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前期萌芽阶段
中国书法的每一种字体都有其自身的发展史,而篆书的发展与古文字发展有着紧密联系。
从春秋战国时代的秦代遗物上的文字来看,秦代的小篆显然是由春秋时代秦国使用的篆文逐渐演变而来的。可以代表春秋战国间的秦国篆文的《石鼓文》,它的特点比金文更加规范,字体更见成熟,由此反映了金文向小篆过渡的轨迹。
《石鼓文》是唐代在陕西省凤翔县发现的我国最早的石刻文字,世称“石刻之祖”。因为文字是刻在十个鼓形的石头上,故称“石鼓文”。内容介绍秦国国君游猎的10首四言诗,亦称“猎碣”。当今中国考古界一般认为它是战国时代秦国的遗物。《石鼓文》的字体,上承西周金文,下启秦代小篆。从书法上看,《石鼓文》上承《秦公簋》法则,然而更趋于方正浑厚,用笔起止均为藏锋,圆融浑劲,结体促长伸短,匀称适中,古茂雄秀,冠绝古今。《石鼓文》集大篆之大成,开小篆之先河,在书法史上起着承前启后的作用,是由大篆向小篆衍变而又尚未定型的过渡性字体。《石鼓文》被历代书家视为习篆书的重要范本,故有“书家第一法则”之称誉。
可以代表春秋战国间的秦国篆文的《石鼓文》,字形确实比小篆繁。但是在战国中晚期之交的《诅楚文》里,“吾”和“中”的写法就已经跟小篆相同了。可见这两个字的简化是秦国文字演变的结果,并不是在秦统一后才由李斯等人规定的。在书写风格的变化上也存在类似情况。实际上在统一前夕的秦国篆文跟统一后的小篆之间,无论在字形上还是在书体上都不存在任何明显的区别。钱玄同在为卓定谋《章草考》所作的序里说:“许叔重谓李斯诸人取大篆省改为小篆,实则战国时秦文已如此,可见李斯诸人但取固有的省改之体来统一推行,并非创自他们也。”
二、中期成熟阶段
篆书发展至中期,有了新的发展,小篆作品也越来越多。这一时期篆书书家的代表人物是李斯、赵高、胡毋敬、程邈等。书迹分别以李斯刻石书法、秦诏版、权量为代表。
这一时期篆书风格大体相近,线条流畅,笔法较前期娴熟。能在短短的15年时间内取得如此成绩,有现在这样影响深远的篆书书迹已经很不容易了,因为篆书的书写要比其他的书体困难一些。
从秦小篆字体来看,它一方面保留了大篆字体结构和象形文字的基本特点,另一方面则对字体的结构进行了较大的整理加工,使之相对统一和规范。主要的一是各种偏旁形体统一,每字所用偏旁基本固定为一种,而不用别种代替;二是偏旁的位置相对固定,不能随便移动;三是大致确定每个字的书写笔数和笔顺。文字的统一,实质是社会生活习俗以及人们的行为方式的变革,有一个认可接受适应的过程,加之在推广之初,人们对小篆的结构也不太熟悉,很难一下写得得心应手,于是,由李斯作《仓颉篇》、赵高作《爰历篇》、胡毋敬作《博学篇》,这三部书既作为学童的识字课本,又是推行小篆的模板,供国人学习临摹。
秦始皇在逝世的前一年,不畏钱江险涛,东下会稽(今绍兴),祭过大禹陵,登上天柱峰,俯瞰东海涌潮后,命丞相李斯手书《会稽铭文》。李斯奉命连夜写毕,隔日,他又采岭石镌刻,然后立于会稽鹅鼻山山顶,这就是历史上著名的《会稽刻石》。传为由李斯书写的刻石有《泰山刻石》、《琅玡刻石》和《峄山刻石》、《会稽刻石》等。
《泰山刻石》其书法是秦统一后标准小篆字体,也是这一时期的代表作,其结构特点是,直接继承了《石鼓文》的特征,比《石鼓文》更加简化和方整,并呈长方形,线条圆润流畅,疏密匀停,给人以端庄稳重的感觉,最具秦小篆的特点和风貌。故张怀瓘对其大加称赞,称其画如铁石,字若飞动,骨气丰韵,方圆妙绝。
我们仔细分析了这些刻石的用笔,它们也正如韦续所说的:“先急回,后疾下,鹰望鹏追,信之自然,不得改;送脚如游鱼得水,舞笔如景山兴云,或卷或舒,乍轻乍重。”其结体平稳端严凝重,疏密匀停,一丝不苟。部分有纵长笔画且其下无横画托底的字,密上疏下,稳定之中又见飘逸舒展。这种结字方法,至今仍为人们书篆书所沿用。《泰山刻石》、《琅玡刻石》也正是这样。
三、后期衰微阶段
在秦朝统一之前的战国时代,各国先民所使用的都是各自为好的文字,这种文字具有时代性、地域性和多样性等特点。从书法艺术发展来看,这正是我们所期盼的艺术环境。如果顺着这种环境发展下去,书法很有可能就会走向美化文字、花体杂篆、鸟虫篆等,应该是具有非常独特的装饰性格的文字。然而,正在这样一个关键的时刻,秦王朝以其强大的***治力量和***事力量中断了这种发展的可能性。艺术,或者说有可能发展的装饰文字,在此时严重地受到了来自社会***治的制约。
事实证明,秦篆并未得到人们的普遍接受。我们说尽管文字统一是历史发展的必然,但是是否一定由秦篆来承载这一历史性任务,我们无法做出定论,但至少我们可以说,在那样的一种社会背景下,六国文字中其他一些文字,如楚文字,就是比较流行的字体。秦国文字在战国时是非常封闭的,我想如果没有秦王朝***事上的强盛与***治上的强权,要想立秦篆为正统的***文字,估计也是不可能的事情。不过,人们无法抵抗历史的进程,然而这又丝毫没有说先民们不能作无声的反抗。我认为秦代的“书同文”,并不是出于什么便于交流的目的,而应该把这一历史现象看作是文化的一种专制。面对这种强权统治下的文化专制,人们的态度是鲜明的。秦朝统治的十余年中,实际上这种标准篆书的使用范围是极其狭窄的。无论皇帝、大臣们作多大的努力,他们也做不到在全国上下迫使全民来使用这种文字。其原因很明显,一方面秦朝生存的时间太短了,有很多地方还不能普及,而且即使可以普及,也需要很长的一段时间。因为要把人们以前生活当中习以为常的应用文字换成一种新的严谨、规范得几乎冰冷的新体,人们在心理与实践上均需要时间来支撑。另一方面,要普及,就要展开普及教育,开展普及教育又需要时间,加之秦朝建立以后,杂事繁多,所推广的小篆字体无论从字形还是体势,抑或线条,都太过于讲究,往往写一段文字要花费大量的时间,即使是秦朝***的诏文,也只得用较为流畅草率的秦草篆为之。连***内部尚且如此,民间就更是这样。面对这种窘迫,秦朝也没有办法,只能听之任之。
秦代篆书经历了一个短暂的发展过程,认识、研究、书写篆书的人与日俱增。但到秦后期,***治经济衰微,秦王朝覆灭。秦代书法也难逃衰微的命运,篆书亦不例外。在动荡混乱的局面中,书家才华不能舒展,努力不能成为现实,对书法的执著甚至成为空想,被束之高阁。从此可见,书法艺术的发展不单纯是受经济***治的影响,还有很多其他影响,例如书法自身的发展规律。我们在惋惜秦代篆书衰微、凋敝之余,还应清醒地认识到其自身发展规律的作用。
由于秦之小篆,篆法苛刻,书写不便,逐渐不能适应历史发展的需要,于是隶书应运而生,它相对于小篆而言更为方便快捷,很好地解决了书写不便的问题,适应了历史向前发展的步伐。
另外,秦篆书作为一种新的书体的出现,成为秦朝“书同文”的成果,历史功绩自不可说。但作为一种书体,它又有许多弊病,如字数太少,不能完全满足社会发展的需要。所以,它才为后来产生的简、隶等书体所取代。
纵观秦代篆书发展十余年的历史,秦篆从萌芽到发展进而到成熟,经过书家的努力,不断开创篆书发展的新局面,出现了辉煌的成就,并能出现像李斯这样的大家,影响整个秦代的篆书,可谓功不可没。虽然在这个发展过程中一定会有这样那样的问题,但秦代篆书的发展总的来说是难能可贵的,值得我们去探讨研究。
(作者单位:山西师范大学书画所)
转载请注明出处学文网 » 秦代篆书的发展及演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