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一个被认为有着最硬的骨头的人,不过他不是吃钙中钙长大的;这是一个被赋予“怒发冲冠”和“横眉冷对”形象的人,不过他并不是愤青一族的;这是一个被无数专家学者研究的人,不过他一点也不完美;这是一个让无数学生不理解的作家,不过他更不愿意自己灰暗的文字选入教材……
周树人,一位沉稳而又略带抑郁的男子,呐喊而来,坦荡而去。本着一颗真诚的心,只做自己想做的事,或“俯首甘为”,或“血荐轩辕”,都出自赤子之怀。他的一生是一个苦闷的象征,却给后人留下了言之不尽的话题。
他的出山,有一点好玩。日本留学时,他也算是“愤青”,可惜空虚中暗夜的来袭,一点点地耗尽了他的青春。
1909年8月,在从日本驶向中国的轮船上临风站立着一位“海归派”,他先在浙江任教,然后在“咸与维新”那热闹的美丽泡沫中突然不甘心起来,于是开始呐喊。1912年,通过挚友许寿棠的举荐,他“出仕”了。用时髦的话,就是当上了公务员。薪水丰厚,工作轻松,福利也不错。每当夜幕降临,摆脱了白天办公室里打发光阴的无聊,周树人又陷入了“等于吃鸦片”的辑录研究,聊作精神寄托,或意义追问,并权作难得的国学修炼,因为这个国家让人难以一眼看穿。
到了1918年,“爬来爬去”的钱玄同,终于“爬”到了书屋,怂恿周树人出山。可是周树人拒绝了:我不做大哥好多年,不跟你们小孩子一块瞎混了。“爬”先生岂肯轻易放弃!终于引出了中国现代历史上那个著名的铁屋子的比喻―周树人说:“假如一间铁屋子,是绝无窗户而万难破毁的,里面有许多熟睡的人们,不久都要闷死了,然而是从昏睡入死灭,并不感到就死的悲哀。现在你大嚷起来,惊起了较为清醒的几个人,使这不幸的少数者来受无可挽救的临终的苦楚,你倒以为对得起他们么?”“然而几个人既然起来,你不能说决没有毁坏这铁屋的希望。”爬先生单纯的反驳,竟意外地打动了周树人。于是他便义无反顾地扛起了抗争的旗帜,这一扛便近二十年。
他的文字,有一点好玩。《狂人日记》的横空出世,终于结束了新文化运动热闹过后“门前冷落鞍马稀”的凄凉场景。虽然,这不是最优秀的作品,但绝对是白话文的扛鼎之作,从此,白话文便一发不可收了。玩味他的文章,总觉得不宜茶余饭后休闲时看,须正襟危坐点灯夜读。漏断人静,那一行行冰冷的文字便热闹地飞舞起来,让人如坐针毡却又熨贴无比。几年来,我习惯了他文字的清冷,习惯了他文字的炙热,习惯了他文字背后的幽默,习惯了他文字背后的痛楚。
小说如是,散文如是,杂文更如是。他的杂文“任意而谈,无所顾忌,要催促新的产生,对于有害于新的旧物,则竭力加以排击”,却绝不同于林语堂的幽默小品,周作人的闲适小品。他的杂文文化根底深厚,旁征博引,涉笔成趣;他的杂文关注民生,关注社会,关注***治,嘻笑怒骂,却绝不隔靴搔痒,而是像匕首一样,让内心藏匿着“小”的人茶饭不思、寝食难安;他的杂文,愤怒的背后藏着悲天悯人的情怀和脚踏实地的实干精神,既不是愤青一族的愤世嫉俗,更不是帮闲文人的无病。
都说爱屋及乌,因为喜欢他的文字,自然我也就欣赏他的“世故”和天真。无奈无从模仿,因为那是一种大智慧――热爱生命,却又不向生活妥协。
并不像有些人想象的那样,周树人的生活是呆板而无趣的,相反,他是一个很有生活情趣的人,他的生活中有很多好玩的事。
小时候,每逢夏天,和祖母坐在树下乘凉,听祖母讲故事。然后枕着祖母的故事进入梦乡,把自己化作故事里的主人公。这是他在文章中写的。他爱吃甜食,据说是留学时养成的习惯。有朋友从河南给他带来两包柿霜糖,女友告诉他,这糖用柿霜做成,如果嘴角上生些小疮之类,用柿霜糖一搽就好。但此时已经吃了一大半,珍重之下赶紧把糖收好,以备将来药用。不料才到晚上,又觉得生疮的时候毕竟很少,不如趁新鲜吃一点受用。他会宠爱儿子,给他足够的自由。他给儿子取名“海婴”,希望孩子如婴儿般纯真,很有道教的气息。在三十七岁的时候还专门写了一篇文章,题目是《我们现在怎样做父亲》。这篇文章的核心,就是一个“爱”字,现在读来,我们依然能够感受到周树人身上那份浓浓的父爱。
然而,他的死,真的不好玩了。正史上说,周树人死于肺病。这个病,貌似是古代才子佳人都爱得的一种病:秋天薄暮,吐半口血,两个侍儿扶着,恹恹的到阶前去看秋海棠。然而周树人却没有这般作态,他也咯血,但并不恹恹,而是把血含在嘴里,化作一篇篇华彩文章。虽然死神固执地用黑色的翅膀覆盖了他,但他并不寂寞,他是以战斗的姿态离开了这个纷繁的世界的。他用咯血的身体给我们留下了一篇篇不朽的文章。
纵观周树人一生,可以用林语堂先生在《人生的盛宴》中所描述的那样来概括:“做文人,而不准备成为文妓,就只有一途,那就是带点丈夫气,说自己胸中的话,不要取媚于世,这样身份自会高。要有胆量,独抒己见,不随波逐流,就是文人的身份。所言是真知灼见的话,所见是高人一等之理,所写是优美动人之文,独往独来,存真保诚,有骨气,有识见,有操守,这样的文人是做得的。”
或曰文人惺惺相惜,或曰文人相轻,总觉得林语堂的文字比领袖的文字亲切些,也更容易发人深思。
(指导教师 童新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