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啊,这毯子真好!”老人抚摩着毯子说,“你爸爸真是个好人,这要花不少钱呢!寒冬到了,有了这床毛毯,在那地方就不愁冷了。那儿不会有这么漂亮的毛毯的!”爷爷总是把事情说得那么轻松。每当彼得提到离别,爷爷就说是他自己的主意。
可彼得想:一个孤老头,离开自己的亲人,到***府盖的那幢楼房――孤老院里,和别的老头住在一起,能算是幸福吗?他真不相信爸爸会做出这种事来。彼得难过得真想哭,但他忍住了,他已经是大孩子了。他走进屋子拿来了爷爷的口琴。
爷爷吹起了一支欢乐的曲子。彼得听不进去,他呆呆地凝望着峡谷,想着:爸爸就要和那个女人结婚了。不错,那女人曾吻过他,并说过要当他的好妈妈。除此之外,再没别的事了……
乐曲突然中断了。
爷爷好像知道他在想什么似的,对他说:“你爸爸要娶的是位好姑娘。同这么漂亮的妻子在一起,他会变得年轻起来。我这老头子在这里只会碍手碍脚,整天叫唤腰酸背痛的……”停了不多会儿,爷爷接着说:“再说不久就会有婴儿诞生,我也不愿听婴儿啼哭,还是走的好。来,再吹一段我们就去睡。明天我就要带着新毯子上路了。你听听,这一段虽然有点悲伤,但今晚听起来还是蛮好听的。”
忽然传来了两个人的脚步声,那是爸爸和那个脸蛋光得有点刺眼、活像个洋娃娃的女人回来了。口琴声戛然而止。
爸爸没说一句话。那女人走过来娇声娇气地对爷爷说:“明天,我就不送您啦!我是来向您道别的。”
“您的心地太好啦!”爷爷说着,低下头,望着地面,望着他脚边的毛毯。然后,他弯下腰,拿着毯子说,“请您看看这个,我儿子送给我一条多好的毛毯做离别的礼物。”
“嗯,”姑娘摸了摸毛毯说,“这毯子真不错。”她忽然转身向着爸爸,冷冷地说:“肯定花了不少钱!”爸爸清了清喉咙,吞吞吐吐地说道:“我,我想给爸爸买一床最好的……”姑娘好像被钉在那里,两眼没离开过那床毯子,半晌,终于开腔了:“哟,还是一床双层的啊!”
“是的,”爷爷说,“是双层的,一床漂亮的毯子,给我老头做纪念!”
爸爸默默地进屋去了。那女人马上跟进去,喋喋不休地说那毯子太昂贵。爸爸像往常一样,逼得没法只好发火了。她一转身要走,正好遇到想进屋的彼得,眼里露出尴尬的神情。
彼得忍不住了,对爸爸说道:“她是对的,爷爷不需要一床双层毛毯。来,把它剪开,成为两床。”爸爸和那个女人都愣住了。
“爸爸,听我说,剪成两半,一半给爷爷,另一半保存起来。”
“这个主意不坏。”爷爷温和地说,“我不需要这么大的毯子。”
“是的。”彼得又说,“一层毯子足够送走一个老头,省下一半留着以后会用得着的。”
大家都沉默了。
好半天,爸爸走到爷爷面前,呆呆的没有一句话。爷爷望着儿子喃喃地说:“没关系,孩子,我知道你不是这么想的……我知道……”
这时,彼得哭了,但没什么,因为爷爷、爸爸都哭了,哭成了一团……
推荐理由:
微型小说有哪些方面值得应试写作借鉴呢?现以微型小说《离别的礼物》为例试加分析。
一看题目。学生自拟作文题目容易走入两个误区:一是视拟题为畏途,随便凑合,只求交差。二是只想抓住老师的“眼球”,却忽视了文题统一。《离别的礼物》,题目朴实无华,却又并非随便拟定。“离别的礼物”――一床双层毛毯贯穿小说始终,是行文设伏的重要道具。以之为题,平实中见分量。
二看开头。微型小说因篇幅所限,一般不像长篇小说从容叙述故事的起承峰尾。文章开头设置疑念笔法,在微型小说创作中屡用屡奏佳效。考场作文如能借用,当令身心俱疲的阅卷老师精神一振。
三看描写。考场记叙文与微型小说一样,如果只有概述,缺少描写,都会导致失败。《离别的礼物》通过语言、肖像、动作描写,让剧中人物自己表演,一个个鲜活的人物形象跃然纸上。听着“爷爷”“温和”的言语,我们仿佛看到一张苍老慈祥的脸:“爸爸清了清喉咙,吞吞吐吐地说”则活画出一个懦弱无奈的男人;看着“那个脸蛋光得有点刺眼、活像个洋娃娃的女人”,我们自会心生憎恶;文末的“大家都沉默了。好半天,爸爸走到爷爷面前,呆呆的,没有一句话”更无异于一记重锤,敲击我们的心灵。
四看结构。文似看山不喜平,微型小说与考场作文也不例外。《离别的礼物》开篇只有彼得与爷爷两人***谈天,对话与心理描写节奏平缓,但节奏渐渐紧张――后妈要进门,爷爷将离家。爸爸与“那女人”回来,因为离别的礼物――毛毯掀起波澜:“肯定花了不少钱!”“哟,还是一床双层的啊!”之后,矛盾激化:爸爸被“逼得没法只好发火”,“那女人”则“转身要走”,突然,好像滚油中浇入一瓢凉水,彼得一句“她是对的,爷爷不需要一床双层毛毯”语惊四座。爸爸愣住了,“那女人”愣住了,读者愣住了。随即,老人马上也附和着说:“我不需要这么大的毯子”。这时在读者的迷惑中,彼得说:“一层毯子足够送走一个老头,省下一半留着以后会用得着的。”我们随作者一路,至此方凌绝顶!
五看结尾。许多考生习惯在文末唱高调:“我们是跨世纪的一代青年人……”其实考场作文篇幅有限,切忌画蛇添足,该结束时就应果断煞尾,给读者留下想象空间。《离别的礼物》就用了“欧・亨利式的结尾”,在“彼得哭了”,“爷爷、爸爸都哭了,哭成了一团”这一场景中,小说戛然而止。至于“那女人”此时如何尴尬,老人后来是去是留,全交给读者去想象。考场作文若能写出这样余音绕梁般的结尾,定会使阅卷老师击节叹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