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一段时间,教师之中出了不少令人注目的人物,其中有抗震救灾中涌现出的一批英雄教师,也有被媒体“揪出”的引起很大争议的另类典型,比如大家熟知的“范跑跑”、“杨不管”之类的的角色。对于“范跑跑”,舆论基本上是一边倒的谴责之声,尽管也有少量表示理解的声音,但无法与主流民意相抗衡。而对于“杨不管”,在指责他目睹学生争斗致死而没有出面制止,是严重失职的同时,也有不少人同情他的处境,认为造成这种局面的主要原因是“师道尊严”在学校的缺失,是对学生的过度放纵和对教师权力保障不力的结果。情况果真如此吗?我们不妨试着从“师道”和“尊严”两个方面来加以分析。
客观地讲,师道之不彰久矣,如果我们发现还有那么一批能够坚守师道的人,那也是由他们自身的品德和修养造就的,客观上并不属于某个整体的一部分。长期以来,功利化已经渗透到学校教育的每个角落,表面上看来,教师依然在传道、授业、解惑,学生们也在认真刻苦地学习,但实质上教与学的关系已经发生了不同于以往的变化,教师和学生之间不仅仅是文化知识的传承关系,也呈现出相应的利益关系。学生学习的目的,大都在为争取上一所好的学校,将来有个好的出路。老师的教学工作,则要应对以升学为目标的考核和评优选先、职称晋升等一系列的压力,而这一切的最集中体现就是分数和名次,它已成为教与学成效的共同评价标准。所以,现行体制下的教师,很多时候是缺乏教育理想的,也很难有教育的理想,“传道”基本上流于形式,而“授业”和“解惑”,也主要是授考试之业,解考试之惑,总体上已经看不到真正意义上的文化传承和人文关怀,更谈不上以独特的人格魅力来感召学生了,因而也就不可能达成理想的教育。随着教育资源的日益商品化,家庭教育支出的不断加大,在对学校和教师期望值不断提高的同时,学校和学生及家长实质上已经形成了一种商业化了的契约关系,教和学也就成了一对相互平等的主体关系,教师作为一种职业的神圣感已经逐渐褪色。在现实中,学校和教师如果不能满足学生和家长对升学的期望,必然引来方方面面的指责,家长要求学校更换不能令他们满意的教师,便成了经常发生的事。从教师的角度来说,只要能把学生的分数提上去,能为学校赢得声誉,带来现实的利益,就很好地完成了自己的任务,就会成为公认的好教师,至于学生真正学到了什么,在哪些方面得到了发展和提高,已经不属于自己“份内”之事了。在这样的情形之下,如果再大谈什么“师道”,多多少少会使不少教师感到为难,因为已经很久没有人再提到这个词了。
再说说“尊严”。没有师道,何来尊严?且不说以往发生的各种有损于师道和师德的行为,以上所举的“范跑跑”和“杨不管”的所作所为,就从一个侧面,反映出学校教育存在的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而这些问题,表面上看是一些教师个人的问题,而实际上是教育本身存在的问题,是体制的问题,是整个教育大环境的问题。所以,在这样的一种大背景下,不论出现“范跑跑”、“李跑跑”,还是“杨不管”、“张不管”,都是情理之中的事。难以理解的是,有人硬要把这些归结为“师道尊严”的缺失,归结到教师的权利没有得到很好的保障,恐怕连当事人自己都没有想到。在“范跑跑”看来,跑是正常的,他与别人不同的,只是他说出了自己的真实想法;在“杨不管”看来,不管也是正常的,管了反而会惹麻烦,学生是自作自受。其实,“范跑跑”和“杨不管”在对待学生的态度上,都是以“不管”来明哲保身的,只不过所处的环境不同,造成的后果不同而已。既然连学生的生死都可以不管,何谈为师之道,又哪来的师之“尊严”?
在四川汶川大地震中,一些教师在生死关头舍身救护学生的感人事迹,在师德的天空中划出一道美丽的彩虹,使无数人为之动容,从而赢得了崇高的荣誉和极大的尊重。这是人性的力量在教师身上的生动体现,它可能成为我们重振师德师风的重要契机和基础。但要彻底改变日益物化了的师生关系,要使教师传道、授业、解惑的工作,更多的成为一种基于教师高尚人格之上的人文思想和精神价值的传播,成为师生之间的心灵对话,成为引领学生走向美好未来的人生航标,真正体现“学高为师,身正为范”的师者境界,还需要付出很多的努力。
对教师的辛勤付出不能给予充分的肯定是不公允的,说大多数教师都缺乏应有的责任心也是不符合实际的。但耐人寻味的是,多年来我们都在倡导“尊师重教”的社会风尚,希望教师成为太阳底下最光辉的职业,却没有改变教师职业的社会评价逐年降低的趋势,这就不能简单地从教师身上找原因,也不能归结于个别的“害群之马”,而要从教育面临的现实困境中寻找原因,或许,我们可以得出一个正确的结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