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能源问题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问题,面临资源短缺和环境保护的双重压力,发展可再生能源无疑是人们摆脱困境的最好途径。此时,生物质能的发展显示出了其强大的生命力。本文论述了几种生物质能发电的主要情况,并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了自己的主要看法和建议。
关键词:生物质 资源短缺 环境保护 可持续发展
引言
能源是人类社会不断向前发展的物质基础,是关系国家安全和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中心问题。随着经济社会的持续蓬勃发展,能源供需关系之间的矛盾日益凸显,人类正面临着资源短缺和环境保护的双重压力。改变我国传统的能源结构,开发利用生物质能等清洁可再生能源,对建立可持续发展的能源系统,促进我国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具有十分重大的现实意义和战略意义。
一、生物质能概述
生物质能是以化学能的形式储存在生物质中的太阳能。它以生物质为载体,资源丰富且可以再生,易于获取,其含硫量和灰分都比较低且含氢量较高,一直是人类认为较理想且赖以生存的重要能源之一,就其能源当量而言,它位居第四,在整个能源系统中占有重要位置。因此,生物质能的开发是一个很有潜力的研究方向,现今已受到世界各国的高度重视。
二、发展生物质能的必要性
1.有利于缓解我国资源短缺现状
(1)我国对于发展生物质能有着天然的地理优势
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生物质资源丰富,各种农作物每年产生秸秆6亿多吨,可以作为能源使用的约4亿吨,全国林木总生物量约190亿吨,可作为能源利用的约3亿吨。由此可见,我国对于发展生物质能有着很大的优势。如加以有效利用,开发潜力将十分巨大。
(2)对我国的能源安全有重大意义
能源安全,即保障对一个国家经济社会发展和国防至关重要的能源的稳定而合理的供应。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中国是一个能源生产和消费大国,能源问题一直是我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的关键点,而生物质能资源丰富,可保证能源的永续利用。
2.有利于改善我国环境污染情况
化石燃料的燃烧会带来严重的污染问题,而生物质能是一种清洁能源,若能用生物质能替代化石能源,将有效抑制我国的环境污染情况。
三、生物质发电技术
目前,利用生物质发电主要有3种形式,即生物质直接燃烧发电,沼气发电和生物质气化发电。
1.生物质直接燃烧发电
生物质直接燃烧发电即将生物质直接送入燃烧室内燃烧,燃烧产生的能量用于发电。该方式技术简单,易于推广,有较大的发展前景。
2.沼气发电
沼气发电是将厌氧发酵处理产生的沼气用在发动机上并配合相关的发电装置产生电能,并放一定量的热能的过程。它高效、节能、环保,分布较广泛且价格低廉。它有利于保护环境,节约资源,也是增加农民收入的重要途径,能带来很大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3.生物质气化发电
生物质气化是以生物质为原料,氧气、水蒸气等作为气化剂,在高温条件下发生热化学反应将生物质中可燃部分转化为可燃气的过程。与固体生物质相比,生物质燃气易于运输和存储,也提高了燃料的品质。
***:生物质气化发电生产流程
四、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1.规模较小,设施不完善,效益有待提高
生物质的资源分布不集中,收集难度大,大部分工程工艺、设备简单,利用率和能量的转换效率低,投资回报少,且工程规模一般较小,很难形成一定的规模,效益有待进一步提高。
2.行业上没有统一标准,管理混乱
工程开发上,没有明确的技术检验标准,很多不符合条件的单位参与了工程设备的生产,造成项目技术不达标,甚至有安全隐患,不利于后续工作的开展。
3.研究没有达到一定的水平,技术不过关
研究的技术含量低,开发缓慢,一些关键问题没能得到解决,如:生物质气化中焦油问题,沼气发电效率较低的问题,二次污染问题,还缺乏有效解决方法,导致许多设备系统在运行中经常发生故障,系统运行强度降低,利用效率减小。
五、生物质发电技术的发展措施
1.加快相关技术的研究
要分门别类的进行生物质能的研究,既要支持有开阔前景的基础性研究,又要推动技术相对成熟的项目不断发展,争取达到尖端水平,确定各个阶段发展目标,努力做到各方面协调发展,稳定有序进行。
2.制定行业统一标准
确定统一的标准,严格审查相关行业的生产资格,加强技术监督与市场管理,建立完善的质量监测系统,规范市场,优化系统,争取实现产出和效益的最大化。
3.与工业生产结合,扩大影响
加强生物质技术与工业生产的有机结合, 在工程应用中应及时找出存在的问题,遇到的难题应重点研究、突破, 在实践中不断检验并提高生物质技术, 确保安全、可靠,为生物质能源的未来大规模推广、应用奠定基础。
结束语
经过国内外学者的不断研究,生物质发电技术的研究已经取得了较大进展。我国生物质资源丰富,有优越的发展条件,在生物质能发电方面也已有相应的技术保证,但针对存在的问题,我们应当认真总结,努力探寻解决方法,使之稳定发展。我们有理由相信,中国生物质发电产业前景一定会更加广阔,它将改变中国的能源利用现状,并推动国家经济的又好又快发展。
参考文献
[1]李娜,马晓茜,赵增立等.生物质气化与废弃物焚烧联合发电技术环境效益分析[J],农业机械学报,2007, 38(6):120-124
[2]田晓东,张典,陆***,浅论生物质能源和生物质发电[J], 长春工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7,28(6):8-10
[3]李景明,薛梅.中国生物质能利用现状与发展前景[J].农业科技管理,2010,29(2):1-4
[4]石元春.决胜生物质[M].北京:中国农业大学出版社,2010.
[5]沈西林,影响我国生物质能源发展的因素分析[J].西南石油大学学报,2011,4(1):75-80
[6]张建安,刘德华,生物质能源利用技术[M].北京: 化学工业出版社,2009:1-14
[7]陈汉平,李斌,杨海平等.生物质燃烧技术现状与展望[ J].工业锅炉,2009(5):1-7
[8] 石元春.中国工程院可再生能源战略研究项目,生物质能技术,专题报告[R].中国工程院, 2007.
[9] 陈益华,李志红,.我国生物质能利用的现状及发展对策[J].农机化研究,2006,(1):25-28.
[10]刘广青,董仁杰,李秀金.生物质能源转化技术[M].化学工业出版社,2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