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经济学家米尔顿・弗里德曼(Milton Friedman)于2006年11月16日因心脏衰竭在美国旧金山逝世,享年94岁。曾获诺贝尔奖的弗里德曼被经济学界尊为泰斗,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世界上最具影响力的经济学家之一。媒体评论说,他是最后一位家喻户晓又拥有最高专业成就的伟大经济学家。在这方面人们常常将他与约翰・梅纳德・凯恩斯(John Maynard Keynes)相提并论。
弗里德曼曾在经济学重镇芝加哥大学任教30年,是“芝加哥学派”的著名学者,他著作甚多,其中以《自由的选择》最为世人所熟悉,名言“世上没有免费的午餐”亦是出自他的手笔。
他的世界观颇为简单:坚定信仰个人自由,深信自由市场是协调个人活动、实现共同富裕的最佳途径。他的经济学主张深深影响了美国前总统里根及英国前首相撒切尔夫人执***时的***策。撒切尔夫人形容他是“学术界的自由战士”。
出身贫寒
弗里德曼出生于一个贫穷的俄罗斯犹太移民家庭,在美国的新泽西州长大。全家人当时就居住在由母亲经营的一个服装店楼上,父亲则在纽约的曼哈顿打工。
得益于美国社会的各种福利条件,弗里德曼的成长过程平稳顺利。家庭所在地的公共***书馆成为他如饥似渴追求知识的宝库。他靠奖学金上完大学,毕业时间恰巧在1932年,正是美国经济大萧条中最黑暗的日子。
弗里德曼一直把自己的成就归功于在芝加哥大学所受的研究生教育。当时的芝加哥大学里有一批经济学家并不认同整个经济学界的看法,认为大萧条的发生与不可避免的资本主义危机之间并无必然联系。这对弗里德曼经济思想的形成产生了相当的影响。
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弗里德曼在美国***府中任公务员,从事对税收***策和武器问题的研究,这种经历对他的经济理论形成也有很大的促进作用。弗里德曼为在美国***府里的任职感到自豪,但也亲眼目睹了官场的尔虞我诈。
一代宗师
虽与凯恩斯齐名,但弗里德曼的经济学理论却与凯恩斯背道而驰,这也是弗里德曼当时备受主流经济学界排挤的原因之一。当时的经济学界中,凯恩斯主张***府干预经济的理论正如日中天。而弗里德曼的理论却恰恰相反,他反对***府干预经济,认为***府的干预常常加剧了经济波动。
比较而言,凯恩斯推崇知识对经济的影响,嘲笑资本家的投资行为,例如他把股票市场比喻为“”。而弗里德曼却认为,个人所具备的无限创造力正是社会进步的源泉。
弗里德曼当时最重要的学术贡献是对美国1929~1933年经济大萧条的解释。凯恩斯认为,出现大萧条的原因是由于美国经济的私有化性质,因此仅凭私有经济本身的力量并不能走出景气循环的低谷,相反还会越陷越深,凯恩斯由此还提出了***府干预经济的理论。1963年,弗里德曼与施瓦茨两人合作发表了《美国货币史》,对凯恩斯的这一观点提出驳斥,认为造成20世纪30年代经济大萧条的原因与凯恩斯认为的原因恰恰相反,并非是美国私有化经济所造成的,而是美国***府过度干预经济运行规律的过错。
1929年到1933年的4年多大萧条时期,约有1万家美国银行破产倒闭,造成美国国内货币供给量下降三分之一。弗里德曼和施瓦茨后来注意到,美国国会于1913年就成立了联邦储备局,以防止出现银行倒闭事件。两人在文中指出,如果美联储能在这次大萧条中发挥作用,大萧条原本是可以避免的,最多也不过是一次小规模的经济衰退。
弗里德曼不仅是有影响力的经济学家,而且善于推销自己的经济理论。1962年,他出版了《资本主义与自由》一书,提出了在当时被外界认为是左道邪说的新经济理论;1966年,他与另外两位著名经济学家同时被邀请为《商业周刊》经济专栏撰写文章,弗里德曼一直坚持为该周刊写作,直到1984年才停笔。1980年,他还主持过一套10集的公共电视教育片,片名就是《自由选择》,内容涉及的都是经济问题。在主持这一节目的同时,弗里德曼还与同是经济学家的妻子合著了一本经济学专著。夫妻二人在发表自己的经济观点,抨击美国经济中不合理现象的同时,还特别对福利***策和中央计划经济模式提出了尖锐批评。
中国之缘
弗里德曼曾在1980年、1988年和1993年三次访问中国。在他与夫人合著的自传《两个幸运的人》中,除了美国之外,另一个占据篇幅最大的国家就是中国。
他在自传中写道:“对中国的三次访问是我们一生中最神奇的经历之一……”1980年弗里德曼第一次访问中国时,中国的改革进程刚刚开始。弗里德曼发现,中国人当时对经济问题知之甚少,对市场体制运作的方式基本上也是一无所知。比如,在一次座谈中,一位将要前往美国考察的中国官员问他:“在美国谁负责物资分配?”弗里德曼的反应是“吓了一跳”。他建议这位官员去芝加哥商品交易所看看,了解一下没有中央分配者的经济体制是怎样运转的。
1988年在张五常的安排下,弗里德曼第二次访华。这次访华是三次中最重要的一次,访问的范围更大,弗里德曼得以对中国有了更深入的观察和了解。同时,弗里德曼的自由经济观点,在当时中国改革持续深入的情况下得以更清晰地传递给了中国的决策者和学术界。在这次访问中,弗里德曼还走访了许多正在蓬勃发展的商品市场,在这些市场中,他真实地感受到了中国经济发展的生机和活力。
1993年,弗里德曼第三次访华。这时的中国改革正处于快速发展阶段。除了北京和上海以外,弗里德曼还访问了成都和重庆等地。私营企业、民间商业的发展给弗里德曼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在三次访华中,弗里德曼近距离地观察了一个从计划经济体制走向市场经济体制的社会变迁过程,他尽力向中国人介绍了他关于自由市场制度的知识,表达了自己的思想观念。作为一个经济学家,他很好地完成了自己的任务,深深地影响了一大批中国人。可以说,在这十几年中,弗里德曼的影响力扩充到了中国,而中国也因此受益良多。(摘自2006年11月18日《中国证券报》)
相 关 链 接
经济学大师的一生
1912年7月31日,弗里德曼出生在美国纽约州的布鲁克林镇。
1946年,获哥伦比亚大学哲学博士学位,随后在芝加哥大学任教至1976年,创立了“芝加哥学派”。
1956年,《货币量理论研究》一书出版,主要观点是货币供应增加长期内将推高价格,但对产出没有影响;而在短期内,货币供应增加则会刺激就业和产出。
1957年,《消费函数理论》一书出版,对凯恩斯经济理论中的边际消费递减规律进行驳斥。
1962年,《资本主义与自由》一书发表,此书为弗里德曼自由市场理论的代表作,主张实行浮动汇率和负税率。
1964年,成为美国共和***总统候选人戈德华特的经济顾问,此后还曾在1968年出任尼克松的竞选经济顾问,1980年出任里根的竞选顾问。
1975年,与一群被称为“芝加哥男孩”的教授前往智利辅佐皮诺切特******府,后引发广泛争议。
1976年,被授予诺贝尔经济学奖,基于其在“消费分析、货币理论以及对经济稳定***策复杂性的论证”方面的贡献。
1981年,出任里根***府经济***策顾问。
1988年,获美国国家科学奖章及美国总统自由勋章。
2002年,布什亲自出席弗里德曼的90岁大寿庆典并发表讲话,赞扬他在经济学研究方面的贡献。
2006年11月16日,卒于美国旧金山,终年94岁。
转载请注明出处学文网 » 弗里德曼 逝去的学界泰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