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到俄罗斯面包,我们并不陌生。在中国东北,人们常叫它“大列巴”,“列巴”就来自俄语xлеб(面包)的音译。
前苏联电影《列宁在1918年》里有一句经典台词“面包会有的,一切都会有的”,自该片上个世纪70年代在我国上演以来,便成了我们国人用来表示“只要不放弃希望,就会有光明前途”的励志名言。这句台词是列宁的卫士瓦西里安慰妻子时说的。剧中的相关情节是,俄国布尔什维克夺取***权后所面临的形势相当严峻,国内处在饥饿之中,列宁一方面率领布尔什维克对***势力的猖狂进攻进行了坚决的反击,另一方面提出了深得民心的“和平、土地和面包”的口号。受列宁的派遣,瓦西里前往察里津去征粮,临行前,他的妻子把家里仅有的两块面包悄悄塞进他的口袋,而他在吻别妻子时,又偷偷将面包放到了桌子上。
俄国人把面包用作基本生活资料的代名词,绝不是偶然的。面包是俄罗斯人生活中必不可少的食品,自古以来,俄罗斯人就一直以面包为主食。在俄罗斯,面包的消费量很大,据统计,100年前每日人均食用1公斤面包,而目前为300克。
面包是由埃及人在5000—6000年之前发明的,也就是说,埃及人是世界上最早利用发酵来制作面包的。这一技术通过希腊和罗马,经改良后传入欧洲大陆。俄罗斯人在9世纪开始掌握面包烘烤技术。俄式面包一经问世,便深受人们的喜爱,10世纪时就已经普遍进入寻常百姓家,后来逐渐成了俄罗斯民族的传统主食,而且被视为各家饭桌上的必备品。这也就难怪为什么俄国人会把面包视为生活的基础,未来生活的首要保障,以及走向富裕的基本条件。可以说,俄罗斯人对面包怀有一种特殊的感情,而这份感情是以米饭为主食的人难以体会到的。在俄罗斯人的民族文化意识中,面包不仅仅是民生必需品,而且还属于有着崇高价值意义的珍品。俄谚云:“面包——上帝的恩赐”,人们将面包视为“圣物”。在他们看来,面包具有“神力”,父母让孩子们从小就养成就着面包吃菜喝汤的习惯,希望他们能够从面包中汲取宝贵的“神力”;不仅如此,还教育他们要用一颗敬畏之心珍爱面包,并告诫他们,丢弃面包是一种极大的罪过,因此要受到惩罚。古时候即使面包干硬了,也不能丢弃,而是做成面包干,以备不时之需。
在基督教的象征符号体系中,面包是基督圣体的化身,因而受到教徒的赞美和颂扬。在信奉东正教的俄罗斯,面包被认为是最具宗教仪式性质的一种食品。古时候面包通常都置于家里供奉圣像的角落——红角,以此象征人与上帝的联系:不少家庭都有专切面包用的桌子和刀子,以及专盛面包的盘子,而这些物品用完后必须清洗干净、摆放整齐。在东正教的一些仪式上面包也扮演着重要角色,如在圣母安息日人们要为新鲜出炉的面包举行祝圣仪式。再如,按照修道院集体进餐的相关程序,开始和结束都必须进食面包。切面包的只能是修道院的主事者,而且一定要用专门的面包刀。一桌有多少人,就切多少块。不过用死面做的面包不可用刀切,只能用手掰,而且必须用双手。用发面做的面包才用刀切。每次进餐时每人只能食用一块,不可将面包分给别人吃。万一有面包屑掉落地上,那就得捡起来,吻一吻,然后吃掉或弃置火中。有时我们在教堂里可以见到圣饼——一种无味的小圆白面包,上面有十字架的***案。所谓无味,是指既不加糖和盐,也不加油和鸡蛋。圣饼是用发酵变酸的面团,而不是用死面做的,因为这样就不会变得干硬,也不会发霉。这种小面包象征着基督耶稣的身体,东正教的信徒们在圣餐礼上不仅领受圣饼,同时还领受象征耶稣圣血的葡萄酒。
在俄罗斯,面包不仅是人们日常生活中必不可少的食品,而且还是传统迎宾礼仪的主角:在迎宾仪式上,身著民族服装的俄罗斯姑娘手捧铺着绣花白色面巾的托盘,上面放着一个大圆面包,面包中央处有一个小盐缸。她们款款走上前来,笑容可掬地向客人行礼。客人先吻一下面包,然后掰下一小块,蘸上盐送入口中,并表示谢意。捧着“面包和盐”欢迎嘉宾是俄罗斯人隆重接待宾客的一种礼节。金黄色的圆形面包代表着太阳,田里的黑麦正是在阳光的普照下才得以完全成熟的,这里的面包寄托着美好祝福:祝愿客人富足安康:而盐则表示祛邪,是保护人们免受邪恶力量影响的“护身符”。“面包和盐”既是指食品,又是指好客;既是“最普通的东西”,又是“最宝贵的东西”。如今,“面包和盐”还经常出现在其它一些礼仪、庆典和比较隆重的场合,如婚礼、葬礼后为追悼死者而设的酬客宴,嘉奖活动,重大的节日等。有趣的是,传统的俄式婚礼上,新郎新娘要用手掰大圆面包,司仪将象征家庭幸福的钥匙递给掰得大块面包的新人,大家都相信,谁掰的块大,谁将会是一家之主:随后新郎新娘手捧面包绕餐桌一周,请每位客人品尝,寓意大家有福同享。
俄式面包品种丰富,花样繁多。根据原料的不同,可以将俄式面包分为两大类:黑面包和白面包。黑面包由黑麦面粉经过发酵,烘烤而成,多为长方形或圆形,通常是在喝汤、吃头盘或第二道菜时食用。白面包则由小麦制成,通常有两种形状——长条形和圆形或椭圆形,在俄罗斯街头,几乎所有面包店的门面上写的不是“面包”,就是“圆形或椭圆形白面包”的字样。也就是说,后者已成为面包店的一种泛称。除此之外,还有几种独具俄国传统特色的形状,如挂锁形面包、小面包圈、环形小面包等等。其中,挂锁形面包在俄罗斯南部地区还可用于婚礼。与多用于午餐的黑面包所不同的是,白面包多用于早餐——既可以做成三明治,也可以直接就着牛奶吃。相比较而言,白面包的价格比黑面包要贵一些,不过后者的营养价值并不逊色于前者,且更易于消化,因为发酵黑面包用的酵母含有多种维生素和生物酶。黑面包有一股麦香,入口时略带酸味,咀嚼后又会有一股甜味。此外,黑面包较为筋道,干了也不掉渣。顺便提—一下,在四十多年前,即中苏关系交恶时期,黑面包竟成了用来贬低敌国形象的手段:当时我们国内曾有媒体把黑面包说成是粗劣食物,并一度把它看做是前苏联人民“吃二遍苦,受二茬罪”的有力证据。其实当时前苏联人的生活水平远远高于我们。
此外,还可以按照其它各种不同的标准来进行分类,如面包的主要原料、烤制方式、口味、产地等。这里需要特别提一下赫赫有名的博罗金诺面包。这是一款长方形黑面包,松脆的面包皮上点缀着香草籽(见***),它不仅香气扑鼻,口味甜美,而且含有丰富的维生素B1和B2,其配方并不复杂,从因特网上便可以获取:黑麦面粉、小麦粗面粉、盐、麦芽、水、酵母。秘诀在于发面这一环节上,面的发酵过程需要整整三天时间。关于这款面包的来历有这样一段凄美的传说:其配方的发明者是莫斯科郊外一座修道院的修女。她是爱国名将亚历山大·***奇科夫(1778—1812)的妻子玛格丽特·***奇科娃。丈夫在1812年抗击拿破仑入侵的卫国战争中血洒博罗金诺疆场,壮烈牺牲。我们在大文豪列夫,托尔斯泰的长篇小说《战争与和平》中所读到的一段精彩描述,即主人公安德烈·鲍尔康斯基在一次惨烈的战役中英勇负伤的场景,就是以***奇科夫的壮举为原型的。年轻的丈夫去世后,玛格丽特·***奇科娃悲痛欲绝,不久她便遁入修道院隐居,为爱人守节。后来她在那里与其他修女一起调制出了博罗金诺面包的配方,可以说,这种“黑”面包起初是用来祭奠抗法战争中***亡灵的。如今,博罗金诺面包早已成了黑面包中的极品而深受俄罗斯人的喜爱。
在不同历史阶段曾出现过有着各自独特内涵的面包名称,例如品质上截然不同的两种面包“大贵族面包”和“饥饿面包”,前者是沙皇俄国时期一种专为贵族老爷们烤制的高档面包——用特制面粉做成,配料有鲜牛奶和稍经发酵而带有柔和酸味的牛奶,并加有香料;后者则指在饥荒年代为平民百姓做的极其普通的面包。在前苏联时期,随着航天航空高端技术的发展,“太空面包”应运而生,这种面包专供宇航员们在宇宙飞船上食用,它在口味上与平常人们所吃的面包差不多,只是固定的每口4.5克,不用刀切,没有碎屑,在失重情况下不会造成危险,保鲜期可达一年之久。有时某种面包的特定名称取自于某个重大历史事件,如前苏联卫国战争时期的“围困面包”就与列宁格勒大围困直接相关。自1941年9月8日至1944年1月27日,列宁格勒陷入了“德国铁钳”的包围,在德***的严密封锁下,列宁格勒城内粮食奇缺,居民们每天只能凭卡领到125克的黑面包——这是他们赖以维持生命的唯一口粮。“二战”后,只要提到“125克黑面包”,人们就会想起那段艰难岁月。在被围困的900个日日夜夜里,列宁格勒有100万居民被饿死、冻死、炸死。围困期间发生了许多可歌可泣的感人故事,其中的一则便与面包有关:1942年11月的一天,一辆运送面包的卡车行驶在街道上,突然一颗炸弹在车旁爆炸,司机当场被炸死,新鲜的面包散落一地,街道上顿时香飘四溢,附近的人们很快从四面八方围拢过来,纷纷将面包捡了起来。不过,你可别以为他们是来抢面包吃的。尽管他们已被围困了一年多,早已饿得身体虚弱、体力不支,但他们却没有一个人把面包塞进嘴里,他们小心翼翼地捡起散落的面包,并放回车厢里,然后守护在一旁,直到部队派来另一名司机把面包拉走后才离开。就在这一刻,人群中有两人饿得昏倒在街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