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知青是中国特殊社会历史条件的产物,知青精神则是那一特殊年代广大知识青年精神风貌的集中体现。斯事已去,精神长存,知青精神对于承载着祖国未来、民族希望的大学生健康成长成才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在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进程中弘扬知青精神对当代大学生具有非凡的德育价值。
【关键词】知青精神;当代大学生;德育价值
上个世纪50年代,为了解决中国城市青年的就业问题,同志提出“知识青年到农村去,接受贫下中农再教育是很有必要的。”在这样的指示下,中国知识青年上山下乡运动开始登上历史舞台。对待知识青年上山下乡这段历史我们应持客观态度加以审视。
一、正确认识知青精神的产生
“发展着自己的物质生产和物质交往的人们,在改变自己的这个现实的同时也改变着自己的思维和思维的产物。不是意识决定生活,而是生活决定意识。”知青精神就是反应当时社会存在的社会意识。有人说,知青史是一部苦难史。这点不容否认。正如一串冰糖葫芦,润在嘴里沁人心脾,但仔细一看,它是忍受了竹竿带来的刺痛才展现出一个完美的形象,为人所尝,为人所喜。但我们不能因为历史的苦楚而忽略知青人身上具有的可敬精神和对国家对社会作出的贡献。“天地之间有杆秤,老百姓就是那定盘星”,在***府的支持,人民的拥护下,很多地方建设了知青纪念广场、知青博物馆等来纪念广大知识青年。如:大兴安岭老知青纪念馆、云南瑞丽知青纪念碑、上海知青博物馆等。这足以见得知识青年的贡献是被人民所铭记的。
二、准确把握知青精神的实质
爱国主义是民族精神的核心;群众路线是民族兴旺的保证;艰苦奋斗,勤俭节约是民族长寿的根源;热爱学习,追求真知是民族强大的基础。广大知识青年将这四点演绎的淋漓尽致,为***和国家作出了巨大的贡献。
(一)爱国爱***敢担当
“爱国主义是长期生活在一定的疆域里的人民在历史上逐渐形成的对自己祖国的一种深厚的感情。这种感情集中表现为对自己祖国的炽烈热爱和无限忠诚,表现为民族自尊心和民族自信心,表现为人们争取自己祖国的***富强而英勇献身的奋斗精神。”爱国主义是一面旗帜,在这面旗帜的带领下,青年学生在中国***胜利的历史舞台上扮演了重要的“红色”角色:被人们所熟知的有五四爱国运动,台湾青年学生“***”爱国运动以及“一、二九”运动等等。
在社会主义的建设过程中,知识青年怀揣一颗红心,奔向农村,踏入边疆,去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在艰苦恶劣的生存生活环境下,一部分人倒下了,但更大一部分人挺起脊梁,不屈不挠,克服诸多不适应,传播知识,参与劳动,共同生产。他们大多数出生在大城市,落脚于小乡村,其中的酸楚和苦痛不言而喻。但血和汗的遭遇在“久经沙场”的知青人看来只是一种生活的阅历,虽不甚美妙却绝对真实。他们不忘“大河有水,小河满。大河没水,小河干”的古训,把国看成家,爱国如爱家。十年,***在一些问题上犯了错误,社会上很多人,当然也包括一些领导干部,不敢讲真话说实话,生怕一不小心表达有误被举报遭批斗。这种做法虽然是没有担当的表现但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也无可厚非。但一部分充满热血的知识青年,他们不怕,勇敢走上街头,贴大字报,演话剧,为***的健康成长奔走。他们是敢于担当的好青年。
(二)青民鱼水一家亲
“只要我们依靠人民,坚决地相信人民群众的创造力是无穷无尽的,因而信任人民,和人民打成一片,那就任何困难也能克服,任何敌人也压不倒我们,而只会被我们所压倒。”这个论述简洁明了却极其有力。安徽有部分知青相信群众智慧,依靠群众奋斗,充分发挥人民群众的主体性,调动贫苦农民科学种庄稼的积极性,坚持***思想,实事求是的原则,冲破不切实际,一味“农业学大寨”的风气,在当地领导的带领下和老百姓一起搞包产到户。类似这样的知青最大的特点就是:心有民,在人民中间完全以一个普通劳动者的身份出现,踏踏实实地为群众做实实在在的事情。他们饱腹诗书,胸怀祖国。但在恢复高考后,为了杜绝乡亲们迫离家乡,讨饭在外,他们毅然决定放弃自己的个人梦想(大学梦),留在农村,与广大农民群策群力,集中群众分散的,具体的,不系统的意见,结合当时的形势,带领“穷人们”摸索适合当时当地实际情况的农业发展道路。
(三)艰苦奋斗爱节俭
“艰苦奋斗是中华民族的美德,也是***的光荣传统。在改变中国一穷二白的面貌建设社会主义的进程中,艰苦奋斗的精神曾经发挥过巨大的作用。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时期,仍然要提倡艰苦奋斗的精神。”当年上山下乡知识青年大都是二十来岁的小青年,偏远农村和边疆迎接他们的是劳动繁重,粮食不足,保暖不能;是泥土、烈日、冰冻;是蚊虫、蚂蝗、毒蛇。在强烈的生存欲望和群众的帮助下,他们学会了坚强的站起来与一切困难作斗争,与死亡作斗争,忍住蚂蝗叮在背上的“恶痕”,克服天灾带来的恐惧,咬紧牙关奋起“作战”,积极劳动,相互鼓励,成了彼此最好的心理辅导老师,建立了属于那个年代最宝贵最真诚的知青友谊和青民友谊。
马克思和恩格斯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一文中明确指出“只有在现实的世界中并使用现实的手段才能实现真正的***。”上世纪六七十年代的安徽凤阳成了远近闻名的讨饭村,生产关系严重束缚生产力的发展。坚持实事求是原则的知识青年们组织劳动农民进行改革,实行包产到户,将人民群众从饥荒中***出来,从盲然失落的思想状态中***出来。粮食增产了,丰收了,不再接受国家的救济粮反而交上了爱国粮。但他们不尚奢华,在保证自身温饱的前提下,积极想办法与商人合作,卖粮食,搞加工。在发展农业的同时也发展商业,帮助农民群众走上健康的致富道路。
(四)热爱学习求真知
目前,担任沈阳市美术家协会会员、辽宁省民间艺术家协会会员、同泽书画研究院会员的吴向日先生是20世纪70年代初下乡在辽中县的知青。脱离书本知识参加超强劳动的他不甘心丢弃广博的文化知识,在艰难的农村生活之余,吴向日对自然风景情有独钟。他选择了不断地刻苦学习和研究探索,终于成了国画和钢笔画艺术上的人才。电视剧《血色浪漫》中钟跃民***去***书馆偷书;电视剧《历史转折中的***》中田源等人得知恢复高考的消息时兴奋不已等场景无不体现出一种求知若渴,热爱学习的真诚可敬态度。
当年的知识青年虽识文断字,谈吐优雅。但不会干任何农活甚至家务活。他们谦虚地跟随农民下田学习种庄稼,尝尽了“面朝黄土背朝天”的艰辛,终于过了劳动这一关。同时爱国爱***的知识青年也会在劳动之余,参加农村的***治运动,了解***的大***方针,将正确的理论路线与当地的生产实践相结合,是社会主义建设的有生力量。
三、深刻领会弘扬知青精神对当代大学生的德育价值
知青上山下乡是社会存在的反应,是“生病的社会”的折射。“作为一种不容忽视的历史存在,知青们书写了曾经沧海难为水的人生传奇,铸就了除却巫山不是云的青春神话。他们是曾经牛一般耕耘,马一般负力,虎一般行风,龙一般叱咤的人。”虽然这段历史还存在很大的争议,这种历史现象终会消逝,但他们体现出来的精神永远不会拉下帷幕。
“青年是标志时代的最灵敏的晴雨表,时代的责任赋予青年,时代的光荣属于青年。”他们是备受社会各界关注但也是饱受争议的“大家族”,是市场经济和改革开放的时代产儿。生活在物质条件优越,发展蒸蒸日上的社会主义共和国领域内,大部分学生思想开放,积极进取。但“啃老族”“拜金女”“拼爹族”“富二代”也洋洋洒洒的在社会上出现。这些群体的存在折射出当前大学生功利性强,精神匮乏等不良特性。尼古拉斯.丹姆认为“怀旧是一种缺席,它所缺乏的正是以其最纯粹形式呈现的记忆。”知青运动在时间维度上距离青年人今天的生活较近,弘扬知青精神,有利于提高当代大学生的思想***治觉悟,具有重要的德育价值。
(一)坚定国家认同感,困难面前敢担当
爱国是一种情怀,是基本的美德。每个人都应该具备这种朴素的情怀。作为爱国主义精神具体承载者的大学生更应如此。“对大学生进行爱国主义精神培养的基本任务,是通过将爱国主义精神转化为大学生易于接受的形式和内容,帮助大学生将爱国主义精神内化于心、外化于行。”但市场经济的二重性和社会思潮的多样化增加了对大学生进行爱国主义精神培养的难度。将知青精神这种红色教育资源引进来,组织学生参观知青纪念馆,并耐心地向学生讲解当年知青积极劳动,为国奉献的具体事例,使学生在感动中潜移默化接受熏陶。这里要强调的是:虽然知青运动浸透着历史的苦难与沧桑,但教育者的正确引导,必定会让知青的爱国态度和爱国热情感染到学生。
“奇迹来源于担当,没有对民族未来的担当,对职责使命的担当,红***就不可能谱写出惊天动地泣鬼神的英雄史诗。”大学生已经是成年人了,更应具备担当的觉悟和担当的能力。“青年一代有理想,有担当,国家就有前途,民族就有希望。”罗瑞雪,2010年度最感动重庆十大人物之一,大学毕业之后通过选调生考试被分到了武隆县扶贫办。面对贫困的山村,她没有豪言壮语,只有责无旁贷的使命感。一个80后的女孩在担任村官的三年多时间里帮助农民修路,改造电网,发展中药材,使曾经的贫困村走上了真正的复兴路。她对国家对社会承担责任,用一个大学生稚嫩的肩膀扛起了贫穷和孤独。当年的知青在艰苦的生活环境下,挑起重担,通过不懈努力,终于让“北大荒”改头换面“北大仓”。当代大学生应该像这些英雄人物致敬。切忌认为矛盾和问题是陈年老酒,越久越香。切记在困难和挑战面前要敢担当,善担当。
(二)树立核心价值观,群众面前当先锋
“富强、民主、文明、和谐,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爱国、敬业、诚信、友善,传承着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基因,寄托着近代以来中国人民上下求索、历经千辛万苦确立的理想和信念,也承载着我们每个人的美好愿景。”是需要在全社会牢固树立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当代大学生的价值观念主流是积极、健康向上的。但还有相当一部分学生极端注重个人利益,娇生惯养,容不下他人,不爱分享,看不起穷人。有的同学在毕业选择职业时,好高骛远,不愿意从事那些待遇低,环境差的工作。
相比之下,当年上山下乡的知青虽处“荒谬时代”但他们“位卑未敢忘忧国”。虚心向农民群众学习语言,劳动;帮助农民兄弟姐妹想办法克困难致富裕。从刚开始的陌生、害怕或歧视到之后的熟悉、热情和尊重,大部分知识青年与当地老百姓亲如一家人。“为国家做出了巨大的牺牲,为社会作出了巨大的贡献,他们逝去的青春换来了农村和农场巨大的人文物质文化。”
大学生中有一部分是中国******员,这些***员同志应当率先垂范,弘扬知青精神,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并将其推广到全社会,主动承担起宣传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先锋。同时***员同学应该多接触其他同学以及除同学之外的群众,积极宣传***的路线方针***策,虚心聆听群众呼声,及时向***组织反映群众意见,为***建的完善奉献自己的一点力量。
(三)深化艰苦奋斗观,奢华面前不低头
当年知识青年经风历雨,像树根一样深埋黑土却用力伸展。他们凭借超强的韧性和艰苦奋斗的精神在极其恶劣的生存条件下自力更生,他们是走过风走过雨走过梦想的坚强青年。羞愧的是,当前的青年学生并非如此。在恋爱婚姻观上,很多女同学的择偶标准是“高富帅”;在入***动机上,相当同学是为了所谓的“荣誉”;在工作岗位的选择上,很多同学的想法是“少吃苦,多赚钱”。这种务实的功利化思想恰恰反射出当代大学生艰苦奋斗精神的缺失。
弘扬知青精神,对大学生进行艰苦奋斗教育就是要使当代青年学子不尚奢华,不怕困难,埋头苦干,不屈不挠,从而为实现两个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国梦坚定力量。(四)摒弃虚荣名利观,学问面前需踏实
“我们今天的教育追求实用的,眼前的东西太多,而追求内在的,理想的东西太少。太实用终究无大用。这就是教育的辩证法。”当前很大一部分学生学习并不是为了做学问求真知,而是心存强烈的物质欲望昏昏噩噩地坐在教室里感叹“度日如年”。他们的知识丰富度和真实度不言而喻都很低,他们的精神世界更是孤寂无聊。感叹也惋惜这一群可怜人,生在改革开放富起来的时代,学在和平友好的年代,却整日荒废,赛比行尸走肉。
曾言“要勤于学习、敏于求知,注重把所学知识内化于心,形成自己的见解,既要专攻博览,又要关心国家、关心人民、关心世界,学会担当社会责任。”知青得知恢复高考时,欣喜若狂,回校学习的渴望溢于言表。在他们心里,学习不仅是一种责任,一种习惯,更是一种精神追求,乐趣享受。当代大学生同样应该认清学习的本质意义在于提升自我,超越自我;应该保持心态平和,从浮躁与功利中***出来,踏实求知,认真学问,吃透理论,搞清实际,将理论与实践结合起来。
中国知青史是一部苦难史。我们必须对其进行深刻的反思。但也不能因为这部历史苦楚而忽略知青人身上具有的可敬精神和他们对国家对社会作出的贡献。当代大学生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接班人,是实现中国梦的中坚力量。弘扬知青精神无论是对青年学子个人的成长成才还是对国家的江山社稷都是意义重大的。
参考文献
[1] 中央编译局.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选读[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1.
[2] 张耀灿.思想***治教育学原理[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
[3] 选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
[4] 刘金祥.永不谢幕的知青精神――评电视剧《返城年代》[J].艺术评论,2014(04):61-64.
[5] .青年要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N].人民日报,2014-05-05.
[6] 于运国,张澍***.试论当代大学生的爱国主义精神培养[J].思想教育研究,2014(04):29-32.
[7] 宋涛.大事难事敢担当[J].***工学刊,2014(02):79-80.
[8] .在同各界优秀青年代表座谈时的讲话[N].人民日报,2013-05-05.
[9] 范微,张萌.弘扬知青精神对大学生进行艰苦奋斗教育途径探索[J].青年文学家,2012(03):171.
[10] 王坤庆.关于精神教育内涵的再思考[J].培训与研究(湖北教育学院学报),2002(01):89-93.
作者简介:马晓燕(1990- ),女,山西吕梁人,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思想***治教育理论与实践。
转载请注明出处学文网 » 弘扬知青精神对当代大学生的德育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