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影《赵氏孤儿》放映以后,社会各界议论纷纷,褒贬不一,一时间颇有“满街争说赵家郎”之势。义士程婴、杵臼,果有其人吗?赵氏孤儿的故事是真的吗?如果孤儿赵武没能幸免,今天还有泱泱赵姓三千万之众吗?
欲争是非事,把盏话当年。
无论赵氏孤儿的故事是什么版本,赵氏的主流故事都要由孤儿赵武续写。但真正的赵武并非是赵氏的独苗,因为不要忘记还有一个被驱逐到齐国的赵婴,不过赵婴从此再没有在任何一部史书上出现过,他的后人也许不再称赵氏了。
经过魏晋南北朝以后的民族迁徙,在唐代,赵氏的主要地望在天水西县(这是赵氏最重要的郡望,这一支是公辅的第十三代孙赵融的后裔,赵融东汉时曾任大鸿胪),此外还有下邳(这一支是汉丞相赵周之后裔)、金城、扶风、酒泉、平原、河间、中山、新安、南阳、陕郡、河东、长平诸地。这些地望大多与天水赵氏有关,似乎源出一脉。
第一大姓,起于草莽
在宋代,赵已经成为大姓,居住在河北的赵姓最多,河北、河南、山东、四川四地的赵姓人口大约占当时赵姓的46%。据现在的推算,其时赵氏人口应排在各姓人口的第四位,大约在440万人。如果不按《百家姓》的排序,而依人口状况,那么前几位是:
王李张赵,刘陈杨吴,黄朱孙郭,胡吕高宋。
从王李张赵顺序来看,与我们常说的“张王李赵”相近。但“张王李赵”这个四字熟语,早在北宋时期已经存在了。宋人朱弁著《曲洧旧闻》书中有“张王李赵”一条,此词在当时已经成为俚语,词义与今似,大义泛泛地指各色人等,无足挂齿。但北宋宣和年间,***府中有王将明、张子能、李士美、王履道、赵圣从等人,恰恰凑成张王李赵一词,为当时笑谈。这种笑话,现在也依然有笑点,足见千年以来,情况大致相似。
《百家姓》中,赵钱孙李,周吴郑王,为什么“赵”列在第一位?
原因很简单,因《百家姓》是由北宋初年的一位失考的钱塘(今杭州)书生所撰,而赵姓是宋朝的***皇帝姓氏,第二位的“钱”则是作者家乡的吴越国王钱锣家族的姓氏。
五代十国时期,涿州出身的赵匡胤本是后周的一位将***,通过不流血的***事取代了后周***权,建立宋朝。
天水赵家,网罗天下
北宋以前,赵姓并非名门豪族,当陈桥驿变,黄袍加身之际,这个后来成为天皇贵胄的家族确凿可考的历史,居然很短,自太祖起只可上溯四代,到晚唐的赵(828―874)。赵在家族郡望所在的涿州,当了三任县令。赵的次子赵埏(851―928)、孙子赵敬都做过河北的地方官,后者做过三任州刺史,其中包括涿州。赵敬之子、赵匡胤之父弘殷(899―956),后唐的武进士出身,受陈州节度使王提携,成为将***。这里,这一支赵氏的历史出现了断裂,他们一定是赵王迁的后裔,但自赵王迁至赵之间的一千年,没有任何记载。在一千多年前的当时,就已经找不到任何记载了。
将***赵匡胤成为了宋太祖,也结束了五代十国的纷乱,统一了大部分国土(与前一次大一统的唐朝相比,宋朝的版***实在太小了),是历史上一位有作为的***帝王,将他与唐太宗李世民并称为“唐宗宋祖”。宋太祖的文治武功,表现在很多方面,其中关于家族管理方面的制度颇值注意。现存最早的严格意义上的家谱,就是赵匡胤家族的谱牒,计有《皇帝玉牒》、《宗藩庆系录》、《宗支属籍》、《仙源类谱》和《仙源积庆***》五种。宋太祖写了一篇《太祖皇帝玉牒大训》,这篇文献开创了中国人制定名字时,使用“派语”的先河。
赵匡胤五十岁时暴卒,死因一直不明,后人遂有“烛影斧声”的谋杀说,大约是指太祖认为自己的小儿子赵德芳“你办事,我放心”,决定以后将江山社稷传给他,但弟弟赵光义弑兄篡夺了皇位。但辩解的一方则拿出“金匮之盟”说,认为兄终弟及乃是“按既定方针”办事。总之,帝系从太祖一支转到了太宗一支,但是几代以后,帝系又奇迹般地回到了太祖儿子赵德芳的一支中,原因在于金人的入侵。
北宋宣和年间,金人南下,攻克汴京,掳走徽、钦二帝,康王赵构仓皇南渡,在临安(今杭州)重建偏安小朝廷,史称南宋。这一次不仅仅是部分宋室在向南迁徙,还有大量的士族和平民。孔子的第四十八世孙、袭封衍圣公孔端友率部分族人离开了曲阜,迁到了浙江衢州,易安居士李清照也从山东到了浙江。
当开封被攻陷时,当年太祖的后裔大多零落四方,而首都开封一带多为太宗赵光义的后裔。被金人掳走的皇室成员包括皇帝2名、皇子23名、宗王7名、皇孙16名、驸马都尉8名、公主21名、皇孙女30名、王妃52名、郡主23名。以上这些皇室成员,全属太宗一系。此时在首都发生了与伏尔泰所写的《中国孤儿》相类似的故事。
153年,文艺南宋,不认输
金人要求交出当时不满七岁的太子赵谌,时任枢密院同知兼太子少傅的孙傅曾密谋找一个长相与太子酷似的孩子杀掉,交给金人充数,但未能如愿。后来南宋的大儒朱熹指责孙傅,认为他应该为太子负责,因为有位叫吴革的人设计了掉包计,但孙傅却不愿承担这个责任。总之,小太子被交了出去,百官***吏及太学生们只能眼睁睁地哭送,太子高呼“百姓救我!”但没人救他。太史公在《赵世家》中所塑造的英雄形象,在宣和末年被打得粉碎。
但赵氏少年的故事仍然在继续,新的英雄人物,以另一种姿态建立起来。
到了南宋末年,当年的金人已经被蒙古骑兵打回黄龙府了,而骑兵继续向南,将苟延残喘的赵宋皇室也赶到了海边。这时,帝系已经从太宗一系回归了太祖一系。原因在于经过靖康之难,在宋高宗之后已经很难找到太宗一系的继承人,高宗自己的儿子夭折后,已经失去了生育能力。于是在太祖系中找到了宋孝宗。因而当元兵南下时,这次轮到太祖一系的赵氏少年遭殃了。
宋太祖的第十一世孙宋度宗,谱名叫赵孟启,当皇帝时的名叫赵槿(读奇),他因酒色过度而死,遗诏由太子赵显继位,史称宋恭帝。当蒙古人兵临城下时,太后带着五岁的小皇帝递了降表,做了降臣。后来赵显被封为瀛国公,被元世祖忽必列派到出家当和尚。当瀛国公长大成人,知道自己的身世后,写了一首诗:“寄语林和靖,梅花几度开。黄金台下客,应是不归来。”被元帝赐死。但这后一段历史,在蒙古脱脱主编的《宋史》中却看不到。
当赵显投降时,他的两个弟弟赵罡、赵(读丙)被忠臣张士杰偷偷带出了城。很快赵星继位,史称宋端宗。这时战火燃遍了中国的东南大地,在蒙元的追杀之外,更惨烈的屠戮却来自宋朝的一位阿拉伯籍官员蒲寿庚。提举市舶司蒲寿庚在泉州城一次性杀掉了三千多名赵宋宗室人员。三千人,是一个相对保守的数字,在一些史志中,另有一些极惊人的数字:五千人、万余人、数万人。总之导元倾宋的蒲寿庚在心黑手毒方面,远比几百年后引狼入室的吴三桂的手笔要大。原本身体虚弱的端宗赵,因在飓风中被掀落人海,惊悸成疾,病死在船上,卒年仅十岁。一些忠勇的臣子,让赵氏苦儿们前赴后继,陆秀夫又拥立了七岁的宋卫王赵。第二年,公元1279年,夏历二月在广东匪山一带海面上,黑气弥漫,不见天日,宋元最后的决战在海上展开。宋***大败,浮尸十万。大势已去,陆秀夫对八岁的赵呙说,“德佑皇帝(赵显)辱已甚,陛下不可再辱!”背负着宋卫王沉海而死。闻此死讯,张士杰叹道:“我为赵氏,亦已至矣,一君亡,复立一君,今又亡。我未死者,庶几敌兵退,别立赵氏以存祀耳。今若此,岂天意耶!”投海而死。陆杨二氏,庶几堪比诸太史公笔下的程婴、杵臼,他们两位与另一位英雄文天祥,并称“宋亡三杰”。
至此,赵匡胤、赵光义兄弟创立的赵宋王朝结束了。但这支天皇贵胄的血脉仍然继续着。
转载请注明出处学文网 » 涿州赵氏大宋朝的血脉原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