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世纪80年代后期在我国歌曲领域涌现了一批主要以西北地区(特别是陕甘地区)民间音乐为素材谱写的流行歌曲,从1986年的《一无所有》和《信天游》开始,至1988年底短短数年间涌现了大量这类风格的歌曲,如:《黄土高坡》、《我热恋的故乡》、《心愿》、《祖国赞美诗》和《中华美》等。这批歌曲“一反当时流行歌曲的特色,以陕西、甘肃等地的民歌素材为基本音乐语素,旋律昂扬,演唱风格刚劲豪迈,歌词具有深刻的反思、回归情绪及现实批判意味,以民间的审美情趣重新体味处于剧烈变革中的中国人的现实生活。”音乐学者们大多把此类歌曲称为“西北风”歌曲。当我们回首中国流行歌曲走过的发展道路,“西北风”歌曲是我们不能忽视的一个阶段性成果,它代表了中国流行歌曲的一个发展高峰。浓郁的西北风格、鲜明的时代特征和独特的审美品格是“西北风”歌曲具有的重要艺术特色。
一、浓郁的西北风格
“西北风”歌曲粗犷豪放,质朴舒展,具有浓郁的西北地域风格。西北风格是“西北风”歌曲最显著的一个特征。这是“西北风”得名的重要原因之一。从歌词来看,“文化寻根”奠定了“西北风”歌词的西北风格基调,西北地区的风土人情、历史文化在“西北风”歌曲中得到展现。“西北风”歌曲也反映和展现了西北人民的生活状态,表达了他们的思想情感。各种具有文化隐喻意义的西北地区特有的物象或景观常常出现在“西北风”歌词中,如:“黄土地”、 “窑洞”和“白杨树”等,赋予了歌词浓郁的西北地域风格。
“西北风”歌曲的西北风格在音乐方面体现得更加显著。决定音乐风格的因素有多种,但通常主要取决于旋律的结构形态。“西北风”歌曲的旋律素材多来源于西北地区的民间音乐。这是形成“西北风”歌曲西北风格的主要原因。有的“西北风”歌曲是直接从西北汉族民歌中发掘原始素材,如:吸收了“信天游”乐汇的《信天游》;吸收了“花儿”乐汇的《一无所有》;也有的以西北民间音乐的特性旋法进行、调式音阶为旋律基础,如:吸收了“双四度音调框架”的《黄土高坡》,采用了秦腔的“苦音”的《月亮走,我也走》等。
此外,在节奏方面,“西北风”歌曲也吸收了一些富有民间音乐特色特别是西北音乐特色的因素,如:借鉴垛板节奏、散板的自由性节奏,以及西北山歌中常见的宽广、悠长的节奏;“西北风”歌曲演唱上所具有的直抒胸臆、纵情高歌的特点是西北的“信天游”和“花儿”等的演唱特点之一;在伴奏方面,在电声乐队中加入的民族管弦乐器奏出的富有西北地域特色的音调,在一定程度上增强了“西北风”歌曲的西北色彩。
艺术作品的民族品格是其具有生命力的重要因素之一,而具有浓郁的西北风格正是“西北风”歌曲民族品格的主要体现。
二、鲜明的时代特征
优秀的艺术作品应该反映时代,反映生活,在这一点上“西北风”歌曲也不例外,我们能从“西北风”歌曲中感受到它与时代紧紧相连的脉搏。“西北风”产生于“文化热”、“寻根热”思潮盛行的上个世纪80年代,它体现出“文化热”的深刻影响,歌词中的“文化寻根”的意识,表现了那个时代的知识分子们的一种普遍的心态。此外,在歌词中,“西北风”词作者们对于改革开放以来的社会变革、生活状况、人们的思想情感等方面都有不同程度的观照。比如《一无所有》表达了一代青年对于时代、对于生活的困惑和质询,反映了存在于当时的青年人当中的一种心理状态;而且“西北风”歌曲并没有停留在单纯的“反映”上,词作者们用激情的笔触发出了振兴民族、振兴中华的召唤和鼓励,也用毫不留情的话语表达了对影响着现代生活的民族文化中的“劣根”的批判。“西北风”歌曲的歌词,表达了一代人对于时代、对于祖国命运、对于民族生存发展的思考。
“西北风”歌曲的音乐植根于西北民间音乐特别是西北民歌。开阔宽广的黄土高原,孕育催生了具有广阔、宏大气质的西北民歌,这种博大沉雄,开阔辽远的音乐气质正拍和了改革开放初期的时代精神,拍和了当时整个民族的开放意识。此外,在继承传统音乐的基础上,“西北风”歌曲融合了大量时代因素。在创作中引入了西方现代流行音乐的节奏、旋法、演唱、曲式结构等各方面因素,这些具有时代特征的因素与西北民间音乐因素相结合,激活了古老的传统音乐的生命力,赋予了“西北风”歌曲浓烈的现代气息。
跳动多变的节奏、直抒胸臆的演唱特点和电声乐队伴奏中摇滚节奏的贯穿,都在一定程度上契合了现代生活的节奏和特点,特别是“西北风”歌曲激越奔放的摇滚乐风格,正契合了在改革开放带来的巨大的挑战和发展的机遇并存的时代,人们渴求民族发展、国家富强和经济腾飞的迫切心情。
三、独特的审美品格
“西北风”歌曲具有一种粗犷豪放的阳刚之气,表现出一种与阴柔美相对的壮阔、豪放的音乐美,“这种美强调的是运动的大幅度与贯通环宇的气概”、“西北风”歌曲的这种阳刚之美,不是普遍意义上的阳刚美,它深沉质朴,在豪壮中透着一种苍凉感,具有一种独特的魅力。
艺术作品的独特审美品格常常与它的外在表现手法有关。“西北风”的音调主要来源于西北民间音乐,西北音乐音域宽阔,粗犷质朴、重用四度跳进,旋律棱角鲜明,是我国传统音乐品类中具有阳刚美的一类。并且,西北民间音乐的阳刚之气,还带有一种慷慨悲凉的气质。 “在西北色彩区内的民间音乐,甚具野性,常常带有苍凉、凄楚之情。”西北音乐的这种独特风格,与它所产生的地理环境和创造它的人民的性格特点有关。西北的黄土高原地区干旱少雨,一片苍茫,生活在这片土地上的人性格质朴而深沉。西北久远的历史文化,以及历史上恶劣的生存环境、贫困的生活现实,都是形成西北民间音乐在总体风格上高亢低徊和苍凉悠远的重要因素。具有独特风格的西北民间音乐,赋予了“西北风”歌曲一种同样的阳刚豪放和高亢苍凉,它是“西北风”歌曲独特的审美品格形成的主要因素。而节奏的热烈奔放、演唱方法的豪放粗犷、伴奏的摇滚风格也都从不同角度增添了“西北风”歌曲慷慨洒脱的阳刚之气。
其实,在歌词的方面,“西北风”也一扫当时词坛较为盛行的阴柔之气,它高扬“大我”的旗帜,激情澎湃。在“西北风”歌曲中,西北地区的人情风物、生活场景等入词,这些景观本身从美术的角度来看就是一类极具阳刚美的物象。此外,“西北风”歌曲的“寻根”意识使它展现出一种博大沉雄、深沉厚重的历史感和一种内在的深沉、苍凉的意境。“西北风”的阳刚之气是对上个世纪80年代前期歌坛盛行的阴柔之风的逆反。走出的阴影,面对着改革开放带来的外来文化的巨大冲击,人民需要一种阳刚之气来重振民族信心,“西北风”也应合了时代的社会心理。这种汲取于古老的华夏文明的发源地,糅合了异域文化因素,倾吐着一个古老民族强国富民的豪情的阳刚之气,正是“西北风”歌曲独具的魅力的重要所在!
概言之,“西北风”歌曲既是时代的产物,也是中西文化结合的产物。从旋律素材到节奏特点;从结构布局到演唱和伴奏特色,它都体现出了对本民族文化的继承和外域文化的吸收。它把根须深植在中国民间音乐(主要是西北民间音乐)的沃土里,以一种开放的姿态接受着来自西方的现代流行音乐的影响,从而使自身兼具了民族特色和现代风格。具有浓郁西北音乐风格和鲜明时代特征的“西北风”歌曲,实现了民族性与时代性的较好结合,也体现出了自己独具的个性――一种独特的审美品格!
参考文献:
[1]黄燎原:《十年:1986―1996中国流行音乐纪事》,中国电影出版社,1997.7。
[2]居其宏:《新中国音乐史》,湖南美术出版社,2002。
[3]修金堂:《音乐美学简明教程》,哈尔滨工业大学出版社,2005。
[4]罗小平:《音乐美的寻觅――罗小平音乐文集》,上海音乐学院出版社,2005。
吴雅玲:江西财经大学艺术与传播学院音乐系。
转载请注明出处学文网 » “西北风”歌曲的艺术特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