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夏无酷暑,冬无严寒,山场宽广,水草丰茂,生态气候条件优越,非常适合养殖肉牛,是我国重要的产牛区,牛肉产量为南方各省之最。
牛肉是中国人仅次于猪肉的第二大肉类食品。牛肉不但蛋白质含量高、脂肪含量低,而且营养丰富、味道鲜美,故而享有“肉中骄子”的美称。牛肉分为黄牛肉、水牛肉、牦牛肉、***牛肉四种。一般而言,人们吃的牛肉主要是黄牛肉和水牛肉,但黄牛肉的肉质和味道好于水牛肉,是食用牛肉的首选。
回族历来习惯吃黄牛肉,但牛肉不易保存,其蛋白质往往会在酶的作用下分解成氨类臭素、二氧化碳等对人体有害的腐败物质。居住在云南、贵州的回族在长期的生活实践中积累、创造了牛干巴的腌制工艺,使牛肉既保持耐咀嚼的风味,又便于久存和携带。
牛干巴绝不同于大家熟知的牛肉干,是用黄牛的后腿肉经腌制、晾晒而成的块状腌制品,需要烹饪后才能食用。牛干巴颜色红润,肉质细嫩,清香可口,风味独特,含有人体所需的多种矿物质和氨基酸。因此,它是居家食用的美味佳肴和馈赠亲友的理想食品,深受各族群众,特别是回族人民喜爱。
贵州几乎县县都有回族,主要分布在毕节地区、黔西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和安顺市。据有关记载,早在元代,贵州境内便陆续有回族迁入。明洪武十四年(公元1381年),明太祖朱元璋命征南将***傅友德、副将***蓝玉、沐英率***征讨云南梁王巴匝拉瓦尔密。事平后,部分***队(其中有不少回族将士)移师贵州,驻防毕节、威宁一带,落籍生根。之后,又有部分回族从云南东迁贵州,聚居兴仁、普安一带,繁衍生息。这些回族先民将喂养菜牛、腌制牛干巴的饮食传统带到贵州,至今已有600余年。
回族主要在冬季腌制牛干巴,借助气候寒冷、干燥之力,腌制的牛干巴更易于风干收藏。每年暮春时节,回民将用于腌制牛干巴的黄牛精心饲养,使其膘足肥壮。霜降后便开始宰牛、腌制牛干巴,以备一年之需。宰牛时间一般在清晨,按照***教的教规、教义,宰牛须由阿訇念经后下刀。
牛干巴的腌制工艺十分简单,但选料和制作相当考究。其腌制过程大致为:选育肥的健壮黄牛宰杀后,将后腿部肌肉按其自然分布的纹路,剖成规整大块;待牛肉凉透后,根据口味将食盐、花椒、胡椒、八角、草果配成佐料,均匀撒在肉上,用力反复揉搓,直至揉匀、揉透;待牛肉水分渐干,盐味、调料渗透肉内后,置于大瓦钵中,加盖密封,放于阴凉处;腌制15至20天后取出,淋去盐水,用小刀刀尖在每块牛肉上方戳通,穿绳后吊挂晾晒;两天后把牛肉平放在木板上,加压、挤出水分后再晒,直至肉面干硬,成为牛干巴。制成的牛干巴块型齐整,色如粟壳,闻之有香,食之有味。牛干巴挂于屋内通风、干燥处,一年内不会变黑、变味、变腐,而是色泽更亮,味道更香,肉质更好,保存时间更长。
牛干巴食用方便,其厚薄、大小、形状根据需要而定。切牛干巴时讲究刀法,横丝而切纤维松散、易于咀嚼,纵丝而切可耐细嚼、便于品尝。烹制牛干巴时一般不需要再添加盐或其他调料,蒸煮、油煎、干炒均可,调味甜酸咸辣皆宜。
蒸煮:将牛干巴放入温水中刷洗干净,蒸熟或煮熟后切成薄片即可。亦可将牛干巴洗净、切片后,加豆豉、腌菜等一并蒸食。
油煎:在铁锅中放入植物油(禁用猪油),油热后放入洗净、切成薄片的牛干巴,用小火煎至金黄透红,油珠闪亮,并散发扑鼻的香味即可。牛干巴煎嫩些柔韧耐嚼,煎透些香醇酥脆,煎后施糖醋又是另一味。
干炒:净锅上火下油(禁用猪油),油热后加入花椒,炒香后放入辣椒段,待辣椒炒至七八成熟时放入洗净、切好的牛干巴,炒熟即可装盘。
此外,牛干巴还可以烤食、焖食、炖食。趁热食用牛干巴,入口软硬适度、齿颊留香,入胃食欲倍增、回味无穷。
牛干巴是回族独具特色的传统肉食,但凡吃过的人都赞不绝口。以前牛干巴多为回族家庭自制自食,市面无售,消费者要购买正宗的清真牛干巴实非易事。令人欣喜的是,如今在一些回族聚居区已经办起了清真牛干巴厂(公司),采用传统腌制工艺,结合现代科学技术,精心制作牛干巴。牛干巴在当地四季供应,一入秋冬,便大量上市,满足市场需求。贵州牛干巴的加工生产正向规模化、产业化发展,贵州牛干巴的市场前景也被各界人士一致看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