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星期六文学评论》上看到你们的广告,上头说你们‘专营绝版书’。‘古董书店’这字眼让我有些害怕,因为我总认为:既然‘古’,一定也很‘贵’吧。而我只不过是一名对书本有着‘古老’胃口的穷作家罢了。在我住的地方,总买不到我想读的书……”
1949年10月5日,嗜书如命、深爱英国文学却很贫穷的纽约女作家海莲・汉芙抱着试一试的心情,给伦敦的一家古董书店寄去一封信,并附上一张书单,书单上列了她非常想读的一些旧版书籍,“如果价格在5元以下我就购买。”
20天后,她收到书店经理弗兰克・德尔的一封回信,告知她已经帮她找到一部分书单上的书,“我们会邮寄出完好的书,相信它们能安全寄达。你也会非常满意。”
海莲确实非常满意。不久后,当她收到伦敦寄来的精美得“令她的书架相形见绌”的好书时,简直欣喜若狂。
从那以后,爱书的海莲不断去信索要自己想要的书;爱书的弗兰克则不断奔波在乡间豪宅找书供书――二人开始了一段未曾谋面却长达二十年的书缘之旅。
海莲性格率真、风趣幽默,收到好书会狂喜、大赞,收到不满意的书会叽里呱啦一通嘲讽挖苦。而弗兰克拘谨谦逊、沉稳体贴。收到海莲由衷的感谢,他高兴;收到海莲辛辣的批评嘲弄,他得体地检讨工作失误。书来信往,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两个性情迥异的人因爱书成了好朋友。
而这友谊还延伸到了整个书店。当海莲得知英国的食物管控严重到一个人一个月只有一个蛋时,并不宽裕的海莲对提供给自己精神食粮的书店员工伸出援助之手,给科恩书店寄去鸡蛋、香肠、火腿、豆子……
书店全体成员心怀感激地回赠她精心挑选的珍本书和手工绣的精美台布做节日礼物。
对于书店员工寄来的感谢信及礼物,海莲回信说:“我打心里头认为这实在是一桩挺不划算的圣诞礼物交换。我寄给你们的东西,你们顶多一个星期就吃光抹净,根本休想指望还能留着过年;而你们送我的礼物,却能和我朝夕相处、至死方休,我甚至还能将它遗爱人间而含笑以终。”
这种因书的连接而产生的特殊友情,让原本就想去英国寻找“英国文学里的英国”的海莲对伦敦更是无限向往。
而书店的员工也很期待海莲的来访。最期待的自然是弗兰克了。在他们的通信中,除了闲话家常、叙谈友情和谈论诗书外,海莲的伦敦之行也是一个重要话题,矜持的弗兰克甚至在信中对海莲说:“橡原巷37号永远会有一张床等待着你,你爱呆多久就呆多久。”
然而命运弄人。海莲的两次伦敦之行计划都被意外打断。
一次是牙病,一次是租住的房子拆迁。两次都把海莲好不容易积攒起来的旅行费用耗得干干净净。当弗兰克接到海莲来信说不能来了之后,心中的怅然和遗憾无以言表。
同样遗憾的还有海莲。一位当演员的好友跟她抱怨去伦敦演出的那场戏很烂时,海莲说:“但那出戏让你去了伦敦,我很嫉妒……”
是啊。她怎能不嫉妒。
“一走进店内,喧嚣全被关在门外。一阵古书的陈旧气味扑鼻而来……那是一种混杂着霉味儿和长年积尘的气息,再加上墙壁和地板散发出的木头香……店内有一位年约五十的英伦男士,他礼貌地向我问好……”
――她多想去朋友眼里“活脱脱从狄更斯的小说里蹦出来的”那家书店好好看看啊。她多想去见见弗兰克――那个世上“唯一了解她的人”啊。
然而,1969年1月8日,所有的期待夏然而止。那天海莲收到一封伦敦来信,来信人并没像往常一样写她的全名。
怀着异样的心情打开信封后,信上的消息让海莲掩面而泣:弗兰克因为做盲肠手术感染了腹膜炎,已于12月22日过世。
没想到,那个世上“唯一了解她的人”就这样永远地、悄无声息地离开了……
伤心之余,海莲给弗兰克的妻子写去一封慰问信,弗兰克的妻子也回了一封情真意切的信,在信中谈到海莲和弗兰克的亲密友情时,德尔太太说:“……不怕你见笑,有时我还会嫉妒你,因为弗兰克太喜欢你的来信,你的信带着与他一样的幽默感……”
征得海莲的同意后,德尔太太把她寄给弗兰克的信都寄回给了她……
海莲是作家,伤心过后,她想到这些信整理出来本身就是一个好故事。一位出版商联系了她,要求出版这个故事。就这样,爱书人的圣经――《查令十字街84号》诞生了。
这本“圣经”后来被改编成舞台剧和电影,“查令十字街84号”也成了全球爱书人心中的圣地,每年都有世界各地的书迷到伦敦去朝圣。
二十年后,因为这本书的出版终于能来到查令十字街84号的海莲,走进那间“活脱脱从狄更斯的小说里蹦出来的”、已经人去室空灰尘扑面的书店时,她笑着说:“我来了,弗兰克,我终于来了。”
(墨晗摘自向日葵小城故事微信号)
转载请注明出处学文网 » 《查令十字街84号》的传奇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