庄子说:“语之所贵者,意也。”古人还说:“文以意为主。”“文无意则不立。”“千古文章意为高。”王夫之也说:“意犹帅也,无帅之兵,谓之乌合。”这些都表明立意在写作中的重要地位。
立意,就是确立文章的主题或中心思想。随着中考制度的不断完善,作文也给了考生更广阔的自由发挥的空间。即使这样,许多考生也很难把一篇优秀的文章呈现在老师的面前。究其原因,大都是立意上的不足,不能吸引老师。这里教你几招立意的方法。
一、语意双关法
语意双关是一种常见的修辞方式。在一定的语言环境中,借助语音或语义的联系,使语句同时关涉两种事物,这种言在此而意在彼的修辞方式叫双关。这种方法往往要从写作题目来立意。而读者也只有透过表层来领悟其更深的内涵。
如:同学习作《谁来帮我开锁》中记叙了自己因每个周末都在外毫无顾虑地玩上一天,因此有一次竟与父亲吵起来,父亲索性把儿子关在家里,不让他再往外溜达。作者最后说;身在曹营心在汉。谁来帮我打开这把锁呢?表面上是为作者打开门锁,其实是说打开“心锁”。这位同学用这一双关语意把立意推向深刻之处。试想,如果仅说“良药”治病、“打开具体的锁”,这样的立意读者还会喜欢吗?
二、借物(事)喻理法
借物(事)喻理就是借助于某物(事)来给读者某种道理或启示。这种方法一定要有物(事),而不能空谈。在借物寓理的作文中,还有两种写作方法应该学会运用。一种是“借物抒情”,另一种是“借物喻理”。借物喻理,就是通过一个事物说明一个道理。这种写法,表面上看,好像是状物为主的,其实,状物的目的是为了说明某种道理。
如《访兰》开篇先写父亲爱兰、养兰,但当乡亲邻人去观赏的时候,父亲不但没有得意反而“愠怒”,这使“我”不理解。以后和父亲一起访兰,通过和父亲讨论野生、家养的兰花品质,“我”才找到了问题的答案。本文题目是《访兰》,“访兰”的过程写完后,作者并没有结束全文,而是又写了最后两段,从对兰的描述过渡到对人生哲理的阐述,点明主旨。文章按照发现疑惑、访兰寻找答案、由兰到人的布局方法来构思全文,使行文如行云流水,整篇文章浑然天成,显出作者构思的自然之美。另外本文的描写对象是兰草,但作者并没有花大量笔墨来描绘兰草的外形,而是重点写了野生兰草的生存环境和父子间的对话,其目的就是要突出兰草的美不仅仅是外表的,更重要的是本质的美、内在的美。文章的最后一段对主题升华,表明父亲的话对“我”有着深刻的影响,“我”一直在努力做一个不媚俗、有自己***人格、对社会有用的人,而我也从未忘怀。《访兰》托物言志,通过对家中兰草和山中兰草的对比,指出了野生兰草“不为被人欣赏而生长,却为着自己的特色而存在着,所以它才长的叶纯,开的花纯,楚楚地有着它的灵性。”进而由兰到人,点明文章主旨:人活在世上,不能失了自己的真性,献媚处事,就像盆景中的兰草一样降了品格;而应像野生兰草一样,始终保持自己的***人格、节操,不为世俗所改变,不献媚逢迎才能对社会有所贡献。作者通过这样一件事来告诉我们做人的道理,可谓深刻之极!
三、以小见大法
在写作中对形象进行强调、取舍、浓缩,以独到的想象抓住一点或一个局部加以集中描写或延伸放大,以更充分地表达主题思想。这种艺术处理以一点观全面,以小见大,从不全到全的表现手法,给写作者带来了很大的灵活性和无限的表现力,同时为接受者提供了广阔的想象空间,获得生动的情趣和丰富的联想。
以小见大中的“小”,是描写的焦点,它既是写作创意的浓缩和生发,也是写作者匠心独具的安排,因为它已不是一般意义的“小”,而是小中寓大,以小胜大的高度提炼的产物,是简洁的刻意追求。
如杏林子的《生命 生命》中小飞蛾的生命面临着严重威胁而极力挣扎。对整个人类的所有成员而言,人生以生命起点为起点,以生命终点为终点,而且是一趟单向行驶的不归道;再加上杏林子对生命有朝不保夕之感……所以杏林子产生一种对生命流程的急迫感、实现生命价值的庄严使命感,发誓要“自己掌握”人生并让生命“活得更为光彩有力”,不惧“遇祸”,“愿意为它奋斗,勇敢地活下去”。
生命难得、生命脆弱却又顽强,要好好赋予人生以价值,是杏林子长期思考所得,它同样也让我们认识到了生命的急迫、庄严和可贵。
这样的立意可谓高矣!
四、独辟蹊径法
独辟蹊径就是独自开创一种新路径,不人云亦云,走出大众化,写出新意。这种写法要我们从多个方面去看事物(理),善于运用求异思维和逆向思维。
如,以“眼泪”为话题作文,大多数同学都会想到兴奋、喜悦、委屈、伤感等自己的情感之泪,但有位小作者却写《天空的眼泪》,主题是环保,用拟人手法走出一般人的立意模式。
再比如:“零”的通常意义是“无”,天下之事,非有即无,故若以“有”“无”而分天下,则“零”有其一。“无”的世界不仅存在于人们的想象之中,且有种种妙用。君不见无字之书、无乐之幸、无声之叹、无言之情,有时候不是比“有”更含蓄、恢宏、深沉、动人的力量吗?曾经唱遍大江南北的歌《一无所有》,不是使人感受到一无所有者所拥有的是比整个“有”的世界更为丰富的世界吗?
对这则材料分析,可能会有这些观点得出:我们要敢于反传统,打破固有的认知模式;世界是复杂的,我们不要被外界的假相迷惑;我们要注意精神的追求,不能过分地看重物质;要对传统的思想进行认真的辩证吸收,不能全面接受等等都有点偏差,最好的观点是:无并非真正的没有,有时它比有更重要,更让人着迷。这样的立意肯定给人耳目一新的感觉,能不得高分吗?
当然,作文立意方法有很多,相信你一定能找到更恰当的方式。
(作者单位:江西省于都县第三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