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作为 20 世纪英国文学的一个领导人物,萧伯纳的戏剧性特征得到了广泛的认同:作者较少关注于戏剧情节,而是运用讽刺等手法强调了对社会问题的阐述和讨论。 本文从写实主义的观点分析萧伯纳的《芭芭拉少校》(Major Barbara,1905),将其置于戏剧结构之下并尝试举例说明它反映的现实特征。
[关键词] 萧伯纳;现实主义;《芭芭拉少校》
一、乔治•萧伯纳
乔治•萧伯纳(George Bernard Shaw,1856―1950)是一位杰出的爱尔兰现实主义剧作家、文学评论家,提出社会主义的发言人。他一生写了51部剧作,被誉为历史上在英国戏剧界文学生涯最长的剧作家。
作为20世纪英国文学的一个领导人物,萧伯纳的戏剧性特征得到了广泛的认同:他很少关注于情节,反而强调对社会问题的阐述和讨论; 为了要达成他的讽刺的效果,他经常运用情形的翻转法; 听众们常被剧中人物富于机智的对话以及他们的口才所折服。 本文中笔者从写实主义的观点分析萧伯纳的《芭芭拉少校》,将其置于戏剧结构之下并尝试举例说明它反映的现实特征。由于本文重点在于分析《芭芭拉少校》的写作方式,所以将重点放在思想、语言、描述、情节和其他的相关元素上。
二、思想元素
为了对萧伯纳作品中的思想有更深一步的理解,我们最好回到他当时所处的历史背景里――19世纪的英国。
从19世纪50年代到70年代早期,英国工业和商业的壮大以及在国外较多的殖民地的扩充使英国成了国际垄断者,而且1867年的《二次改革方案》更进一步减缓了无产阶级和中产阶级之间的冲突。在英国扣押苏伊士运河后,1876 年正式宣告的维多利亚女王时代是最公开展示的***治凯旋。然而两次世界大战极大地消耗了英国的国力,势力范围和经济***治影响被美国所取代。随着殖民地的***运动,大英帝国受到沉重的打击,丧失了大量以往的原料产地和海外市场。自身的衰退和外来的打击导致了大英帝国的衰落。与资本帝国主义***治和经济领域衰退相应的是意识形态的挣扎。在19世纪80年代,工人阶级和资产阶级之间的冲突再一次燃起。法国里昂工人起义、英国运动、德国西里西亚工人起义,但运动最后都以失败告终,***者们需要一个科学的理论指导,而马克思主义顺应了这一时代需要成为无产阶级***有力的思想武器。
在《芭芭拉少校》里面,反映社会中现世生活的问题是本戏剧的醒目特征之一。剧中安东尼•契诃夫演绎着其角色性格:渴望过幸福快乐、有意义的生活,但是却被他们所处的环境和自己的个性所阻挠。合法的不公平成了戏剧的主题。为了清晰地表现这一思想主题,萧伯纳将重点放在了经济、宗教、***治、家庭和教育的议题上,但最重要的是关于贫困这一元素。
三、贫困元素
进入19世纪70年代后,资本主义世界陆续爆发了1873、1882、1890、1900和1907年 5次经济危机。危机的频繁化和深刻化,加速了中小企业的破产,也激化了企业间的竞争,从而推动了生产和资本的集中,逐渐形成了大资本的垄断。而人们逐渐发现,垄断阶段只是表面的繁荣,它不仅没有缓解贫困,反而加强了两极分化和对立,造就了更大的贫困。
从第一幕至最后一幕,贫困作为主线贯穿于整个剧作当中。
在第一幕的开始,就有一段布瑞•托马特女士和她儿子斯蒂芬的对话,讨论如何可以从她丈夫安德瑟夫特那里得到更多的钱。此时财务状况不佳的家庭里,莎拉,她的一个女儿,将嫁给查尔斯。而由于此人的收入正在逐步减少,他们的生活在接下来的十年里将变得穷困潦倒。芭芭拉,她的第二个女儿,解雇了她的侍女并加入了救世***,并和一个穷苦的希腊教授同居。儿子史蒂芬,是一位玩弄女性的单身汉,也失去了从他父亲那里继承遗产的权利。虽然布瑞•托马特已经离开她丈夫多年,但他们的家庭收入还是完全依靠于她丈夫安德瑟夫特。
在第二幕中,萧伯纳给我们生动有力地展示了贫困给人们带来的巨大变化。他首先给读者介绍了一系列的人物:拉米、斯诺比、皮得和比尔,都是依靠救世***生活的人物。还有芭芭拉和在救世***工作的贝恩斯夫人以及卡信教授。
由于贫困又失业,拉米和斯诺比不得不向救世***说谎并做假忏悔,只为可以得到一片面包和一大杯稀释牛奶。雪利,一个可怜的老职工,由于年龄问题也被解雇了,不得不去求助于西汉姆联的避难所,而他并不为自己的贫困感到可耻反而以此为荣。
卡信是一位可怜的希腊教授。他梦想着可以靠在救世***里敲大鼓和教希腊语来获得芭芭拉的爱,却受到未来岳父的轻蔑,认为他不切实际。
为了使贫困这一主题更引人注目,萧伯纳为我们展示了一种强烈的对比:西汉姆联的庇护所***队和圣安德鲁┧埂― 一个美丽的城市,在那里有受安德瑟夫特控制的炮身铸造厂。在第二幕中萧伯纳将前者的庭院描写为又“冷” 又“老”并且“肮脏”的仓库。而后者显示出了完全不同的场景,剧中用了“无烟镇的白墙”“红瓦”“高大的树木”“纤细的烟囱”等词语。
与此同时,卡信赞赏铸造厂为“完美的”“美妙的”“真的”。斯蒂芬羡慕地称它为“一个完美的现代工业发展成功案例”。 后来,受安德瑟夫特巨额财富的吸引,卡信供认了他的真实身份――一个弃儿,从而被安德瑟夫特指认为他的继承人。此时,安德瑟夫特对贫穷的仇恨已经到了最大程度,他认为贫穷是“最糟糕的犯罪”(the worst of crimes)。
四、宗教元素
在《芭芭拉少校》剧中,还有一些其他的问题得到了反映,比如关于宗教、***治、家庭和教育的问题,尽管它们只占了相对较少的部分,但都是为主题――贫穷服务的。
19世纪30年代,一股强大的“新”的社会、宗教和***治思想闯入了普通欧洲人的心里。阶级斗争理论、达尔文主义对于宗教和***治的影响,使得人们认为西方文明和西方化文明的宗教组织以及基督教信仰只不过是建立在历史假设的基础上的。随着自然科学的发展,圣经的权威受到批判,在人们的科学和理性面前,基督教的全部教义,已经像纸房子一样倒塌了。像救世***这样的宗教组织的实质在这部戏中被无情地暴露出来。
剧中第二幕,萧伯纳总结出“所有宗教组织都靠出卖他们自己而续存”。救世***要拯救人们的灵魂,必须接受富人的募捐。“每一分钱,都与犯罪、酒水、、疾病、一切恶贫穷的果实紧紧联系在一起”。不仅芭芭拉父亲是共犯,救世***也是蒸馏酒水和炸药制造商的共谋者之一。一方面,宗教能使人清醒、诚实,附着在他们的家园,快乐、无私的以及他们神圣的思想之上。但另一方面,资本家将充分利用这些品质,使他们成为顺服的职工,从而获得巨大的利润。
五、***治元素
对于英国***府,剧作指出了它满足于垄断资产阶级的需要而***的实质。萧伯纳用事实体现了英国***府实际是由富翁组成的垄断者控制的。他们可以制造战争或维持和平,可以影响金融措施。就像安德瑟夫特所指出的那样,他们有“掌控生命与死亡的权力”(command of life and command of death)。而警察不过是他们用于镇压的工具,报纸也只是为他们做宣传的喉舌。
当谈到祖国***府的时候,混合运用了讽刺与夸张手法。安德瑟夫特用夸张的语言吹嘘自己就是英国***府,他大言不惭地说,怎么对他们有利,***府就得怎么干,战争对他们有利,***府就会制造战争;和平对他们有利,***府就得维持和平。在商业上,垄断资本家决定了什么措施,***府就会发现什么有其必要。资本家需要什么来保持他们的利润,***府就会看出他们的需要正是国家的需要。别人需要点儿什么来降低他们的利润,***府就调出警察和***队来弹压他们……这一所谓的“理论”,一方面暴露了安德瑟夫特的厚颜,另一方面又揭露了英国殖民主义者民主***治的虚假性。这些语言表面上像是夸大之辞,实则却有辛辣的讽刺意义;安德谢夫自我吹嘘得越起劲,讽刺意味越强,使英国***府的虚假的民主***治得到批判。
六、家庭元素
19世纪中后期伦敦以及欧洲的舞台上流行“新女性”(the New Woman)形象。萧伯纳颠覆了传统的女性形象。他看到了“未来女性”赖以存活和发展的基本素质。她们从观念到外形都迥异于她们的前辈,不再拘泥守旧。有关家庭的问题主要在第一场和第三场讨论。与丈夫的分离这件事,从萧伯纳的女性观点看来似乎很合情理,因为他们之间有太多的不同之处。作为一个有教养然而专横又武断的女人,布瑞•托马特女士不能忍受她丈夫总是触犯律法等***行。最令她难以忍受的是丈夫竟然因为一个弃儿而剥夺了儿子斯蒂芬的继承权。这件事一直萦绕在布瑞•托马特女士的头脑里,直到将近结尾时安德瑟夫特最终决定将芭芭拉的未婚夫指定为他的继承人。
七、教育元素
19世纪的英国经历了从自由资本主义向垄断资本主义的过渡,经济得到了迅速的发展,一跃成为世界最强的国家,号称“世界工厂”。然而由于教育大权的旁落,国家对教育的不重视以及教育长期受教会掌控等因素,使英国的教育发展相对落后。
萧伯纳讽刺英国的教育能够在第三幕里找到。例如,在第三幕中,安德瑟夫特想得到一个没有受过正规教育的弃婴。在当前学生教育系统仅仅是“被训练成像赢得赛马一样赢得奖学金;塞满了二手的见解;逆来顺受和易于管教才是好学生;只能以教学为生。”史蒂芬,毕业于哈罗和剑桥两所最出名的公立大学,说他们是“守旧和过时的”(old-fashioned and behind-the-times)。
八、结 语
现实主义需要剧作家通过直接观察他们的周围,描绘出真实世界,或公正演示出这个自然世界。现实主义文学写出了19世纪和20世纪的真实画面,将社会问题暴露于大众面前,被称为资产阶级社会的批判者。在《芭芭拉少校》中,萧伯纳对当代社会的经济、宗教、***治、家庭和教育问题进行了思考。萧伯纳选择了一些具有代表性的生活典型作为剧中人物。当然,也有一些次要的角色,包括一些贫穷失业的弱者,尽管他们没有成为主角,但也发挥了巨大的作用,表明了不同阶层的普遍存在。萧伯纳不喜欢写那些哗众取宠的成功模式戏剧,而是偏好于关注社会问题,使他的剧作在文学史上留下了浓重的一笔。
[参考文献]
[1] 常耀信.英国文学简史[M].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1999.
[2] 杨江柱,胡正学.浪漫主义文学史[M].武汉:武汉出版社,1989.
[3] 张志刚,常芳.美国浪漫主义文学中个人主义思想研究[M].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06.
[4] [英]乔治•萧伯纳.萧伯纳戏剧选[M].潘家洵,老舍,杨宪益,申慧辉,译.北京:作家出版社,2006.
[5] 王岚,陈红薇.当代英国戏剧史[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
[作者简介] 魏金梅(1970― ),女,山东昌邑人,硕士,潍坊学院外国语学院讲师,主要研究方向:文学翻译。
转载请注明出处学文网 » 萧伯纳与英国现实主义――《芭芭拉少校》的现实特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