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球仿佛用谐谑的口吻小声提醒我们:请用科学的精神和敬畏的心态,慢慢品读我的变化。
“暖冬”里的“酷寒”
2010年1月4日,暴风雪横扫朝鲜半岛,积雪厚度超过28厘米,韩国气象厅的官员说,这是1937年有记录以来积雪最厚的一次。同样对气候感到困惑的,还有隔海相望的日本。4月17日,自有气象纪录以来最晚的一场春雪覆盖了日本关东地区,个别地区积雪厚达18厘米,轻而易举刷新了当地4月最厚积雪纪录。去年12月下旬,欧洲普降大雪,穿越英吉利海峡的“欧洲之星”列车,因为严寒而在隧道当中抛锚。大西洋彼岸的美国东海岸被六年一遇的暴风雪袭击,华盛顿积雪厚达半米。仅仅过了两个月(2010年2月初),更大规模的暴风雪再度光临美国首都,气象学家把资料一直翻到1772年才找到类似的极端天气。在中国,***北部遭遇60年一遇连续暴风雪;渤海和黄海碰上30年同期最严重海冰灾害。
地球有没有变暖――IPCC受质疑
气候有没有变暖,究竟谁说了算?联合国***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IPCC)的报告说,在过去的1000年里,20世纪是最暖和的100年。但是早在2001年,IPCC已经在报告中承认,观测点密度分布不均,许多数据来自人口稠密的大城市,而辽阔的海洋只有观测船定期走航观测。在热岛效应强烈的大城市,观测数据难免偏高;而海洋观测数据的不足,则降低了数据的可靠性。
大量“灰色文献”的引入,也让IPCC的公正性受到质疑。“灰色文献”指的是未经发表(当然也就不可能经过同行评议)的研究文章,带有明显的“江湖气”和“草根”特征。IPCC的早期报告中,还严格规定必须引用公开发表的文献,但是后来标准降低,许多“灰色文献”也作为证据混迹在正式报告中。今年年初,IPCC公开承认说,由于缺乏可靠数据,自己关于喜马拉雅冰川将在2035年消融的预测“是错误的”。
变暖还是没有变暖?支持者和怀疑者打得不可开交。去年哥本哈根气候变化大会召开前,英国一家科研机构的报告说,根据它们对1998年~2008年气象数据的统计,全球平均气温仅仅上升了0.02℃,远远低于IPCC的结论。后者马上反驳说,这个结论具有明显的“***型性”:它截取的时间段太短(只有10年),而且一头一尾都遭遇极端天气现象(1998年全球受厄尔尼诺现象影响,2008年换成拉妮娜现象),而且数据采集点分布不均。
如何理解在工业***前全球的冷暖交替
1965年,英国气候学家休伯特・兰姆提出,在大约中世纪的时候,欧洲天气普遍比今天更温暖,他把这个时期称为“中世纪暖期”。这个变化,大约发生在公元900年~1300年之间。中国气象学家竺可桢也在研究中发现,地球体温有升有降,并非一成不变。1972年,他在《考古学报》上发表文章探讨“中国近5000年来气候变迁的初步研究”,为中国5000年气候变化描绘出这样的体温纪录:从仰韶文化到安阳殷墟(约公元前3000年~约前1100年),中原地区年平均温度比今天高2℃,此后大约每隔400~800年为一个周期,气温上下摆动,其中公元前1000年、公元400年、1200年和1700年均出现明显降温。换句话说,当欧洲遭遇“中世纪暖期”的时候,中国大陆的年平均气温也可能比今天略高1~2℃。
环保主义者说:温室气体是造成今天全球气候变暖的决定因素。但是来自中国科学院的一份调查却发现:20世纪温室气体排放量与全球温度变化并不完全一致。上世纪10~40年代全球温室气体排放微量增加,但同期全球平均气温却快速增高0.35℃;但是到40~70年代,当全球温室气体排放猛增两倍的时候,同期全球平均温度反而下降了0.1℃。这种反常,如何解释?更何况,假如温室气体是引诱气候变暖的主要因素,那么工业***发生以前出现的全球尺度的冷暖交替,又该算在谁的账上?――地球这本经,真有点越念越糊涂。
几家欢乐几家愁
地球是一个整体,全球变暖让有些地区愁眉苦脸的时候,也会让另一些地区笑逐颜开。法国葡萄酒协会悲观地预测:假如全球气温继续升高,法国葡萄酒将面临品质下降的危险;可是平均气温比法国略低的德国,却发现自己葡萄酒的丰收指数因为气候变暖而大大提升。在非洲大陆,升温会让西非地区更加干旱,却可能给东部和中部非洲带来更充沛的降雨。卫星***片显示,过去20年里乍得中部和苏丹西部的植被面积突飞猛进,假如这种现象能够持续,非洲旱灾最严重的苏丹地区,甚至可能变成这块大陆新的粮仓。
假如换一个角度思考,即使在同一个地方,“坏”事可能也是好事。每年夏天,北半球热浪滚滚,每每夺人性命,全球变暖成为制造热浪的罪魁祸首。2006年,伦敦大学发表一份报告却披露说,许多国家每年因为寒流致死的人数远远多于热浪。科学家依照未来45年气温上升幅度估算,全球升温将使英国每年死于热浪的人数增加2000人,但是死于寒流的人数却会减少2万人。
“假如我们只是研究数学模型,许多结论将非常悲观。”美国俄勒冈州立大学农业经济学教授理查德・亚当斯的见解,为我们打开另一个观察地球变化的视角:“你在计算机里建立一个农业经济模型,然后假设气候条件更加炎热干燥,模型肯定会得出结论说,农作物产量有所下降。事实上,许多人就是根据这样的结果嚷嚷说,全球变暖会让我们面临饥荒。但是农民可不会像计算机那样思考问题,一旦他们察觉作物歉收,自然会想办法弥补,换种更耐热耐旱的作物。”20多年前,小麦还是黑龙江的主要作物;到了今天,东北大米悄悄成了黑龙江省的产粮名片。耶鲁大学一名经济学教授预测说,考虑到人类会自觉适应气候变化,美国农业生产未来将会增加13%,而不是像有些学者预测的遽减30%。
地球这本经,应该怎么念?
数据采集模式不理想,气候变化模型不确定,不同地区对气候变化的反应又不尽相同,让我们无所适从。面对相同的变化,站在不同的角度、不同的地点去解读,也会有不同的理解。假如我们再把眼光放长,以“万”年甚至“亿”年的尺度观察地球冷暖变化,又凭什么确定说现在的环境就是最好的?可是我们围绕气候变化的所有假设和推断,似乎早已默认了这一点。(资料来源:《世界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