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5年11月25日-26日,作曲家、音乐教育家、社会活动家、中国音乐学院作曲系教授刘雪庵先生诞辰一百周年纪念活动在中国音乐学院举行。刘雪庵先生是二十世纪中国音乐史上具有影响力的音乐家之一。身为作曲家,他在抗战歌曲、艺术歌曲、流行音乐、钢琴音乐、戏剧配乐、电影配乐等方面很有建树,留下了一大批脍炙人口的艺术作品;身为教育家,他曾长期在国立音乐学院、国立社会教育学院、苏南文教学院、江苏师范学院、华东师范大学、中央音乐学院、中国音乐学院等学校任教,并且担任北京艺术师范学院筹委会副主任,为新中国音乐教育事业培养了一大批优秀人才;身为社会活动家,他积极从事各种抗日爱国活动,曾与郭沫若、田汉、、潘孑农、贺绿汀等人共事,为中国的音乐教育事业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本次纪念活动由中国音乐学院、中央音乐学院、上海音乐学院、中国艺术研究院音乐研究所、华东师范大学、苏州大学、中国音乐家协会、中国音乐史学会、中国音乐评论学会、重庆市铜梁县人民***府联合主办,中国音乐学院承办。纪念活动历时两天,由“万里长城万里长――纪念刘雪庵先生诞辰一百周年音乐会”和“纪念刘雪庵先生诞辰一百周年学术研讨会”两部分内容构成。25日的音乐会,刘雪庵先生的很多代表作经过重新编配,由杨鸿年、吴灵芬、丁毅、吴碧霞、宋一等艺术家以及中央歌剧院交响乐团、中国交响乐团少年合唱团、中国音乐学院青年爱乐合唱团奉献给观众。金铁霖、张雪、杨静茂、王次、杨燕迪、王子初、李岩等主办单位代表,汪毓和、黎英海、戴鹏海、俞玉姿、樊祖荫、段平泰、茅于润、高为杰、费明仪(香港)、刘靖之、张静蔚、黄旭东、向延生、陈铭道等专家学者,刘雪庵子女、学生以及好友150余人参加了26日的研讨会。与会者围绕刘雪庵先生的音乐成就、对音乐教育的贡献、刘雪庵先生学生们的感怀以及对中国近现代史研究的反思和启示等方面进行了深入的研讨。
感动
两天的纪念活动,每位参与者都在感动中度过。总体说来感动有五:
首先,被刘雪庵先生的作品感动。刘雪庵先生是中国近现代音乐史上一位多产的作曲家和词作家。他的创作生涯始终贯穿着一条鲜明的爱国主义红线,所作艺术歌曲《春夜洛城闻笛》《巾帼英雄》《追寻》《红豆词》,电影歌曲《定情歌》《长城谣》《孤岛天堂》,合唱作品《民族至上》以及为《松花江上》续作的《流亡三部曲》之二、之三,在三四十年代均有广泛的流传度和受众面。此外他还创作了我国第一首钢琴小奏鸣曲《C大调小奏鸣曲》、第一首钢琴组曲《中国组曲》和第一首根据琵琶古曲改编的钢琴独奏曲《飞雁》。25日的音乐会上,多数作品为半个世纪以来的首次公演,演出获得巨大成功。平日里不常听到的《柳条长》《思故乡》《飘零的落花》等作品引起了观众们的强烈反响。
其次,被中国音乐学院知名教授们甘愿为大师作品编配的“事迹”感动。通过音乐会节目单发现中国音乐学院老、中、青三代作曲家如施万春、高为杰、权吉浩、王非等分别为《流亡三部曲》《民族至上》《淮南民谣》《定情歌》等编配或配伴奏。作曲家们的编配对作品起到了很好的烘托作用。
其三,被刘雪庵先生的高尚人格和深厚的师生情谊感动。音乐会上很多白发苍苍的刘雪庵先生的学生当听到老师的作品时激动得泪流满面。研讨会上有的学生回忆起跟随先生学习的点点滴滴,声音哽咽,眼睛红润。
其四,被汪毓和、戴鹏海等老一辈中国近现代音乐史学家们的谦虚、严谨和认真感动。
其五,被中国音乐学院精心布置的刘雪庵先生的生平历史照片感动。这些老照片是这次活动的亮点之一。大家通过这些珍贵、具体、生动的照片,追忆往事,浮想联翩。
感慨
刘雪庵生于1905年,卒于1985年,终年80岁。这个年龄可以说是高寿,但对他来说却无法用“享年”一词,因为他生命的最后三十来年时光,几乎没有享受到“生”的乐趣。人生坎坷是对他一生的概括。
1905年11月7日刘雪庵生于重庆铜梁。上世纪三十年代初考入上海国立音专,主修理论作曲,与贺绿汀、江定仙、陈田鹤并称“黄自四大弟子”。刘雪庵是一位有强烈的民族自尊心和爱国热情的作曲家,早在国立音专求学时他便积极投身抗日救亡运动,“九・一八”事变期间参加抗日救国会,1936年日本首相近卫文之弟、指挥家近卫秀访问音专时,他以全体学生的代表身份谴责日本侵华罪行。此外,他还是音乐艺文社社员,曾协助黄自编辑该社创办的《音乐杂志》及《复兴初级中学音乐教科书》《新夜报・音乐专刊》。俄罗斯著名音乐家齐尔品对他的创作才华甚为欣赏,曾将其部分作品带到东京出版,并在美国《音乐季刊》发表专论对他专门作了介绍,“刘雪庵”的名字也因此为海外所知。
在音专就读期间,刘雪庵便开始为电影作曲。1936年毕业后正式进入电影界,并参加进步音乐组织“歌词曲作者联谊会”,曾为《桃花扇》《孤岛天堂》《三星伴月》等十余部电影配乐,出版了《布谷――民歌创作集》和《卫我中华》两本个人专集。1936年,他在同学联谊会上即兴创作了一首探戈舞曲,这首舞曲在1938年被上海艺华影片公司用作歌舞片《三星伴月》的插曲,并由编剧填上词,取名《何日君再来》。多年后,刘雪庵因此曲而横遭批判。1957年被错划为“”,1979年正式。
感悟
中国音乐学院院长金铁霖教授说:“刘雪庵先生作为音乐教育家,为中国音乐学院、中央音乐学院等多所院校培养了很多人才。先生一生创作颇丰,在抗战时期创作了大量的抗日歌曲。作为近现代西洋音乐民族化的先行者之一,他为中国民族音乐的发展做出了突出贡献。我们今天活动目的是缅怀这位师长,更好地学师的高风亮节,更好地繁荣和发展我们的民族音乐事业。”
中央音乐学院院长王次教授说:“中国音乐学院发起并组织这次活动可以说是当前音乐界的一件盛事。刘雪庵先生很多作品流传多年,已成为海内外华人团结一致的精神支柱。他所倡导和实践的音乐创作民族化的思路在中国音乐发展史上产生了极为深刻的影响。虽然刘雪庵先生没有轰轰烈烈的教育生涯,但他转辗南北数十年,为中国音乐教育做出了杰出的贡献。今天的活动并不是为他歌功颂德也不是为他昭雪,而是为了弘扬民族文化的精神,为了激励年轻一代音乐家为中国音乐的未来创造奇迹。”
上海音乐学院副院长杨燕迪教授说:“刘雪庵先生在创作方面的尝试和经验,即便是当前也具有强烈的现实意义。先生在创作上不仅有很多第一,而且在他的艺术歌曲创作上还有很多创意。我认为他最有意义的贡献在于对专业艺术歌曲创作旋法的探索和实践。他是三四十年代顶尖级的音乐家之一。‘’期间,先生正常的音乐创作被非正常的外力所打断,这是很遗憾的事情。所以在今年先生诞辰一百周年之际,我们举行这样的纪念活动便显得更有意义。对历史人物的纪念不仅仅是重温,更重要的意义在于对现代人的精神建构。”
中国艺术研究院音乐研究所王子初研究员说:“雪庵先生没有像星海、聂耳等人那样***的光焰四射,也没有像阿炳那样由于纯民间的地位和出身而备受学者们的青睐。但他的作品对我国当前的表演、创作、研究都产生着深远的影响。”
中国音乐学院高为杰教授说:“一个民族要兴旺、强盛,单靠繁衍子孙是不够的,关键需要精神的传承。精神的传承要依靠文化,而艺术在文化中占据着非常重要的地位。先生的音乐作品是我国文化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已经成为我国民族音乐中的‘基因’,我们后辈的责任即是将他的艺术成就和高山仰止的人格传承下去。”
首都师范大学音乐学院院长杨青教授说:“先生在国家最困难的时候创作了大量的作品,但在和平时期却几乎没有作品问世,这不能不说是一个历史悲剧。因此我们要吸取教训,善待艺术,善待人才。”
中国音乐学院王宁教授说:“先生一生受尽磨难,我们今天的纪念活动一方面是为了纪念先人,另一方面是为了更好地激励后人。先生在艺术歌曲创作方面有很深厚的造诣,我提议在合适的条件下组织以刘雪庵先生的名字命名的全国艺术歌曲创作比赛。”
中国音乐学院余锋副教授说:“我国老一辈近现代音乐史学家们脚踏实地地做史料研究工作,为我们作出了榜样。作为新一代近现代音乐史学者,我认为我们的任务有两点。首先,应当跳出近代以来的意识形态的陷阱。其次,历史创新是新一代学者应该担负的历史责任。”
中央音乐学院项筱刚说:“研究刘雪庵先生不应该只研究他的《长城谣》和艺术歌曲,还应该研究他的流行音乐。研究现当代音乐也应该包括中国流行音乐在内。研究刘雪庵先生以及他创作的《何日君再来》应该找一个平衡点,既不能捧杀也不能棒杀。”特别值得一提的是,吴伯超先生的女儿吴漪曼女士还特地为这次纪念活动设立了刘雪庵奖学金,分别资助中国音乐学院的范谧娜和中央音乐学院的龚晓婷两位有才华的青年,以激励年轻一代的音乐学子沿着老一辈音乐家开创的道路继续前进。
纵观本次活动,承办方中国音乐学院可为煞费苦心、用心良苦,邀请了老一辈音乐家周巍峙、钱仁康、周小燕、黎英海、汪毓和、戴鹏海、张静蔚、黄旭东等担任活动顾问;周小燕、喻宜萱、钱仁康、桑桐等音乐家为刘雪庵先生纪念活动题字、赠送铜匾;郎毓秀、谢孝思、杨立青、孙继南、萧勤、杨鸿义、匡惠等人发来贺信、贺电及书面发言,以表达对先生的纪念。活动结束后,上海音乐学院的戴鹏海教授接连运用了“很大的魄力、很大的胆量、很大的勇气、很大的艰辛”四个“很大”来评价这次活动,“通过这次活动,很多不为人知的作品浮出水面,很多史料被挖掘出来,从而推动了学术的发展。而学术的发展又使我们对过去音乐家有更为客观、正确的认识,使我们的近现代音乐史学沿着更加深入更加广阔的方向发展。”
据中国音乐学院副院长杨静茂介绍,本次纪念活动结束后,刘雪庵先生的系列专题研究还将作为中国音乐学院一项长期的课题继续进行下去,并陆续出版《刘雪庵作品全集》《刘雪庵作品CD》《刘雪庵生平年表》等。
夏侯晓昱中国音乐学院2003级硕士研究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