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在跟南京来的老师学古琴。老师雅号“老桐”,学问广博,见地深刻,听他的课。感觉是一种不一般的享受,是一种人生境界的提升。不禁从老师的琴论联想到自己的作文教学,发现了两者的对应关系,茅塞顿开,试着进行了一些诠释。以下从三个方面展开:
一、琴道文道
说起学琴的动机。一是觉得琴声悠远清静,特别有味道;二是想弹古琴的人寥寥无几,“物以稀为贵”,或许能作个炫耀的资本。但是两堂课学下来,加上读了一些古今琴家的文章。我发现古琴之道非常深奥精妙。
“琴为载道之器。”
“琴为圣乐,君子涵养中和之气,籍以修身理性,当以道言,非以艺言也。”
古人认为,操琴听琴,不为娱耳而为养心。不为快意而为进德修身,是一种抒致,陶淑中和,通向道之境界的生命活动,故古琴有“琴道”之称。
原来,与其他乐器相比。古琴的意义在于“超乎音乐”。音乐背后的“道”才是历代抚琴者孜孜以求的。历史上弹琴的文人高士不可胜数:孔子、司马相如、蔡邕、嵇康、阮籍、王维、白居易、苏轼、林黛玉……据说范仲淹因为事业繁忙一生只会弹奏一、二曲,陶渊明更“酷”,琴上无一根弦,看一看、摸一摸,心满意足了,谓“但识琴中趣。何劳弦上声”,得鱼忘签,是深通琴道者。
其实,文学的意义也是“超乎文字”的。刘勰在《文心雕龙》中言:“道沿圣以垂文,圣因文以明道”。周敦颐提出:“文。所以载道也。”用现在的话来说。写文章是为了抒发性灵,为了表情达意,文字是思想的载体,写作是显现生命价值的一种需要。不过,在人心浮躁的今天,文学逐渐蜕变为娱人耳目的文学消费,逐渐失去了为我们的精神提供信仰的责任和能力,一切心灵之美和深层之美都让位于感官之美和浅层之美。这种蜕变也影响到了我们的校园作文。不久前到某中学参加文学社活动。拜读了这所学校编的学生文学刊物,一时间觉得很惭愧――好些文章竟然读不太懂:文字很奢华,内容很玄幻,心灵历尽了沧桑。小学作文呢,为了突出正面引导,似乎很注重“道”的体现,结果出现了“五子登科”(捡票子、抱孩予、让位子、推车子、领瞎子)。到了高年级,尤其写命题作文时,好多学生开始了虚构。以上两者一个是言之无物,空空洞洞;一个是言不由衷,煞费苦心。
我想:写作应该像弹琴一样成为一种进德修身,抒致,通向道之境界的生命活动,那么我们的作文教学应该负担起“为生命奠基”的重要责任。
二、享受音乐享受作文
老师反复告诫我们。和其他音乐不同。古琴是弹给自己昕的,从琴曲中体会淡?自明志、宁静致远,获得生命的喜悦,正所谓“琴到无人听时工”。如若想着上舞台演奏,指下是不会有太古之音的。也就是说,很难在境界上有所提升。
写作的初衷其实也是为了写给自己看,是一种出于真诚的宣泄情感、表达自我的需求。就像我们自己写日记,没有人强迫,没有长短的限制,纯粹是个人需要、个人享受。如果老师要求学生每日写一篇,还要教给老师批阅,那么享受会演变为一种折磨、一桩苦差使。
我想,如果在古时候,学古琴也像今人一样要求考级,像范仲淹样***事繁忙的人,肯定无暇操弄;林黛玉、嵇康之辈,肯定不屑于此等俗事。我又想,如果我们对学生少一些条条框框,少一些出于功利主义的要求、指导,学生也会爱上写作,并且乐此不疲。
三、乐为心音文从心生
老师还告诉我们,学古琴其实不需要苦练,真正地喜欢,得其受用,终能成专家:人生修养高了,水平也就高了。有名的琴家,都有深厚的传统文化的学养,兴趣极广,书画诗词、武术养生、佛道之学均有涉猎。可谓“人有好性情,方可弹到琴之真性情。”
同样,好的文学作品,也扎根于文化这块丰厚的土壤,来源于作者深厚的学养。《红楼梦》之所以成为不朽的经典。是它的包罗万象,还有其文字背后所蕴涵的深刻的人生哲理,第一回中跛足道人的《好了歌》便是开宗明义之处,表现了“浮生若梦”“繁华过后一场空”的意境,即儒家讲的“明明德”,道家讲的“返璞归真”,佛家讲的“明心见性”。一部小说,以中国的儒释道文化作为丰厚的底子,难怪会成为旷世奇书。
根深才能叶茂。―个人的涵养决定着琴艺的高低,也决定着文字境界的高低,可见只有固本培元。作文之树才能长出繁茂的枝叶,开出绚丽的花朵。我们常常看到一些学生作文的框架是能够搭起来的,文字却是枯燥乏味,流淌不出灵性来,原因就是出在根上。我们要带领孩子从课堂走出来,走向更为广阔的空间,热爱生活,关注生活;培养阅读好习惯,去亲近文字从而驾御文字;发掘敏锐的感受力:洞察力,重视心灵的涵养,作文肯定能摆脱言之无物的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