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传在远古时候,曾有五位仙人身穿五色彩服,骑着嘴衔稻穗的五色仙羊降临此地,把稻穗赠给百姓,祝愿这里永无饥荒,从此,广州便有“羊城”、“穗城”的美称,“五羊”也成为广州的象征。而据史籍记载,早在公元前214年, 这里便修筑城垣建“任嚣城”,至今已有2210年的历史。
在这漫长的千年之旅中,广州始终肩负着华南经济、***治、文化和交通中心,以及我国对外经济文化交流和友好往来的重任,悠远丰厚的历史积淀,长盛不衰的经贸往来,独特瑰丽的岭南文化,让这座雄居江口远望大洋的城市具有了不同凡响的气质和风度。
也正因为如此,从宋代开始,居住在这里的市民用评选“羊城八景”这种独特的方式来表达对母亲之城的热爱。
当时的广州,工商业繁盛,对外贸易尤其发达,在今天光塔路一带形成的“蕃坊”、“蕃学”、“蕃市”非常兴旺。随着城市大规模扩建,来穗贸易与游览的客人众多,加上富民思想的普遍,城市生活活跃,市民和外商喜欢风景名胜,人们便仿效“潇湘八景”,开始选择当时最能代表广州城风貌的“扶胥浴日、石门返照、海山晓霁、珠江秋月(色)、菊湖云影、蒲涧帘泉、光孝菩提、大通烟雨”八个景点,以此作为城市的标志,这是最早版本的“羊城八景”。
“仁者乐山,智者乐水”。元代时,“羊城八景”开始呈现山水相融的特征,八景都在城外,全是山水之景。即为:扶胥浴日、石门返照、大通烟雨、蒲间濂泉、粤台秋月、景泰僧归、白云晚望、灵洲鳌负。
明代时,随着海上丝绸之路的不断延伸,作为我国对外贸易重要口岸的广州迎来了新的黄金期,这些重要变化在明八景得到充分展现。与元八景相反,明八景除保留越秀山和珠江外,其余全为新景点,而且全部集中在城内,连白云山也没有选入,这充分反映了当时广州重视城区建设和经济发展,特别是对外贸易的基本特征。明代“羊城八景”即为:粤秀松涛、穗石洞天、番山云气、药洲春晓、琪林苏井、珠江静澜、象山樵歌、荔湾渔唱。
清朝时,八景选景内容更为广泛,涉及神话传说、山水美景和建筑景观,地点涵盖城内、城外甚至远郊,可见择景之全面周详。清朝“羊城八景”即为:粤秀连峰、琶洲砥柱、五仙霞洞、孤兀禺山、镇海层楼、浮丘丹井、西樵云瀑、东海渔珠。
往事越千年。八对富有诗情画意的词组,三十二个荡漾着暖风和柔波的汉字,生动记录着一个城市成长的轨迹,使河山增色,成为了广州一个活着的千年印记,一首婉约传唱千年的歌谣。
上世纪中叶后,广州这本千年城市典籍翻开了全新章节,“羊城八景”的评选依旧继续,但它的内涵却被赋予了全新和鲜明的时代气息,先后三次的评选,完整地勾勒出一个重要时代――改革开放的清晰轮廓。
NO.1963
白云松涛 罗岗香雪 越秀远眺 珠海丹心
红陵旭日 双桥烟雨 鹅潭夜月 东湖春晓
1963年,以饱满热情投身于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广州市民,迎来一个重要时刻――评选新的“羊城八景”。此时的广州,在经历了十多年蓬勃发展之后,***初期破败山河的景象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巨变,城市建设的面貌尤其显著:被炸毁的海珠桥得以修复,珠江大桥、黄埔大道、大北立交桥、广州宾馆相继建成,广交会得以举办,工业建设也让这个昔日的消费型城市变得更具活力。对于这次评选,有着切身感受并由衷喜爱自己城市的广州市民给予了充分的关注和参与。
从结果看,这次评选继承了旧八景的传统,既重视山水择景,又增加了人文景观,其中,反映城市发展的新面貌占到一半:白云山(白云松涛)、珠江水(鹅潭月色)作为传统因素被继承和保留下来;不断变化中的市容面貌,让到越秀山登高远望(越秀远眺)的市民显著感受到的广州城的时代脉动;而于1960年建成通车的珠江公铁两用大铁桥(双桥烟雨)和由市民齐心协力挖掘出的四大人工湖之一的东山湖(东湖春晓),以及以广州***纪念碑为中心的海珠广场(珠海丹心),作为全新的人文景观入选;此外,广州起义***陵园(红陵旭日)和罗岗镇观梅(罗岗香雪)的入选,生动反映了这个时代的价值观念、审美方向。
此后,经历十年漫长沉寂,广州在上世纪七十年代末又迎来了新的建设高潮,以白天鹅大酒店为代表的一大批新建筑,以东风路、江南大道、区庄立交桥为代表的市***建设,以东堤鱼市、西湖路灯光夜市为代表的商贸市场,让广州市民真切感到一个新时代的到来。评选新“八景”的热情又一次在人们心中萌动。
NO.1986
红陵旭日 黄埔云樯 云山锦绣 珠水晴波
黄花浩气 越秀层楼 流花玉宇 龙洞琪林
1986年3月29日,经历改革开放大潮洗礼的广州,积极顺应市民要求开展了新“八景”的评选。从结果看,市民更加注重了八景的文化内涵和时代的进步。
虽然“两山一水”得以保留,但它们所承载的内涵却有了很大发展:从1963年的“白云松涛”演进为“云山叠翠”,是避免单一树种造成虫灾毁林而多树种杂植的结果,体现了一定的科学性;从“越秀远眺”到“越秀层楼”的变化,说明广州在不断“长高”,城市全貌的层次感不断丰富;从“鹅潭夜月”到“珠水清波”,充分反映了人们对于未来前景充满期待的时代心境。
这次评选最为重要的亮点是“黄埔云樯”和“流花玉宇”的加入。广州是我国古代海上丝绸之路的起点,是全国对外贸易的极盛之地,新一轮的开放让这座古老港口的规模迅速扩大,吞吐量由1978年的1686万吨增加到1987年的3593万吨,继续保持全国第二大港的地位,海上船桅林立,高大的龙门吊车象一条钢铁长城,大片的集装箱象一座七彩的城市。受“外经外贸为导向”战略带动,广州内外幅射能力同时增强,跻身全国三大商业中心城市行列,以中国出口商品交易会大楼和广州火车站为中心的“流花玉宇”,成为广州商贸之都的缩影和我国对外开放的重要时代符号。
此外,“红陵旭日”的保留和“黄花浩气”的加入,让这座英雄城市的内涵得到进一步丰富。“龙洞琪琳”则反映了市民在物质生活更加丰富的基础上开始注重与大自然的融合,培养生活的新情趣,这与1963年的“罗岗香雪”有异曲同工之妙。
NO.2002
云山叠翠 越秀新辉 珠江夜韵 古祠流芳
黄花皓月 莲峰观海 天河飘绢 五环晨曦
2001年,改革开放进入第23个年头,从这年8月23日起,由20多位专家评审,62万市民参与推荐投票的新世纪“羊城八景”评选拉开序幕。一年后,在“岭南特色”、“历史底蕴”和“不老的广州”评选标准引导下,新“八景”从30个候选景点中脱颖而出。
与1986年相比,此次评选“两山一水”变为“三山一水”,即增加了位于番禺境内的融古代粗犷与现代秀美于一体的“莲峰观海”,充分体现了“南拓北优、东进西联”城市发展战略中“南拓”对评选视角的影响。值得注意的是“一水”虽然又回归夜景,但与1963年“鹅潭月色”崇尚自然真朴相比,此次的“珠水夜韵”更具现代气息,而这主要得益于起自1994年的珠江美化亮化工程,以及近年来稳步推进的“一年一小变,三年一中变”城建思路。
此次评选引起市民共鸣的亮点当属“不老的广州”。事实上,“不老广州”有两个含义:一方面说明广州有2200多年建城史,如果忽视过去,广州这棵城市之树就没了根脉;另一个方面也说明广州是座具有不断创新精神的城市。正是基于将历史经线和时代纬线的融合考虑,充分代表岭南文化和广州城市底蕴的陈家祠(古祠留芳),以及现代广州新城市中轴线上最美风景线――火车东站绿化广场、中信广场(天河飘绢)同时入选。
如果说“天河飘绢”反映了今日广州的现代风采,那么同时入选的广东奥林匹克体育中心(五环晨曦)则代表了广州未来发展的风格和方向。随着全球化和区域经济一体化趋势的不断深入,广州融入世界的步伐必然加快,即将于2010年举办的第十六届亚运会无疑广州款款展现魅力的绝佳“T”台。
转载请注明出处学文网 » “羊城八景”的版本变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