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一种药,去年在医院还属医保用药,今年就变成了自费。到了社保中心却说可以报销,最终医院不知道何故同意算成医保。北京市东城区的李先生讲述了他最近遇到的烦恼事:
我因患慢性胰腺炎、短肠综合征等多种慢性病,多年来一直用着“安素粉剂/肠内营养粉剂”。最近,我顺路去北京同仁医院挂消化内科,医生在看了我去年在北大医院开的处方后,在他的电脑上竟然查不到这种药。医生说可能这不是医保用药,建议我去急诊药房再查看一下。因为急诊开药仅限3天用量,我就没有挂。
由于这种药在我家就近的一家二甲医院根本就没有,眼看药就要用完了,一周后,我又清晨去了北大医院挂消化内科。接诊我的医生在她的电脑上查完后也说:“安素粉剂是自费药。”因为我需要医保报销,所以她就没有给我开这个药。
我就觉得奇怪,去年开这药的时候,明明都说是医保报销的,怎么今年就变自费的了。为弄清这事,我之后又去北京东城区社保中心咨询。主管医保的人说,作为短肠综合征的适应症药物,安素粉剂的使用额在超过一年1300元的门诊起付线之后是可以部分报销的。
在得到这一答复之后,我第二天又去了北大医院,找到了那天给我看病的医生,把这个信息告诉她之后,她也没多问,就让我补了5元的门诊费后,开出了安素粉剂的处方。
虽然最后药还是开到了,但我已经是年近80的人了,腰、颈椎又有病,得依靠拐杖走路,上下公交也需要别人帮忙,这样多次来回折腾实在受不了。
点评:医保报销混乱亟待改进
李先生的烦恼事目前看虽属个案,最终解决得还算圆满,但折射出多个环节存在的问题却不容小视:
一是医院环节。现在像北京,大到三甲,小到社区,医院的整个一套后台信息管理几乎都已经用上了电子系统。那么,在社保中心能查到的医保药物,为什么在医院的电子目录里就查不到?
二是社保中心。既然一种药物是否划归医保是由社保中心说了算,那么该怎么把这一信息充分、准确地传递给医院和患者。这件事中,如果李先生不是去年曾报销过安素粉剂,当医院告诉他这种药属自费时,他也许就不会想到去找社保中心,每年免不了要多花几千元。
三是医生环节。药品按自费还是医保报销开,到底凭证是什么?既然之前因为在电脑上查不到,拒绝开成医保药,为什么等患者把社保中心的答复摆出来之后,连核实都不用,就可以直接按医保开药?
对李先生来说,他的问题算是解决了,但问题的根源还远远没有查清。如果不解决,还会有张先生、王先生会烦恼,还会有这样粉、那样片在自费或报销中混乱不清。(据《健康时报》)
转载请注明出处学文网 » 医保报销药缘何变自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