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意在笔先——中国传统园林的思想源泉
1.1儒学
在中国古代,儒学所强调“礼乐”的思想去创建建筑和园林空间,给人以和谐秩序之美,却形成论资排辈的规则——各居其所。最为典型的是皇家园林中“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的平面布局和空间构成,故宫、颐和园、避暑山庄等。园林空间中的建筑群以其轴线、建筑体量、位置高低等外在特征,进而对其使用者的等级关系进行表述[1]。
1.2道家
魏晋南北朝时期,山水诗的形成对后世的绘画和书法乃至园林产生了影响。庄子和道家的审美理念与儒家的礼仪规范应用于园林中则截然不同[2]。中国人既存在着儒家修身养性的积极愿望——“齐家,治国”,也寻求道教“道法自然”和“无为而治”的生活态度。如苏州沧浪亭,取《楚辞》中“沧浪之水清兮可以濯我缨,沧浪浊兮可以濯我足”之意,名曰“沧浪亭”,表达了园主随遇而安的处世之道。苏州网师园,网师乃渔夫、渔翁之意,又与“渔隐”同意,含有隐居江湖的意思,网师园便意谓“渔父钓叟之园”,此名既借旧时“渔隐”之意,园内的山水布置和景点题名蕴含着浓郁的隐逸气息。
1.3禅宗
禅宗是融合了中国文化中的佛教宗派。禅在理论上、感情上、思想上超越的形而上是另一种精神追求,它指导着广大知识分子的文化、文学艺术审美和创作,以及对生活的态度。佛教园林即体现了儒家文化所代表的中轴对称、建筑等级的审美要求,又追求道家文化风景名胜的自然天成,是二者的兼收。
2巧夺天工——中国传统园林的造园手法
2.1叠山理水
叠山理水是传统园林艺术中经典的营造手法[3]。园林叠山理水包括对原有地形水体的利用改造,挖湖堆山,引泉凿池。郑绩的《梦幻居画学简明·论泉》:“石为山之骨,泉为山之血。无骨则柔不能立,无血则枯不得生。”说得十分贴切。山石是有形的,是刚性,水泉是无形的,是柔性。山石赋水泉以形态,水泉赋山石以生气。通过该种方式,可以实现景物的刚柔并济,气韵生动,山高水长,仁智相形。
2.2种植搭配
中国古典园林中的私家园林文化里,许多植物被拟人化,象征着文人们宏伟的想象、思想的趣味、崇高的理想、追求的感情。孔子《论语·雍也篇》:“智者乐水,仁者乐山。”《荀子》曰:“岁不寒无以知松柏,事不难无以知君子。”自古以来受“君子比德”思想的影响,人们赏花识木有一个突出的特点,园林植物配植既要满足绿化功能和造景功能,更要注重花木言志。例如,“四君子”——梅兰竹菊,“岁寒三友”——松竹梅,秋叶凌霜色愈红,莲出污泥而不染。借物写心,托物言志,古人对园林植物的搭配强调追求其精神的喻义。竹子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彰显气节,虽不粗壮,但却正直,坚韧挺拔;不惧严寒酷暑,万古长青。如今,古典园林中“竹径通幽”艺术手法在现代园林休息区依然适用。
2.3建筑
园林建筑是中国古典园林中不可或缺的构园要素之一。在中国的古典园林造园中,园林建筑更多的是以满足其居所的要求,而本身是不作为主要审美对象的,旨在创造一个完整的空间意境[4]。这和西方古典园林中建筑作为视觉观赏中心的造园手法恰恰相反,中国古典园林不是从建筑以外来单纯地观赏建筑的视觉美感,也不是在其内部感受建筑内部空间,而是欣赏包括建筑在内的整个园林空间组合的意境美。现代园林设计中,建筑不仅具有实际使用的功能,还是重要的审美对象,从而保证园林景观内涵的多样化。
2.4空间序列
传统的古典园林空间中的空间序列是通过折线展开的,形成了灵活的布局,连续而节奏,组成了园林空间序列的抑扬顿挫。从留园整体的空间序列可以发现,其入口部分狭长、曲折、封闭,在这里人的视野被约束,但随着游客逐渐深入到园林的内部,画面和空间逐渐开阔,先抑后扬的园林空间处理手法,使园林空间趣味性更强。
3巧于因借——中国传统造园手法的借鉴与继承
3.1框景与借景
古典园林往往造园的面积和空间有限,园主为了促进自家园林的广度与深度的扩大,体验更为丰富广阔的园林之趣,以迂回曲折的造园手法,制造出变化多端的园林空间,日涉成趣。这些造园手法中常用的有框景,园林中的门、窗,树枝围合的景框,将园景框于其中。《园冶》中写到:“藉以粉壁为纸、以石为绘也。理者相石皴纹,防古人笔意,植黄山松柏、古梅、美竹,收之圆窗,宛然镜游也”。借景也是常用的造园手法之一,例如郭庄借西湖之景、颐和园远借玉泉塔、拙***园借景北寺塔,都是将园外美景借于园内,以丰富画面。
3.2渗透与层次
渗透与层次在园林设计当中也经常用到。在园林中将2个空间有意识地连通起来,其间不采用分割的实体墙面,这样的做法达到了2个空间彼此渗透、你中有我、景物互相构成2个不同层次空间的目的,2个园林空间彼此相对完整***,却又互相贯穿、渗透,连通。如曲院风荷的亭桥恰到好处地将西湖与里西湖2个***空间融合在一起,互为风景。
4精在体宜——中国传统园林尺度在当代公共空间设计中的发展
随着时展,儒家“礼乐”思想的空间形式已不适合时展,园林由原来的私人享有变为如今的公共空间。对于“礼”的意义在现代园林设计时虽已较少运用,但中国现代园林立意依旧不能脱离文化的主题,例如奥林匹克森林公园的设计方案中立意均有中国传统文化的表达。有的挖掘中国特有的龙的文化,有的挖掘风水与阴阳哲学,有的挖掘5 000年来的农业文明,都试***将传统文化植入现代园林之中。
园林之所以在今天对人们的生活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充当着不可分割的部分,是因为我国的古典园林宝贵遗产中的艺术风格与如今人们对于多样的室外环境的审美要求相符合。园林既是中国传统艺术不可分割的部分,也是人们应该传承的部分,但对当代生活也有其不适合的地方。取其精华,去其糟粕,结合当代的时代特色与当代园林设计[5]。现代园林在设计时应主要解决园林的空间容量和尺度感的矛盾。苏州古典园林对外开放后,游人量过度使得古典园林的空间显得十分的拥挤不堪,古典园林私家园林的空间尺度完全被破坏,空间美感全无。现代园林多为公共空间,在设计时应充分考虑空间的尺度感与游人量相适应。
5参考文献
[1] 彭一刚.中国古典园林分析[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2.
[2] 王湘昀.中国传统园林意境结构对现代景观环境设计的启示[D].长沙:湖南大学,2005.
[3] 赵滢.传统造园手法对现代景观设计的启示[D].西安: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08.
[4] 周媛.中国造园艺术在当代城市公共空间设计中的借鉴研究[D].西安: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07.
[5] 管清河.城市住区户外空间传统文化的继承研究[D].西安: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05.
转载请注明出处学文网 » 中国传统园林的思想源泉与造园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