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台铭,祖籍山西晋城市泽州县南岭乡葛万村,是台湾鸿海精密工业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2005年,郭台铭跻身台湾首富,身价高达32亿美元。他从30万台币创业起家一直做到市值3000亿的企业规模。他的个性鲜明,企业管理风格独特,介绍他经营智慧的书籍炙手可热。据台湾媒体报道,在台湾一项最新调查中,郭台铭勇夺“职场万人迷”之冠,成为众多台湾上班族心目中的偶像。郭台铭的魅力之源何在?是财富?是性格?是智慧?还是奋斗精神?
我是山西人
可能是郭台铭继承了当年晋商的好传统,一贯地兢兢业业不慕虚名的他处世一向低调,连其转投资的“赛博数码广场”,名气似乎也比鸿海大。而鸿海的大陆子公司之一,位于深圳的富士康集团,是中国台商投资的大型企业,与其并肩的是东方国际、中国石化、普天信息、摩托罗拉(中国)等大公司。
然而有趣的是,郭台铭虽然对自己及鸿海不事张扬,却毫不吝于张扬其故乡山西。郭台铭最爱说的话是“我是山西人”,最爱喝的酒是汾酒。在山西,郭台铭扮演的角色不仅仅是一个台商,更多的是一位衣锦还乡的骄子。
2001年6月16日,郭台铭偕夫人林淑如、女儿郭晓琳回到山西晋城市,捐献2350万元资助家乡发展公路、教育等公益事业。此次郭台铭捐资的公益项目有:捐资200万元修建晋城一中富士康***书馆;为建设家乡的牛土公路捐资500万元:为贫困地区的陵川一中修建学生公寓捐资50万元;向山西大学、太原理工大学各捐赠500万元奖学金,用于资助品学兼优但家境困难的大学生完成学业;向山西大学网络中心、山西省残疾人康复中心和山西省贫困干旱地区各捐资200万元等。
2003年10月,郭台铭回到故乡山西,参加富士康企业集团(太原)科技工业园的开工仪式,总投资10亿美元的富士康科技工业园暨鸿富晋精密工业(太原)有限公司,占地1000余亩,首期开发500余亩,2004年6月正式投产,成为山西引进的最大台商投资项目。
很多人难以理解这位纵横三大洲、麾下五万兵的IT枭雄,居然对这个自己37岁才踏足的“家乡”一往情深,也许只有他自己才知道在这厚重的“三晋黄土”中,究竟是什么吸引着他。
从30万新台币到岛内首富
20年前在台湾,郭台铭名不见经传,所属企业规模在行业内排在千名之外。郭台铭本人更是典型的草根创业者。
郭出生于1950年,是家中老大。由于家境贫寒,1966年郭台铭进入台湾“中国海事专科学校”学习,靠半工半读完成学业。服完兵役后,郭台铭在复兴航运公司当业务员。1973年2月,郭台铭出资10万元新台币,与朋友在台北县创立了鸿海塑料工业有限公司,生产塑料产品。不过一年时间,因经营不善,原股东逐一退出,企业成了郭台铭的全资公司。
当时黑白电视机刚刚在台湾地区兴起,郭台铭便从制造黑白电视机选台的旋钮做起。这时的鸿海不过是个规模只有30万元新台币的小公司,仅有15名员工。1975年,公司易名为鸿海工业有限公司。1977年,公司开始扭亏为盈,郭台铭立即从日本购买设备建立模具厂,为日后发展奠定基础。其后他又陆续投资建立了电镀部门与冲压厂。
20世纪80年代,世界进入个人电脑时代,郭台铭靠所掌握的成熟模具技术,以连接器、机壳等产品为重心,力行“量大、低价”的竞争策略,迅速占领市场。1982年公司再度更名为“鸿海精密工业股份有限公司”,郭继续投资1600万元进入计算机线缆装配领域。1985年,郭在美国成立分公司,开始在台湾之外开拓市场,并创出“FOXCONN”品牌。至此,郭台铭已经成功打造出他的“连接器王国”。
1988年,郭台铭经过慎重考虑,决定投资大陆,在深圳成立了广东深圳富士康精密组件厂,生产电脑周边接插件。在这里,郭台铭找到了他成功的着力点,即得到了丰沛廉价的土地与劳动力资源,开始了企业飞速发展的历程。
到上世纪90年代,富士康依靠前期积累的力量,在深圳和昆山分别设立了科技工业园。如今,鸿海在深圳、昆山、杭州、天津等地设有36家全资子公司,专业生产电脑接插件、精密零组件、机内线缆、精密模具及电脑整机。
正是靠着在大陆的投资,郭台铭得以实施“扎根中国,放眼全球”的策略,达成全球最大的电脑整机和零组件生产企业集团及全球个人低价电脑的主要制造基地的经营目标。
1999年,郭台铭连续合并了岛内的华升、广宇等企业,不仅开启了内部上下游整合,事业版***也正式从鸿海精密工业单一公司发展成为企业集团,郭台铭也开始跻身岛内大企业家的行列。到20世纪末,鸿海已在欧亚美三大洲设立了60多个海外制造中心及分支机构,成为全球最大的PC连接器、PC准系统的制造商。
近几年,郭台铭的扩张行动更加如火如荼。继成功打人电脑主板与手机生产领域后,他于2000年在捷克设立光通讯事业生产基地,2002年投资创立群创光电公司,进入液晶显示面板制造领域,2003年收购芬兰公司扩大手机机壳生产。现在除了半导体产业外,鸿海的投资几乎遍及台湾岛内高科技明星产业。
分享一天的首富荣耀
2005年3月12日,郭台铭先生的妻子林淑如病逝台大医院。而美国《福布斯》杂志日前刚刚公布郭台铭以身价高达32亿美元当选台湾首富,林淑如却只和他分享了一天的首富荣耀就撒手人寰。
当年富家女林淑如下嫁给穷小子郭台铭的故事,从此成了绝响。或许就是郭台铭的认真与执著感动了林淑如.让林淑如不顾家人反对,以富家小姐兼台北医学院校花之身嫁给一文不名的郭台铭,过着辛苦的日子。
回首30年来,林淑如一直陪在郭台铭身边,陪他创造了鸿海帝国。但是,傲人的财富终究没能挽回爱妻的生命。
对于自己,郭台铭却显得有些抠门。他不穿名牌、不开名车、不注重打扮,走在路上,很难看出他是台湾首富。有人总结说,鸿海赚钱的秘诀就在一个“省”字。
上班时间,公司走廊的灯间隔着亮,用餐时间,用餐者办公室的灯一律熄灭。会议室的墙基本没什么装饰,地上用的也是最便宜的地毯。为此,郭台铭常被朋友取笑“没品位”,而他说:“我现在有什么买不起,可是如果我要真去搞品位,那股东们就要担心了。”
郭台铭的经营哲学
郭台铭有“科技枭雄”之称,他爱读《孙子兵法》,而且意志剽悍。早在其成功之前他就说:“在我的领域,没有竞争对手”,并自喻“寒冬中的孤雁”。他独创的CMM代工模式、颠覆市场的游戏规则的经营模式、卓尔不凡的经营风格,开启了华人创办世界级企业的传奇一页。
郭台铭深知,“一个产业里,做第 一名才可以稳定赚钱,第二名有点钱赚,第三名损益打平,第四名随景气沉浮,第五名往后要么等着被收购,要不就是被淘汰出局。”自初创鸿海,郭台铭的奋斗目标就很明确,就是要成为台湾第一、亚洲第一、世界第一。
为了达成目标,他曾经在美国自己开车,住12美元一天的汽车旅馆,跑了美国52州中的32个,跟世界大厂商做生意。自进入个人电脑领域,鸿海的客户就锁定了IBM、英特尔、康柏、戴尔等国际一流大厂。
为了拿到康柏公司的订单.郭台铭索性在康柏总部旁边投资建了一个成型机厂,康柏只要有新设计,当天就能看到模型,最终获得了康柏的长期订单。为巩固与这些大厂商的关系,郭台铭坚持不做自己的品牌,只做零件供应商。可以说正是这些大厂的订单成就了鸿海今天的格局。据说,现在全世界每5台电脑中就有一台装有鸿海的产品。
在企业内部,郭台铭实行的是类似***事化的管理,每一个进入公司的基层员工,上岗前必须接受为期5天的基本训练,包括稍息、立正和整队行进等。对于高层主管,郭台铭的要求更为严格。他随时向他们提问,如果答不上来,骂人的话立刻脱口而出.这些千万富翁们,照样要在会议桌前罚站。郭台铭下达的命令,即使远在地球另一端.相关负责人也要在8小时内做出回应;没有时差的,则必须在15分钟内答复。平日里,郭台铭常问主管们:“你们尿尿黄不黄啊?”如果回答“不黄”,他立即劈头痛批:“那表示你不够努力啊!”
急脾气的他.可以3天不睡觉把货赶出来,甚至直接冲到生产第一线,卷起袖子,操作机器。如果遇到客户退货,他除了生气骂人外,更会放下董事长的身份,亲自带着员工上门赔礼道歉。靠着这样的严格要求,郭台铭对鸿海的产品质量相当自信。有一次在演讲会上,为了显示鸿海的手机最好,他在讲台上连摔3次手机,然后请台下的好友试拨他的电话。
郭台铭自己是一位工作狂,基本上每天都要工作15个小时以上,自创业以来没有休过3天以上的假。有时即使晚上刚下飞机,他也会马上赶到公司开会,而且一开就是12个小时,好像永远都不知道疲倦。老板如此努力,鸿海的员工也是丝毫不敢懈怠。
另一方面,对待表现好的员工,郭台铭也相当慷慨。在2002年的年终庆祝会上,他拿出2.3亿元新台币犒赏先进,最高奖是价值2800万元的鸿海股票。每年,郭台铭还会为上百名主管安排最精密的核磁共振身体检查,一出手就是上千万。与经理们吃饭,他时常动几筷子就不吃了,而是忙着催厨房上菜。等大家都吃饱了,他再把每盘剩下的菜倒到自己碗里一拌,“呼噜呼噜”吃下去。
正如前GE公司总裁杰克・韦尔奇曾说:“信赖他人在企业中具有庞大无比的力量,除非员工被公平地对待,否则员工不可能尽其全力,为企业卖力。”。这也是郭台铭的行事标杆――自己说到的自己即先做到。
转载请注明出处学文网 » 郭台铭的魅力来自哪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