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衣》:戏如人生

摘 要: 毕飞宇的一部《青衣》让筱燕秋家喻户晓。在筱燕秋的心中,《嫦娥》是她的全部。她因《嫦娥》而生,因《嫦娥》而死,这戏蕴涵着她的一生。在小说中,毕飞宇通过细腻的心理描写与强烈的矛盾对比,将筱燕秋的执着、骄傲与美丽刻画得无可替代,同时也让人引起对人生的意义的深刻追问。

关键词: 毕飞宇 青衣 筱燕秋 人生

热闹的街头,一个人在寂寥地甩袖,周围来来往往的行人,止不住的喧嚣,依旧穿透不了她的世界,她骨子里的悲伤是谁也模仿不了的。莫名地,如今想起青衣,总免不了想起筱燕秋最后的画面。那一瞬间,或许她是最悲哀的,她的舞台彻底被春来所替代,但是,或许她又是幸福的,因为她真正变成了嫦娥,一个别人永远无法替代的嫦娥。

有时候,戏如人生,人生如戏,演着演着连自己都骗了。而筱燕秋就是这样的人。不得不说,毕飞宇的确称得上是写女性心理最好的男作家。筱燕秋的嫉妒、执着、不甘、沉迷……都被他刻画得十分细腻。但是,也可以很明显地发现,男人写女人和女人写女人,还是有很大差别的。男人写女人,文字里总是透着一份理性,一种淡然、旁观者的姿态,读完依旧可以感受到他写小说时的仔细斟酌、小心翼翼。这一点,从作品中一段对女人的评论就能体现出来:“女人就是女人,她学不来也赶不走,青衣是接近虚无的女人,或者说青衣是女人中的女人,是女人的极致境界。”①(1)在毕飞宇的笔下,女人比男人来得复杂得多,男人只有一张脸谱,而女人的基本形态却总是在不断变化。或许,正因为如此,毕飞宇对筱燕秋的心理描写才会显得尤为细腻小心,感觉生怕将她刻画得超出了某个属于她的形象圈子。但是,同时,我们又可以很清楚地感觉到,作者并没有带着批判审视的目光去评价过,甚至没有怜悯,而仅仅是以一种淡淡的笔韵勾勒着这个女人,勾勒着这个戏剧世界,他是带着理解与伤感的,但是也仅止于此。

而女人写女人通常是凭着一份情感,一份属于自己的情感,融入到人物当中,无形之中,总是有那么一份契合和共鸣,让人觉得仿佛自己也走过这么一段路,有过这样一种情绪。就如张爱玲在《金锁记》中的一段描写:“七巧眼前仿佛挂了冰冷的珍珠帘,一阵热风来了,把那帘子紧紧贴在她的脸上,风去了,又把帘子吸了回去,气还是没有透过来,风又来了,没头没脸包住她――一阵凉一阵热,她只是淌着眼泪。”②张爱玲在小说中对于人物心理的刻画也是非常成功的,她通常采用通感的方式来反映人物的心理状态,及其容易感染人。就如上述那段描写,七巧的眼泪仿佛也浸湿了你我的心,那是一个女人对自己爱情的窒息绝望,是无助的。看到这段文字,我感觉仿佛自己也在轻轻地抽咽,那一瞬间,我会想起自己的经历,我会感觉我就是七巧。而相比较而言,毕飞宇笔下的筱燕秋,我永远只能表示理解,却永远无法感到能走入她的世界,永远无法与她产生心灵上的共鸣。

佛洛伊德认为,放纵自己的感觉和情绪,追求自我从一开始就具有破坏性,与社会规范和约束格格不入。从燕秋成为青衣开始,或许她自己就不存在了,存在的就只有嫦娥。毕飞宇在小说中说道:“出色的青衣最大的本钱是你是一个什么样的女人。哪怕你是一个七尺须眉,只要你投了青衣的胎,你的骨头就再也不能是泥捏的,只能是水做的,飘到任何一个码头你都是一朵雨做的云。”③(2)在戏台上,筱燕秋是嫦娥,并且戏台要求她必须是彻彻底底的嫦娥,这是毋庸置疑的,然而,其实,她对艺术的美的追求指引着她在生活中也与嫦娥慢慢同化。渐渐地,她的一切都变成了嫦娥。尽管外在的存在形式是不同的但是她们的精神世界是互通的,是合二为一的。从某种程度上来说,筱燕秋生来就是演嫦娥的。她用自己一生的命运阐释了嫦娥,那在风雪中忘情舞唱的几许悲凉,那执着扮演嫦娥不容许别人上台的几许疯狂,那因嫉妒而错失戏台的几许悔恨,那因不甘而年华老去的几许焦虑……隐隐中似乎总是透着一股子嫦娥的气息。

看完《青衣》,总是不免想起一部电影《黑天鹅》,总觉得两部作品有异曲同工之妙。从内容上来讲,两部作品都是讲述的女主人公扮演角色扮演得把自己都忘了,以达到艺术上的最高境界。从作品主题上来讲,它们都凸显艺术精神达到完美境界时肉体的局限,最终通过放弃肉体来追求她们心中的“完美”。从表面上看,这是她们人生的悲剧,是属于个人的小悲剧,但其实,从整体上来讲,这是艺术的大悲剧。最后的她们精神与肉体都已经分离,或许,以正常人的眼光,她们是疯了,但她们自己知道,她们自己想要的、坚持的,她们追寻着自己的灵魂,此时,她们的人生就只剩下自己扮演的那个角色了。无论是《青衣》中的筱燕秋,还是《黑天鹅》中的Nina,她们都是艺术的殉道者。其实在精神与肉体彻底分离之前,燕秋也迷惘过,挣扎过,她曾试***用爱情来填补她失去舞台的空虚,但最终不过像流沙滑进了水里,泛起些许涟漪后就归于平静了。她既没有拥有真正的爱情,又无法摆脱失去舞台的空白。她最大的悲剧就是现实与梦想的无法调和,而她在艺术的天堂里得到的安慰与满足将她内心深处的悲哀得到了淋漓尽致的释放。简单点说,筱燕秋,也是个典型的理想主义者,她的世界是干净的,没有其他任何杂质的,因为,她只关注她所在乎的戏而已,其它她什么都是无所谓的,因为舞台是她唯一的爱。她将她所有的精力与爱都奉献给了《嫦娥》。但现实是残酷的,现实容不下她的简单与纯粹。生活在世上,总有纷繁杂事,总有别人投来的目光,她的无声的反抗与倔强让她连自己也输了。但其实她的人生就已经是她出演的最好的一出戏了。当她踏上青衣这条路的时候,她就已经开始没有选择了,她的悲剧性是早就注定好的了。

毕飞宇刻画女性,也总是首先从人出发,他不会刻意强调主人公的性别,但青衣这篇文章却流露出一种特属女子的阴柔之美,除了筱燕秋的执念与抗争的那股刚强之外。这也是本部作品的一大特色。无论是筱燕秋在舞台上的一颦一笑,还是对于种种人生遭遇的反应,都体现了她作为一名青衣的特质。从再次登上舞台,这条路是漫长的,一段沉重的路途,就这样搁在一个女子柔弱的肩膀上,在谁也不知道终点是什么的情况下,这女子是让人怜惜的,但她又不需要别人的怜惜,她自己在精神上就是***自强的,有了自己坚持的方向,再柔弱的人都会刚强起来的。她完全意识不到自己的可怜之处。她仿佛真的变成了嫦娥,只是淡淡地站在一定距离之外看着一个叫筱燕秋的女子的悲喜,她完全是另一个世界里的另一个女人。

有时候,筱燕秋的无奈与困顿会让人不禁想起林黛玉,她们都是现实的献身者,在精神上也都是***的,但她们最终还是都没能战胜自己的命运。两人在性格上也是有一定的相似点的,首先,她们都是骄傲的,都有份骨子里流露出来的傲气,但有时候,一个人的傲气也不过是为了掩饰她内心的无助与自卑。这也是她们俩的不同之处吧,当然,两人的傲气都是源于对自己的一定程度上的肯定,但林黛玉的傲气其实也是为了掩饰自己内心对寄人篱下的一种自卑,而筱燕秋不同,她天生就有傲气的资本,她骨子里就是嫦娥,嫦娥是傲气的,她就也是傲气的,她因为与嫦娥融为一体而有一份优越感,但是,现实给她泼了一盆冷水,她因嫉妒而被惩罚,只能去学校任教,此时的筱燕秋就像只受伤的小猫,虽然时不时的挥舞着她的爪子,但旁观者却只是当挠痒一般,她一下子变得无力,就像林黛玉得知宝玉要和宝钗结婚的时候一样。回归生活的她,反而像闯入了一个不属于她的世界,她排斥着身边的一切,她觉得局促不安,但她一直坚持着她所坚持的。而林黛玉在失去贾宝玉的那一刻,也是了无生机的,但是她不像筱燕秋一样有所坚持,她彻底放弃了她的爱情,包括她的生命。说到底,林黛玉还是为爱而死的,但是筱燕秋不同,她是为她所坚持的而死的。在逝去的意义上来说,筱燕秋的意义来得远大得多。在嫦娥出现的那一刻,筱燕秋就注定活不了了。其次,她们的身上都被披上了一层与众不同的色彩,筱燕秋是广寒宫的嫦娥仙子的化身,而林黛玉是前来报恩的绛珠仙草的今生,她们仿佛本来就不属于人间,所以她们的毁灭仿佛是一种升华,一种脱去凡胎真正获得自由的升华。最后筱燕秋在街上舞唱,那一刻,谁也说不清她到底是悲伤的,还是自由恣意的。在那一刻,她达到了别人永远无法企及的高度。筱燕秋身为青衣的舞唱时的阴柔之美和她无所畏惧的坚持的阳刚之美,以及她对艺术至高境界的追求与她遭遇的现实的强大落差,毕飞宇就是通过这种阴与阳、现实与梦想这种强烈的矛盾对比,而达到故事的高潮,使整个作品能够时不时地拥有一种爆发力,一种让读者婉转之后又直爽的畅快。无论是筱燕秋受不了李雪芬对她扮演的嫦娥的侮辱冲动地将开水浇在脸上的那个场景,还是筱燕秋时隔二十年重新登台的那个场面,作者都在强烈的冲突对比下达到了表达力度上的高峰,尽管毕飞宇的文笔很朴素,但那一瞬间的爆发力还是让读者酣畅淋漓。对这两个场景作者都没有很浓墨重彩地描写,只是以在极其平淡客观的立场上讲述着发生的事情,却能够让读者能够感受到如此强烈的冲击,可见其文字功底。

有时候,性格即命运,命运主宰了人生。筱燕秋最后消失了,只留下一个纯粹的嫦娥,继续着如戏的人生。她是寂寥的,她又是至上的。她所追求的决定了她的寂寥,艺术的道路上注定无人能同行。但是,同时,又是她所坚持的赋予了她无限的力量,让她攀登上了别人达不到的艺术的高度。她以抛弃自我为代价,换回了一个永生的艺术形象。她既是凄凉的,但她同时又是满足的。她拥有人性的嫉妒,但她又有超脱人性的追求……这一切的冲突,都在筱燕秋的身上得到了完美的结合。

筱燕秋的悲剧性质常常引人唏嘘,但其实,悲剧的背后往往都存在着更加让人坚定的闪光的东西。她的悲剧是挽回不了的,但是她对艺术的自始至终的追求却是可以被继承的。毕飞宇通过细节对筱燕秋的心理状态描写得十分到位,虽有异于女作家描写女性,但依旧将她的性格与遭遇、坚持与无力表现得淋漓尽致,同时,又能强烈地引起读者对于人生意义以及艺术成就的深刻思考。人生如戏,不演到最后,谁也不知道自己将去往何处!

注释:

①③青衣.

②金锁记.

参考文献:

[1]毕飞宇.青衣.重庆大学出版社,2011.

[2]张爱玲.张爱玲经典作品选.当代世界出版社,2004.

转载请注明出处学文网 » 《青衣》:戏如人生

学习

贸易全球化之利弊

阅读(32)

就在世界贸易组织有关全球贸易的多哈回合谈判宣告破裂之际,有关贸易全球化的争论仍在继续。最近在美国华盛顿的记者俱乐部举办的一场讨论会上,有关专家指出,贸易全球化推动了经济的增长,使人们更加富裕,但是同时也使很多人失去工作,心理上受到

学习

面对挫折,从容应对

阅读(14)

抗挫能力的提高,关键还在学生主体本身,包办不了,也代替不了。实践证明,除了让学生接受耐挫教育和承受磨练外,有必要教给学生一些应对的方法,以此有效缓解学生的心理压力,使他们在遇到挫折时,能灵活应变、化险为夷。一、积极转移“东方不

学习

汪曾祺小说结尾的艺术

阅读(24)

内容汪曾祺先生的小说结尾各有特色,有的给予人物评价,但又不直接,含而不露,让读者自己去体会;有的充满了温情,让感情的脉络继续向前,气势依然十足;有的充满了暗示,与文本的脉络形成呼应,余韵悠远。关键词:汪曾祺小说结尾艺术小说的结尾,看似水到渠

学习

巴塞罗那的阳光与高迪建筑

阅读(26)

西班牙是个高原国家,大部分土地在海拔200米之上。离着太阳近,自然更亲近阳光。在西面北面南面都是山,东面临着地中海的巴塞罗那,一年里能有280天日照。城市中的公园去过不少,游过“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的西湖;也游过“石坊无波羡游

学习

社会实践研究范文

阅读(23)

社会实践研究范文第1篇关键词:研究生;社会实践;研究综述近年来,研究生社会实践活动得到各有关单位的高度重视,有关研究生社会实践的理论研究和经验总结文章不断涌现,有必要对相关成果予以归纳总结,以推动研究生社会实践活动更好发展。一、关于

学习

《黄帝内经》中的养生名言③平衡阴阳,饮食有节

阅读(20)

(一)春夏养阳,秋冬养阴《素问・生气通天论》中说:“凡阴阳之要,阳密乃固。两者不和,若春无秋,若冬无夏。因而和之,是为圣度。故阳强不能密,阴气乃绝,阴平阳秘,精神乃治,阴阳离失,精气乃绝。”意思是说,阴阳调和的关键,在于阳气致密而能护卫于外,阴气固守

学习

浅谈内部控制要素

阅读(30)

本文为您介绍浅谈内部控制要素,内容包括内部控制五要素关系图,内部控制要素发展过程。【摘要】现代内部控制是风险导向型的,要使控制制度发挥其应有的作用,企业必须能够识别所面临的风险,并对其进行定性或定量的评估,然后针对风险评估的结果

学习

拓宽直接融资渠道

阅读(37)

现在解决城市化融资问题,有两大渠道,一个渠道是现在占份额最大的、间接的融资渠道,包括银行信贷、开发性金融等等。但是,可能未来更需要发展的、潜力最大的是直接融资渠道,包括债券市场、股票市场,其他一些相关的金融市场在未来的城市化发展中

学习

不定式作后置定语的用法解析

阅读(23)

本文为您介绍不定式作后置定语的用法解析,内容包括不定式后置定语的用法,不定式作后置定语详细的时态用法。不定式在英语语法中通常可作为后置定语,它与前置名词(即被修饰名词)间所体现的不同语义关系和其在句型结构中的不同表述,决定了语句

学习

尽量和陌生人说话

阅读(14)

什么时候起,我们开始对陌生人充满了警惕和恐惧,其实,陌生人中的坏蛋、恶棍、小人、居心叵测者的比例,跟我们认识的人中的坏蛋、恶棍、小人、居心叵测者的比例是一样的。而且,陌生人中有更多奇异的人,了不起的人,出类拔萃的人。如果你总是拒绝和

学习

滨海湿地的生态价值

阅读(32)

本文为您介绍滨海湿地的生态价值,内容包括滨海生态湿地,滨海湿地的概念。我们通常都说湿地是地球之肾,它有很多重要的生态价值。滨海湿地综合来讲有三大块服务功能。第一块是直接的产出,即资源供给功能或者叫供给服务价值,比如说,稻田就是一

学习

造林整地方法

阅读(17)

本文为您介绍造林整地方法,内容包括造林整地方式有哪些,造林整地方式和规格。造林地的整理是在造林前改善环境条件的一道主要工序。它能提高造林成活率及使幼林的生长情况显著改善。整地还能保持水土、减免土壤侵蚀,同时也有利于造林施工

学习

追寻我们的西南联大

阅读(16)

某种程度上说,现实主义更难演。这也应了老祖宗一句话,画鬼神容易,画犬马难。《我的西南联大》并未安排全国范围的商业巡演。在4月21日和22日的北大百年讲堂演出后,演员就将匆匆赶往天津南开大学。清华大学作为西南联大三大母体之一,没有演出

学习

送你一朵七色花

阅读(41)

本文为您介绍送你一朵七色花,内容包括送你一束鲜花全文,送你一朵彼岸花全文。郑老师简介郑海林,毕业于上海师范大学汉语言文学专业,现任上海市世界外国语中学语文教师。一直从事一线的教学工作,致力于研究儿童早期教育以及早期教育对人格培

学习

刘玉清院士的“人生影像”

阅读(18)

在1943年那个战火纷飞的岁月,刘玉清考入了原满洲医科大学(1945年更名为国立沈阳医学院)本科。从跨进校门的那一刻起,他就立志刻苦学习,用扎实的知识报效多难的祖国。1948年至1956年,毕业后的刘玉清先后在原国立沈阳医学院附属医院和北京协和医

学习

池田澄江:日本遗孤的悲喜人生

阅读(24)

【新闻背景】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日本为永霸“满洲”,从国内招募了10多万贫民组成开拓团,到中国东北落户屯田。日本战败后,2808名日本孩子被遗弃在中国,成为孤儿。当时,一些处境仍然艰难的中国人收容了这些孩子,将他们养育成人,这就是日

学习

音乐对人生的影响

阅读(18)

本文为您介绍音乐对人生的影响,内容包括音乐对人生的影响,音乐对人生的影响英语金句。音乐是人们生活中不可缺少的精神陪伴,也是人们寄托思想情感的艺术品,更是人类精神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既可以娱人又可以自娱,还可以通过音乐传递的信

学习

高金素梅:一场癌症改变了人生的方向

阅读(26)

在大陆,知道台湾“立委”高金素梅的人可能不多,但是提起十多年前曾红极一时的台湾演员金素梅,人们还都留有深刻的映象。她出演过著名导演李安的电影《喜宴》,还获得了柏林电影节影后桂冠。正当她的事业跨上巅峰的时候,1995年,她和别人合营的婚

学习

豫剧泰斗常香玉的“捐赠”人生

阅读(17)

她的人生就是一部“捐赠”史,向国家向人民捐飞机、捐钱捐物,向豫剧事业捐赠了毕生的心血。她广征博采,吸取戏剧传统之精华;刻意创新,开豫剧唱腔改革之先河。她以豫剧《花木兰》风靡艺坛。她的唱腔舒展奔放,吐字清晰;她的表演刚健清新,细腻洒脱。

学习

花季少年的悲惨人生作文800字

阅读(21)

在一条条纵横交错的公路上,一辆辆汽车穿梭似的来来往往。这一条条繁忙的公路啊,是它引着我们走向繁荣和富强,可是它也记录着多少花季少年的人生悲剧,一个个年青的生命失去健康甚至消失,让无数的家庭因此而失去孩子,让无数的父母们悲痛欲绝,脸上

学习

高士其的科普人生

阅读(13)

本文为您介绍高士其的科普人生,内容包括高士其的科普作品是什么,高士其的科普作品。高士其,我国著名科学家、科普作家、社会活动家。在半个多世纪的时间里,他在全身瘫痪的情况下,撰写了数百万字的科普作品,并引领着近2000人的科普作家。他克

学习

于谦:《石灰吟》后人生碎

阅读(30)

“千锤万凿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粉骨碎身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于谦托物言志,彰显了廉洁正直的高尚情操,表达自己为国尽忠、不怕牺牲的决心。于谦貌英伟、善谈吐、声洪亮,每次奏对,极有条理,引起了明宣宗的注意。他看不起怯懦无能之辈,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