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副刊
因考虑我做副刊的缘故,不久前,皖籍台湾《联合报》老记者吴心白先生特意邮寄一本书托人带给我,这本书是台湾副刊界老前辈、时年95岁高龄的孙如陵先生2008年在台湾出版的新书《副刊论》。孙老前辈把自己半生做副刊的经历和编辑体会写成书出版,让我们副刊晚辈看了不免深受启发。当然,他做副刊的那个时代和我们现在这个互联网时代已是斗转星移,不可同日而语,副刊的编采也发生了很大变化,但副刊的共性仍是存在的。他们当年的那些做法,对我们仍有深刻的启迪作用。
孙如陵先生是60年代初开始出任台湾《中央日报》的副刊(简称中副)主编,就中副如何办,他当时提出了两句口号:远一点说,希望达到“尺幅之内,有千里之观”的境界;至于目前,如果能做到,“疏疏淡淡几根线条”(形式),“平平实实几篇文章”(内容),也就差强人意了。那时候的副刊编辑还要自己排版。“疏疏淡淡几根线条”指的就是版式。而现在,绝大多数报社,版式都有专人排,但编辑对版式的指导作用仍然不可忽视,确定什么样的版式风格仍是编辑的任务。现代副刊的版式普遍强调疏朗大气。学生版、时尚和影视类的专副刊则可以花哨一点。孙如陵先生甫一上任,为了贯彻报纸的“大众化”和“通俗化”,由他和社长共同商定,副刊今后发表文章一概“不用文言文”。那时台湾作者的习气,可能有不少老先生还是习惯于写文言文吧,遂有此项规定的出现。据他说,当年陈立夫的大作,因是用文言文写的,他们就曾经“璧还”过。
关于副刊用稿,中副制定的标准是,不用人情稿,不以作者的地位和编辑的好恶为根据,只是以文论文。这样两条标准,我们也是坚持的,只是坚持得不够。当编辑久了,难免会有些关系稿(也有的是领导转稿),这种关系稿能坚持住不发,就体现出编辑的真正职业操守。有的报纸副刊没办好,就毁在编辑的没有坚持上。所以,这两条标准看似简单,但能一生坚持住就是非常了不起的编辑了。中副“六亲不认”的用稿标准是孙如陵和社长一起商定的,后来社长自己写了一篇纪念张道藩的文章,编辑认为“不妥”便退了回去。社长斟酌再三,又送给编辑,编辑说,“我看,还是不妥”,又把稿件退了回去。两次退稿很伤社长的心,从此以后,这位社长再写东西,一想起这事,就一个字也写不出来。看到这里,我既敬重这位社长的雅量和宽容,更敬重这位编辑的职业操守。做副刊编辑能做到这一点,何其不易啊。
很多报纸副刊很重视征文,台湾当年也曾如此,报纸舍得出大笔钞票,广开征文,自然稿源丰厚。我所在的《新安晚报》副刊也曾一度盛行征文。我们那时叫“每月话题”,是一种话题征文,奖金一般是没有的(有广告商赞助时也有奖金),只有稿费。做了几十个话题后,把我们头都想空了、想大了,几乎所有好的话题我们都征过,的确让副刊一度很活跃。那时版面也多,不像现在动辄压版的,想搞征文也有了困难。征文能征出好文章,能活跃版面,这是好事,但天天有征文稿件挤在版面上,对副刊的整体版面风格是有影响的。所以后来几乎不再搞征文了。孙如陵治下的中副也不做征文,没有稿约,没有拉稿,他们实行的是完完全全的门户开放主义,来也自由去也自由,近乎“无为”,和我们现在的副刊做法很相象。只不过,现在的副刊编辑如果只是“守株待兔”式地处理来稿已是远远不够的。由于门户开放,互联网壮大,博客出现后,更多作者已不满足于在报纸副刊和杂志上发表文章,而是率先发在互联网上,现在的副刊编辑必须一只眼紧瞄你的信箱和自然来稿,而且必须每天及时处理(否则信箱就爆了,稿件进不来);一只眼必须瞄网上抓好稿。两手抓两手都要硬,副刊才能拿出好文章来。这和副刊稿源匮乏与否没有关系。事实上,副刊编辑们的信箱中的来稿都是丰沛的,几天十几天甚至一个月没来稿也够用。问题是,现在的报纸副刊必须和其它媒体争夺读者,所以,在信息时代,只满足于处理手中来稿已是落伍了。当然,现在还有不少副刊编辑只习惯于处理手中来稿,缺乏忧患意识,不细究读者心理,对版面缺乏责任心,这也导致了副刊影响力的锐减和受关注度的下降。副刊被边缘化,实在是有原因的。
关于副刊的实质,孙如陵提出了一个观点:“副刊以文化为体,文艺为用”。他说“从表面看,副刊采用的都是文艺作品,但是,文艺如果没有深厚的文化背景,那就没有深度,而流于浅薄,无以感人”。这话看似浅其实深。副刊必须以文化为体,文艺为用,否则人家读你副刊和读新闻读资讯有什么两样?新闻取自西方,在新闻未在中国现身之前,中国的新闻写法就是章回小说的写法。就是现在,新闻高度发达了,电视网络报纸,资讯来源多元,并呈海量化,但还是有很多新闻采集不到的角落,“述文艺以补白”就成为报纸的必须。现在每天打开互联网,很多新闻是以当事者的亲友或本人及目击者的身份在博客上发表文章这类形式出现,这类新闻可能很八卦,不一定准确及时,但却大大弥补了***报道的不足。如,今年央视大火发生时,消息的传播就是以手机短信的形式率先出现。而博客文章则是现代副刊的最好形式。副刊也是新闻,只是新闻的另一种呈现,或纵深,或个性化,副刊作品能弥补新闻的不足和缺陷,由于副刊以文化为体文艺为用,它的本体更活泼更生动,更平民也更有质感,所以副刊构成了报纸不可或缺的重要成分。
一千个编辑可能有一千种副刊,因为副刊的可塑性很大,但副刊如何办好?还是有迹可寻的。积一生副刊办刊经验,孙如陵提出了四个要素:一是要杂。副刊要适应广大读者的要求,“范围一定要广,内容一定要杂”。这一点,副刊同仁想必都有体会和共鸣。这里不再展开议论。二是要俗。副刊要通俗,要大众化。我的理解是,副刊不是办给精英看的,也不是办给小众看的,是办给大众看的,它的读者面要广,那就要通俗化,大众化。“中副”早年弃绝文言文就是这个原因。文章不能艰深,也不能干涩,更不能过分文艺腔和学术味。这一点,我的理解是,副刊的文字除不能过分文言也不能过分高深文艺外,基本原则是宁要朴素不要华丽。不要人为制造语言障碍,让读者离你而去。这也是最起码的文字要求。但有些副刊编辑似乎很偏爱文艺腔,过分讲究文学味。迎合了小众,却背离了大众。这种副刊只在圈子里称好,或者说只被作者叫好,这是非常可悲的。三要趣。趣味是副刊的最大优势。这个趣味指的是副刊作品要生动有趣活泼可爱。四是新。副刊要求新。内容要反映时代,并引领时代。这和当下的副刊要求是一样的。综观当下的报纸副刊,我以为好副刊几乎都具备以上四点,不具备的都算不上好副刊。这也值得副刊编辑们深思。我们的副刊到底办得如何,该如何办好?■
(作者单位:新安晚报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