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秦诸子中能自成一家,别树一帜,具有独特内涵的应首推庄子。鲁迅称其文“辟阖,仪态万方,晚周诸子之作,莫能先也”。作为先秦道家学派的代表人物,他的作品以独特哲学思想影响着后世。《庖丁解牛》是其中的一篇。
《庖丁解牛》中,庄子为我们塑造了一位技艺高超的厨师――庖丁的形象。他宰牛时那娴熟的动作、优美的声音还有高雅的意境竟然让见多识广的一国之君文惠君叹为观止。当然,文中说“用了十九年的刀还像是刚从磨刀石上磨出来一样”,虽不免有些夸张,却足以说明庖丁的技术确实远远的超过了“族庖”和“良庖”。
庖丁告诉我们许多做人的道理。诸如要了解规律,掌握规律或顺其自然不强求等等。所以褚斌杰老师编著的《中国文学史纲要》将庖丁解牛寓意归纳为:“做任何事情都有一个从初做到熟练的过程,只有经过反复实践,并真正掌握客观事物的规律以后才能得心应手,运用自如,甚至完全可以达到出神入化的境界。”但对这个典故的解读如果只看到其中“熟能生巧”的含义,就算不得透彻了!
鲁迅先生说:“我总以为倘若论文,最好是顾及全篇,并且顾及作者的全人以及他所处的社会状态,这才是较为确凿。要不然是很容易近乎说梦的。”既然要顾及全篇,那么我们知道《庖丁解牛》在《养生主》中为第二节。而《养生主》是一篇论证养生之道的文章,主旨在提出养生总论。指明养生的关键是“缘督以为经”,即秉承事物的中虚之道,并把它作为顺应自然变化的常法。因而《庖丁解牛》仅是庄子为阐明总论所设的一个比喻。而且文章结尾写道“文惠君听庖丁介绍后说自己懂得了养生之道”,也可以从文章本身说明“庖丁解牛”的故事就是为了说明养生的。然而这里的养生之道究竟指的是什么呢?
结合“解牛之道”我们可以推出庄子的养生之道是:人以顺应自然规律的方式在社会中求得生存。庖丁解牛不是为了告诉我们如何熟练操作某件事,而是为了指明一个道理――人在社会中就跟刀一样,而对牛骨――那些社会上的是非、容易害人陷阱,就要极力回避。
既然要回避,很多人就认为庄子的养生之道是消极的人生哲学,庄子也被当作了消极的唯心主义者。真是这样的吗?还是另有隐情呢?我们还是要按鲁迅先生的话做,分析庄子其人、所持的社会观及其所处的社会状况。
庄子虽博学纵览,但出身卑微,一生过着贫困的生活。他的生卒年大体和孟子同时或偏早,当时周王朝已名存实亡,齐、楚、燕、赵、韩、魏、秦七大诸侯国竞相争霸,社会矛盾极为尖锐复杂,人民生活甚为困苦。庄子对时***极度不满,其作品中充满了愤世嫉俗的言辞。《人间世》说:“当今之时仅免刑焉”;《在宥》说:“今世之殊死者相枕也,桁杨者相推也,刑戳者相望也”。
然而虽是这样,儒家的救世之心,却是为庄子所不取的。从孔子的周游列国到孟子的徘徊于齐梁之间,可以看出儒者总是希望介入国家的***治生活,借助于辅佐君主来实现其治国平天下的***治理想。然而孔子和孟子的失败是显然的。据此,庄子做出了对世相的深刻洞察:一个专制社会,社会状况很大程度上由君主决定,那个时代的大多数君主,凶暴独断,不会接受任何人的劝谏,因而在他们的暴***下,民众的生命贱如草芥。所以庄子对其所处的社会有一种寒彻骨髓的悲观与绝望。庄子认定,在一个无道的社会,一切的介入都是无效甚至有害的。最终他自觉地远离公共的***治舞台,而经世治国的话题也彻底地退出了庄子的心灵。
所以,以庄子为代表的道家主张“无为”和“无用”。他们关心的是人处于乱世之下如何立身处世而自保。庄子对世事险恶的拒绝,不是叫人做鸵鸟自欺欺人,而是告诉人们要灵活地跟身边的艰险玩游戏,要学会适当的躲避,并能恰如其分地攻击“敌人”。道家主张既然万事万物皆摆脱不了自然规律而变化,所以人也必须遵照自然规律而生活。
古人说:“以儒治世以道治身”,我想还是有道理的。在我们身处顺境,要以天下为己任的时候,可以学习儒家的做法: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而身处逆境时,没有办法改变外界,甚至连独善其身的机会也没有而走投无路时,也可学学道家的做法,给自己留条后路。真正理解《庖丁解牛》能教我们忘怀得失,摆脱利害,甚至可以抚慰因生活苦难而造成的心灵创伤。这也正是中国历代士大夫知识分子在巨大的失败和不幸之后,能够真正不被毁灭,而更多的是保存生命,坚持节操隐逸循世,以山水自娱,洁身自好的原因。
一则小小的寓言故事,人生的阅历不同,所处的社会历史环境不同,审视的角度不同,读出的道理也不同。
倪金,教师。现居江苏连云港。
转载请注明出处学文网 » 浅析《庖丁解牛》的主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