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古以来,中国迎新春必有“联语”,过元宵必有“谜语”,这两种文化现象充分体现了汉字的神妙,更是中华民族的文化瑰宝。
明末遗老在贵州创造的人文环境,使中华文化在当时的贵州出现了一个辉煌的创新期。在历史的发展中,很多遗老二代、三代都陆续走出了贵州,如张之洞、李端、陈夔龙等等,但他们所创造的文化氛围却在贵州生了根。父亲向义对楹联和谜语的理论研究始终立足于生他养他的这片土地上。
弃***从文终成楹联大家
父亲最初的人生理想并不是专于学术,而是喜绘画,走仕途。于***前担任过黔***第一师司令部秘书的父亲曾自题像赞曰:“投笔从***二十年……”。后来,他远离***界和***界,一头钻进了故纸堆,学无止境,最终成为了贵州的楹联大家。
2000年,江西省出版发行的国家九五规划重点***书――《联话丛编》,收录了先父向义的著作《六碑龛贵山联语十四卷》;2003年贵州人民出版社出版了他的著作《黔联璀璨》,该书系统地收录了父亲在楹联方面的著作,将贵州胜景及人文浓缩于楹联之中,不仅炼金于专集,还采玉于汇编,更首次推出了《清联三百首》。
在今天的学界看来,父亲在楹联上的研究,不但丰富了黔联文化,更是首次在全国创立了“清联”理论。他在“谜语”理论上也有自己独创的研究,晚年曾著有《谜考》一书,填补了这一理论上的空白,其学术价值非同小可,遗憾的是这些著作还从未出版发行。
对父亲来说,联语的创作只是于己娱乐,于人而已。他对自己的创作也不在乎,多不署名。他真正展开对楹联的理论研究,可以追溯至他年轻时写就的《论联杂缀》。他曾说:“楹联是文学中的小道。”后来,他从文字学、考据学上研究联语,以理论梳理为主,搜寻、整理、校勘、注疏、辑录联语,在此基础上独创出具有很高学术价值的著作――《联语考索》(此著作已汇于《黔联璀璨》出版)。至此,父亲凭借他文字学家的功底和自己闲暇时创作联语的体会,在联语上作出了学术上的理论创新:清朝是联语发展史上的集大成时代,“清联”已不是“小道,不能登大雅之堂”,而是应与“唐诗、宋词、元曲”并列的大道。
自古以来,中国迎新春必有“联语”,过元宵必有“谜语”,这两种文化现象充分体现了汉字的神妙,更是中华民族的文化瑰宝。而楹联文化在贵州的发展曾蓬勃一时,只可惜到了今天却渐渐淹没。甲秀楼大门口牌匾上的长联足见文化底蕴,此联作者对贵阳市大街小巷广泛题联却不为人所知;杭州某处景点设有我们贵阳水口寺、头桥的题联;更有甚者,某东南亚国家游客见到***云关楹联,还误认为是抄袭他们国家某山岗上的楹联。由此可见,黔联已广泛流传,却始终在“黔”字上传而无声。
身后落寞孰谓黔无才人
父亲娶了母亲后,不再关心***治,整天读书著书,香烟不离口。他不做家务、不看电影、不打麻将、不赴宴请。每逢傍晚,家里总是聚满了亲朋好友,总是热热闹闹的。那个时候,我还小,负责在一旁端茶、送水、递烟、旁听。只记得父亲特别能说会道,只要他一开口,别人都插不上嘴。一天,一位老伯说:“知方兄你口若悬河,不留点给儿孙说吗?”父亲马上不说话了,大家都哄堂而笑。
如今,他离开多年,在名字上,原意已不得而知,我只能作一二推测,父亲也是用意颇深。他给我取名“行端”,给弟弟取名“止端”,他还为我们取了字,我曰“用之”,取《论语》中“用之则行”之意;弟弟曰“维民”,即“维民所止”之意。而父亲名“义”,字“知方”,意思是要向着正义,知道方向。他给我和弟弟取的名字,是希望我们要“行为举止端正”,用之则行,维民所止!
我的母亲是续弦,大姐的母亲与父亲聚少离多,在她病逝时,父亲用石印手写的方式出了一本小册子叫《六碑悼亡联》,里面有二十几联。此“悼亡联”情深意浓,未尝溷入市井鄙俗之语。《贵阳市志全志》总篡、贵阳楹联学会会长王萼华在中学时代就能背诵这本小册子,认定这必是传世之作。后来,王先生见到父亲其他著作时不禁惊呼:“孰谓黔无才人志士哉!”
父亲离世时,我去找父亲的单位,当时只有一个老广兵留守,其他领导都去了“学习班”。时代的无奈,只能让父亲寂寞地离世,没有挽联、没有花圈、更没有亲朋好友送行,十分凄凉。那时我用父亲补发的工资为每个来帮忙的土工加酬,把父亲抬到了周家山下葬。
我虽是学“文”专业,但直到退休才在家作文。小名叫“春春”的我,到了晚年方知逢春,遇到了传统文化复兴的春天。现如今,反思自己的无能,研究父亲的文学成就,我逐渐认识到:过去的自己始终是被动地活着,现在应该要秉承父亲的风骨,应该要主动地活着。我把父亲的遗著推向社会,也算是对自我的一种实现。
明年就是父亲诞辰120周年了,谨以此文,怀念我的父亲。 (作者系贵阳市八中退休教师)
转载请注明出处学文网 » 向义:贵州的楹联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