统可以详细了解BRT的运行情况,并在专用设备上发送信息,指挥调度车辆。此外还有各站台及站台工作人员的监控设备。通过这套系统,BRT车辆在运行过程中出现拥堵现象时在大屏幕上可以清晰反映出,工作人员就会通过电子短信平台向司机发出相应的指令,车辆驾驶室内的短信平台就会显示该信息,司机便按照信息内容执行任务。通过这套智能监控系统,还可让乘坐BRT的乘客更为方便地了解客流量及道路拥堵情况,使市民通过上网查询就可以了解自己想乘坐线路的运行情况。此外,还配有BRT公交监控系统,以最终实现全市公交车智能化。
三、乌鲁木齐市BRT运营管理分析
(一)运营设计
由于引进时间短,乌鲁木齐市BRT运营管理也是在摸索中前进。通过问卷调查和实地调研,我们认为BRT运营中也存在着一些漏洞,主要表现在:高峰期时段部分站点存在因乘客太多上不了车而造成的拥堵现象;普通公交与BRT公交出现线路重复;站台设施不够人性化;没有引导换乘牌和完整的路线***。
(二)运营设施
在这次调查中,我们针对BRT工作人员发放了调查问卷,了解BRT站台内的制暖(制冷)设备、安全检查设备、监控设备、残疾人士的便利通道以及座椅等。另外,我们还实地了解了每个站台存在的问题及隐患,并做了如实的记录。我们还去了乌鲁木齐市交通局,和那里的专业人士面对面地进行了交流,了解BRT站台的设计原理和结构以及设施配备等情况。对存在的安全隐患方面,我们针对BRT1号线和BRT3号线进行了逐站检查,发现每一站台都存在相对的安全隐患,现将比较明显的隐患列示如下:
1.BRT1号线存在的安全隐患。
一是有些路段未设专用道,堵车严重。二是很多路段无斑马线,行人随意穿行,十分不安全。三是在BRT1号线机械厂出口处坡度大,有托底盘现象。四是有部分路口无护栏,斑马线也几乎处于看不清的状态。比如,火车站路口无护栏,行人穿行十分危险。五是红绿灯的使用率未达到100%,行人、普通公交、BRT以及私家车通行秩序混乱。
2.BRT3号线存在的安全隐患。
一是部分专用道路未封闭。比如,BRT3号线医科大学立交桥专用道路未封闭,河滩路上桥的车辆、社会车辆违规调头严重,存在安全隐患。二是部分道路附近的隔离栏太矮,路口较多,行人随意翻越。三是有些BRT专用道靠近马路右边,树枝容易刮擦车体。比如,BRT3号线北门的专门通道靠近马路,造成车体刮擦,并且过多的树枝致使车辆不能停驶第一泊位。四是非BRT车辆占用BRT专用车道。站台末端与护栏连接点距离大,存在安全隐患。比如,BRT3号线路二道桥、南门、劳动街、电信公司、医科大学及师范大学站站台末端与护栏连接点距离较大,很多行人在马路上随意穿行,十分危险。我们对乌鲁木齐市BRT每站的站内标识、进出口设计、公共汽车导向、自动门设计以及停车卡位等进行了调查,有20.4%的人认为站内标识不合理,60%的人认为还算合理;57%的人认为进出口设计不合理;20.4%的人认为自动门设计不合理;37.7%的人认为停车卡位不合理。
(三)运营管理应急措施
乌鲁木齐市BRT应急预案包括GPS智能调度系统故障、大规模客流、道路严重堵塞、道路交通重特大事故、恶劣天气应急预案等。根据现实情况,如果出现道路有冰雪堆积的情况,公交总公司将会在车道上抛撒炉渣、融雪剂等以确保车辆安全通行,必要时可联系交警指挥运营车辆临时绕行其他安全路段。如遇道路出现严重堵塞,将会及时调整发车作业计划,根据道路堵塞情况与系统提示有效发车,并及时通知堵塞区域的车辆驾驶员做好乘客转乘工作,及时向乘客解释原因后再调头返回。目前,首府还将逐步优化BRT沿线路口的交通信号灯、完善沿线道路交通标志标线、采取一定交通管制保障机械清雪设备的正常作业等以减少驾驶人员的驾驶压力。
(四)运行服务质量
乌鲁木齐市BRT已经运行了近3年时间,为了了解乘客对BRT的满意程度,我们专门针对不同街道和不同年龄的人进行了问卷调查。主要包括对乌鲁木齐市BRT快速公交的服务质量、票价、速度、线路设计、车辆数、车次调度、司机技术以及花费等方面进行调查。本次调查时间从2013年6月20日开始至2013年10月23日结束。实发调查问卷300份,收回调查问卷285份,有效调查问卷280份。对于乘客了解BRT的渠道,通过询问和问卷分析我们得出:大多数乘客都不会刻意去认真了解BRT的相关知识,而是通过听说或者乘坐等方式了解。对BRT的了解渠道,受访者的选择如下:20.80%的受访者选择网络,13.80%的受访者选择报纸,26.90%的受访者选择电视新闻,8.50%的受访者选择宣传册,12.30%的受访者选择广播,39.20%的受访者选择通过他人谈话,还有44.60%的受访者选择其他途径。从调查结果来看,虽然人们的出行方式各有不同,但自BRT开通后,高达71.4%的乘客出行首选BRT,14.3%的乘客选择普通公交,9.8%的乘客选择私家车,仅有3%的人出行选择出租车。在调查中我们发现,60%的人认为乘坐快速公交节省了他们10~30分钟的时间,只有不到3%的人认为比普通公交慢。
(五)经济及社会效益
1.运营成本。
乌鲁木齐市BRT的运营成本主要包括以下方面:车辆、生产用房等固定资产折旧,含购车原值、购置税、维修车间及液压设备等;驾驶员工资福利及社保费用,其中驾驶员按人车比1∶2.35配置,社保费用包括养老、失业、医疗、工伤、生育、住房、工会、教育基金、福利费等;燃料、材料、辅助材料费按行业定额计算;包括场站管理、电子设备维护、车辆维护、维修、事故损失、管理人员及后勤保障人员工资等费用在内的管理费用;保险、道路通行费等其他费用。按照以上成本构成,我们大致估算了BRT1号线每人次运营成本为2.14元,但乌鲁木齐市***府出于惠民利民的考虑,对于BRT车票采用与普通公交同样的票制,即每人次票价1元,远低于BRT每人次的运营成本2.14元。
2.BRT工程投资建设成本。
根据我们向乌鲁木齐市交通局客运部门的了解,BRT建设工程投资主要包括:BRT专用道,首末站及中途站台,停保场,配套智能交通、配电、安全、调度、通信等系统建设。1号线与3号线两个工程项目估算总投资超过12亿元。其中,BRT1号线项目初期购置BRT专用车辆55辆,根据运量增长情况,预计2015年增加15辆车,2020年再增加15辆车。项目工程建设(不含车辆购置费)估算投资额约为7.9545亿元。BRT3号线项目购置BRT专用车辆61辆,其中18米长的41辆,12米长的20辆。项目工程建设(不含车辆购置费)估算投资约4.2282亿元。从投资收益方面来讲,BRT建设投资较少,收益平稳,运营费用较低,能有效节省乘客出行时间,为乌鲁木齐市公交发展带来了很好的经济效益。与地铁等公交系统相比,BRT建设成本相对较低,未来收益平稳,是一项非常好的建设投资项目。BRT快速公交的一大优势在于它的可持续性,从而使得其建设后,未来整体运营费用较低。随着BRT快速公交系统的优化调整,其运营费用将会进一步降低。对于乌鲁木齐市BRT运营的财***支出,68%的市民认为合理,14%的人认为支出太少,18%的人认为支出过多。
3.社会效益。
第一,BRT快速公交在乌鲁木齐市的开通,为城市带来了颇丰的经济效益,并在无形中提升了城市的整体形象和城市地位。第二,带动城市发展,使得城市布局更加合理。BRT线路周边的土地和物业在近几年内有了明显的升值情况。第三,提高了城市综合竞争力。乌鲁木齐市相关部门在吸取国内外BRT建设经验后,根据实际情况建设快速公交系统,在亚欧博览会开幕期间,BRT承担了主要的承载工作,引起国内外的广泛关注,提高了城市竞争力。
(六)BRT车站秩序
1.车站周边秩序。
BRT车站周边经常会出现停车拉客、到处乱停的车辆、占道经营的摊点以及店外乱摆乱放的行为等,严重影响了乘客乘坐BRT的愿望。此外,在BRT站内,站台每侧都有3个泊位,1号泊位供常规公交临时使用,2号、3号泊位供BRT车辆使用,但进出站台的乘客较多,有的乘客并不熟悉在哪个地方乘车。而在站台外,由于安装的是二次过街信号灯,一些乘客见到车辆停了就开始过马路,完全不顾及红绿灯,很多时候还需要交警进行现场指挥。
2.车站内秩序。
车站内有专门的进出通道和候车区域,在非高峰期乘客候车秩序井然有序,但到了高峰期就会相当混乱。从排队买票到进站上车大家都是“奋勇上前”,等待车辆的到来。车辆进站后,多数乘客都拥挤在车门前候车,造成乘客上下车无序的混乱场面。
3.车上的秩序。
在实地调查中,我们发现有些乘客会为能拥有一个座位而在上车时毫无顾忌地冲进去,甚至有的乘客会为了能有座位而专门乘坐BRT到始发站去“抢占”一个属于自己的座位。另外,总体上看,车上秩序也较为混乱。
四、乌鲁木齐市BRT运营管理发展建议
(一)提高BRT运营效率
1.车辆配备。
在选择容量大的快速公交车辆时,乌鲁木齐市公交系统需要考虑的因素包括:需要有足够的容量来承载大量乘客,先进的车上电子装置实时监控车厢门口的上下车情况和车内情况,努力提高乘客上下车的方便度以及乘客乘坐BRT快速公交的舒适度,减少车内外噪音和污染情况等。此外,还可以通过鲜艳的色彩、独特的外形来吸引乘客,提高BRT快速公交在乌鲁木齐市公共交通中的市场竞争力。
2.线路组织。
一般而言,发展较为成熟的快速公交系统的线路组织主要有普线、区间线、大站快线和直达线四种形式。可根据不同时段不同情况,由快速公交中心统筹安排。根据乌鲁木齐市公交系统发展的实际情况,目前线路组织可以主要由区间线和大站快线构成,需要进行进一步规划设计,根据客流特点和出行要求设计线路组织。
3.服务方式。
应结合我们已经了解的常规公交运营经验、快速公交的运营特点、快速公交系统某一时刻的发车频率和载客量、线路计划需要配备的车数、路线需要运行的时间,以及快速公交需要周转的时间密度等相关条件,为快速公交车辆选择不同的服务方式。
4.最优运营调度。
运营调度系统是智能快速公交系统的核心。应运用先进的智能交通技术,由快速公交调度中心实时掌握车辆的运行情况和客流状况,以便迅速调整BRT快速公交系统的调度计划,及时与在路上行驶的车辆交换信息,充分提高快速公交的现代化管理水平。BRT存在的意义就是加快公交速度,缓解城市拥堵现象。目前,乌鲁木齐市BRT运行的速度还受到专用通道、天气、突发事件等影响,未达到最佳速度。交通运输管理部门应全面改善BRT系统的设施,排除不必要的因素,使BRT最大限度地发挥其作用,实现速度的最佳化。
5.专用道路设计及维护。
乌鲁木齐市为BRT快速公交设置了专门的车道以方便其通行并且为其设立***的交通指挥灯。***府出台了一系列有益于快速公交发展的***策和措施来支持BRT公交发展。此外,公交优先还体现在***府出台的一系列有益于公交发展的***策中。如为确保车辆安全畅通,要求沿线各大队加大道路巡逻管控力度,防止快速公交运营期间其他车辆出现压线、占用快速公交专用通道行驶等行为。BRT大容量快速公交车多为双节铰链车,车长18米,满载总质量达30吨。在运营中频繁的刹车等操作造成了停靠站点周边路面出现车辙、坑槽等,因此在道路建设时应保证更好的原材料和更高的道路质量,避免出现返修从而影响通行效率。
(二)优化服务质量
1.对BRT实行精细化管理。
积极改进落后的调度方式,发展智能化BRT快速公交调度方式,实时监控车辆运行情况,减少乘客等车时间;采取空车切入、始发分流、动态借道等措施,努力实现BRT“必然通”,使今后BRT快速公交能够跑得更快、更顺。例如,应对乌鲁木齐市冬季气温低的现象,要对站台进行全面巡检,包括暖房内的电热幕、温控开关,以及站台内的各种用电设备。除此之外,还应对BRT运营的所有车辆进行逐一全面的排查,对车内的暖气设备进行清洗和修复,更换防滑轮胎,确保冬季运营正常。
2.进一步优化公交线路。
乌鲁木齐市公交系统需要不断提高线路的直线率,同时使配车数更加合理科学。合理对BRT车站进行设计,将会在很大程度上提高BRT快速公交系统的正常运行,其中最主要的是必须考虑以下方面的要求:首先需要考虑的是合理设置站台内停泊车位的数量,可以在高峰期停泊多辆车来搭载乘客;合理设计车站形式以及车站内服务的具体类型,这都与公交车辆的类型、车辆的功能以及车辆进出站的顺序有关。其次需要考虑超车道的运行能力。最后还要考虑站台容纳乘客的数量,以应对客流“潮汐”状况以及突况。
3.提高BRT快速公交工作人员的服务水平。
BRT站台配备引导员的主要目的是在早晚高峰期引导乘客上下车、提供咨询、安全疏导等。为了倡导站台内的乘客安全有序乘车,BRT公司给站务人员配发了腰麦,并利用站台IP广播适时进行宣传播报,避免乘客上车拥挤,逐渐养成有序乘车的习惯。但我们注意到一些工作人员服务态度差,工作不认真,应该通过培训增强其服务群众的意识,使BRT服务质量有质的提升。
4.BRT站台设计和标志应该不断改进,以最大程度地便利乘客。
BRT站台的设计让BRT公交车辆不用换道停靠,而是直接在道路中央行驶和停靠,而人进站台可以在过街天桥或地下通道的基础上,开辟一条通往站台的通道。这样的设计,不仅做到了人车分流,还做到了车车分流、人人分流,避免相互影响,保证了人车安全。安全门的设计是当下城市交通系统中经常考虑的因素,比如BRT的安全门设计,在车辆未到站时关闭,防止人滑落站台,而当车辆到站停稳后,车辆门和安全门对齐,同时打开,乘客有序上下车,换乘完毕后安全门和车辆门再同时关闭,之后车辆即可出站。目前进出口设计比较合理,而刷卡通道和投币通道欠合理,致使进站时速度慢进而造成拥挤。对于此问题,可将一个或几个刷卡通道停用,改为投币通道。站内标示和路况指示查询也越来越完善,但是使用情况却不理想,需要加大宣传力度,让乘客自己操作查询。
5.听取市民意见,做好宣传。
BRT本就是一项民生工程,在有关BRT的重大公共决策方面,应积极听取市民的意见,实现决策的民主化。市民的建议一般都比较切合实际,对提高***府决策的民主化水平和BRT的规范运营有着重要的参考作用。做好乌鲁木齐市BRT项目的宣传,能使群众更加了解BRT的运行,也使BRT的公共***策有更清晰的未来发展方向。从BRT的拟建、实施到完善设备等建设项目都要做好充足的宣传,同时可以通过电视、广播、宣传栏、讲座等形式,增强市民对BRT的了解。
运营管理论文范文第8篇
1.1资产管理方面的专业人才缺失
目前,由于企业对资产意识的薄弱导致了很多国有企业在管理上没有做到足够的重视,所以,在招聘资产管理人员的时候,对资产管理人员的要求以及专业的素养都是比较低的。近几年来,又由于全国各地国有企业的改革制不断的增加扩大,在国有企业的资产管理方面又出现了很多的新情况。原有的管理人员由于专业知识的缺乏而不能适应目前形势的新变化,因此,直接的影
1.2资产账实不符
由于各个部门之间缺乏沟通与协调工作,职责不清,所以,导致一部分国有企业的资产账实不符。企业应该及时的给固定资产进行日常结算和管理,这样不仅不容易造成企业固定资产的核算账实不符,也不会给国有资产造成较大的流失的现象。
2.完善我国资产运营管理的对策
产权是具有一定的刺激性与约束性的,产权明晰是产权有效发挥的前提。但是,由于我国国有企业的法人支持所有权对产权不明,导致我国国有资产的流失和管理效率的明显降低。因此,针对此类问题,所以提出以下完善国有企业的资产管理的建议与对策。
第一,找到非经营性资产的可行方式,根据产权的定义要求,要使得收益大于使用成本的单位或者是个人能够及时使用的资产,以此来提高国有企业国有资产的使用效益和管理效率。
第二,找到行之有效的非经营性质的资产管理模式,根据统一的分级管理原则,非经营性质资产的管理可以由资产管理部门为主,实行三级管理和二级核算的方式。
第三,加强准经营性质资产的管理,企业后勤社会化过程里的准经营性资产管理问题,重点依旧是通过明晰产权来规范国有企业以及后勤实体双方的权利,并且要查清核实,依法进行资产价值评估,以界定国有产权,维护国有企业通过对后勤实体进行的投资而形成的有效权益。
第四,企业应该加强经营性资产的价值评估,国有企业所占的资产,大部分都是依靠国家无条件拨款而起来的,账单价值往往只是反映了资产在投入使用时的价格,然而,资产的原始价格还是难以取得真实性。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发展,国有企业的国有资产价值在不断的上升,在经营使用以后,要重新给予其新的价值评估,并且做到科学的资产价值确定。
第五,明确国有企业对经营性质产权的享有投资收益权,是为了克服当前非经营性资产转为经营性资产之后,由于资产管理不当,责任监督管理不够严格导致的经济收益分配不均衡的现象。各个国有企业与经营的单位要签订严格的书面文件来加以明确投资的收益情况,以此来保障国有企业投资收益权利的有效实现。
第六,可以实现国有企业与私营企业的合作,从产权上顺应国有企业与其合作的私营企业之间的产权关系,其次还要明确双方的责任、权利、利益等方面的关系,从根本上来实现国有企业与私营企业合作的产业规范经营、规划的风险以及加快其合作的发展,逐渐形成产权清晰,国有企业与私营企业的分开管理,从而实现国营企业的自我发展以及促进国民经济的大力发展。
3.结语
目前,首要做好的就是国有资产管理的工作,要做好这项工作,则必须要制定出一定的措施与改进的对策,其次,还要进一步的校对核算资产的数据、规范资产的账目、改进管理的制度以及健全管理制度,并且在这基础上,通过转换与共享的手段来解决国有资产的配置失调或者使用效率较低等情况的出现。通过制定有效的措施与对策,全面的提高***策的完整性和利用率,从而,有效的保证了国有资产的增值,把国有资产发挥到了最大的效益。其次,还要建立起完善的内部与外部的监督机制,其中还包括机构人员的自我约束和自我监督。机构人员的检查及监督包括了对工作人员的培训以及教育的检查。而监督管理的主体主要是包括***府机构、社会人员以及监管企业,通过这些方面的监督管理,可以使国有资产的监督管理机构得以明确的落实与实施。
运营管理论文范文第9篇
1.1经济指标多于质量指标通过文献研究发现,从1989年我国启动医院评价体系以来,评价指标的发展变化从注重投入产出、强调医院综合竞争力到注重经营效果,强调经营效率。虽然现阶段运营管理的绩效评价指标设计和构建开始逐步加入社会效益指标,如患者反馈、医疗服务辐射情况、医疗机构履行的社会责任和医务等,但在实际操作过程中,没有形成统一、客观、具有可比性的指标。为了提高竞争力,参评医院往往把重点放在经济指标上,盲目扩张发展和创收。造成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有两个:一是我国医疗卫生机构实行的是双重补偿,即服务补偿为主,***府补偿为辅[2],***府补偿不能满足医院财***的收支平衡,只能增加患者费用;二是经济指标是***府部门考核公立医院的主要原因之一,导致公立医院往往曲解效率指标,忽略社会效益指标[3]。
1.2偏重结果考核,忽略考核意义绩效考核的目的是为了反应医院运营管理现状,以完善医院管理,合理配置医疗资源,满足居民基本健康服务需求。公立医院绩效考核作为***府部门管理的一种行***手段,其考核结果和医院的发展前景、院领导班子的晋升提拔和医院内部医务人员的奖金福利等直接挂钩。公立医院一直被视为事业单位,是***府机构的一种补充,管理程度与企业人事和成本管理相比,滞后10a以上。考核缺少有效的过程管理评价指标,且周期较长,导致公立医院过于偏重考核结果,使考核结果不能全面反映医院的管理运营,不利于医院管理的持续改进。
1.3网络化绩效评价方式处于初级阶段目前我国医院评审还处于单机辅助方式,即通过现场调查,获取医院绩效数据,利用计算机办公软件或专业统计软件,录入、计算、分析[4]。这种评审方式运行效率较低,浪费人力、物力、财力,并且院方提供的是结果型数据,难以避免造假情况,信息采集容易受主观因素影响,评审过程的公平性和透明性较低。同时,反馈调节机制不健全,不利于***府对医疗资源的整体把握。
2公立医院运营管理绩效评价体系指标体系构建
依据上述分析,本研究中基于第三方评价的公立医院运营管理绩效评价体系是一种系统管理工具,借助于信息化平台运行,动态、准确地对医院运行进行汇总、分析,对各级决策者的工作提供决策依据。
2.1研究方法通过国内外医院绩效评价与绩效管理现状研究,综合运用文献分析法、关键绩效指标法、专家咨询法、层次分析法等研究方法,采用分区域、多指标综合评价,定量评价与定性评价相结合的原则,进行指标初选、关键评价指标确定、指标权重计算、指标评分与评分标准制定。专家咨询:拟进行两轮专家咨询。每轮邀请专家15人以上,包括从事医院管理研究的卫生行***部门专家、医院主管绩效管理的专家、医院院长以及医院从事信息化研究的专家,具有中级以上职称,有5a以上工作经验。第一轮专家咨询采用头脑风暴法,商讨评价指标体系的级别、指标设置、指标计算,对各级指标的重要性、敏感性性和可操作性进行定量评价,对评价指标体系进行现场打分。第二轮专家咨询对各评价指标进行两两比较和重要性评价,从而为各级指标权重的计算提供基础数据。
2.2评价指标初设
2.2.1公立医院运营管理绩效评价体系框架本研究建立公立医院运营管理综合考评体系,指标体系覆盖全院岗位,包括医院、科室、岗位三级考核体系,实现医院的全方位、立体化、动态化和信息化整体考核。
2.2.2专家咨询的可靠性主要由专家积极系数、专家权威系数两个指标来考量。专家积极系数:即专家对该调查研究的关心、合作程度,用专家咨询表的回收率来表示。专家权威程度:依据专家对指标的判断依据和熟悉程度计算专家的权威程度。Cr=(Ca+Cs)/2(Cr表示指标的权威程度,Ca为指标的判断系数,Cs代表熟悉程度系数)。
2.2.3公立医院运营管理绩效评价体系指标初设采用优化后的平衡积分卡,从服务总量、服务质量、客户评价、管理效率和技术资源五个维度进行构建。初步考虑二级指标体系控制在20个左右,在公立医院运营管理绩效评价体系(初稿)(见表3)中列举了总共65个比较常用的指标体系,作为咨询专家增加、减少或者修改指标的参考。咨询专家根据自己的见解,对一级指标体系的构成、二级指标体系的构成提出自己的见解,并对其进行增加、减少或者修改。
2.3评价体系特点
2.3.1建立健全三级考核体系三级考核体系包括医院、科室、岗位。医院绩效考核有利于改变目前广泛存在的医院拼规模、拼设备弊端,改变医院过度医疗的导向;科室绩效考核可以建立科室间统一的管理标准,有利于***科室主任的管理压力,让科主任有更多的精力投入到临床一线中去。岗位绩效考核建立起真正的多劳多得、按劳分配体系,激发一线员工的积极性和工作热情,有效减少浪费,提高医院工作效率。
2.3.2强调服务质量,尊重客户评价绩效考核的目的就是为了正确引导公立医院的办医行为,真实反映院长的管理业绩,为构建医院明确有效的激励约束机制打基础[5]。在市场化背景下,公立医院必须保持基本属性,回归公益性。平衡经济指标,突出医疗质量维度和客户评价维度指标和权重,从医疗服务供需双方角度进行评价,强化公立医院的社会效益。客户评价不仅指患者评价,还包括医院员工的评价,医生满意度、员工满意度都可以反映医院工作条件和管理情况。
2.3.3基于第三方的评价模式由***府委托的第三方医疗评价机构根据国家***策并结合实际情况建设与设计完整的“医院运营管理综合评价信息系统”,组织具体的评价工作,与***府建立良好的互动反馈机制,变结果考核为过程考核,为医院提供咨询和培训服务,为***府提供决策依据。
2.3.4信息化平台运行,提高工作效率公立医院运营管理绩效评价体系在计算机绩效运行软件中运行,与公立医院众多管理系统的功能统一化,使医院和医院之间、科室和科室之间、岗位和岗位之间有统一的考核标准。减少医院的投资,提高医院效率。与卫生主管部门联网运行,成为涵盖整个公立医院的整体运行体系,形成地区级,甚至是省级行***区域内医院的动态运行绩效考核,改变公立医院绩效考核评价重结果轻过程的现象,真实表现公立医院运营管理情况,有利于***府的宏观决策。
3小结
本研究通过提出现阶段我国绩效评价体系中存在的共性问题,借鉴绩效评价的现有研究成果,结合公立医院特点,提出基于第三方评价的公立医院运营管理绩效评价体系的构建方法和思路,为指标的进一步完善打下基础。下一步将收集公立医院有关指标数据医院、科室及岗位进行定量评价并排序,获得同一年度各医院、科室及岗位排序及同一医院、科室及岗位在相邻年度位次的变化,为***府部门优化医院绩效管理和医院发展***策提供科学依据。
运营管理论文范文第10篇
***府对一地的旅游规划和发展具有重要的引导和支持作用,同时也有树立旅游目的地形象、对外宣传旅游资源、建立旅游品牌的责任,依托当地旅游局建立的***府主导型旅游微信公众平台应运而生。贵州省旅游局在微信用户激增之际,于2013年4月建立***旅游微信平台,与其***微博协力宣传贵州旅游资源并提供资讯信息。调研者于2014年3月1日至9月12日跟踪和观测贵州省旅游局微信平台的运行和内容情况,为了对其微信行为进行针对性比照,以观测期内微信公众平台上的信息作为观测内容(期间包括清明节、劳动节、端午节及中秋节四个小长假,便于将其在法定假日、公休日和工作日微信行为进行对比分析),对网络文本进行收集并整理。统计数据包括观测期间微信的数量、微信的内容归类及微信内容来源三方面,剖析贵州省旅游局微信平台的行为及特征。
(一)旅游微信公众平台数量统计调研者在2014年3月1日至9月12日对贵州省旅游局开设的微信公众平台内容进行文本收集和整理。在观测期内,共微信355条。为便于具体分析,以14天为一周期进行数据统计,区分公休日、工作日及法定假日,统计数据如表1所示。从表1数据可以发现贵州省旅游微信平台的以下两个特点:第一,贵州省旅游局微信公众平台多在工作日微信,其比重占观测期内微信总数的94.6%;第二,工作日每天微信数量在1—5条之间,其中每天3条微信的时间居多,而在公休日和法定假日,极少微信。这一现象也与旅游局作为行***部门,其工作人员在公休日和法定假日不办公相符。从微信公众平台运行的角度探析工作日、公休日、法定假日行为产生差异的原因,发现微信公众平台信息的操作程序和方法受条件限制。微信公众平台信息的操作方法和程序区别于微信私人账号,微信私人账号依托稳定的网络信号和智能手机就能进行信息的,而微信公众平台的行为受所使用的设备限制,其信息的需借助电脑、笔记本等设备来完成,而旅游局的工作人员在休息日和法定假日无法使用工作电脑来完成信息。
(二)旅游微信公众平台内容分析经过信息收集和整理,将贵州省旅游微信公众平台上的信息进行分类整理,可以将其分为5类:第一类贵州旅游文化、资源介绍,主要是旅游线路推荐;第二类为贵州各地资讯,主要是营销推广、促销优惠活动;第三类为咨询反馈,主要将旅游者或潜在旅游者对贵州省旅游资源、旅游投诉、旅游线路等咨询中较集中和突出的问题进行解答;第四类为旅游小知识、便民服务信息;第五类为其他,不能归为前四类的均包含在此类中,包含对旅游行业和专家的访谈内容,旅游者在贵州旅游后的游记。统计结果如表2所示。从表2中的数据可知,贵州省旅游微信平台的内容主要为第二类,即贵州省所辖市(自治州)、县的资讯以及优惠奖励活动介绍,所占比例约为观测期间微信总量的62.5%,数居于第二位的是第一类,即对贵州各地的旅游资源的***文推介以及经典旅游线路推荐,比重为18%。由于第三类咨询回复型微信是对一周内发生的游客咨询问题的集中反馈,因此,该类微信每周仅为一条,且通常在一周的最后工作日内。而第四类为旅游知识、便民信息,该类微信为旅游者出行提供便利。其他类是将不能包含到前四类的信息进行整理而得到的,内容不具有同一性特征,且数量较少。为了获得贵州省旅游局微信平台在法定假日信息和内容的情况,将观测期内涉及的“清明”“五一”“端午”和“中秋”四个小长假的信息进行归类整理,如表3所示。通过数据分析可以看出,贵州省旅游微信平台在法定假日的信息较少,其内容以旅游资讯类为主,自“五一”小长假假期开始,微信平台均会对假日期间旅游景区、饭店运行情况及旅游流量和出现的问题进行汇总阐述。调研者也对四个小长假前一周的旅游微信内容进行分析,发现假日前期的旅游微信并未因小长假将要到来有所调整,仍以新闻资讯类居多,旅游资源、景区、产品线路的推介较少且不具有吸引性,这不便于在假期前对旅游产品进行推广,推动潜在旅游者向现实旅游者转变。从观测数据可归纳出贵州省旅游微信平台内容的两个特点。第一,旅游微信的内容以***文相配的形式出现,但***片数量较少且***片价值和质量不高,仍以文字内容为主,而微信内容中出现大量的文字将会降低使用者的阅读兴趣和关注点,而减少文字,插入相关内容的***片不仅能吸引注意力,而且具有直观、形象的特点。对于贵州各地旅游资源以及经典线路的推荐,更需要注重***文结合的手法,增加***片资料的展示并配以简短、精炼的介绍,能够带来更好的效果。第二,旅游微信内容的来源表现出原创性不强的特点,以新闻资讯为主,多是对各类报刊、网站信息内容的摘抄,其中以贵州日报、贵州都市报、新华网贵州频道、金黔***、贵阳网为主要信息来源,而新闻资讯的特点是精简短小,注重阐述事实,而每日的微信内容均为新闻资讯时,则会让使用者产生疲惫感从而失去阅读的兴趣,这不利于迎合使用者的关注点。
(三)旅游微信公众平台的特征根据网络文本的整理和数据分析,贵州省旅游微信平台的内容和行为有如下几个特点。1.内容稳中求变,不断总结经验并进行创新性尝试如的咨询回复类微信,将一周内游客提问最多和最热门的问题进行汇总,并集中进行解答,而该类微信在2014年3月21日的微信平台内容中出现,且一直持续到观测期结束。而在五一假期、端午、中秋假期内的贵州省假期旅游业运行情况的简报也是不断创新的产物,其对贵州省在假期中出现的投诉、旅游景点提供服务质量的情况、饭店接待人数、假期旅游创收等情况进行了统计说明,但清明假期却未对假期内的旅游业运行情况进行通报。2.行为未形成规范性准则,随意性较大从微信内容来看,内容的选取不具有规范化,如咨询回复类微信,多出现在一周的最后一个工作日,但也存在某些周次没有咨询回复类微信,这样不仅会增加旅游微信推送工作人员自身工作的负担,不利于形成规范有序的微信固定栏目,而且也会使微信使用者对旅游微信平台产生不规范、不专业的感觉。从微信的频率而言,在工作日旅游微信平台微信为1—5条左右,但也存在工作日未有微信信息推送或长时间段没有信息更新的情况。观测期内的2014年7月19日至2014年7月27日、2014年8月1日至2014年8月8日两个时间段没有任何微信内容更新,微信平台的工作人员也未在该时间段前或后对此阶段未有信息更新进行解释和说明,不能体现出微信的人文性和微信使用者的互动性。3.信息内容单调,时效性不强从观测数据可发现,贵州省旅游微信平台的信息以各地资讯为主,占总信息的62.5%,而资讯类信息的则需要讲求时效性,但因为贵州省旅游微信平台的微信工作多在工作日完成,很难达到及时性的要求,失去了原有信息的应有的阅读价值。除此之外,的内容中资源介绍及旅游咨询服务的较少,不仅不利于达到对旅游目的地宣传和旅游产品推广的作用,而且其与微信使用者的互动程度不高。
二、提高旅游微信平台运营管理效率的建议
(一)加大旅游微信管理力度,聘用专业人员进行管理和维护微信作为宣传贵州省旅游资源、树立旅游品牌的一个重要途径,需招聘专业人员对微信平台进行管理和维护。从微信使用者的角度分析,旅游微信公众平台的粉丝不仅在工作日会利用零碎时间浏览微信内容,而且在公休日和法定假日利用微信平台进行信息浏览和分享的情况更为普遍,若微信公众平台不能抓住和利用公休日和法定假日的时间进行宣传营销,将失去竞争优势,无法吸引和培育有价值的旅游消费群体。从信息传播的有效性和利用率来看,到微信平台的内容需经过有效筛选,不仅要达到有目的传播信息的作用,而且能吸引微信使用者的注意力进而阅读信息,并在阅读后进行分享达到广泛传播的作用。因此要对微信平台的管理人员进行定期培训,使其能够了解微信使用者的阅读习惯和阅读心理,抓住其关注点,选取具有价值的信息推送给微信使用者。
(二)扩大微信平台信息内容的广度,增加内容的原创性欠发达地区旅游微信平台的内容多摘抄自各大报纸以及门户网站,且多为新闻资讯类,新闻资讯的特点是简短精练,但资讯类的微信只描述发生的事实,趣味性不强,且文字比重大,不能凸现其目的地的旅游特色,微信使用者仅会对新闻进行浏览,不会深入阅读,不能留下深刻印象。在旅游发展的过程中,不仅要保证现有省内旅游市场的繁荣,而且也须进行毗邻省份客源市场的开发,而在进行省外旅游宣传时,需要进行旅游产品的推介,将特色的旅游资源以***文形式展现,让潜在旅游者了解欠发地区省份的旅游资源和特色。建立起旅游形象,认知旅游品牌,才能在进行旅游决策时,选择和消费贵州旅游产品。增加原创性信息的创作,有利于有针对性、强目的性地向微信使用者传播旅游信息和旅游理念,形成自己的微信特点。
(三)强化***企关系,丰富微信平台活动旅游微信平台的建设和优化运营不仅是***府工作人员的责任,而且也需要地方旅游部门、旅游企业的支持,将各市、州、县的旅游景区、旅行社推出的优惠活动通过微信平台,这样不仅能丰富旅游微信平台的内容,而且也对旅游企业起到了宣传作用,而互动、奖励等活动更能增***信使用者的忠诚度,使旅游微信内容的阅读率提高。同时在微信平台上建立与相关旅游景区和***府门户网站的链接,提高旅游微信粉丝的使用体验,使其接收到的信息更广,增强其对旅游目的地的感性认识并培养其消费倾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