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5个学生,15个老师,破旧的两层教学楼,一个长满野草的操场,“麻雀小学”内蒙古自治区呼和浩特市和林格尔县黑老夭乡小学的孩子们在上一场室外的音乐课。
25个学生,15个老师,破旧的两层教学楼,一个长满野草的操场。这是内蒙古自治区呼和浩特市和林格尔县黑老夭乡小学的现状。这所“麻雀小学”距呼和浩特市四五十公里,25个学生中包括10个学前班的孩子,因为离家比较远,这些最小5岁最大16岁的孩子们全部寄宿,大部分老师周一到周五也都住在学校里。
按照前几年实行的大规模农村学校布局调整,这所学校早就被列入撤并之列。幸运的是,2012年***紧急叫停全国范围内的学校撤并,黑老夭小学被保留下来。
2012年9月,***下发了《关于规范农村义务教育学校布局调整的意见》之后,像黑老夭乡小学这样的小规模学校在各地保留下来或者被恢复。福建省规定,现有农村中小学和教学点原则上不再撤并,在边远地区将保留在校生小于100人的农村小规模学校和教学点;重庆市***府2012年10月出台意见,规定在校生10人左右的村小不得撤并;湖北红安县计划每年新建、改建30个教学点,湖北襄阳、十堰等地于2012年秋恢复400余所(个)农村小学和教学点……
小规模学校重新登上历史舞台,可是由于普遍地处偏远乡村,交通不便,在教学设施、教学质量、师资等方面都不容乐观,甚至堪忧。黑老夭乡小学的十多名老师几乎都在50岁以上,大都将近退休。因为条件太艰苦,没有年轻老师愿意来这里教书。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曾在《2010全民教育全球监测报告:普及到边缘化群体》中提出“边缘化群体”是社会最底层的20%。日前在中国教育公益组织年会上的《中国农村教育现状及未来发展趋势》中也提及:“当前沉淀在农村底层‘后20%’农民家庭的子女,他们难以走进城镇、县城上学,主要集中在农村的寄宿制学校和村小、教学点。”
一直关注教育***策和农村教育发展的华中师范大学雷万鹏教授认为,现在要关注农村最底端的10%家庭,这些家庭没有足够实力让孩子择校,希望在农村就近读书。但是在前些年的教育***策中,农村的小规模学校是被抛弃的角色,现在不仅是保留恢复,还应该获得更好的***策支持,以便有更好的发展。
在年会讨论上,许多教育研究者和公益组织的实践者都认为,与保留恢复改建相比,更艰巨的挑战是如何提高农村小规模学校的教学质量。
“在丰富多样的教育形态中,小规模学校只是一种存在方式,保留恢复小规模学校是第一步,我们真正的目标是提高质量,促进发展,使其焕发出鲜活的生命力。”雷万鹏带领的团队,一直跟踪研究一些地区的教学点,最小的教学点只有3个学生。他认为,要把农村小规模学校或者教学点办好,就要培养大量的扎根本土的乡村小规模学校教师。
针对这些问题,现在各地已经有了一些探索和实践。河北省实施教学点素质教育资源全覆盖,目前全省3200个农村教学点用上“多媒体”,可以通过网络来进行教学更新;湖北省从2012年起对农村义务教育学校新进教师实行全省统招统派,经费由省级负担,教师到艰苦边远地区任教可获补贴;江西省提高偏远地区农村教师特殊津贴,从180元提高到360元。
在提高小规模学校教学质量方面,各地也因地制宜有很多新鲜独特的做法。比如,甘肃省教科文协会通过实验研究,创立了“垂直互动参与式”复式教学新方法,提高了小规模学校的教学水平,已经在甘肃和青海的8个县推广。
针对未来农村人口减少的总趋势,北京理工大学教授杨东平认为,“小规模化”的“小班小校”有可能成为农村学校的发展趋势。这与目前许多县级以上地区存在着的大规模学校,以及学校中几十人上百人的“大班额”现象形成对比。
确实,与有些地方近些年一味追求的学校上规模相反,小班小校是世界各国现代教育的基本特征。无论是发展中国家还是发达国家,小规模学校都在农村教育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在印度人口分散的偏远农村地区,单一教师学校(一人校)的比例在农村为31%,在城市为6%;美国曾经有成千上万所“一师一校”的小学,近些年仍旧保留有一部分。为此,美国、韩国曾经专门立法。美国在2000年12月签署了第一项专门针对农村教育的联邦***府拨款法案,即“农村教育成就项目”,包括“小型农村学校成就项目”和“农村低收入学校项目”。韩国曾出台《偏远地区、岛屿学校振兴法》,旨在通过立法,为处于交通不便地区的人们提供均等的受教育机会。
“小规模学校并不等同于质量低下和落后,它不仅仅方便学生就近入学,而且由于实行小班化教学,师生比高,师生关系密切,有利于学生情感和性格培养,有利于实施参与式的教学和个性化的教育,因而成为高质量教育的同义词。”21世纪教育研究院“中国农村教育现状及未来发展趋势”课题组负责人刘胡权认为,在学生总量减少、***府投入不断增加的背景下,这一目标是有可能实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