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典文学中“狐狸精”形象的变迁

[摘 要]中国古典文学中关于山精野怪、仙灵圣佛描写的作品不在少数,而狐狸精作为精怪内的一大分支,拥有庞杂的故事体系,历来是人们津津乐道的话题。在漫长的岁月里,狐狸精的形象一变再变,即使在同时代的不同作品中,狐狸精的性格品质也很可能截然不同。这种反差所展现的往往不止文字表象那样简单,托物言志、御物谈心,隐藏在后面的往往是作者对人间百态的唏嘘,是一个时代社会风貌的体现。

[关键词]文学;狐狸精;形象;变迁

中国文化作品中盛久不衰的精怪体系可分为两大类:一则妖怪,二则妖精。前者从字面意思上便给人一种不可捉摸的恐惧,因为“怪”而不被知,形成难以言喻的压迫感;后者虽与前者同出一源,但给人的感觉却是截然不同,它由最初形容极富神秘化的精怪逐渐演变成了男子对女子略带戏谑的爱称或世人对姿色迷人女子的代称。在世俗世界与文学世界接触之地,妖精的指代范围日渐缩小,几乎成为了狐狸精的代名词,其褒贬在各种环境中有所不同,具体而言,则需要切入各个具体时代进行分析。

一、魏晋之前的狐狸精

与中国的悠久历史相对应,作为精怪体系中一大类的狐狸精早在***腾崇拜时期就已登上了历史舞台。此间,狐狸精作为神灵、瑞兽受到膜拜、供奉,地位尊崇。传说大禹的妻子,启的母亲涂山氏便是一只九尾白狐,《吴越春秋》记载:

“禹三十未娶,行到涂山,恐时之暮,失其度制,乃辞云:‘吾娶也,必有应矣。’乃有白狐九尾造于禹。禹曰:“白者,吾之服也。其九尾者,王之证也。涂山之歌曰:‘绥绥白狐,九尾gg。我家嘉夷,来宾为王。成家成室,我造彼昌。天人之际,于兹则行。’明矣哉!”禹因娶涂山,谓之女娇。”

或许,这时的狐狸还不能称之为“狐狸精”,它们有如巫山神女般高贵神圣,并偶尔沾染尘世的存在,为人类降下福泽。

《史记・商君列传》中,有“千羊之皮,不如一狐之掖(同‘腋’)”之说。以当时的生产生活条件来看,六畜之一的羊,价值不菲,传闻百里奚也不过价值五张黑公羊皮(当时奴隶的市值)而已,而上千张羊皮也不如一狐之掖,虽然貌似夸张,但也可例证狐狸皮毛的不菲价值。

此外,屈原在《九章・哀郢》中写道“鸟飞反故乡兮,狐死必首丘”,这与《礼记・檀弓上》中“狐死正丘首,仁也”一语有异曲同工之妙,不忘本即是仁,一种高尚而令人称赞的道德情操。到了汉代,“九尾狐”的地位更加尊贵,成为太平盛世的祥瑞之兆。

“德至鸟兽则凤皇翔,鸾鸟舞,麒麟臻,白虎到,狐九尾,白雉降,白鹿见,白鸟下。”“狐九尾何?狐死首丘,不忘本也,明安不忘危也。必九尾者也?九妃得其所,子孙繁息也。于尾者何?明后当盛也。”

同时,在汉代雕刻中,九尾狐与白兔、蟾蜍、三足乌之属并刻于西王母座旁,以示祯祥。由此可知,晋以前有关狐狸精的文学作品,多持褒扬的态度,无论是从狐狸未成精时的价值,还是狐狸精的道德形象,抑或雌性狐狸精堪配王后的高贵身份。可见人们对其颇为敬重,也是时人重视名德与归乡情结的体现。

当然,也有其他形象。《山海经》中记载了生活在青丘之山的九尾狐,虽然能令“食者不蛊”,但它也是以人为食。再者,古人论及亡国之君,往往在塑造一个昏庸乖戾的暴君之时,添加一个祸国殃民的狐狸精作为君王性情大变、不断施加苛***的补充条件。一如刘向《列女传》所说:“妲己配纣,惑乱是修。”到后来,狐狸精与红颜祸水逐渐合流,成为一体。

二、两晋南北朝的狐狸精

东汉以后,“狐狸精”逐渐从神坛走下,降落为尘世之物。如西晋郭璞的《玄中记》中说:“狐五十岁能变化为妇人。百岁为美女,为神巫。或为丈夫,与女人交接。能知千里外事。善蛊魅,使人迷惑失智。千岁即与天通,称天狐。”这与先晋时期的同类相比,超凡之力仍在,但择偶标准业已下降了不止一个档次,雌性狐狸精变得“人尽可夫”,雄性狐狸精则蜕化为人言变色的采花大盗。至于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情况,人们根据道教修行理念作出了玄之又玄的解释,即采阴补阳、滋阳补阴有助于人、魔、妖、邪等修炼之途更进一步。

两晋南北朝时代,诸国攻伐连连,民不聊生。能够给人带来精神慰藉的佛道二教颇为盛行。与此同时,门阀制盛行,选官任职皆看门第,出身决定地位,能力与奋斗难以取得上层的青睐。“老子英雄儿好汉,老子***儿混蛋”的血统论在当时可是毋庸置疑的金科玉律。身份既定,位处高层的士大夫们闲来无事,竟然闲出了一份畅玄的雅致。伴随而来的是放浪形骸之外的奇端异行,房中术的流行也使豪门贵胄纷纷沉溺于欲海之中,秽行丑闻连连,令人瞠目。笔者以为,狐狸精的颠覆性转型正是此时代之风情所造就。

虽然此间由于晋人尚狐,对之评价不可一概而论,但狐狸精形象的坠落已成定局。这时,狐狸胆小谨慎的性格被突出,而它面若桃颜女子的长相也被不断的夸张下去,导致其性别走向单一。

三、隋唐宋元的狐狸精

自两晋志怪小说现身,到了唐代文学作品中的狐狸精形象可谓是多姿多彩。狐狸精不但能变幻成美女,亦能变换成男性,神通广大,法力奇高,甚至很多与狐有关的词汇开始出现并流行开来。张|在《朝野佥载》说:“唐初以来,百姓多事狐神,房中祭祀以乞恩,食饮与人同之,事者非一主。当时有谚曰:‘无狐魅,不成村。’”“狐狸精”似乎与人们的日常生活接近了许多。有关它的传说,也是神乎其神。《酉阳杂俎》记载:“旧说,野狐名紫狐,夜击尾火出,将为怪,必戴髑髅拜北斗,髑髅不坠,则化为人矣。”

至于说,为何唐人会有这种怪诞的想法,大概是,“第一,古人认为狐狸元气充沛;第二,认为狐狸天生喜欢捉弄男人。”可能还有第三个原因,即狐狸的体态和形貌与女人似乎总有些说不清的类似之处。这使得狐狸与美女之间更容易引发人们对二者易容变形的丰富联想。白居易曾专门描写过狐狸变幻美女的完整过程,细致生动,引人遐想。

古冢狐,妖且老,化为妇人颜色好。

头变云鬟面变妆,大尾曳作长红裳。

徐徐行傍荒村路,日欲暮时人静处。

或歌或舞或悲啼,翠眉不举花颜低。

忽然一笑千万态,见者十人八九迷。

假色迷人犹若是,真色迷人应过此。

彼真此假俱迷人,人心恶假贵重真。

狐假女妖害犹浅,一朝一夕迷人眼。

女为狐媚害即深,日长月增溺人心。

于是,“狐狸精”这个词就成为形容、甚至贬低女人的一个专用词汇。

唐传奇中,有不少狐狸精幻化成美女来诱惑男人的故事。于是就有了“狐媚”这个令人浮想联翩的词汇。譬如:宋州刺史王璇,“少时仪貌甚美,为牝狐所媚。”即便遇到下人和儿童,也是“敛容致敬,自称新妇”,言辞委婉,很有妩媚。后来王璇官做的越来越大,狐狸才不敢来了,“盖某禄重,不能为怪。”

唐代的狐狸精多为“害兽”,似乎完全继承了两晋南北朝的狐文化,但在《任氏传》中,作者沈既济描绘了一个守贞洁,不畏,且持家有术的狐狸精“任氏”。作者亦感叹:“异物之情也,有人道焉!遇暴不失节,徇人以至死,虽今妇人有不如者矣。”

狐狸精的形象不呈一面倒的趋势,一则体现了对不同时代复古继承的文化碰撞,二则展示了隋唐文化的包容性。宋人对一些难以解释的问题,便从唐朝盛传的鬼神之事中寻求答案。唐朝立庙事狐的习俗在宋代得到继承,狐在受到非议的同时,依旧以“狐仙”的身份享有香火的供奉。

中国凡事讲究正名,即使是地府中恶名昭彰的鬼王,也凭借以恶制恶的功劳,被人塑像歌颂。狐狸精既享供奉,于是为其正名的故事也不在少数。《太平广记》卷第四百五十三《计真》中就写到:计真之妻乃狐狸所变,她隐瞒身份接近计真,感情甚笃,临死之际,又将身份告知丈夫,但计真依旧爱她。这在体现狐狸精魅力十足之刻,借用传统的人狐恋,使狐狸精的善良、钟情的一面得到展现,貌若天仙的狐狸精进一步成为凡尘男子心中的期待。

元代,文化不昌,狐文化继承居多,无甚新意。

四、明清时期的狐狸精

汉赋唐诗宋词元杂曲明清小说,每个时代都有独特的文体代表,每类文体都为方便情感之表达,时代之记述。明清时期的小说由于流俗而更开放的文风,在记事叙事上趋于便利,进而使狐狸精的形象刻画入木三分。

明清时期关于狐狸精的作品,以许仲琳《封神演义》与蒲松龄《聊斋志异》最具代表。《封神演义》借狐狸精残忍取代苏妲己之身份并诱使商纣王毒害忠良、降祸百姓,从而为周师灭商进行正名。“助纣为虐”只为加速敌人的腐朽,似乎有了些许悲壮的意味。但纵观《封神演义》,也令人扼腕叹息,狐狸精虽不辱使命,圆满完成了顶头上司女娲娘娘下达的任务,可其身后依然满是差评。人们往往只记恨行事者,选择性遗忘操纵者,或多或少有一种根深蒂固的“捏柿子”准则――挑软的捏。

《封神演义》中的千年狐狸精、九头雉鸡精与玉石琵琶精陪伴在大神女娲身旁,而女娲指给她们的成仙之路并非努力修行,多行善事,反倒是为解私怨而指派其去祸国殃民。这一命令由大地之母女娲娘娘发出,倒是颇有些讽刺意味。

清代,文人对狐狸精依旧“情有独钟”,其中以蒲松龄的《聊斋志异》为最。鲁迅在《中国小说史略》中说:

“聊斋志异虽如当时同类之书,不外记神仙狐鬼精魅故事,然描写委屈,叙次井然,用传奇法,而以志怪,变幻之状,如在目前;又或易调改弦,别叙畸人异行,出于幻域,顿入人间,偶述锁闻,亦多简洁,故读者耳目,为之一新。”

这不但指出了《聊斋志异》缘何为人所津津乐道,而且指其以记载狐魅为主,尤为形象生动,这与其俗名《鬼狐传》可谓不谋而合。

蒲松龄在继承前人思想的同时,予以发展,他笔下的狐狸精大致可分为三类:残害生灵之狐;天真烂漫之狐;多情勾人之狐。

残害生灵之狐,表达了人们对此类事物的担忧与恐惧。据说,它们与人接触会使人受到伤害,甚至丢掉性命。《伏狐》就记述了“太史某,为狐所魅,病瘠”。同时在《狐入瓶》也有“万村石氏之妇,祟于狐,患之,而不能遣”的描写,这与宋朝时屡见不鲜的狐狸精附身事件大同小异。然而,关键就在于“小异”,宋朝对于狐狸精附身的描写是为了表述时人所不能认知的一些超常事物,《聊斋志异》中对此的描写则是为了强调一种不妥协的态度,无论是魅惑太史之狐,还是石村之狐,它们都在当事人的反击下死于非命,有点“不成功便成仁”的意味。

天真烂漫之狐融入人世且无有害处,如《婴宁》中的婴宁,她身为狐女,却崇尚美好的爱情,心地善良,顽皮风趣,常以欢笑面对一切。

多情勾人之狐当中,有小部分亦如魏晋时期“人尽可夫”的妖狐,但更多的体现了另一种风情,流露出浓浓的情义。《狐联》中便写焦生遇见了两只欲与同欢的狐狸精,在焦生坚持不允的情况下,亦不强求,反留下了一幅令人称绝的对联,充满了性的意味。古时文人开些荤段子,多借文字游戏为之。而《汾州狐》中的汾州通判朱公与狐共戏,久生情愫,在朱公将要与其分别之际,非但不做纠缠,反给予协助。再如《毛狐》中的,《狐谐》中的狐娘子皆是如此。至于《胡四姐》中的四姐,更可谓是有情有义。而《胡氏》中所描绘的雄狐,虽最初试***强娶主人家的千金,甚至带狐兵前来挑战,但在遭遇挫折之后,也能转而和谈,终以欢喜收场。

《聊斋志异》中的三类狐狸精,是偌大体系的代表,也是对该文化的总结性整理。其形象丰富多彩,亦如人之千人千面,表达了人们对这一事物的复杂感情。作者描写的对象虽为鬼狐精怪,但始终不离当时的社会环境,借精怪之口言谈时事,以精怪之能参详内情――文人们借此一笔一划勾勒出更加离奇怪异的人类社会。故笔者以为,志怪小说,借鬼狐说人事,虽为小说,亦有史书之功效也!

五、结语

狐狸精是一种被赋予人类情感的虚幻曾在,也是被拟物化的人,这来回之间的转变,正是一个个未被包装过的真实社会。笔者以为,通观魏晋至明清文学作品中的狐狸精形象,神性日趋淡化,人性逐渐强烈为其最大特点。

当代中国,诸如古代曾广为流传的“狐狸精”之类的神鬼之说,一概被斥之为虚妄。如今的狐狸精,未必拥有出众的容貌,但风情万种的妖娆却是必备的技能。她们,令男人垂涎而又恐惧,令普通女人“羡慕嫉妒恨”。也许,这正是古代神鬼之说当中“狐狸精”的原型。

转载请注明出处学文网 » 中国古典文学中“狐狸精”形象的变迁

学习

今晚的月色真美!作文700字

阅读(30)

本文为您介绍今晚的月色真美!作文700字,内容包括今晚月色真美作文800字,今晚的月亮真美作文700字中秋。今晚的月色真美!夜幕降临,月亮慢慢地爬上天幕。它躲在白云后面,只露出半可张脸,似乎预示这有什么是要发生。此时,我家的气氛静得可怕。一

学习

四川地震灾区巴中市南江县鹰嘴岩危岩形成机制分析

阅读(57)

本文为您介绍四川地震灾区巴中市南江县鹰嘴岩危岩形成机制分析,内容包括四川地震建筑灾害分析,四川省地震灾区重大地质灾害防治。鹰嘴岩危岩区位于巴中市南江县县城边缘,在汶川“5.12”地震及其后的余震作用下,使岩体原有的节理、裂隙得到

学习

夂、丬(爿)、广

阅读(32)

44夂“夂”,读作“虽”,象形字。甲骨文形体像脚趾朝下。其本义为“止”(脚)。“夂”,作为部首读作“折文儿”或“冬字头”。凡由“夂”组成的字大都与脚的动作、人的行为有关。这里提醒大家注意的是:“夂”与“攵”(“攴”作部首时有时候写为“

学习

小松鼠和红树叶

阅读(34)

本文为您介绍小松鼠和红树叶,内容包括小松鼠和红树叶的故事,小松鼠和红树叶主要内容。天气一天天凉了,一片片树叶开始随风飘落了。小松鼠很担心他的那片红树叶也会被风吹走,就天天早晨跑到洞口,去看看她是不是还长在树枝上。天气更冷了,红树

学习

涿州赵氏大宋朝的血脉原点

阅读(33)

电影《赵氏孤儿》放映以后,社会各界议论纷纷,褒贬不一,一时间颇有“满街争说赵家郎”之势。义士程婴、杵臼,果有其人吗?赵氏孤儿的故事是真的吗?如果孤儿赵武没能幸免,今天还有泱泱赵姓三千万之众吗?欲争是非事,把盏话当年。无论赵氏孤儿的故

学习

冯艳:纪录让我触摸到的灵魂

阅读(22)

张秉爱是一个住在三峡库区的普通农妇。20多年前,由父母做主,她从高山上嫁到了生活相对富裕的江边。丈夫有病,张秉爱不得不一个人承担了全部的生活重担。张家是村里的钉子户。虽第一期移民的时候,她家被允许就地后靠,但6年过去,村里一直没有分

学习

太原六味斋实业有限公司

阅读(35)

本文为您介绍太原六味斋实业有限公司,内容包括太原市六味斋食品有限公司,太原市六味斋实业有限公司产值。太原六味斋实业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六味斋)是山西省食品加工的龙头企业,始创于1738年(清朝乾隆三年),是山西省经济结构调整百强企业之一。

学习

从花中“君子”看中国花文化

阅读(44)

本文为您介绍从花中“君子”看中国花文化,内容包括花中君子的文化常识,什么花称花中君子。把鲜花比作美女,世界各民族的人们尽管审美尺度不同,却在这一点上概莫例外。花儿以其鲜艳亮丽的色彩、柔媚多姿的形态、淡浓各异的馨香,常使人们将人

学习

从潮州韩文公祠和台湾内埔昌黎祠看两岸韩愈祭拜文化变化

阅读(30)

本文为您介绍从潮州韩文公祠和台湾内埔昌黎祠看两岸韩愈祭拜文化变化,内容包括潮州韩公祠韩愈,潮州韩文公祠韩愈塑像描写。潮州韩文公祠与台湾内埔昌黎祠,两祠作为祭拜韩愈的载体都展现着韩愈在民间祭拜文化中的变化。同时,不同社会背景下

学习

卫视接收中种种怪现象的分析及解决(下)

阅读(28)

高频头问题高频头常见的问题主要是反映在热稳定性差上,不严重的话,只是产生本振频率漂移;严重的话,将不能正常工作。1.高频头本振频率漂移【怪现象13】接收信号有早晚之分最近有烧友反映用430接收机的一种怪现象:白天收138°E的艺华那组可用1

学习

不同下垫面暴雨径流氮赋存形态分布特性及控制技术

阅读(54)

本文为您介绍不同下垫面暴雨径流氮赋存形态分布特性及控制技术,内容包括边坡降雨入渗及动态响应分析,降雨入渗条件下边坡稳定性分析。以重庆地区5种用地类型为例,探讨了城市暴雨径流中氮赋存形态的分布特性。研究结果表明,总氮的场次降雨

学习

少儿节目综艺娱乐形式《快乐大巴》节目个案浅析

阅读(38)

【作者简介】郭梁,男,山西太谷人,山西师范大学教育技术与传媒学院广播电视编导专业教师。【基金项目】少儿节目《快乐大巴》剧照一、《快乐大巴》栏目概况《快乐大巴》是中央电视台少儿频道的一档原创栏目,于2008年9月22日开播,栏目将参与选

学习

简析听说法在英语课堂中的应用

阅读(37)

本文为您介绍简析听说法在英语课堂中的应用,内容包括英语教学中怎样运用听说法,英语听说教学概念界定。听说能力是语言交际能力的重要方面,在大学英语学习中处于基础地位。听说技能是获取信息、吸取语言营养的重要手段,本文从听说法外语教

学习

课业评价中学生相互评价存在的问题研究

阅读(22)

本文为您介绍课业评价中学生相互评价存在的问题研究,内容包括学生评价存在问题及解决策略,学生个性化评价方法初探。学生课业评价是教育活动中一项专业性很强的活动,评价的过程必须按照一定的规律、程序和方法来进行,需要满足专业上的要求

学习

《野草》“战士”形象形成论

阅读(47)

本文为您介绍《野草》“战士”形象形成论,内容包括野草中的艺术形象,野草有什么形象。本文作者将《野草》中的“战士”形象的形成分为了三个时期。第一个时期是:“战士”前的平民形象时期;第二个时期是:“战士”的觉醒形象时期;第三时期就是

学习

浅谈中国历代戏曲中的关公形象及其对中国文化的影响

阅读(34)

本文为您介绍浅谈中国历代戏曲中的关公形象及其对中国文化的影响,内容包括关羽在戏曲中的形象,戏曲关羽形象。“关公”一词对大多数中国人来说是一个特殊符号,关公文化对中国文化的影响也是深远的。在中国戏剧文化中,无论是剧作者还是演员

学习

海明威笔下的硬汉形象分析

阅读(66)

本文为您介绍海明威笔下的硬汉形象分析,内容包括海明威硬汉形象的三个阶段,海明威笔下的硬汉形象素材。海明威是文学界公认的硬汉子,他以传奇性的一生经历为素材创作了一系列硬汉形象。这些硬汉子形象系列构成了一个完整的发展脉络,其所体

学习

企业形象范文

阅读(26)

本文为您介绍企业形象范文,内容包括企业形象策划范文怎么写,公司企业形象怎么写。企业形象范文第1篇关键词:企业形象塑造企业形象是指社会公众对一个企业的全部看法和评价。企业形象是通过各种物质的和精神的现象来表达和作用于公众的,对

学习

浅析杜甫诗歌中的老妇形象

阅读(29)

本文为您介绍浅析杜甫诗歌中的老妇形象,内容包括浅谈杜甫诗歌中的女性形象,杜甫如何为老妇劝说吴郎。杜甫诗歌中塑造了众多鲜明的女性形象,其中不乏身份高贵的贵族妇女、技艺超群的歌舞伎、高洁多情的大家闺秀形象。但是有一类形象我们不

学习

浅谈中国古典舞身韵中的“圆”

阅读(28)

本文以中国古典舞身韵主干教材中的典型动作――“云手”为例,试论述“圆”在中国古典舞身韵(形态、神韵、审美)的体现。关键词:中国古典舞;身韵;云手;圆我国是世界四大文明古国之一,其文化灿烂辉煌、厚重深远。中华民族经过几千年的生活生产,产

学习

美国电影《教父》中的女性形象解读

阅读(99)

本文为您介绍美国电影《教父》中的女性形象解读,内容包括美国电影教父原型,电影教父的人物形象。[摘要]在美国电影《教父》中,不仅两位教父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一些与他们相关的女性形象也深深吸引了观众的目光。她们在影片之中显得卑微

学习

解析《小妇人》中乔·马奇的“双性同体”形象

阅读(45)

本文为您介绍解析《小妇人》中乔·马奇的“双性同体”形象,内容包括小妇人乔马奇喜欢劳里吗,小妇人乔马奇结局。“双性同体”是由弗吉尼亚伍尔夫引进女性主义批评语境的,已成为女性文学批评的一个重要概念。《小妇人》是美国作家露易莎梅